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若是没有意外,自己应当不会再有为另一路诸侯出言献计的可能了。
  至少,贾诩是这么自我解释的。
  又谈论了一会,天色渐晚,凌寒起身告辞。
  因为贾诩的提醒,他暂时打消了拜访荀彧的想法。
  至于什么时候再去……反正荀彧人在这里,不需要着急。
  次日,诸葛亮率着辎重车抵达东郡。
  一见面,他便向凌寒表达了祝贺之意:明明准备了十五日的粮食,结果半日便打下来了。
  凌寒笑笑。
  平日里早就听惯了别人的恭维,可是能听到千古一相的赞美——虽说只是少年时期,他还是忍不住摸了摸脑袋。
  随后清咳一声,正色道:“孔明哪,本王眼下有一个任务,想要交由你去完成。”
  诸葛亮抱拳道:“殿下可是希望臣出使兖州各郡?”
  凌寒笑道:“正是。”
  劝降兖州各郡,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还有一点危险。
  当然,它的危险也十分之小。
  凌寒非但没像传闻中那样死去,反而轻易攻破了曹操的都城东郡。
  东郡是整个兖州兵力最为充足的,连一日都没撑到。其余各郡想要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凌寒原本就有着极强的声望,现在只会更强,还占据着大义的名头。
  反而曹操,正在冀州与袁绍大战。胜负不知,前途未卜,自己的大本营却已经沦陷。
  任何一个有眼光的人,都应该知道怎样选择。
  唯一不肯投降的,只有誓死效忠曹操的人。
  可这样的人,一般不大会违反“两军交战,不战来使”的原则。
  更别说诸葛亮还有着三寸不烂之舌。
  所以危险并不大。
  凌寒已经询问过,各郡的郡守,既没有曹家的人,也没有夏侯家的人。
  他认为,以诸葛亮的能耐,应该可以做得到。
  也只有拿下这份功劳,凌寒之后才好名正言顺地将兖州交由诸葛亮来治理。
  至于他自己,还是要返回扬州的。
  诸葛亮抱拳道:“亮必不负殿下所托。”
  三日之后,陈留、泰山、济阴、山阳,四郡郡守纷纷选择投降。
  至于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哪些是因为忠汉,哪些是为了活命,凌寒并没有时间去仔细分辨,他打算统统交给诸葛亮。
  他正式地将诸葛亮任命为兖州刺史。
  与此同时。
  身在冀州与袁绍大战的曹操,也终于收到了来自兖州的消息。
  曹操狠狠地将竹简摔在地上。
  先前一战大胜袁绍的喜悦顿时化为乌有。
  “长沙王竟然还活着!”
  “他非但活着,还趁机偷袭了东郡。”
  简短的两句话,顿时令整个营帐大惊失色。
  好在营中并没有普通士兵。在场的各位,无一不是曹操的心腹。
  大战在即,这样足以彻底搅乱人心的事情,他自然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免得生出别的心思。
  “主公。”曹仁道:“咱们暂且别跟袁绍打了,赶紧回兖州吧!”
  “是啊!”夏侯渊也附和道:“长沙王是主公与袁绍的共同大敌。”
  “回去吗……”
  曹操皱起眉头,一旦这样做了,那么将士们很快就会知道东郡被长沙王攻下的事情。
  况且,一旦东郡被破,其余几郡又能坚持多久?
  人心恐怕很快就会散了。
  “主公。”
  司马懿出列道:“懿以为,主公此刻非但不能回去,还必须立刻发起对袁绍的进攻。”
  曹操问道:“仲达此话何意?”
  司马懿道:“主公,眼下我们与袁本初正战得激烈,若是此时告诉他,长沙王未死,袁本初未必会信。当日,长沙王身死的消息,是我们这里传出去的。”
  “此外,就算袁本初确信长沙王未死,他会如何做?长沙王偷袭的是东郡,不是邺城,袁本初必会作壁上观。等到主公击败长沙王,得回兖州,他再会立刻发起对兖州的进攻。袁绍本就坐拥天下最为富饶之地,再得了主公的势力,他恐怕并不会畏惧长沙王。”
  “万一主公没能击败长沙王……”
  司马懿并未继续说下去,因为后果十分明显:那将会是万劫不复。
  曹操皱着眉头权衡了一阵,又看向程昱道:“仲德如何看?”
  程昱抱拳道:“臣亦赞同仲达之言。”
  曹操抬头望向北方。
  上一刻,他还以为大局已定,自己统一天下十三州,是早晚的事情。
  没想到,现在便又面临生死的危局。
  击败袁绍。
  曹操在心里默默道:时局还远没到认输的地步。
  只要能够击败袁绍,自己与长沙王之间的较量,就还久得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0820:53:28~2021-06-1000:50: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克洛伊苏、荒戊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悠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7章 
  在凌寒攻占兖州的同时,孙策与周瑜也发动了对豫州的袭击。
  袁术本人虽然坐镇豫州,但他全然没料到孙策竟会率领江东的全部兵马前来讨伐。
  在他的认知里,长沙王死,其治下必将陷入混乱。
  孙策就算有心攻打自己,总也得在长沙留有一半兵力才是。
  豫州的可堪重用的大将,仅仅剩下一个刘勋。
  袁术先前败给凌寒所造成的兵力损失,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
  再加上不久前北上围剿的那一次,诸侯的兵马中,只有袁术的军队正面迎击了凌寒的骑兵,伤亡惨重。
  接连的损兵折将,在孙策与周瑜的强攻之下,豫州的都城寿春很快被攻破。
  战报传到凌寒这里时,凌寒正准备启程返回扬州。
  他并不打算继续北上。
  这一次同时收获两州,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来消化,让自己的战力随着领土的扩张而真正地增长。
  若是只顾着吃下东西,却不懂得及时消化。
  那么就算能够不断获得胜利,这种胜利也是处在悬崖边上的,一不留神就很可能栽一个巨大的跟头。
  曹操便是最好的反例。
  他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之后,很快收获了袁绍的势。
  统一北方不说,还获得了荆州的投诚。
  表面上看,曹操的军事实力因此急剧膨胀。
  可实际上,他已经吃撑了,根本没有消化完毕。
  老兵心浮气躁,新兵则还没有建立起忠诚。
  这种情况下,却还想要继续吃更多的东西,贪多嚼不烂。
  若非如此,在赤壁的那场大火中,曹操决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
  除此以外,凌寒觉得在兖州与豫州一并推行扬州的政策,以及在扬州进行更深的改革,这已经算是不小的难题。
  在顺利完成之前,他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谋取其他的领土了。
  当然,不直接参与北方的战斗,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袁绍与曹操的交锋,在双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凌寒想不出曹操有什么失败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不能放任曹操无底线的成长。
  于是,临行之前,凌寒召来了诸葛亮。
  诸葛亮只听了几句,便摇着羽扇道:“殿下的意思,亮已明白。殿下只需将甘将军留在这里。”
  “曹孟德击败袁绍可以,若是想要趁胜追击袁绍的儿子,必不敢轻举妄动。”
  得了诸葛亮的保证,这下子,凌寒可以彻底放心地返回扬州了。
  荀彧贾诩等部分兖州人士,也被他一起带去扬州。
  既然无法用汉室的名头去说服荀彧,那就让他亲眼看一看扬州的盛况吧。
  回程不需要像来时那般紧急,一行人足足用了七日,终于抵达庐江。
  而早在凌寒攻下东郡的时候,他便令信使去扬州通报:自己此前的确遭遇埋伏,但仍旧活得好好的。此次悄然出征,就是讨伐埋伏自己的罪魁祸首之一曹操,并取得了成功,不日后便将返回。
  消息传回扬州以后,在百姓当中立刻引起了轰动。
  “我就知道,殿下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殿下吉人天相,那些宵小恶徒休想得逞!”
  “那些诸侯实在太过可恶!殿下这么好的人,竟然也想谋害!”
  “听说殿下几日后就要回到庐江了,我好想去庐江城外,趁这个机会,哪怕远远地看一眼殿下呢。”
  “俺、俺也想!俺想站到殿下的面前,表达对他的感谢!”
  “听说殿下的容姿风采,如神仙一般……”
  “殿下未来就是天子,天颜天颜,不如神仙一般如什么?”
  “田地里的活儿也不急在这两天。若不是殿下提供铁具,又令大兵保护咱们,咱们现在又哪有自己的田地可种呢?”
  ……
  于是,凌寒归来的这天。
  庐江城内,街道的两侧站满了庐江百姓。
  庐江城外,则聚集了大量来自庐江邻近几郡的百姓。
  他们今日来到这里只有一件事:恭贺殿下的归来。
  队伍后列的一驾车马上,荀彧掀开帘帐。
  他留心打量着百姓们脸上的表情。
  随后,荀彧确定了一件事。
  这些人并非是被城中的官员强迫而来,每一个人的脸上皆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们自愿来此,真心地为长沙王庆贺。
  四月已临近尾声,正到了农忙的时节。
  长沙王归城的具体时间是不确定的,想要迎接,就需要连续几日都过来等待。
  荀彧不是不知道,长沙王不但在士人间极有名望,在百姓当中也拥有崇高的声望。
  可是看到扬州的百姓如此全心全意地追随长沙王,他仍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是他从未见过,也很难去想象的事情。
  这时,凌寒摘下头盔,向百姓们敬了一个礼。
  此前,他早已在军中普及了现代军礼的含义。
  扬州的普通人见到这种新奇的动作,自然会互相询问,因此有所耳闻的也不在少数。
  这下子,百姓欢呼得更厉害了。
  荀彧见状,不由询问身旁的一位士兵:“长沙王做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士兵充满自豪地说:“殿下将这一动作谓之军礼,原是军中下级对上级所做,以示尊敬之情。殿下则用它来表达对百姓们支持的感谢。”
  荀彧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曹操打完仗,几乎每次都是悄悄返回,留守在城中的,没有几人知道行迹。
  荀彧原以为,一军之主就应当这样。
  求贤若渴、胆识过人,却也生性多疑、狡诈狠毒。
  唯有如此,才能立足于乱世,结束这个乱世。
  可现在他知道,一军之主还可以是另一种模样。
  仁义温和却不软弱,战场以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具君子风范。
  正是这样的长沙王,使得他今天并不需要担心有刺客混于其中。
  若是真的出现刺客,即使没有士兵,这里的每一个百姓,也都会成为他的护卫。
  这样的皇子,不能取得天下吗?
  这样的皇子,不该取得天下吗?
  荀彧眉头紧锁。
  他无意于反抗长沙王,却也因为顾及着恩主,不愿为长沙王做事。
  他早已做好了从今往后当一个闲人的打算。
  可今日才是抵达扬州的第一天,他发觉,自己的内心竟已开始产生动摇。
  归城以后,凌寒回到自己的府中。
  糜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他府前等候的,迎上来道:“下官恭贺殿下得胜归来。”
  微顿片刻又补充道:“三日前,豫州传来消息,孙将军与周郎君已成功攻下寿春,袁术中箭逃走,想来不剩多少日子。”
  “嗯,”凌寒点点头:“此事本王已经知道了。”
  他瞥了糜芳一眼,见对方似乎欲言又止,举棋不定,便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糜芳一惊,心想什么都逃不过殿下的眼睛,连忙道:“殿下,小妹数日前诞下一女。本该由他的父亲取名,只是杨将军已经……”
  “敢请殿下为甥女赐名。”
  凌寒闻言当即怔住。
  取名……他忽然想起了很久远的一幕事。
  那还是他们刚来到扬州的时候。
  当时糜芳携妹妹一道来到扬州,凌寒便隐约看出了杨真与她的关系。
  某一日打趣道:“杨真,若是将来与糜先生的妹妹成婚,你想为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杨真被闹了个脸红,最后被凌寒问得没法子,终于认真地想了想,却又有些苦恼地说:“我的心愿是能够一生护佑殿下平安,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也能用一生去护佑殿下的孩子。殿下,什么样的名字能够体现这一点呢?”
  这样直接而热烈的“表白”,反倒让凌寒这个打趣的人感到不好意思。
  他清咳一声说:“护佑我,这个心愿还太小,应当护佑天下子民才是。不如就叫杨佑民吧!”
  杨真听了十分高兴,不知是因为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凌寒本人:“好!那就叫做杨佑民。”
  风从遥远的地方徐徐而来,吹动了人的衣摆。
  “殿下?”
  糜芳的一声问询,将凌寒从回忆中拉回。
  天空碧蓝澄净,凌寒仰起头,凝视了片刻才出声道:“便叫做杨佑民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