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凌寒:“……”
  他从树后走出,道:“文臣与武将本没有高下之分。但须知,从文或是从武,应根据自己的强处而定,扬长避短,而不是相反。”
  七八位学生行礼道:“先生。”
  凌寒问道:“我说的话你们可听懂了?”
  简秋恰好也在其中,他点点头道:“先生的意思,学生听明白了。”
  “就像学生的一位义兄,学生自小与他一起读书,一起习武。学生虽然不喜爱读书,却总能更快比他领会到圣贤所说的道理。可学生自小体弱,而他非但身体强健,而且十分有武学天赋,九岁时就能打倒多名壮丁。”
  凌寒闻言不由问道:“你的义兄叫什么名字?”
  简秋道:“回先生的话,义兄姓凌名统,字公绩。他的父亲与我的父亲乃是总角之好。”
  原来是凌统。
  凌寒便道:“你的义兄若真有这么厉害,明年就让他去参加擂台赛吧。”
  “决赛之时,我会亲自到场,若是能从中脱颖而出,便有可能得到重用。”
  简秋抱拳道:“是,学生一定将先生的话告知义兄。”
  不多时,赵云出来了。
  他换了一身干净的白衣。先前那股杀伐果决的将军之气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温和气息。
  若是有谁第一次见到,或许会误以为这是一名读书人。
  凌寒望着赵云徐徐走来,心道:师兄长得真是好看啊。
  他想起了三日前的那个下午。
  又想起当日在山洞里,为了取暖,他与师兄□□相拥。而之后初回到徐州的那几日,两人相处的气氛总有些尴尬,
  凌寒心底起了一丝微妙的猜测。
  师兄他……是不是喜欢自己?
  他觉得好像能找到许多佐证的地方。
  但又不能十分确定。
  比如三日前师兄所说的那番话,理解为纯粹的师门情谊可以,理解为暗暗的告白似乎也可以。
  凌寒并不觉得同性恋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
  然而,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会与一名男子成为恋人。
  在凌寒预想过的未来里,那时天下已经被平定,而他身旁站着的会是一名女子,那是他的妻子。
  或许,还会有两人所生下来的孩子。
  可为什么,最近好像越来越频繁地生出“师兄真好看”的念头了呢?
  难道说,我竟继承了汉朝历代皇帝的嗜好不成?
  汉代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双性恋。
  不,不对。
  凌寒心道,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师兄立下赫赫战功,又数次救下我的性命,甚至是不计生死地保护我。
  如若他只是将我当作最亲密的师弟来呵护,而我却抱有其他的心思,肖想这些东西……这实在是太可鄙了!
  不知不觉,赵云已经走近。
  他见凌寒表情变化不定,不由笑着问道:“师弟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凌寒回过神来,干笑一声,摇摇头道:“没什么。”
  他转过身去,不再与赵云对视,同时道:“吴郡之行已经结束了,师兄,我们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与此同时。
  庐江郡,荀氏府邸。
  得知贾诩前来拜访,荀彧不由奇怪道:“他怎会有闲心来此?”
  想了想,荀彧对侍从交代道:“正堂见客。”
  贾诩见了荀彧,抱拳笑道:“文若近来可安好哪?”
  “在东郡时便总听说,这扬州与天下其余各州如何不同。”
  “如今来到庐江,文若可有四处走走?别的不说,至少也要游览一番庐江的风光才是。”
  荀彧一时没猜出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也抱拳笑道:“不瞒文和兄,彧初至庐江便身体微恙,这两日才算大好,故而未得空出府。”
  “竟有这事?我竟全然不知。”
  贾诩面上一片关怀之色:“听闻长沙王殿下前些日子建了个什么医学院,庐江因此聚集了许多郎中,神医华佗如今也在庐江。文若可有请他过来瞧瞧?”
  荀彧笑道:“一点小毛病罢了,哪里用得着这么折腾,休息这些日子便也好了。”
  贾诩摇头道:“总还是请个郎中瞧瞧更为妥当些。”
  “正巧,我早便想去那医学院瞧瞧了。不如今日你我一同前去?”
  荀彧闻言,心中竟生出一个荒诞的猜测来。
  但他随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贾诩的性格他是了解的,于是笑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医学院与医院毗邻而建。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一则方便医学生学习实例,二则,忙碌的时候,也可让医学生帮忙做一些事情。
  三则,医学生望见百姓所受之痛楚,或许还能激发出他们的怜悯之心,让他们坚定学医的志向,努力求学。
  荀彧与贾诩到的时候,正巧看到一名年长的郎中为病人切脉。
  问诊、开药、熬药……整个过程,旁边皆有两位学生专注地看着。
  待到病人喝下一味药,又带着剩下的药方离去,年长的郎中搁下手头上的活儿,化身师者,为两名学生细细讲述最近方才开药的依据。
  这样的师者与学生,不止这一处。
  找了一名郎中切脉,得知并无大碍之后,荀彧与贾诩又来到了旁边的医学院。
  他看到很多个少年,坐在同一间房里。
  他们面前摆着数份竹简,最前头则站着一名年长的郎中为他们讲述经验。
  荀彧着实感到了震撼。
  他曾经是感受过巫医之害的。
  可是,想要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郎中,这实在太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巫医自有巫医的用处,他们可以帮助朝廷稳定民心。
  而长沙王在扬州,却是要消灭巫医。
  与此同时,他的确找到了方法,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培养出许多能够救人性命的郎中。
  一旁,贾诩微微笑道:“文若?”
  荀彧含笑颔首。
  随后,他们二人又去了别处。
  庐江的不同之处可不仅仅是医学业。
  至此,荀彧完全确定了贾诩的意图。
  他不由在心里苦笑:便连贾诩这等明哲保身之人,竟也彻底倒向了长沙王。
  他偏头,无意间望见了一所书院,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他们并非是世家子弟。
  荀彧心里想道:长沙王在扬州大费周章所做的种种不同寻常之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它们或许也是有好处的。
  可这好处实在微不足道,至少与长沙王因此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导致长沙王这么做的原因,显然只有一点:仁义。
  对天下百姓的仁义。
  汉室或许会因此无法恢复,长沙王本人或许会因此面临死局。
  可殿下为了天下百姓,仍然坚定地去做这些,做到这种地步。
  相较之下,我却因为个人的恩义,而视汉室、视天下百姓于不顾,这实在是丑陋之至啊。
 
 
第116章 
  凌寒重回庐江郡,已是一个月后的事情。
  扬州的改革,到此可以稍作停歇了。
  而西边的豫州,周瑜与孙策二人破了豫州都城之后,又接连攻打其他几郡。
  经过这段时间的稳固,整个豫州才算彻底平定。
  孙策留守豫州,于颍川及汝南二郡分布兵马,以防西面的司隶,南面的荆州。
  周瑜则是回到了庐江。
  他是先于凌寒几天回来的,这几天不仅听说了扬州的变化,还在庐江四处转了许久。
  听说凌寒回到庐江,周瑜前来汇报豫州的战报。
  袁术的部队本就不如江东军战力强大,加之突袭的优势,孙策的损失并不多。
  凌寒先是褒扬了一番周瑜以及江东军,随后又道:“公瑾啊,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本王正有一件事想交给公瑾去做。”
  周瑜笑着抱拳道:“还请殿下示下。”
  凌寒道:“扬州很快就会建立起大量书院,本王先前虽然已经传令各大郡守,命他们广泛从世家当中征集教书先生,但想来各大世家只会出一个最低的人数,仍然会有很大缺口。”
  “精英班最先建立起来,其次是普通高等书院,然后才是普通书院。普通书院只需教学生最基本的识字即可,世家中理当有许多可以担任此职的人才。尤其是一些落魄到快要跌至寒门的世家,这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机会。”
  周瑜已经听懂了言下之意,如果没有晋升前景的寒门子弟,愿意前来教书,若是日后教出一名高官,显然也能提拔家族。
  他拱手道:“瑜明日便启程前去游说。”
  凌寒颔首道:“有劳公瑾了。”
  周瑜又问道:“瑜昨日听闻,北方甘宁将军奇袭高顺,消灭了高顺的陷阵营。如今袁尚与曹操已成对峙之局。不知殿下接下来欲如何行事?”
  凌寒沉吟道:“比起北方,本王下一步更想要进攻荆州。”
  北方,袁尚与曹操有杀父之仇,不可能归顺曹操。
  袁谭之所以投靠,是为了自保,袁尚显然没有这个必要。
  自己只要命诸葛亮与甘宁牵制住曹操,使他无法彻底击败袁尚的势力,曹操的实力就无法获得太大的增长。
  反观荆州,凌寒已从糜芳那里听来了荆州的近况。
  刘备这个历史上打着汉室名号的势力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被蝴蝶掉。
  刘备还是控制了荆州,并且有向益州扩张的迹象——荆州与益州之间的信使往来不断。
  时至今日,到现在还能选择归顺曹操的人,本就对汉室没有任何敬畏之心。
  可刘备却不同。他打着汉室后裔的名头,只说有心为汉室出力,此时此刻也能招募到心怀汉室的名士。
  尤其是荆州益州等地,凌寒现下无力触及到的地方。
  一旦他日后与刘备开战,这些本能收服的人才,很可能会因为一臣不事二主等原因,变成自己的敌人。
  比如荀彧。荀彧明知曹操是汉贼,可若非自己偷袭东郡成功,即使心存汉室,他也仍然会为曹操做事。
  刘备能成功蜀汉的开国皇帝,自然同样是有着深厚的人格魅力的。
  凌寒不确定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有人说他是伪善,也有人说他是真仁义。可无论如何,历史上关羽被杀之后,刘备执意东伐吴国孙权。
  不管他是为了自己的兄弟报仇以至于不管不顾,还是想借机东进扩张领土,都注定了自己与刘备早晚会成为敌人。
  因为他不可能放过关羽。
  双方开战越晚,刘备就越有可能凭借皇室宗亲的身份招揽人心。
  所以,凌寒进攻的下一个地方一定是荆州。
  眼下的刘备并不算可怕,兵力最多有三四万人,远不能与曹操相提并论。
  其麾下的文武top,诸葛亮与赵云,都已经成了自己的人。
  并且,一旦自己与刘备正式开战,就算无法迅速击败对方,只要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原本有可能会效忠刘备的汉臣们,除去早就已经投靠的,剩下的十有八.九都不可能再选择刘备了。
  凌寒本身就有汉室皇长子的身份,现在刘协也同样在庐江。
  无论凌寒多么昏庸,多么出师无名,汉室仅存的两名皇子站在了一块,这便是天底下最大的名头,任谁也无力反驳。
  更何况,关羽曾经参与进劫杀一事,凌寒想要杀掉他再顺理成章不过。
  周瑜心里自然也明白这些,思忖片刻,提醒道:“殿下若是打算暂且对北方置之不理,袁尚那里,只怕要多加安抚。”
  凌寒觉得有理,颔首道:“本王会正式昭告天下,以大汉的名义承认袁尚冀州牧的身份,同时命他讨伐曹贼。”
  “待本王日后恢复中原,他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这与其说是一道命令,不如说是一颗定心丸。
  凌寒不亲自率军攻打曹操,而是只让兖州在后方牵制,袁尚手下也有能人,自然看得出,这是想要坐收渔利的意思。
  他们不免会感到担忧:将来真的与曹操两败俱伤了,没有士兵,岂不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尤其是袁绍也参与过劫杀的前提下,他们的未来充满危机。
  这道明令便是一个保证。
  只要袁尚愿意坚持抵抗,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元气大伤,他便可以选择向凌寒归顺。
  凌寒不会追究他父亲的过错,还会保证他余生的富贵。
  周瑜道:“殿下英明。”
  周瑜离开之后,凌寒去了糜府。
  杨真的孩子生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看看那个孩子。
  马上又要进攻荆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凌寒自然要过去。
  糜府。
  杨真去世之后,糜芳不忍妹妹独自守在杨府,经过凌寒的允许之后,便将妹妹极其所生的孩子接了回去。
  糜芳听到下人来报,一边紧急更衣,一边思忖道:昨日殿下才与自己一道从会稽回来,今日便又来到自己的府上,想来并非是寻自己的。
  他立刻交代道:“快去请小姐。”
  糜芳换好衣服之后,快步来到正堂。
  “殿下。”
  “不必多礼。”凌寒道:“本王今日不是为政事而来的。”
  糜芳微微低头,问道:“殿下可是挂念杨将军的遗腹子?”
  说者无心,凌寒听到遗腹子这三个字,心中却隐隐生出了刺痛感。
  糜芳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忙道:“殿下且安心,小姑娘生得十分好。华神医说,她天生身体康健,日后必定有福泽呢。”
  凌寒嗯了一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