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历史]衣被天下(综历史同人)——洛娜215

时间:2021-07-31 09:08:25  作者:洛娜215
  在有官方拉偏架的情况下,两年前的布料商人在和纱坊的大战中几乎是打了个两败俱伤,虽然也不至于说是绝对的劣势,但伤筋动骨还是有的。
  当纱坊的商人成立联盟控住货源之后,他们不得不用比预想中更高的价格去采买纱线,前有官方控价,后有原材料涨价,大部分的布商在过去的两年都不太好过。
  而就在他们忍受不了接连的亏损,准备咬牙搞事的时候,官方将一种叫做“缝纫机”的机械推荐给了他们。
  一开始,大部分的布商对于这种示好都感觉到深深的莫名其妙和不以为然。
  在如今的朝代,衣裳的缝制都是相当私人的。
  绝大多数人给自己添置新衣的方法都是从布庄购买布料,然后或是自己缝制,或是请缝衣娘子代为制作,受制于制造速度,即便是成衣店也只有很少的衣裳出售,而且还是以二手为主。
  所以对于布商来说,他们要缝纫机有什么用?就算朝廷表示可以以租借的方式先供给他们机械,也完全没这个必要啊。
  当时,被派来同这些官员接洽的正是户部左侍郎夏元吉,这位在过去两年内成功升级的大明干员当时只说了一句话,便令众人深觉醍醐灌顶。
  那句话便是——“加工产品永远要比原材料更赚钱。”
  事实也是如此。
  在布商们试探着自己制作、售卖那些相同规格配色和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时,他们顿时被市场的热情震撼到了。
  这种随到随买的衣裳,虽然个性度低了些,但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有保障,配色花纹也很有小心机,专业人士的剪裁和设计可比自己搭的可好看太多了。
  而最重要的是——它便宜啊!
  缝纫机让裁衣变得简单了许多,只要布料供上,工具不出差漏,一件衣裳也不过一二个时辰便可制成。
  他们自己就是布商,有充足的货源,原材料比之客户自己采购要廉价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制作成品衣裳的方式可以快速带走货源,一些以前卖不好的布料经过设计和剪裁之后,反而能被大众接受。
  不少布商都靠着售卖成衣清理了一些老大难的库存,种种因素叠加之下,一件成衣的价格自然是比大部分人自己去做更为便宜啦。
  一举扭亏转盈的布商面面相觑,最后只能扶额苦笑,明白自己这是在被打了一棍后又喂了颗枣子。
  但这枣子实在太香了,就算知道自己是被上头算计了,他们也不得不将其吞下去。
  布商们坐在席面上沉默不语,现在盘点过去的几年的市场起伏后,或多或少看出了水下暗坑的众人不得不承认这次他们输的确实不冤。
  毛线、纱坊、布商、缝纫机、成衣,这一步步没有一点隐私计谋,全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玩的就是请君入瓮,但凡他们没那么多心思,顺着朝廷的路线走,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但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贪心不足先蹦了出来,这才被人抓住了机会。这个行业里头的成员那么多,那些没跳出来的现在个个都赚的盆满盈钵,也全在嘲笑他们,唯有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财富缩水,此后没个数年修养难以回到从前。
  “来吧,诸君,做一个愿赌服输的君子。”主座之人打破了寂静,他抬起了手中杯,高举于头:“这局也算酣畅淋漓,不冤。”
  众人纷纷举杯,洒脱一笑,一饮而尽,敬头上那位算计了众人的知名不具主事者,大家互相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都是纵横商场多年的老狐狸,有什么想法自然心中有数。
  有些话虽然没出口,但都能意会。
  就见为首之人举起再次被斟满的酒水,轻轻扣在桌案上,这一扣,是战鼓,也是敬即将拆伙的自己。
  租了缝纫机,布料式样又都差不多,还都想吃下这个全新的市场,曾经同仇敌忾的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做盟友,而各自为营的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再成为和朝廷叫板的商业势力。
  两根毛衣针、一台缝纫机,大明的朝廷轻而易举便将一个产业的水全部搅混。
  但一台缝纫机的影响却并不仅仅在此。
  在以往,时代的颜色是由上层贵女们和青楼女子决定的。
  她们有量身定制的财力,也有争彩斗艳场合,还有来自于诗人骚客的赞扬和宣扬,民间的娘子们大多看着她们调整自己的衣裳和布料颜色,而这样由上及下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但现在布商为了卖出更多的衣服不得不开始在服装和设计上动起了各种巧思。
  无论是自己设计、还是借鉴贵女们穿衣风格,关键都是要快,要独特,要让顾客们生出品牌粘度。
  于是人们的服装渐渐开始有了千百年来从未曾有过的快速变化。
  无论是衣料和配色、还是裁衣和设计,都在市场的需求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夏的人们从来不缺乏灵感,只要给他们天空,就能翱翔于天际。
  不过是一个冬天,大明的首都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穿衣风格。
  在得到了外邦人士衣着提供的灵感,大明的布上一改以往常爱以重复的图纹小花作为底样的作风,开始使用面积放大,更具震撼力和存在感的织布图案,而在布料绣花样的时候,也渐渐出现了更为明艳写实的画风。
  譬如木白面前布店作为展示的这件绣花罩衫,就用明艳色彩在对襟上缂上了对称的日月纹路,而且色泽和技法都特别凸显这图案,若在以往,这件衣裳定是会被说喧宾夺主,而现在,看这家布店的生意有多好,就能知道女人们有多喜欢。
  木白甚至看到了他们倮倮族的传统虎纹出现在了小孩的衣裳上,木小文幼时曾经穿过的老虎衣非常受欢迎,十个入店的小孩有九个穿着这一套出来。
  而不光是南边的民族,随着和北方游牧的来往渐增加,游牧民族为了方便骑马而改良的褶裙和宋时一度流行的旋裙也进入了民众的视野中,在有心人士的改良之后,这种名为“马面褶”的曳撒制裙因其轻便灵巧,摇曳多姿立刻成为了大明女娘们的最爱。
  甚至就连如今大明最尊贵的两个女人——马皇后和太子妃都穿上了这样的裙装。
  而在市场的需求下,各种各样的褶子简直被玩出了花。
  有的店家似乎是从华灯上得到灵感,在每片褶子上都绣上了不同图案,一转一挪之间,便是一出故事。有些店家则是将所有的褶子当做了一幅连起来的山水画,步步皆是景。
  更有些另辟蹊进,将碎步剪作条,将其镶金线绣花纹,然后以百条为一,富贵明艳至极,称为凤尾裙。
  一时之间,街上无论男女衣着皆是变了大模样,此举虽然引来了朝堂上老古板们的批评,但对于广大民众和国际友人来说,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坦白说,对于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国家的美洲原著民来说,当看到自己民族的图腾花纹出现在大明人的衣料服装上后,他们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
  不能说是单纯的自豪,也不能说是不悦,总之就是百味交杂最后归于释然,他们最后以穿上了这些融入了自家特色的大明服装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之后,他们其实已经发现双方的巨大差距,无论从文明还是从技术、制度上他们都要落后太多,双方的接触本该是一场毁灭式的灾难和打压。
  但大明人从上到下都对他们相当的友好和欢迎,民众的态度是官方用法令逼不出来,只有出自内心的友好和修养,才能让民众有此表现。
  他们居住在此,又长期走街串巷游走于民间,这么久都不曾发生过一起不友好的事件,这就说明了大明人的友善态度,而在听闻大明的皇帝将他们的家翻译成“美”这个在华夏语中这个词充满赞誉之后,他们的内心更是充满了欢喜。
  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家自然也是最美的地方,而当这份肯定来自于一个文明远胜于他们的国度时,受到的认可感更甚。
  做朋友,一定要做朋友,这样的国家不做朋友难道是傻子吗?
  既然是朋友,那么大家自然好商量,要番薯?要玉米?要辣椒?要水豚?那当然没问题,黄金、煤、铁?这个也没问题,不过你们得自己来开采。换?不用换,你们开出来的当然你们拿走啦,这是土地之神对你们的恩赐嘛。
  想要派人去采药?探查植物,这完全OK,你们随意啊!要不要住在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丛林挺难走的,可以派人给你们领路哦。
  这……这些人难道是圣人吗?
  去和这些新大陆人士商讨合作事宜的大明官员都惊呆了,从未见过这么好说话人的他们到最后竟是感觉自己的良心有些痛,甚至怀疑通译是不是出现了翻译错误,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
  见鬼,原来他们还有良心啊?
  “呃……您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呢?”鸿胪寺官员们捂着心口,第一次在谈判时提出了建议:“你们要不要种子?要不要水车?或者……我们的冶炼工艺也能够教你们,对了,你们对玻璃感兴趣吗?我们也能教你们哦。”
 
 
第175章 
  凤阳城,作为大明龙兴之处,虽然失去了“中都府”的政治地位却依然是大明的第二颗心脏所在。
  因为大明的前代帝王,也是身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如今便居住在此。
  坦白说,开国皇帝早早放下权势退居二线的着实不多,翻遍上下五千年也就只有个高祖李渊,不过和这位被儿子囚禁的倒霉蛋不同,朱元璋是有了可以信任可以交付的继承人,所以自己快乐得给自己批了退休通知。
  “自古以来但凡想要做个大事业的没有一代就能做成的,咱开了个好头,有个好儿子,之后的自然就交给后代了。”——自己给自己写圣旨时候遭到了不知是真心还是虚情的百般劝阻时,洪武帝是这么说的,一边说,他还一边看了眼朝堂上和他同辈同岁的诸多老臣,眼中透出了几分微妙。
  虽然话没说出口,但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神情都表达了他的想法,大概就是——老子有了能干的儿子和孙子,所以可以退休享清福了,你们没有吧?嘿嘿。
  真可怜呐真可怜,一把年纪了还要出来工作,哎呀哎呀,没办法呢,谁让你们的儿子孙子不够给力呢?嘿嘿。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谁让你们年轻时候不好好培养下一代呢?看,还是朕聪明吧,嘿嘿嘿。
  读出以上信息的老狐狸们额头顿时爆出了一个青筋,长长的宽袍下头藏住了众人情不自禁活动手指的动作,但掩不住众人不爽的表情。
  而在这一刻,一贯说一不二,性格也不是太好的洪武帝却很宽容得原谅了他们,是的,谁不愿意在炫耀的时候看到对方不爽但是又干不掉你的样子呢?这才是炫耀的精髓所在啊!
  和被迫退位,所以一辈子都在受到儿子忌惮和警戒的李渊不同,朱元璋拥有更多的自由……不如说,是有了太多的自由,比起当皇帝时候偶尔兴致来了,想要出征一下和老领居打个招呼,还会遇到一群人死谏,除了悄悄跑出去在城里装个乞丐回味一下生活,处处受到掣肘的往昔岁月,现在的洪武帝可幸福太多了。
  他老人家刚退休时候的确是过了一段老婆狗子田园梦的生活,但没过半年就腻了,之后就开启了溜溜达达环游天下之路。
  作为一个武力值和生活经验都达到巅峰,并且拥有多种就业经验的前皇帝,洪武帝的出行非常之低调,但引发的故事却十分高调。
  高调到什么程度呢?
  大明如今话本热销榜第二的大作,就是基于事实改编的《洪武微服出访记》。
  在小说中,白龙鱼服的先皇陛下带着温柔慈爱的皇后殿下、并虽然是宦官出身但非常有正义感的内侍以及能干威武的忠心侍卫二三,化身成为了正义的使者游走于民间。
  他们在畅游大明大好山河的同时遇到了很多案件,在破案的过程中斩杀贪官,为民伸冤,纠察公正,惩奸除恶,总之,就很苏爽。
  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故事永远都能戳中老百姓的痛点,受到冤屈之后有人发声有人仗义执言,然后打脸恶人为自己证明清白的事情,只要想象一下那种从绝望走向希望的感受就能够让人觉得爽到飞起。
  更何况这是真人真事啊!他们大明的先皇陛下就真的在做这件事,这岂不是话本就在我身边?
  对于普通的良民而言,洪武帝简直成了正义的化名,若是在生活中遇上些什么不公欺压之事,便纷纷啐道:“你等着,说不定哪天陛下就来咱们这儿微服私访了!到时候让他用狗头铡砍了你。”
  而每当这时,干了坏事之人总会觉得心尖微微发抖,虽然一边想着这不可能,但想到话本里头的各种离奇故事,又难免觉得心虚,最后往往认怂。
  于是,沿着洪武帝的步伐,被太上皇陛下拿下的贪官污吏和不义富商数不其数,在给地方官员增加公务的同时,也让民间渐有的浮夸迹象为之一清,顺便提供了众多小说素材,大明人的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和谐。
  不过现实和话本还是有差别的,比如皇帝和皇后身边带着的不是什么忠心的侍卫,而是开国功勋一二三、比如鞍前马后伺候着的也不是普通宦官,而是被大哥点名留在国内不允许出去的朱棣和朱橚,哥俩正试图围魏救赵,从老爹这儿入手好说动大哥让他们出海。
  不过就目前的效果来看,洪武帝是把两兄弟当做了免费的打手,在挖掘儿子利用价值的道路上毫不犹豫,但在给儿子们说情的事件上出工不出力。
  咳咳,他老人家可是深谙家族和睦的知识点,就像儿媳妇教孙子时候一样,老大在教导弟弟的时候他这个当爹的也一定不能插手,否则会伤到长子在其余儿子心中的地位,而且坦白说洪武帝也想要出海去看看,目前正处于和儿子的感情培养期,为了两个臭小子得罪老大,这事他可不会干。
  尚且不知道即将受到来自老爹背刺的两兄弟还在勤恳干活,见缝插针得向老爹诉说自己的理想和理由以争取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一起回到美洲大陆。
  之前那次是误打误撞,在得知美洲大陆距离大明有多遥远之后,朱标说什么都不允许弟弟再踏上前往彼岸的船。
  即便有邦交需要,也可以由臣子代劳,要去也得等航线情况基本被摸清了才能上,否则万一弟弟再一去两年或者是多年,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和老爹交代。
  但朱棣两兄弟则是不愿意,他们是亲自走过海上航程的,心知航行的时间和距离这东西完全看天气,以如今的情况,要摸清楚航线起码得过个十来年,到时候他们都是天命之年了,就算大哥不拒绝他们也浪不动了。
  海上冒险本就刺激,加上两人还当真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大陆,并与之建立了沟通,新大陆的资源和土地多到让见多识广的朱棣都眼珠子发红,就算他和老爹一样在经济上不敏感,也知道发现一块新大陆对大明来说意味着多大的利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