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首辅大人,你老婆跑啦!(古代架空)——真·女真翻译

时间:2021-08-08 10:55:22  作者:真·女真翻译
  越翰墨不仅不觉得同情,还在心里觉得他们很蠢,活该被他收割。
  时日一久,越翰墨在越家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越父方才把大兴的生意交给他去做。
  越二少春风得意,沾沾自喜,真觉得自己是世上第一聪明人。
  可是过了数日,他方才得知,越才居然得到了越父的许可,跟着一起做生意了?
  他简直像吃了屎般,说不出的恶心。
  就那种蠢材也配跟拿起越家的账本?
  更加胆大包天,竟敢插手大兴的铺子——那是他越翰墨的地盘!
  越翰墨满心狂躁几乎喷涌而出,决心加快步伐,将奉城的田地立刻收购。
 
 
第126章 小手段
  越翰墨原本的策略是抬高奉城物价,让农民吃穿不起,等到夏末秋初,青黄不接的时候熬不住,就只能向他低头。
  届时他压价压够了,拿到手里根本就不费多少银子。
  现在虽然压不了那么低,但为了赶紧把越才赶走,稍微出点血也还是能忍。
  但是......
  谁能告诉他,为什么田价忽然间涨了!
  但凡他准备收购的地方,这几天统统换了个价格,他好几天才搞明白,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暗地里跟他竞争了!
  越翰墨那股子斗狠的脾气就出来了,非要把这些地全都盘下来不可。
  他才是奉城的老大,谁敢挑衅他,就等着被教训吧!
  然而田价一涨,他手里的银子就不够用了。
  他恍然大悟,猜测对方是想抬高田价,然后逼他把铺子给低价抛售了,这样身在暗处的那个人便能坐守一波渔翁之利了。
  这招是不错,可惜被越翰墨轻易看透,就是不卖铺子,而是将先前刻意停掉的铺子重新开了起来,该卖什么卖什么,给他回点血。
  果不其然,开业三天,各大铺子瞬间被买空,尤其是米店,几天下来被买了个精光。
  越翰墨这才感觉有点亏。
  为了快点筹到钱,他刻意还降了价,早知众人这么缺,就该标高点了。
  然而再等他去买田的时候,那群农民又说不卖,要再高一点价才肯出手。
  还特么的没完没了了?!
  现在的价位已经是他的心理预期上限,他做不到的事,那个暗地里阴人的孙子就能做到了?这么高的价,有本事他去买!
  越翰墨气得吐血,干脆将人晾着,一副等着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的态度。
  结果就在他停了这么几天的时间里,越才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田地收了个七七八八!
  越翰墨整个都惊了,这他妈的是什么操作,跟他斗呢?
  一想到他可能要在自己面前威风,越翰墨就气得快要爆炸。
  不就是买地么,谁还没钱了?
  越翰墨一赌气,将手里的铺子卖出去大半。
  可是因为这段时间他故意让铺子开着,却什么东西也不卖,本来是为了恶心人,让人明白,就是有人在整他们,除了低头服从,别无选择。
  这么一来,铺子就谈不上什么人流量了,拿在手里就算好好打理,也得亏上几个月,所以也卖不出什么价钱,比起他买的时候花的钱,相当于白送。
  但越翰墨摊子铺得太大,实在周转不开,只得出此下策。
  哪知他消息刚放出去,立刻有人过来,把那些铺子买了下来。
  越翰墨这时候才醒悟过来,妈的,他被人坑了,躲在背后的那家伙就等着他自投罗网呢!
  越才出现的时机那么恰到好处,说不定就是跟人有勾结。
  越翰墨立刻想起,当初那个在糕点铺把他揍了一顿的少年,似乎被越才叫做少爷来着......
  好么,他们合起伙来了!
  不能怪越翰墨没想到,实在是因为他对自己太自信了。
  在奉城这片土地,没人有那个本事吃下这么大的市场,跟他作对。
  所以当幕后者将田价抬起来的时候,他笃定对方的银子已经被套住了,基本上拿不出什么银子来买铺子,才敢放心卖出去。
  说是卖,但在越翰墨眼中,这就是寄存,日后总有一天要再买回来的。
  但这幕后之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居然有这么多本钱!
  越翰墨尚未恨完,那边越父又急匆匆地叫他回去帮忙。
  不知哪里杀出来一名商人,竟然要买走他们越家的地。
  越家人自然不肯卖,他就去撬越家的佣农。
  佣农们虽然不至于弃越家而去,但明里暗里都示意越家花钱消灾。
  越家地广,佣户也多,你要一点我要一点,银子就是流水一般的花出去了啊。
  若是越家不答应,佣户便不肯好好种地,甚至有恃无恐,不担心会遭到报复——众人同进退,针对谁都会引起不满,况且明年越家的地还是要他们种,自然不敢撕破脸皮。
  若是越家答应,那在背地搞鬼的人简直就是兵不血刃,靠着一张嘴削去了越家一大笔家财啊。
  不仅是田地,连他们在阳海的铺子也闹了起来,伙计们一个个叫着不肯干了,要他们支出钱来走人,要支不出来钱就要官府见。
  越家虽然是大户,但哪有那么多活钱,经得起他们这么闹啊,这不,越父想起越翰墨手里还留了一大笔钱要在大兴买田买铺子的,赶忙把人叫回来。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窟窿堵起来再说。
  可越翰墨哪里还有钱啊,被这么一忽悠,连本都没捞回来。
  越父当时就气得破口大骂,差点动手打人。
  可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之后整整三个月,不论他们如何应对,总有人在不断地找麻烦,越家安逸太久,积弊甚多,此时被人一口气都捅了出来,他们根本补都来不及补。
  更有许多生意本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互相补来补去,才能保得一时安稳。结果东墙西墙一起倒了,这谁顶得住?
  夏初,越家终于撑不住,资金链断了,越家左支右绌,实在没有办法,居然走到了卖出产业的地步。
  而直到此时,他们甚至连敌人的正面都没有接触过一次。
  奉城四季都有鲜花,然而到了夏天种类更加丰富,色彩更为浓艳,光是在街上走上一道都觉得满腹芬芳。
  知州正在府上喝茶,忽然听小厮说越家人来了。
  他还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呢,听说越家人是过来借钱的,当时就笑了,觉得他们在拿他开玩笑呢。
  谁知越家人满脸愁色,坦言现在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奉城的生意更是不可能再做,从前的合作只好告吹。
  知州听得目瞪口呆。
  几个月前越家还如日中天,怎么倒得这么快?
  眼前忽然浮现出当日白雨信高深莫测的一笑。
  ——“那就不消知州大人操心了,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罢了。”
  上不得台面?小手段?
  你都把人家搞得快倾家荡产了啊!
 
 
第127章 缓和
  与此同时,边疆。
  南方的春夜温暖湿润,西北却被三五不时的沙尘暴席卷。
  王武德刚带兵冲出去不久,就被迎面而来的尘土扑了一脸,不禁大骂晦气,去一旁的山石背面躲了躲。
  身边亲随低声劝道:“将军,那凤子初好歹是皇后,若是闹大了,只怕不好收场......”
  “收他娘的场!”王武德没好气地破口大骂,“再龟缩下去,老子脑袋都要搬家了!”
  “皇后皇后......这是边疆,是看他能不能打仗,不是比谁上过皇帝的床!”他越想越气,“再说他凤子初算哪门子的皇后,老子第一个不认!”
  一边的亲随只好讪讪闭嘴。
  风暴暂歇,王武德正要打马上前,忽然停住动作,脸色凝重起来。
  滚滚沙尘尽头,有一袭兵马正狂奔而来。
  狂风刮走了乌云,月光明亮,他们身上的兽皮与弯刀清晰无比。
  “匈奴人!”亲随倒吸一口冷气,脸上褪去血色。
  他们竟然碰上匈奴人夜袭!
  王武德出来得急,只带了一队亲随,碰上匈奴人无异于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将军,咱们回去吧,不然大军会很危险!”亲随急道。
  王武德脸上所有的神色都消失了,显出一种出奇的冷凝。
  此时此刻,他不再是那个暴躁易怒的中年人,而是无愧于名的——大兴战神。
  “悄声上山,瞧瞧他们带了多少人。”
  众人摸着黑,小心翼翼地上了山,从上往下看去,只见匈奴人铁蹄滚滚,就这么从他们下面狂奔而过。
  王武德半眯起眼,拉满弓弦,箭羽飞射而出的瞬间发出一声尖锐的鸣啸,直取头领首级!
  当——
  头领头盔掉落在地,不等反应,山上已经射下箭雨,匈奴人纷纷落马。
  王武德也看得清清楚楚,这一队匈奴人虽然比他带的人马多,但只是一支突袭的小队伍,估计是过来烧粮草的。
  王武德心情正是奇差无比,这一队人可算是撞上枪口了。
  匈奴人很快反应过来,并不恋战,一面向着山上射箭反击,一面向着大营疾驰。
  然而很快,他们正面碰上了另一支队伍。
  凤子初:“......”
  匈奴人:“......”
  内应分明说过,今晚没有行动,怎么不仅有伏兵,还有大军在等着他们?
  匈奴人慌了,一看就知道行动不可能成功,连忙撤退。
  可惜已经晚了,王武德一行人从后面包抄,将他们包围。
  大营里只有两位大将,平日本就配合默契,此时一杀起来更是干脆利落,得心应手。
  将头领捆起来绑在马上,王武德臭着脸,打过马头又要走,凤子初却忙不迭地跟在旁边,笑着说:“王将军,不过来分战俘吗?”
  军营论功行赏,都是按人头算。谁拿回来的人头多,功劳就高。
  王武德当然可以不在乎,但手下弟兄众多,不要升官,也要吃饭的。
  王武德沉下脸色,一言不发地往前走着。
  “将军生我的气可以,但将监军大人一同记恨就有些过了,”凤子初像哄小孩一般轻言细语,“实话告诉你吧,监军大人不仅怀疑你,也怀疑我,第一个试探的便是我。”
  王武德一愣 ,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凤子初无奈地叹了口气:“实在汗颜,那奸细就潜伏在我身边,不知泄露出去多少消息。”
  “是黎缪?”王武德怒目圆瞪,“老子平日就见他怪里怪气,果然有古怪!”
  “是,是,王将军明察秋毫,”凤子初顺着他的毛安抚道,“军中少了王将军可不行。”
  王武德的脸色有些松动了,嘴上依旧不依不饶:“惯会阿谀奉承,我才不吃你这套。”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将军厌恶我,不信任我,我也理解。”
  凤子初拉住缰绳,停了下来,定定地注视着王武德:“但真正离不开将军的,是大兴的百姓。将军,您忍心让百姓们失去战神的庇佑吗?”
  沙尘暴退去了,弦月如弓,清冷的月光下,凤子初一张姣好若女子的脸半明半暗,身上战甲反射着冷光,眼神真挚。
  王武德不由拉住了马匹,沉沉地看了他一眼。
  凤子初露出一点微笑:“若是将军看不惯我,待边境安定些以后,我便请命去驻守其他营地,定不叫将军厌烦。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将军就忍耐些吧。”
  他分明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即便刨去皇后身份,也是京城凤家的世子爷。
  他应该听见王武德怎么骂他的了,神色却没有半分骄矜,谦和得令人汗颜。
  忽然间,王武德感觉他看起来顺眼多了。
  眼看王武德已经有所犹豫了,凤子初连忙把台阶递出来:“我毕竟资历尚浅,若是您一走,匈奴人便攻过来,未必顶得住。只有像您这样的主将在军中坐镇,诸位将士才敢放心安睡啊。”
  这话说得既姿态谦逊,又顺应了王武德的心态,果然效果拔群。
  只见王武德冷哼一声,一拉马缰,转过身去:“没用的家伙,还是得老子来,日后边陲还怎么放心交到你手里!”
  凤子初笑着说:“晚辈要学的还很多,还请王将军日后多多赐教了。”
  这一番闹剧终于得以落幕,内斗也暂时止住。
  但这次偷袭令全军将士都紧张起来,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凤子初的主导下,更进行了一番秘密调查,筛去了数名有奸细可能的士兵。
  最惨的是顾明州,在他们俩的内斗中挨了一剑,刚过来还没立威呢,就悲惨地倒下了,一直到五月初,伤势方才好转。
  好日子还没过几天,结果,又没粮了。
  不是层层盘剥克扣,不是官吏倾轧斗争,而是真的没粮了。
  在北方干旱无比的时候,江南、西南多地正遭受着百年一遇的洪涝,地里成熟的谷子全部淹死。
  又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自己都没饭吃,再征粮供给边疆,简直是天方夜谭。
  顾明州头疼不已,一封信写到了京城。
  御书房,一群人正在激昂地骂着。
  “臣早就说过,应当重农抑商,当真是商人误国!”
 
 
第128章 皇商
  “此次阳海商人竟然嚣张至此,借着阴私手段收割了奉城百姓多年的积蓄,简直就是吸走了大兴的血。”
  “可实际上,阳海物资匮乏,若不从大兴进购物资,根本无从供给生存。大兴地大物博,只消禁止行商,不出十年,阳海人就该饿死了!”
  “臣等附议!”
  李宏愿揉了揉额角,一阵头疼。
  奉城知州与阳海商人私下勾结,兼并百姓土地的事情终究还是被禀报上来了,在朝堂之上掀起了巨大的风波。
  可是在这种三国鼎立的形势下,若是禁止行商,几乎就是将敌对两个字写在了脸上,局势只怕一触即发。
  而且大兴商人众多,不让行商了,让他们做什么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