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东宫写小说(穿越重生)——今夜无风

时间:2021-08-08 11:13:55  作者:今夜无风
  出使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定下了。
  皇帝驾崩,举国皆殇,长安城内外白幡飘动,夜市、听戏唱曲看话剧等娱乐活动都被禁了,就连民间的嫁娶都不得过于张扬。
  因为皇帝突然崩殂而导致很迟才交到符谦手里的《烈士碑》终于加刊上架,《长安》杂志的封面都换成了一张根据其内容画出的断壁残垣。
  同时赵家楼的《每日闻》也刊登了这篇作者署名“周承弋”的祭文,他们素来没有符谦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只将祭文的一部分印在了封面上,保证读者就算不买,一眼也能看到,甚至为了印到精彩的论段,直接连杂志名都去掉了。
  可以说是十足的苦心。
  而这远远不够。
  周承弋曾在祭文中说,想要全萧国都知道战死在汝川的英雄,符谦暂且手伸不到全国去,但一个长安城,却还是能实现的,其实不止是长安,临近的两边城池,符谦都出了力。
  于是大街小巷,不分昼夜的,说起了《烈士碑》。对文人便用文人的方法,对市井百姓也用市井百姓的方法,编成通俗易懂的话本、歌谣传唱,将消息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近来长安三城中,对于北胡的怒气和不满攀升到了最顶峰,有人义愤填膺细数北胡在边关做的乱,不止是皇帝之死算在北胡头上,离谱的连近来的不顺心也算过去。
  长安西街小巷深处的一户人家里,有报童叫喊着路过,就见一扎着冲天羊角辫的女童捏着几枚铜板跑出来,“哥哥,有每日……每日……”
  她卡了壳,有些着急的抓了抓头发,用力跺脚,愣是没想出来是什么。
  报童安抚她,“你别急,可是赵家楼出的《每日闻》?”
  “对对对,就是这个!”女童捣蒜般的点头。
  交了铜板拿了书回到小合院里,正在浣衣的女人顿时站了起来,手在身上擦了擦才接过这薄薄的一本书,一边说着“这么薄一本竟然要七个铜板”,一边小心翼翼的翻开看去。
  看到一半,突然高声喊道,“唉,今日有钟离元帅对于北胡战事的说明!”
  市井里的女人们大多大嗓门,特别适合唱山歌,一嗓子下去隔壁都听的清楚,顿时挤过来不少人?
  “怎么说的?”刚下学堂的半大少年正要推开对面的门,闻言转脚就直奔而来,在田地里晒得黑亮的皮肤不如那双眼睛亮,仗着那副结实的身板直接挤到中间去。
  楼上刚搬来不久的女人也推开窗,整日疲倦的神色稍微精神一些,一边给尚在襁褓的小女儿喂奶,一边从窗口探出半个头来沉默的仔细听着。
  “我看看……北胡可汗布日固德……”
  女人只勉强识字,念的很慢,听的人着急,那半大少年“哎呀”了一声,劈手就将其夺过,说道,“王婶,还是我来读吧。”
  王婶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在少年快速流利的高声朗读中,到底没说什么,只心里想着:稻谷都收完了,趁着只有晒谷子的事儿,这几天去那夜校多认识几个字,至少往后读报的时候,不至于被人抢了去。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不同的市井间。
  因为那一份《烈士碑》描述生动的惨烈,萧国的国家凝聚力空前的强大,越来越多的百姓也终于从麻木中抬起头,开始关心起国家大事来,颇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象。
  对于这样的状况,周承弋喜闻乐见。
  这证明这个国家方方面面都在改变,从国君到臣民。百姓的愚昧是时代造就的,而当时代赋予他们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时,底层的声音便会变得百花齐放起来。
  这是撼动士卒权贵的一根撬棍,虽然还没有展示出它的威力,却已经放在了名为“阶级”的石头之下。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但就目前来说,这尚是一件大好之事。
  国丧自然办的隆重,只是天气正是炎热之机,不好将皇帝的龙体陈放太久,终究在八月来临之时入了皇陵。
  周承玉静静的看着封陵,眼睛湿润,却没有眼泪再落下。
  她一转身,眼神锐利,身姿笔挺,变成了那个历史上开创安昌盛世的女皇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周承玉:我想重用皇嫂。
  周承弋:重用可以,出使沙蛮,会见阿芙罗拉哒咩!
  阿芙罗拉:???
  房观彦:……(战术喝茶)
  感谢在2021-07-13 23:50:55~2021-07-14 23:59: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狸版千爪、雨、扇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 60瓶;雨、扇骨、糖糖 10瓶;靖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遇事不决
  朝中老臣对于周承玉登基为女皇之事还是颇有微词。
  当时周承安掌握了京中的兵马欲行大事,瞧着确实有那么几分样子,太子若入京奔丧,必然是被瓮中捉鳖,若是不入京奔丧,带他趁机窃得帝位,便是木已成舟,随便一个罪名压下去,太子也只能沦为乱臣贼子。
  国不可一日无君,正是因此,周承安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多的支持,连郑御史、楚尚书等这朝廷命官也都被迷惑住。
  于是便这么栽了下去,被以谋反之罪抄家灭族。
  不支持周承安的,除了被圣旨直接绑上周承玉这条小船上的众顾命大臣外,也不全是保皇党。有些人是胆怯,有些人是单纯看不上周承安,不过到底周承安表现出来的优势太大,这群老狐狸不敢站队,就偷摸的在旁边观察着形势。
  等周承安一败,周承弋顺利入京,他们又都活跃了起来,说的竟然是:“请太子殿下登基。”
  第一次说,周承弋以“父皇尸骨未寒,有什么事容后再议”的话敷衍过去。
  封陵之后,又来请命,周承弋装聋作哑,以边关战事做掩饰再次打法过去。
  第三次,也便是最后一次,复朝本是商量周承玉登基以及周承安等反贼的处置之事,只见满殿穿着孝服,就连上首坐在龙椅上努力板着脸的小女皇也是如此。
  暂代总管一职的长夏上前一步高声唱礼,“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的尾音尚未落下,便有一二品官在稍显空荡的朝堂上急急越众而出,高声朗道,“臣有本奏!”
  周承弋这个时候还很自觉的站在群臣中间,旁边就是房丞相,,有些心不在焉。
  便见这不识趣的“噗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激动难耐的叫他登基。
  这可当真是将周承玉的脸皮往地上扔着踩,房丞相等前列的顾命大臣脸色登时变了,周承弋也眯着眼扭头看他,眼中沉淀着浓浓的不悦,也只有周承玉托着腮“好奇”的看着底下,一副天真不只事的模样。
  周承弋重新转回头去平视着前方,话语冷淡,“皇位与我何干,父皇亲笔写下的圣旨传位给玉儿。”
  房丞相、俞仲翎等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真相的朝臣,都知道太子这句话那是实打实认真的,而其他人大多却是不信,他们认为天底下哪有不想当皇帝的。
  那二品大臣更是将周承弋眼中那稍纵即逝的不悦当成了赞赏,一开口直接将皇帝立的圣旨说成了被逼无奈,将所有锅都推到了如今被关在刑部大牢郁郁的周承安身上。
  周承弋听的皱眉,就听头顶一声刻意压低却仍然能听出稚嫩的轻笑,“周承安逼迫父皇写下了这封圣旨?”
  周承玉在龙椅上坐的很端正,双手乖乖的放在膝盖上,只有脚俏皮的晃悠了两下,说出的话却藏着锋锐,“他也配?”
  她顿了顿,手一撑从龙椅上跳了下来,缓步平稳轻快的走下玉阶,声音依旧不见怒意,轻笑着慢慢吐出话来,“你反抗圣旨,扭曲圣意,颠倒黑白,当着我的面企图谋反,挑拨我与四哥的关系——”
  周承玉听在那大臣面前,猝不及防的一脚就踹在他的脸上,“你也配?”
  一群穿着羽林军制式,却又有着细微不同的人闯了进来,他们以周承玉为中心,刀尖对准朝中众臣,将整个金銮殿都围了起来。
  气氛剑拔弩张,有些诡异。
  没有人想到周承玉会突然发难,便是这些天跟她不说朝夕相对那也是每天相见的周承弋都不知道。
  他认出这些羽林军便是皇帝特意培养出来的那群死士,也有些惊讶的扬了扬眉梢,不动声色的站在那里观察着。
  更让周承弋惊讶的是,有一个死士从腰间卸下一把枪——虽然比起现代手/枪来说,枪管较长,枪托不够友好,明显还是火绳枪,但这确确实实是一把手/枪。
  他将□□抵在那二品大臣眉心,干脆利落的拉动火绳,装在侧边的扳机发出“咔哒”的一声响,就听“砰”的一声,血雾飞溅,尸体倒地,脸上凝着的表情还是不明所以。
  大部分人都被骇的倒退一步,屏气凝神不敢说话。
  周承玉伸手,死士将那把枪填充好弹药之后交到她手里,她像是一个拿到新玩具的小孩子一般爱不释手的把玩片刻,嘟囔着碎碎念,“有点烫。”
  随后突然抬起手臂,枪口所对之处,群臣退避三舍。
  然而又能退到哪里去呢,这满殿之上虽然只有一个枪口,却有无数的刀刃对着他们,无论从哪里走,都是溅一身血,横死当场。
  周承玉笑得眉眼弯弯好不乖巧,慢悠悠的启唇,“朕要登基为帝,谁赞成,谁反对?”
  “……”无人说话。
  周承弋看着这位和平日里完全不同的妹妹,终于明白皇帝写下这道圣旨,并且让王贺当众念出来的保障是什么了。
  “妹妹,好样的。”寂静的殿中瑞王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随即撩起袍角矜贵的单膝跪地,“臣,参见女皇陛下。”
  周承玉眸光微亮,光华流转,原本心底隐藏的忐忑尽数沉淀消散,唇角的弧度微妙的上扬些微。
  周承弋的声音仿佛一把启封刀,将这场令人窒息的静谧划开一道口子,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参拜呼万岁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响起。
  即便有人不愿,也只能在地上那具尸体的无声威胁下,在周承玉笑着举起的枪口下,在那些死士手中冰冷反光的刀刃之下,收敛起所有的情绪,乖乖的跪地磕头,三呼万岁。
  “臣等参见女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面突然有些骚乱,似乎有人想要硬闯,这是周承玉没有想到的。
  她杀这个二品官员是杀鸡儆猴,而如果在这种时候还有人跳出来要反对她,这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很有可能将她此时营造出来的氛围尽数破坏。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周承玉的步伐,她难免有些焦急慌乱,下意识的看向周承弋,还好群臣都低着头,并没有看到这一眼。
  周承弋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做了一个稳住的手势,对他露出了一个笑,无声的张嘴说,“相信你自己。”
  是啊,今日这场交锋也是她独自设计出来的,并没有借助四哥他们的帮助,不过是一个小状况而已,往后朝堂上的突发状况只会越来越多,她不能乱,要冷静,别被人抓到把柄。
  周承玉心神定了定,紧紧握住手里的枪,猛地转身重新上了玉阶坐回龙椅上,“谁人在外面喧哗?带进来。”
  死士就提进来一个年轻且不修边幅的人,瞧着不像官员倒像个疯疯癫癫的。
  “唉!”原本眼观鼻鼻观心的工部蒋尚书一看到这人,顿时发出一声短促的重音,有些头疼的扶额。
  周承弋也认出了这人,“黎杰芎?”
  正是那个拿着金属想引雷的榜眼黎杰芎,这人一开始的时候,还打扮的像个书生,后来入了工部之后,成日埋头做各种实验,周承弋离京之前特意去工部拿了望远镜,看到他的时候都惊了一跳,完全没办法将他和之前殿试时候的榜眼联系在一起。
  周承弋没想到这人来上朝都还是这样,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你是工部的那个黎爱卿?”周承玉没想到竟然是研究出这把枪的人,赶紧叫人放下来,还想叫人帮他处理一下脖子上的伤口。
  黎杰芎却根本没在意,一下来就蹲下去检查那大臣的尸体,尤其是枪口的位置,甚至这样看还犹不知足,眼睛发亮的抬头看向周承玉,“能把他的头给我吗?”
  周承玉有些懵懵的看着他。
  工部虽然不止黎杰芎一个研究人才,但像黎杰芎这样在多个方面都舍得钻研,尤其是还在短时间内已经研究出东西的人,那可真的太少了。
  说白了,这是个天才。
  蒋尚书赶紧上前两步,直接伸手把黎杰芎上扬的脑袋摁了下去,恭恭敬敬的补上行礼,生怕这么一个天才因为得罪上位者而夭折。
  黎杰芎为人虽然狂放了些,却不是什么不识好歹之人,平日里蒋尚书对他很是放纵,那些被他有意无意得罪的人都被蒋尚书压着,要不是蒋尚书,他根本没有办法安心的待在工部做实验。
  黎杰芎自然领情,也整了神色,准备磕头赔礼。
  周承玉“噗呲”一笑,下意识的抿唇用手轻掩,一派教养良好的名门贵女模样。须臾又猛地想起来,顿了顿,不动声色的将手放下来,“黎爱卿不必多礼,头你想要朕自然可以给你,只是总要有些原因吧?”
  “回禀陛下,下官想研究这个伤口……”
  黎杰芎说了一大堆的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却不明觉厉的词,说白了其实就是想要从伤口来了解枪的威力,依旧受力偏差数据等。
  周承玉虽然听不明白,但总的来说了解到这是对改造武器有意的事情,没有犹豫的点头同意了,还大手一挥将这个官员的事轻拿轻放。
  “陛下仁德。”群臣高呼。
  不得不说周承玉凌厉的手段确实很有效果,原本吵闹不堪的朝堂从那一枪之后,就变得安静平稳许多,每一件事的商讨都十分顺利。
  周承玉决定守孝三年,登基日期定在冬至,正逢大祭,年号也确定下来,封闵后为闵太后入主宁寿宫,陈嫔为太妃,在宫外设立太妃府邸,而其他先帝妃嫔,有孩子的晋封王太妃,没有的便也都遣散了。
  八皇子九皇子分别封郡王,赐封地,不日携家眷一道离京,且终生无诏令不得入京,若有子,削藩封爵,依次递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