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琴扶苏

时间:2021-09-14 16:01:48  作者:琴扶苏
  “朕记得韩卿最初是在工部的,后来才换来兵部,且并没有多长时间。”谢如琢话音与眼神一样淡,慢悠悠扫过内阁几人,“韩卿对兵事谈不上熟悉,恐怕提督三大营多有不便之处。”
  韩臻霎时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这样说,就差昭告天下他韩臻无才无能,不配做兵部尚书,但这会儿他开口说话反而让场面更难堪,只得靠着毕生修养强压下不忿之情。
  众臣低着头不敢说话,但心里约摸都已转了几十个念头,明白这次皇帝与内阁又有得磨了。
  孙秉德也不看谢如琢,微合着眼眸似是意态闲散,问道:“那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朕不是说祖制不好,”谢如琢稍定心神,倒不想真的又和文官们闹个天翻地覆,对谁都不好,“朕只是觉得时候不同,做法也该另有区别,太宗以后三大营不就未由兵部尚书提督?”
  孙秉德眉心微跳,掀起眼皮冷若冰霜地盯向谢如琢:“陛下莫非想用宦官?”
  此话一出,韩臻也顾不上避嫌了,赶忙道:“陛下万万不可,阉党之祸不过才过去了二十余年,起因便是宦官之权过大,不仅操纵朝政,还手握兵权,陛下三思。”
  众臣也俱是大惊失色,纷纷附和。
  太宗以后,提督三大营之人不再必然是兵部尚书,或者说,大多数时候都与文官们无关。因为皇帝有了更信任的人——宦官。
  虽然有战事时,朝廷派大珰前去监军已成惯例,但这几乎已是宦官能接触军方势力的全部,然而,之后两位皇帝却频繁让宦官提督三大营,宦官的权力达到了巅峰,最终在熹宗朝时酿成阉党之祸。
  方才谢如琢说太宗之后并非都由兵部尚书提督三大营,话外之音很难不让人想到皇帝是想要效仿几位先皇让宦官去。
  而如今能让皇帝放心派去的宦官只可能是何小满,此人已是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风头无两,朝中无人不敢不敬他三分,只是这些都还尚可接受,要是他手上还有了提督三大营之权,这就越过了文官们心里的那条防线。
  皇帝可以信任宦官,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威胁文官的利益。
  文官若是无缘三大营这块香饽饽,宦官也休想染指。
  谢如琢当然明白他们在想什么,笑着摇头:“朕可没这么说,是诸卿自己臆想的。”
  那张脸上大喇喇写着“与我无关”四个大字,孙秉德瞟了他一眼,问道:“那陛下对此事作何决断?三大营诸位将官已开始重组营兵,加紧训练,陛下也该早定一位提督。”
  放眼朝中,要选一个在三大营一事上没有私心,懂兵事,又需品级相当的文官实在太难,但此事若是悬而不决,不定内阁要怎么折腾,谢如琢吐出一口浊气,懒懒道:“朕前面是想说,太宗以后曾有过由督御史提督三大营的先例,既然如今朝中选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不如就暂由左都御史唐和春做提督可好?”
  左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品级相当,皆为正二品,唐和春到如今已是三朝老臣,资历比起孙秉德来还要老上一些,这么多年无甚建树,但也无功无过,在朝中算是个老好人。
  在谢如琢心里,这不是什么上佳人选,但也能凑合,而在文官们心里,唐和春也不是最佳人选,但总比何小满好,故而众臣静默了半晌都同意了皇帝的提议,认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结果。
  重建三大营之事总算可告一段落,从流言一事至今,谢如琢已身心皆倦,又与众臣议了番神机营火器的改进之事,便退朝回宫去了。
  午后谢如琢去师善阁考校谢明庭功课,这几日事忙,都是来问杜若两句就走了,今日得了闲可不能放过他。
  谢如琢抽查了《大学》,新学的后半部分倒还能勉强顺畅背下来,其中典义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前半部分可就不那么让人满意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自……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如……如好好色,此之谓、谓……呃……”谢明庭磕磕巴巴背到这里,已完全背不下去,又不敢抬头看谢如琢,只能深深埋着头绞尽脑汁地回忆内容。
  “别呃了。”谢如琢撂下书卷,脸色已然冷了下来,“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就这点东西都记不住?那以后还怎么学其他的?”
  谢明庭极小声地嘟哝:“我就是记不住嘛……”
  “那就给我多背几遍!”谢如琢卷起书敲了两下他的头,“不是只完成今日的课业就大功告成,温书不会吗?温故而知新,没学过吗?”
  谢明庭低头绞着双手,不敢说话,嘴巴却翘得老高,摆明了心里老大不服气,还挺委屈。
  “你要是生在普通人家,随你怎么玩,也不求你学成什么样。”谢如琢越想越气,“谢明庭,但你自己要清楚,你生在帝王家,这就是你必须要经受的,你不喜欢也得给我学!”
  谢明庭听谢如琢这么说,愈发倔强地闷不吭声。
  眼见两人气氛紧张,一直在一旁没敢插话的杜若叹了口气,声音还是一贯的温和:“太子殿下近日还是学得很认真的,已比之前大有进益。陛下也别太心急了,殿下年纪小,很多大道理还不懂也是在所难免,陛下越是逼得紧反而越是适得其反。”
  谢如琢当然也明白,但看到连《大学》都背不下来的谢明庭还是心头火起,他七八岁的时候读三遍就背得滚瓜烂熟,几年也不会忘,其中奥义也不难理解,怎么到了谢明庭这里就仿佛换了本书。
  看谢明庭眼里泛起了泪花,谢如琢又想起了两人前世后来越走越远,惨淡收场,不禁也长叹一声,道:“前面是我话说重了,我道歉。”
  谢明庭显然是吃软不吃硬,闻言脸上羞愧,往前走了两步,拽着谢如琢的袍角,轻声道:“皇叔对不起,我错了……”
  “好了好了,我不逼你。”谢如琢摸了摸他的脑袋,“但你还是要认真学,不能敷衍。皇叔知道你不爱读书,但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你现在不好好做,日后只会被更多人逼着做,知道吗?”
  谢明庭揉揉眼睛,乖巧点了个头,感觉谢如琢确实不那么生气了,眼里还含着笑,又往前蹭了点,大着胆子仰头道:“皇叔,您之前答应我,如果我做得好就带我出去玩。之前几次皇叔来考校功课,都说我做得不错,可是皇叔还一次都没带我出去玩……”
  读书读得不怎样,说起出去玩倒是脸皮厚得很,谢如琢也不知是真觉得好笑还是被气笑的,道:“你要是记文章能记得这么牢,我梦里都能笑出来了。”
  谢明庭缩了缩头,噘着嘴又只敢偷瞧谢如琢。
  杜若也被逗笑了,说道:“殿下这年纪成日闷在宫里确实难受,其实出去散散心也好。”
  “杜师傅真好。”谢明庭笑嘻嘻地跑过去蹭着杜若,“杜师傅再帮我劝一下皇叔吧。”
  谢如琢和杜若对视一眼,都摇头笑了起来,这小兔崽子还挺会察言观色。
  “你想去哪儿玩?”谢如琢嘴上这么问,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出宫要去的地方,并且也这么说了出来,“你不是对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很感兴趣吗?我带你去三大营逛逛?”
  谢明庭果然眼睛一亮,又噔噔噔跑回了谢如琢身边,一个劲儿点头道:“好好好,谢谢皇叔!”
  次日,谢如琢换上了那套麒麟暗纹的贴里,黑色风衣被金链子别在衣襟处,颇显清贵,带着一出宫就撒了欢的谢明庭去往三大营。
  谢如琢没有大张旗鼓,甚至没有提前说一声,临时就去了,三位总兵官闻声赶来,谢如琢只寒暄了两句就打发他们走了,同谢明庭道:“你自己玩去吧,我要去见个人。”
  “皇叔,您要去见谁啊?”谢明庭到了新奇的地方,左看右看好不欢喜,但还是记着如今的欢乐是皇叔大发善心,奶声奶气道,“我跟您一起。”
  谢如琢戳了下他的脸,狡黠一笑:“见你婶婶去。”
  “啊?婶……婶婶?”谢明庭表情仿若五雷轰顶,踉跄地被谢如琢拉着走了。
  前面已问了岳亭川,说沈辞在盯着士兵训练,谢如琢前世没少来,因而没让人带路,自己带着谢明庭一路脚步欢快地走到校场去。
  士兵的喊号声响在耳边,谢如琢拉了个路过的营队,那人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是皇帝,还十分茫然地看着他。
  “你是五军营的?”谢如琢问完,营队点点头,他指了指校场,“把你们坐营官叫过来。”
  营队一看便是老实人,纵然摸不着头脑也下意识转身去了,且谢如琢看着也不是一般人,他不敢怠慢,飞快跑远去叫人了。
  没过一会,谢明庭抬头看见迎面走来的人,眼睛瞬间瞪得溜圆,一口气没提上来,一双眼成了死鱼眼,呆若木鸡道:“婶、婶、婶……”来者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恭敬行了礼,他那口气终于喘了过来,拍了拍发闷的胸口,心虚发笑,“沈、沈经历。”
  这头谢明庭陷入了对人生的怀疑与迷惘之中,那头谢如琢毫无愧疚感,自顾自笑得甜中带腻,目不转睛地看沈辞。
  大军还朝后,谢如琢还未与沈辞这般近地待在一起过,之前又分别了近三个月,心中早已日思夜想,这会儿眼神都是滚烫的。
  这两日刚入三月,外头温度回暖得正快,沈辞头脸上全是汗,汗珠从下颌滑到脖颈上,沈辞喉结一动,晶莹的汗珠便顺着喉结继续往下滑,滚进领子里去。
  不知怎么的,那滴滑过喉结的汗珠让谢如琢面红耳热起来,脑子里涌进来一堆乱七八糟的画面,他轻咳了一声,说道:“明、明庭,你自己玩去吧,我有话跟沈、沈经历说。”
  谢明庭还在脑子发蒙,闻言僵硬点头:“哦,好。”跑走的时候还左脚绊了右脚,一副头昏脑涨的样子。
  沈辞看谢如琢嘴边的笑意很是纯粹,有点像十一岁时的他,心脏也漏跳了两下,一时也忘了说话,最后还是谢如琢先说道:“太子非要出来玩,朕就顺道来三大营看看。”
  谢如琢嘴上说着“我才不是专程来看你的”,脸上却更红了,沈辞也咳了一声,掩下想笑的冲动,颔首道:“嗯,臣在这里很好。”
  “……哦。”谢如琢实在装不下去了,索性破罐破摔,挑眉露出个戏谑的笑,“朕骗你的。沈将军,朕就是专程来看你的。”看沈辞眼皮跳了一下,他玩心大起,凑到近前去,沈辞身上热烫的气息裹住了他,桃花眼里的淡笑染上几分轻佻,“因为朕想你了。”
  这个距离太近了,沈辞一低眼就能瞧见谢如琢微颤的睫毛,根根分明,两人的呼吸交缠在一起,比六月天的太阳还要热上三分,他刚出了身汗,正是身上最热得难受的时候,被人这么一撩拨,只觉气血腾地往上涌,深眸比往常暗了一些,像一头狼在巡视自己占有的领地。
  沈辞看上去面色如常,双唇微凑近谢如琢的耳朵,低沉带哑的嗓音有种蛊惑人心的酥麻感:“臣对陛下也甚是思念。”
  谢如琢没有想到沈辞竟然反过来撩得自己狼狈想逃,脸上红得像醉了酒的人,连退了三步才堪堪站定,怒瞪了一眼罪魁祸首。
  殊不知他此时就像一只被吃干抹净还假意哀怨的小兔子,沈辞敛去了些眼中危险的占有之欲,笑着道:“陛下恕罪,是臣冒犯了。”
  再揪着这件事怕是更要无地自容了,谢如琢重新摆上一本正经的神情,道:“朕还没恭喜沈将军得胜而归。”
  沈辞也回了神,拿出一直贴身放着的锦囊,说道:“臣想问陛下,锦囊里所说之事,陛下是如何能算到的?”
  这个问题谢如琢早有准备,猜到沈辞会来问自己,神色淡然道:“杜学士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出征前,朕去查问太子的功课,听到杜学士同太子闲聊这些杂学。正巧你们要南下,朕就问了杜学士青木江一带的情况。是杜学士告知朕,今年北风刮得过早,恐怕是难得一遇的严寒之冬。北疆一带年年寒冷,影响不大,但青木江一带就影响甚大了,江水恐会结厚冰,与往年不同,要朕让你们注意。朕一开始想着或许该让你们早日回朝,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江水结冰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心中便有了此计。”
  沈辞细致观察谢如琢每一点神色变化,并没有从他脸上看出在说谎的不自然,正皱眉不展之际,被人带着骑在马上兜风的谢明庭边笑得欢欣雀跃,边大声说道:“杜师傅可厉害了,会好多东西,他还能猜出今年南北粮食收成如何,我好喜欢杜师傅的!”
  谢如琢“嘁”了一声,回道:“你是因为杜师傅帮你说话才喜欢他吧!”
  “才不是!”谢明庭嘿嘿笑着,又沉浸在骑马的快乐之中了。
  杜若博学强识,确实对天文地理农事都有所涉猎,谢明庭又这样附和,沈辞眉头皱得更紧,觉得这不似串通好作假的,但还是无法消解心中疑虑。
  重生一事太过惊世骇俗,他自己都许久才接受这一事实,在不确定谢如琢是否也是重生的情况下,直接问可能会被当成疯子。
  沈辞看着眼前笑意未收的谢如琢,与前世的模样重叠又分离,朦胧不清。
  前世两人无声缱绻地爱过,又不断地争吵,最后分别于一场混杂着鲜血的大雨中,他死在了三十岁那年,却不知谢如琢后来怎么样了。
  是像每一位帝王那样娶妻生子,在余生漫漫中把一个叫沈辞的人忘了,还是像坐在龙椅上的他一样孤独,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偶尔会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在大雨倾盆的日子,想起有一个人曾经陪他走过十年时光,而今魂消魄散。
  这些,沈辞都不知道,也害怕知道。
  他们前世的结局对谁来说都是痛楚的回忆,他记得谢如琢抱着他时语无伦次的央求,记得自己推开谢如琢时的决绝冷漠,三年后,他只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谢如琢身边,什么话也没有留下。
  重新开始的这一世,此时的谢如琢究竟有没有再活过一次,如今对他的靠近又究竟是怎样的心思?
  从前世到今生,太漫长了。
  谁敢说泛黄陈旧的记忆里浓烈的情爱,穿过生死枯荣后,还是丝毫未淡退,彼此的心意仍然一如往昔。
  “陛下……”沈辞心口闷堵,嗓子听来更哑了,“来日臣对陛下食言了,陛下会恨臣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