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琴扶苏

时间:2021-09-14 16:01:48  作者:琴扶苏
  吴显荣低下眼,涩声道:“对不起……”
  “你知不知道……谢塘在床上摸我又亲我的时候……我有多恶心……”柳燕儿哭了笑,笑了又哭,“我恨不得杀了他再杀了我自己……他们……他们还不让我打掉他的孩子……我每天看着像谢塘又像我的孩子……我都想吐……”
  吴显荣的手在发抖,想为她擦拭眼泪却没有力气抬起,此时好像说什么都是这么苍白无力,他只能长久地沉默着。
  看他不说话,柳燕儿反而愈发激动,勉力从床上撑坐起来,揪着吴显荣的衣领,嘶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说了喜欢却又可以……可以不当回事……就因为……因为我是一个妓吗……所以我不配和将军你谈真情实爱……也、也不该把将军的谈笑之言放在心上对吗……”
  她其实没有什么力气,抓衣领的动作也是绵软无力的,胸腔里的气也接不上,说得断断续续,那双眼睛却死死盯着眼前人:“你若不想要我……你早点与我说……让我断了念想也好……你为什么不说……为什么还要来找我……还要跟我说你喜欢我……”
  吴显荣怕她一口气喘不上来,轻声劝道:“娘娘,你先躺下……”
  柳燕儿剧烈咳嗽起来,肩膀颤得厉害,却抓着他的衣领不愿松手,眼泪还在簌簌往下落,又道:“你不要我就算了……禧宁十八年你为我说句话都不愿意……我在你心里就是那么下贱又不值一提的人吗……”
  禧宁十八年,宫中传出消息,有人告发宁妃与溪山总兵吴显荣有私,两人在教坊司就有很深的交情,宁妃入宫后还留着吴显荣送她的东西,与吴显荣有书信往来。
  他最初听到的时候就知道宁妃是被人诬陷的,当年他离开坪都后,两人再没有过任何来往,连一封信都没有写过,告发者拿出的书信肯定是编造的。
  为宁妃和自己辩解的奏本都已写好准备送上京城,家中叔伯和幕僚都劝他不要多此一举,此事当作不知道才是最好,他上奏辩解,也许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会不予追究什么,但难保不会因此事跟朝廷有不必要的隔阂,况且万一有人借此大做文章,他们也会得不偿失,不如袖手旁观,沉默以对,旁人反倒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他知道这样做确实是最好的,北疆与朝廷的关系本就十分微妙,这种事关乎皇家颜面和家务事,他确实不该随意上书插手,但柳燕儿怎么办?
  她只是一个背后没有任何势力的弱女子,她要怎么办?
  那几日,他每天都在这么想,还想他们在坪都时度过的每一天,他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清楚地记得每一件事,想起自己那一日策马离去,一颗心甚至是针扎似的疼。
  可是他的一生不能只有感情和女人,他不能。
  他注定要负她一辈子。
  最后那份奏本依然没能送上京城,他在某一个晚上亲手烧掉了,就像那日他在小雨中离开坪都一样冷静又绝情。
  他在第二次让她的希望化为灰烬。
  “对不起……”他不敢想也不敢问冷宫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至今日,道歉最是无用,但他除了道歉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对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我被自己写的渣男气到半死哈哈哈哈哈哈,边写边在骂渣男,骗身骗心还白piao!
  柳燕儿家暴是不对的,不洗白,不得不感慨儿子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抚养下还没长歪,真的是人间天使吧!抱走鹅子!!!
  某种角度看,柳燕儿放在那个时代下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男人可以为了事业放弃爱情,像她这样的女人,却什么也没有,只能仰仗男人的感情。
  吴显荣不是不喜欢柳燕儿,他只是更喜欢他的事业,他的权力和地位。
 
 
第65章 上元佳节
  柳燕儿太瘦了, 肩胛骨支棱在薄薄的衣衫下面,脸上杂乱流淌的泪水滑到了嘴角, 又顺着下颌往下落,她终于松开了手,颓然地倒回床上,像在自言自语:“我时常在想……我要是从没跳过那支舞就好了……”
  这样她就可以从来不被这两个男人注意到,她可以默默无闻地在教坊司做一个格格不入的乐妓,逐渐衰老, 再孤单地死去。
  曾经她是那么喜欢这支剑舞,喜欢这首前朝的词曲,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她一生不幸的开始,将她一步步推入深渊。
  “将军……”她轻轻唤了一声,“你说过的喜欢里有真心的吗?二十年里你有想起过我吗?”
  吴显荣的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二十年前的他一定想不到有一天他会为了这个女人哭, 他点头道:“我对你的喜欢是真心……二十年里每天都有想起你……对不起……”
  那些喜欢是真心, 弃之敝履的却也是他,每天都想着她,不闻不问的又是他。
  他也知道自己很可笑。
  柳燕儿又笑了, 不知是笑自己, 还是在笑他,低声道:“你喜欢我,但你有更喜欢的东西……是权势是地位是那些你们男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的东西……可像我这样的女人……只喜欢上不了台面的情情爱爱罢了……”
  这一生怪她把情爱看得太重, 一个乐妓竟然学不会逢场作戏与虚情假意, 而她输给的也不是情爱,是世间很多男人难以放下的雄心壮志,那些比一段情爱重要多了, 情爱对他们来说是那么不值一提。
  冬日的月亮颜色也是苍白的,冷冷挂在树梢,投下冰寒的银光,柳燕儿很累了,在药香里沉沉睡去。
  她这一生也累极了,合上眼睛的瞬间,或许就想从此长睡不醒。
  吴显荣为她盖好被子,又在床边坐了半个多时辰,静静听她微弱的气息,看她微微皱起的眉头,直到月亮西移,才无声离去。
  出宫后,云层遮蔽了月亮,似乎要下雨了。
  他回去收拾完东西,天上果然落下了小雨,于是和二十年前一样,他又一次在淅沥小雨中策马离开京城,没有与他喜欢的女子告别,再见不知何期。
  *
  正月十二,乐州城中最繁华的市井街巷摆满了各色花灯,虽还未到上元节,但入夜后街上行人已络绎不绝。
  近年绥坊又是被北狄和羌族频繁扰边,又是遇大虞失去国都,已经许多年不曾热闹地过个年了,去年正月前线还在打仗,京城不许有丝竹管弦之音,大年三十都过得很是凄清。因而今年大家伙都如被放出笼的鸟儿,争先恐后,拖家带口地走出门去往街上跑,花灯看一次还不够,第二天还要接着来。
  谢如琢的心也早跟着百姓们一起飞出门了,但他还得继续在宫里待着,到上元节那天才被允许放出去。
  为此,他专门托何小满去找沈辞,告诫沈将军绝不能在上元节前出门看花灯,只能跟他去看,不然以后都别再想让他写信了。
  被百般叮嘱了许久的沈辞其实很是哭笑不得,他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闲着没事去街上乱逛的,乐州也没人会邀他去做看花灯这种事,谢如琢的担心实属多余。
  终于挨到正月十五,北安门早早挂满了精致的灯笼,置好皇帝与太后的座椅。
  酉时三刻吉时到,谢如琢着盛装礼服走上城楼,病体初愈的柳燕儿今日也穿了大红色的衮服同来。
  内阁阁臣、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通政司的重臣已经候在了那儿,见过礼后,分坐两边。
  宫中禁卫在北安门前放了宫里特制的烟花,颜色各异,在空中炸开后有如星子闪烁明灭,亦有如金色流星纷扬而落,百姓们今夜亦被允许聚拢在了宫城下,一片人声鼎沸。
  谢如琢说了一番愿大虞昌盛,百姓安乐的祝辞,宫中侍女和内臣将宫里做的福包抛到楼下,意为散福,天子与民同乐,里面放着一两个银馃子,还有包好的饴糖和花生,小孩子们最是欢喜,争相抢起漫天的福包,大人们也有前来凑趣儿的,一时间更是热闹非凡。
  之后城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会在高楼上放烟火,全城百姓都可共赏,今日宫中还扎了新的花灯放在了四面宫门前的街巷上,谢如琢望着欢声笑语的场景,也一扫连日疲惫,颇有神清气爽之意,再想起一会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心情更是好一番荡漾。
  柳燕儿始终没什么笑容,坐了会就精神恹恹,起身先行回宫了,谢如琢与众臣恭送了她回去,他自己也坐不住了。
  城楼上的仪式就是做做样子,谢如琢想着这些大臣应该也不想在这干坐一夜,与家人一起去看花灯烟火岂不妙哉,于是便自以为善解人意地对大家说若想走可以随时走,而后他先一步起身脚步飞快地消失了踪影。
  众臣:“……”
  其实他们在心里想,这种仪式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坐一夜也是完全可以的,陛下自己想走大可不必这么拐弯抹角。
  等回宫换下礼服再出来不知要花去多少时间,谢如琢繁复的礼服下穿着的是一件修身的黑色锦袍,他一下城楼就几下解开礼服的扣子,并着玉带全扔给了身后的内臣,跑了几步才发觉头上的冕旒没摘,难怪头上这么重,还一阵珠玉碰撞的叮当响声。
  他又退回来摘下冕旒,内臣捧着沉重的礼服气喘吁吁追上他,显然也是想提醒他冕旒没摘,他尴尬地笑了笑,将冕旒放到礼服上,从袖子里扯出一条早就备好的金边发带,将长发散开,随手一拢,束了小半,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自己全身,确信没什么问题了,撒腿就一路狂奔,如果不是附近有人,他还想欢呼一声“终于被放出来了”。
  迟了几步追上来的何小满喊了谢如琢一声,然而已经无人应答,只能赶紧嘱咐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务必暗中保护好谢如琢。
  沈辞早已在宫城角楼下偏僻的角落里等他,见他又是那样一副兴奋至极的模样逃出皇宫,照旧是好笑之余也有心疼。
  他一把托住冲太快一个踉跄扑到他身上来的谢如琢,轻声笑道:“陛下不需要这么着急,臣在这里又不会走,等多久都可以的。”
  这时候谢如琢也不想计较谁故意撩拨谁了,微喘着气,额上都在冬日里挂上了几点汗珠,无所顾忌道:“是我等不及了,想快点跟将军一起去赏花灯不行吗?”
  “行,当然行。”沈辞哪敢说不行,也不愿回避自己同样耐不住要一齐飞走的心,看了眼谢如琢的头发,皱了皱眉,“陛……公……少爷的头发谁梳的,怎么这副样子就出门了。”
  谢如琢摸了下散乱的头发,道:“自己乱扎的,很丑吗?”
  “嗯。”沈辞毫不客气地点头,一扯发带,手指岔开将他的头发重新梳了一遍,悉心扎束好,“好了。”
  只是梳个头发,谢如琢却已经脸上微红了,捻了两下发烫的耳垂,腼腆笑道:“那、那我们走吧?”
  方才在城楼上虽说天子与民同乐,但百姓们隔得远,天子的脸又被垂旒挡着,压根看不清谢如琢长什么样,因而谢如琢丝毫不怕在城中大摇大摆地看花灯会惹麻烦,遇到朝中大臣,想来他们也不会不懂眼色偏要大喊一声“陛下在这”。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每走一步都会与身边人擦碰到,谢如琢一开始攥着沈辞的袖子,后来总是被人撞到,试探地握住了沈辞的手,沈辞心领神会,温暖的手掌反握住他,两人在熙攘的人群中偷偷地牵起了手。
  谢如琢是当真没看过花灯,左看看右瞧瞧,眼睛亮亮的,看什么都新鲜,和喧闹乱跑的孩童似乎也没什么两样,沈辞就安静地看着他,有点不是滋味地想道,前世他和谢如琢原来有这么多事没有一起做过。
  没有一起看过桃花,没有一起赏过花灯,甚至出征在外时,他们也很少写信,不会有至少一月一封这般频繁。
  突然地他就觉得自己对不起谢如琢,前世他要是把吵架的时间花在多陪陪谢如琢上该多好,他竟直到这一世才懂得谢如琢的很多想法与心思,才知道谢如琢原来不喜欢成日坐在龙椅上喜怒不形于色,出宫去哪里玩都可以笑得这般开心和满足,谢如琢也不喜欢与他分开,会在离别时和他一样按捺不住思念之情。
  他们因为无谓的争吵,错过了无数本应静好的时光,若没有上天眷顾,让他们得以重活一世,那他们就是生生世世留下无尽的遗憾,你不懂我,我不懂你,死后归于忘川恐怕也会陌路。
  “少爷,我以后一定不会同你争吵。”沈辞忍不住这般说了出来,“我发誓。”
  若是在平日,沈辞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定然会让谢如琢又陷入想东想西的敏感之中,但今日谢如琢确实心情太好,愉悦过甚,闻言也还是笑着的,点点头应道:“好啊,这可是你说的,以后你要是敢跟我争吵,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谢如琢好像天生不太会放狠话,说出来的狠话大多都像三岁小孩闹别扭时说的,沈辞轻轻捏了捏他的手,笑道:“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就像终于等到放假书包都来不及背就冲出教室的小学生√
  下章可能有吻戏(看我写不写得到 溜)
 
 
第66章 火树银花
  沈辞小时候和师父师娘一起看过很多次花灯, 他没有谢如琢那么新鲜,而且花灯再美, 也没有谢如琢美,故而谢如琢跟他说哪盏灯好看哪盏灯精致他都胡乱瞎应和,其实根本不知道谢如琢指的是哪盏灯。
  后来谢如琢终于发觉了身边人的敷衍,意识到沈辞应当是看过花灯的,此番纯粹是为了陪他,对沈辞来说可能挺无趣的, 他亢奋的情绪一下像被一盆水浇灭了般,憋闷着一口气有点难受。
  若是二人知道对方都在觉得对不起自己,大概会啼笑皆非。
  “快到亥时了吧?”他们此时已绕了大半个城,谢如琢回头看了眼,人山人海的,城中他又不熟, 方位都有些分不清了, “你想去哪里看烟火?我们回宫城的角楼上看得到吗?”
  谢如琢一直往回看, 下意识松开了沈辞的手,沈辞怕他被人撞倒,探手揽着他的肩把人捞了回来, 说道:“角楼上看得到, 但不是最好的地方,这地方离寿安门近,我们应该去栖云塔。”
  为方便京城各处防卫调度, 城中东南西北四处燃放烟火的地方离宫城并不远, 沈辞所说的栖云塔就在宫城南面的寿安门附近,已有三百余年,那时乐州行宫的位置要再往南一点, 北狄人入关后行宫大改过一次,整体位置往北移,与现在的模样别无二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