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苑中禽(古代架空)——一枝安

时间:2021-10-13 15:27:22  作者:一枝安
  郁白没有回答他,却有无数道过往的声音自四面八方向他而来。
  鹤唳九霄,自当扶摇万里,无樊笼之伤。皇兄,这世上的事情,绝不是抓得越紧,就越不会丢……
  天下俊秀少年何其多,陛下何必可着这一个可怜孩子折腾呢……
  您贵为天子,自然可以用权势压人,用武力逼人屈服,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他依然是陛下昔日看重的人,不是吗?
  我情愿死在流放途中,情愿从没遇到过你,也好过如今这样,在这宫城里做你的宠物……赵钧,如果没有那两年,我也不会爱你了。
  寒灯照孤影。赵钧枯坐着,心下一阵一阵的悲怆。
  他究竟是怎样的洪水猛兽啊,郁白宁愿假装痴傻也不愿以真面目相对,宁愿服毒自尽葬身火海也不愿留在他身边,宁愿一死了之,也不愿对他多解释一个字……可是他能怪谁?怪郁白冷漠无情,怪郁白心太狠吗?
  他们也有过那么美好的初相识。
  冷月如霜洒落,赵钧全身发冷。如果他不去找容寸心来识破郁白伪装,那么阿白是不是便不用忍受这毒药火海之痛?如果他不曾用郁菀凤十一等人多加威胁,那么阿白是不是便不会雪夜长跪染一身病症?如果他不曾用诸多手段强取豪夺、逼迫郁白屈从自己,那么……那么他们如今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正如郁白昔日所言,没有那么多如果。
  天边浓云无声散去,露出半块银白的月亮。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今明月尚在,彩云已散。
  “罢了,去吧,去吧……”赵钧略微踉跄着起身,声音喑哑到他自己都听不清楚,叹息随着风消散在安息香浅淡的香气中,“说到底,是我对不住你……去吧……”
  。
  数日后,有一帆船自长安沿渭水南下。
  船行颠簸。郁菀匆匆踏入内室,正见郁白躺在床上,双眸紧闭,额前却是冷汗涔涔。她记着大夫的嘱咐,快步上前,却听郁白双唇嗫嚅,模糊不清地念着:“赵钧……”
  赵钧……自踏上这南下的帆船,这已不是她第一次从弟弟口中听见这个名字了。她知道,那名字属于如今的九五之尊。
  郁菀心下叹息,持绢帛拭去郁白额前冷汗,柔声唤道:“阿白?”
  清风活泼泼地撞开窗子,唤醒了沉眠的旅人。
  郁白猝然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挺秀青山,一双手轻柔地为他拭去泪珠:“阿白,我们回家了。”
  青山绰绰,江阔云高。
  远望水天一色,近看波光潋滟,时有水鸟振起雪白羽翼,自微澜碧波上滑翔而过,清风鼓足劲儿扬起船帆,一景一情恰如当年幽闭深宫、不见天日的旧梦,那是万卷文字也不足以描述的风月无边。
  郁白怔怔地看着这一切,忽地潸然泪下。
  成元四年春,郁白于弱冠之年,离宫归家。
  作者有话说:
  阿白终于离开了,新生活开启,喜欢BE的可以停下啦~
 
 
第69章 若水城,喜宴,不速之客
  成元四年冬,匈奴毁约犯境,侵犯柳城。成元帝力排众议,率六万大军御驾亲征,一举收复红门关外五城,逼退匈奴三千里,大梁上下举国同庆,共贺国土收复。
  至此,寒冬已过,春光初至。
  这个消息传到江南若水城时,郁白刚刚踏出房门,竹青长衫在煦风中扬起轻盈的弧度,腰间悬一枚白玉佩,恰如其主人一般温润通透。
  月嬷嬷端着一碗药,快步走过来:“三少爷,大小姐叫你呢。”
  郁白匆匆道:“知道了,秦家上门了吗?”
  月嬷嬷笑着拦在了他面前:“三少爷莫急,这会儿大小姐还在梳妆,秦家上门还早呢。大小姐是让你趁热把药喝了,这不,刚熬好的,热乎着呢,三少爷快喝了吧。”
  月嬷嬷是郁家昔日的老人儿,是瞧着郁菀等人长大的,历经种种波折方与郁菀重聚。时过境迁,她到如今竟还隐约记得郁白模样,见到他怔愣片刻,脱口便称三少爷,这一年多也未曾改过口。
  郁白瞧见那碗黑乎乎的中药,嘴巴里便一阵一阵的泛苦,然而月嬷嬷守在一旁目光炯炯,显然已经做好了他不喝药便揪着他去向郁菀告状的准备——郁白不敢同经验丰富的老人家较量,只得接了药,捏着鼻子仰头灌下去。
  他将碗交回月嬷嬷手中,半是无奈半是玩笑地抱怨:“可真是难为姐姐,都要成亲了还惦记着我这碗药。”
  月嬷嬷瞪他一眼,正色道:“三少爷这话不对,您身子不好,喝药是应当的。俗话说的好,良药苦口利于病……”
  “……”郁白已经溜之大吉。
  他一身新病旧伤交错,养了快一年的功夫才稍见好转,到秋冬季节仍是格外的畏冷畏寒。所幸如今正是再温暖不过的阳春三月,江南春光葳蕤,若水城更是张灯结彩,四方来宾汇聚于此,共贺秦家少主人大婚之喜。
  郁菀早年间流落异乡,辗转接手客栈,这间庭安客栈便是她多年来安身立命之处——细细讲来的话,那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此时客栈也披红挂彩,等着自秦府而来的喜轿上门。
  郁白着一身竹青长衫,簪着低调的碧玉簪。他已过弱冠之年,却因病迟迟未行冠礼,索性自己拢起了头发,用他的话来说,省却许多麻烦。
  “来喽来喽,花轿来喽!”
  喜娘搀着盛装的新娘缓步上前,在郁白面前停住。郁白知道这个流程,作为新娘唯一的兄弟,自然该由他背姐姐上轿出门。
  “花开有主福双至,门开有喜禄位升,良辰吉日迎亲时,大门一开万事兴——”
  络绎不绝的热闹喊声中,郁白轻声道:“姐姐。”
  郁白声音很轻,他知道郁菀听得见:“如果他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去揍他。”
  鲜红的盖头下,郁菀抿唇笑了笑,大概是觉得几年不见这个弟弟傻了不少:“知道了。”
  喜轿远去,旗锣伞扇开路,锦绣红缎铺地,彩花金箔纷纷洒落如雨,铜钱叮当作响之声络绎不绝,更别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时间宽敞的若水街挤得水泄不通,众人都来看郁氏嫁女,秦家娶媳。
  郁白四下看着,心下稍感安慰,那秦羡知能给这么一场盛大的婚礼,想来对姐姐是用了心的,他也该去秦府看看了。
  正迈步,他忽觉有些天旋地转,忙扶住客栈前的白石狮子,不动声色地站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抬起头来的一刹那,一个影子映入眼帘。
  凤十一?
  一年多不见,他同赵钧没什么话讲,却的确有问题想问一问凤十一。只是那身影却是转瞬即逝,他疑心自己看错,拨开熙攘人群四下张望,却一无所获,仿佛刚才所见纯粹是他的错觉。
  人群中有不少识得他的人,见状哄笑道:“郁公子,秦府这边去!”
  郁白转头笑笑,掩下满腔疑虑。
  罢了,郁白想,战事刚刚终结,那人此刻或许刚从战场返京,岂会跨越千里出现在江南小城。
  秦府,新郎官早已等候多时,一张俊朗面孔瞧着比身上红艳艳的喜服还红。远远望见新娘喜轿,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惹得身边的兄弟好友一阵善意哄笑。
  “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新郎新娘这边走喽——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跨过去,步步保平安——”
  秦家为这场婚事流水般撒钱,大堂布置的一片气派恢宏又不失喜庆。郁白随着人群涌进去,苏绣竹青长衫衬得人清朗而贵气,放在这满目珠光宝气里也是最为夺目的一个。
  有不少参加婚礼的贵妇人远远瞧见了这芝兰玉树的青年,窃窃私语着此人身份,待知道这人是新娘子亲弟时便动了心思,互相交头接耳着谁家有适龄女儿可结这门亲事。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声停,礼成,宴开。
  新娘的娘家弟弟是贵客,郁白刚坐下,便有人凑了上来。那是个十八九的招摇公子哥,好在有张秀朗面孔撑着,不至于显得太肤浅:“阿白?昨日兰花会怎的没看见你?”
  “我比你大几岁,你叫我阿白的时候不觉得奇怪吗。”郁白对这人甚是无奈,“这几日家姐成亲,我自然抽不出空去花会,见谅。”
  那萧景明笑着斟茶:“你不爱热闹,寻常你也不会去的,别找借口。”
  郁白笑笑不答,萧景明却已经殷勤备至地把茶捧到了他面前:“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又病了?你身子不好,喝茶吧,别喝酒了。”
  趁着各桌各自觥筹交错,无人注意到他们,萧景明凑上来,压低声音问道:“前几日我同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郁白一顿,萧景明已借着桌布掩盖,将一枚什么东西塞进了他掌心:“这是我家传的玉符,你收好,别丢了。”
  郁白一个头两个大的时候,远远传来了秦羡知的声音:“景明,阿白?”
  酒过三巡,是该新郎来敬酒了。
  郁白头一次见到秦羡知还是在南下的船上,赵钧的旨意下得突然,秦羡知不放心郁菀独自入京,千里迢迢陪着她进了长安城。毕竟冠着秦家少主的名头,郁白原本以为会见着一个不苟言笑的青年人。英俊潇洒倒也不假,只是那浓眉大眼却给人平添了几分憨气,未语先笑。
  郁白评价:“看着倒像是个老实人。听说姐夫会武?”等养好伤找机会试试他的身手。
  郁菀嗔他一眼:“没大没小。”
  秦府前年生变,动荡多日方才安定下来,秦羡知也就是此时才从秦家二郎一跃成为未来的秦府主人。这些日子他在庭安客栈养病,秦羡知没少来颠颠地跑来探(讨)望(好)未来的小舅子,姿态做的足足的。
  秦家是名门,秦羡知是独子,郁菀嫁过去没有妯娌纷扰,也不必侍奉婆母,又有自己的私产,想来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的。郁白跟个上了年纪的村头婆婆一样计较半天,对着秦羡知的态度才好下来。
  萧景明起身举杯,眼神却还往郁白这边瞟:“秦兄大喜。”
  秦羡知赧然一笑,麦色的面庞泛着绯红,爽快地仰头饮了萧景明这杯酒。他转头对郁白道:“阿白,门前来了个小哥,托我将这个给你,大概是你的朋友吧。”
  那是一个彩绘琉璃瓶。秦羡知或许不清楚,郁白却看此物眼熟——宫中特供的彩绘琉璃,看瓶身雕花还是林大师的手笔。这样一个有价无市的琉璃瓶,装着的也是千金难求的珍稀丸药,无论拿哪一样出来,都足以引发轰动。
  自他离京起,京城一直借着各种名义,流水般地往这边送东西,大到地契银票,小到字画古玩、珍稀药材,大概是一抬头看见了,便想起他来,觉得他或许用的到,于是统统打包送了来,生怕他短了什么。虽然送东西那人从未出现过,但那人的身份连郁菀亦是心知肚明。
  郁白懒得戳破,更懒得搭理,送来的东西一股脑原封不动地扔进库房,连封条都不曾拆开。
  郁白在接过琉璃瓶的同时不动声色地避开了萧景明,旋即笑着举杯,一滴酒也不剩地干了痛快:“多谢姐夫,我出去看看。”
  作者有话说:
  赵钧不在的第一天,画风突变,是喜气洋洋的热闹场面~
 
 
第70章 “少年之貌,垂老之心。”
  秦府前那不速之客顶着正午阳光徘徊许久,忽地瞧见府内远远走出一人,身形一滞,即刻快步折身而去,竟像落荒而逃似的。郁白顶着刺目的阳光眯了眯眼,扬声道:“凤十一?”
  被喊到名字的人身形僵硬了一瞬,缓缓转过头来:“……阿白。”
  秦府临东的茶馆里,二人隔着两盏清茶相对而坐。郁白打量他片刻,问:“好久不见,来做什么?”
  “没什么。”凤十一说着低头啜了口茶,一举一动看起来颇得僵尸真传,“你知道的,刚打完仗回来,恰好路过此地,顺便来看看你。”
  顺便?从柳城回长安能顺便到江南来,也是稀罕。郁白盯着凤十一那张脸注视片刻,忽而冷笑一声:“你当我傻?”
  凤十一低头饮茶:“没,你最聪明。”
  来都来了,见都见了——郁白也没打算就这样告辞。他扬手吩咐小二再上一叠酸梅片,顺带忽略掉凤十一脸上僵硬古怪的表情:“我当时走的匆忙,没来得及问你们。写意如何了?”
  凤十一点头:“挺好的。”
  自郁白走后,小姑娘一直留在燕南阁,即使那里已经无人居住。赵钧特意吩咐李德海照拂她,是以写意也不曾受过薄待和欺侮,只是尚且年幼的小脸上常常对着那间无人的卧房流露出落寞神情。
  “那便好。”郁白曾想过将写意带在身边,然而他离宫时神智尚且不清,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带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身边。最初时自己存了死志,侥幸脱生后也知自己并非长寿康健之人,写意一个小姑娘跟在自己身边,总是有诸多不便。
  宫中值得他牵挂的人不多,包括凤十一一个个问完,一盏茶倒还没饮尽。郁白捻了枚酸梅片细细嚼着,忽闻凤十一道:“阿白,你没有别人要问了吗?”
  “别人?”郁白顿了顿,似乎被这句话勾起了什么回忆,“对,还有一个。”
  “贺、念、白——他如今还在宫里么?”郁白慢腾腾地回忆,“是叫这个名字吧。我记得他同我长得很像,你知道他家是何处吗?也许同我有血缘关系也说不准。”
  “……”这显然不是凤十一想听到的答案,更不是他预料之中的名字。他一时不慎将一片酸梅片卡在喉咙里进退两难,顷刻间一张俊脸憋的通红:“在……但,其实,跟不在也差不多。”
  郁白扬眉,又捻了枚酸梅片放入口中:“怎么说?”
  “就是说……陛下……陛下从来没有去见他,他也没有主动去见过陛下。”凤十一又补了两句,“听说他早有心仪之人,而且陛下很快就要把他放出去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