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50名建筑师、药剂师、教师、夏商周文化学者……
总之是各行各业的中年人进入游戏。
他们研究所综合分析这些人体验游戏后给出的评价,以便向上面的“老顽固们”交代。
当然,沈所长在邮件里再三强调:他的朋友马冰河教授对《废物》的评价非常高,鉴于双方多次合作愉快,他有信心争取到一个合适的官方长期合作方案,为《废物》公测开绿灯。
公测?
费明秋这个时候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全面公测的事,不过他也没必要拒绝。
他和商远讨论了一下,最后提出两个附加条件。
一个是扩大特殊人员的名单,让他们来选哪50个人进游戏。
一个是由沈应民的人脉主持第二次内测资格抽取直播活动。
沈应民不敢托大,请示了老者,然后一个电话打到了某位返聘又退休的老教授家里。
什么“人脉”嘛,摆明是要借机落实外媒的某些猜测,加深双方的利益纠缠,防止被踹下桌。
5月10日。
打工人胡杨拖着疲惫的身体开车上了高速,顺手点开新闻广播频道。
他是山东某锯片厂的推销员,365天有330天在华南区挨家挨户地卖锯片,这次劳动节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了五天,随着工作日的到来,更疲惫了,想到华南区的大夏天,完全提不起劲。
面包车里堆满了沉重的锯片和包装袋,后座飘来一股令人反胃的润滑油的味道。
“FM222.3的听众朋友们早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晓晓,今天是星期一……”
一车道在维护,前面还出了车祸。
渐渐堵在了路上。
胡杨叹了口气,打算切换到听歌的频道——
“我们很荣幸为您转播由长佩冠名的《废物》内测资格抽取现场,趁着公证人还未落座,晓晓和大家介绍一下《废物》的背景。这是一个以夏朝初年为背景的全息VR游戏……”
胡杨收回了手。
他盯着前面一辆宝马的车牌号想了想,突然记起来他还出了200块定金呢!
不过听说这次参与抽取资格的人数再创新高,达到93.2万,他这黑手运,肯定没戏了。
当天晚上,胡杨心情复杂地付了尾款。
与此同时,盐池新搭建的“出生点”。
摆放整齐的人偶陆陆续续活动起来,明显不习惯悬浮于视线中央的游戏面板,操作有些僵硬。
一共五十九个新玩家——多出的名额是费明秋送给沈应民的。
其中有些人早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就接到了秘密指示,对《废物》相当熟悉,表现得还算镇定。
有些人则兴奋又紧张,绷着脸等待传说中的开场剧情,还有人临时摘了设备下线缓一缓。
即便研究所给了充分的视频资料,如此逼真的游戏还是只有亲自体验才知道多么“肉麻”啊。
角色身形尤其硬阔的几个男玩家不由搓了搓手臂,面带担忧地望向训练场的玩家们。
费明秋将通体漆黑的权杖物归原主,握着山神的藤杖和他们交代这个游戏的情况。
众人都是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肩负重要任务,全程不说话,默默听记思考。
有位面部奇崛得像毕加索作品的女玩家默默举起手。
或许是今天的新手都太“严肃”了,费明秋分心留意她的状况,背完台词后说:“请讲。”
女玩家一时被无数双眼睛盯住。
她推开人群走到费明秋跟前,发现无法触碰这位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新奇的光点。
她大概很久没有说过话,鼓舌半晌才开口,声音干涩而凄厉:“同志,这是我的梦吗?”
费明秋愣了一下,“同志?”
商远负责记录《废物》每位玩家的现实信息,很快反应过来,“她应该是管——”
“湘绮!”刚上线的马冰河朝这里奔来,走近了又不敢确认,哽咽道:“你是管湘绮吗?”
女玩家微笑着点头,“是我。老同志,你有什么事?我不记得见过你这样的人。”
马冰河看向捏人捏得“老气横秋”的特殊内测玩家,又看向站在一处的费明秋和商远。
岁月在六十岁、四十岁与二十岁之间划出了两道分界线。
他不得不服气。
马冰河握紧左手手腕,挤出一丝笑,边打气边忐忑地说:“寄给你的内蒙的小羊腿你放冰箱没有?我说、我去内蒙看看当年照顾我的村长,回来咱们就领证。(你)妈妈那边……”
女人抿了抿紫红色的嘴唇,细密的雨丝黏在她的脏辫上。
费明秋不动声色地约束玩家们的行为,让他们默默走开找平民NPC做任务去。
商远不知道在想什么,一手拿着权杖,一手扯过费明秋的斗篷,低声道:“我们也走吧。”
新手出生点只剩下他们两个。
地中海国字脸的老人。
多边形灰面孔、绿眸紫唇的女士。
管湘绮觉得她这一生既仓促又漫长,沉睡的日子如浮光掠影,回想过去只剩下喘不过气的不快乐;但同时她又不无快活地打量这位徒然衰老发福的恋人,感到身体的痛苦一点点远去。
他们两聊了许多,包括管湘绮的父母、马冰河的教学生涯、变化迅速的新中国……
直到用尽六小时在线时长,马冰河依依不舍地下线。
躺在床上的女人裹在被子里,依旧看得出清癯的身体轮廓。
实时监控数据的医生点了点马冰河的肩膀,“马老,这种办法是可行的。我看——有希望!”
作者有话说:
【22.26分已补】刚到家,存稿只有这么多QAQ,晚上再补一段。(v章新增部分不需要额外付费的哈,请放心)
第75章 吃饭问题
今年雨季来得早,山猪野獾的脚印难以寻觅;河水暴涨,鹿麂獐子也不常去河边喝水。
暴雨狂风使农田里的青苗还未成熟便倒了一大片,单靠粮仓里的旧粮,恐怕撑不过冬天。
食物的问题像一把利剑悬在有熊氏和有祁氏众人的心中。
见玩家们果真不吃不喝,他们既羡慕这神秘的种族受到的诸神的偏爱,又担忧自己的明天。
两只湿淋淋的野鸡翻墙而入,在泥坑里打滚的熊猫当即啪叽一掌把它们按倒,大口撕咬起来。
畜生就是畜生。
被那帮外族人养了两个月,野得很——说到底,怎么会有人喜欢养这种凶猛的野兽呢。
也黑摘下饱饮冷雨的蓑衣,抖了抖腿上的泥水,手提三条鲤鱼靠在城楼下草垛旁等两个同伴回来。鲤鱼的嘴被他用骨针和麻绳一一穿过,还在拨棱拨棱地摆尾挣扎,甩了他一脸水。
也黑是奴隶,随母姓也,世世代代为祭司驱使,轮到他这一代,侍奉的老祭司突然不见了。
挺无助的。
当惯了奴隶的人啊,即便脖子上没有绳索,也不知要怎么离开。
他是盐池的奴隶中生活得不错的少数人,刚被费明秋接管的时候还很害怕被清算,饱饱地吃了半个月一日三餐、念读文字参与扫盲……现在一心盼着下个月升为平民的名单里有他。
也黑等得不耐烦,把还在动的鲤鱼掼至地上狠狠地摔了几下。
雨势不见好转,城内却一阵接一阵地冒出许多陌生人。
英俊的、漂亮的、白胖的,以及特别丑陋的。
也黑搓了搓手心,“他们两个小子什么时候回来?好大的雨,冷死了。”
他对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的故园没有遗憾。
他接触过,知道这些穿着奇装异服、整日咋咋呼呼的陌生人比他见过的所有的贵族都要好。
嗯,“好”。
也黑参与扫盲的时间还很短,他暂时想不出更高贵更恰当的形容词。
因而他隐隐觉得大家对食物的担忧有些好笑:有那位异族祭司在,诸神一定站在他们这边。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雨雾中出现同伴的身影,也黑提着鲤鱼朝他们招手,三人冒着大雨跑向城西的连排木屋。
他没去过王城,但想必世上不会再有另一个城市对奴隶这样好,允许奴隶有自己的家了吧。
如果实在没有东西吃,大不了回到一天一顿的吃法。
他单纯地想大家只是、呃那什么来着?“由奢入俭难”?
对吗?
……
费明秋也刚回来不久,正在厨房帮商远打下手。
下雨天,老玩家都在论坛侃大山,可第二批内测玩家收到了VR设备,正是集中登录的时候。
忙,太忙了。
到今天中午为止,内测总人数已经超过两万,有前面几次版本大更新的例子作支撑,玩家一边玩梗P图说策划和运营亏钱亏到蹲在马路牙子上吃盒饭,一边要求增加同时在线人数。
[欸,我们费总做游戏就是玩儿,挣不挣钱不要紧~]
[今天梦回某游百万阴兵在线排队()]
[好挤,@废物小作坊,快去买服务器]
面对这种“舆论压力”,费明秋只能登上自己的账号幽幽地回了一句“在买了在买了”。
不回应还不要紧。
一回应,玩家想当然以为他是在暗示什么,摆明是预热,立刻奔走相告不久的将来肯定公测。
费明秋:……欲言又止。
《废物》的游戏体量能否顺利扩容,与所谓神通【一念百应】的辐射范围有直接关系。
他发现随着在天门攀爬的阶数的增高,使用一念百应约束旁人思维的能力越来越趁手,约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不过就目前来看,在线人数增加到4500人左右就是他的极限了。
甚至因为嗜睡的症状愈发严重,如果要长期使用该神通,谨慎一点,还要再减掉两三百人。
按照这样发展下去……
等到两个月后抽取最后一批内测资格,三万人每天排队抢四千个位置——新老玩家都会崩溃的。
之前基本是靠伏羲慷慨赠与半成神力,他才能连跳三阶达到第六己阶。
如今想继续进阶,要自己想办法了。
单纯靠大禹所说的冥想,总觉得……难以把握,效率非常慢啊。
费明秋想得出神,手上动作不停,把切好的芋头块茎推进煎锅里。
植物淀粉遇到滚烫的猪油,噼里啪啦得响,瞬间爆发出清甜的香味。
商远曲肘轻轻推他,“剩下的给我,你——算了,去盛饭吧。”
几次被热油溅到手的费明秋从善如流,把木砧板连带芋头、野生姜、白葱段都递给商远。
他还挺好奇商远为什么会做饭的。
商远一听,把冒水汽的烤鱼从烤箱里拿出来,朝费明秋动了动手指,“植入的程序。”
“……”费明秋端着两碗蒸好的小米向外走,又回头观察商远的神情,“真的假的?”
商远只是看着他,眉眼冷峻而衍一线懒怠,桃花眼光影明灭,蓦然抬下巴道:“吃饭。”
被玩家围着问了一上午,费明秋很饿了,闻见扑鼻的饭香,欣然点头。
他受够了旺盛的好奇心带来的坏运气,没必要追问。
说是这么说,费明秋入座时瞥了一眼商远的右手,福至心灵地把筷子轻轻推到商远手边。
商远搭在桌沿的右手慢悠悠地碾过桌面的水渍,再握住木筷。
距离应龙来袭已经过去了好些天,他的手却没有完全恢复,无名指仍旧是银红色的一截。
……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解决了,什么麻烦都不是问题。
费明秋留意到奴隶们的担忧,稍稍调整了玩家的日常任务内容,让玩家分担部分储粮工作。
好在玩家不需要吃饭,否则这次大洪水一来,他还真不能确保几万人的口粮都有着落。
可惜的是连日的雨淹没了城内大量农田,十余株刚开花的稻苗从根部开始腐烂,没救了。
因此连山兄弟后来找到的小麦和稻子的种子就尤为珍贵。
最好能建一个大温室,地基要夯实堆高,室内干燥又温暖,这样冬天来了也不怕缺粮。
18世纪才有现代意义的温室,温室的基础材料要么是塑料要么是玻璃。
塑料——暂时不考虑。
做玻璃不是不行,但加热原料对炉温的要求很高,如果能烧玻璃,也就能炼铁炼钢了。
青铜器太脆,无论是用作农具还是兵刃都勉勉强强,锋利坚硬的铁器当然好得多。
等等,这样一推想,结论岂不是炼铁是当下最紧迫最合适的方向?
会不会太快了?
费明秋闭目进入天门,见四周光点飘散,不确定地说:“山神,在吗?”
第76章 你们神仙肯定完蛋了!
等了半分钟。
两团深绿色的光点先后飘过来,化作两个马头人身的山神。
小马两手捧着瓜果零食拱了拱身边山神的肩膀,“快说呀,机会难得。”
那山神的马鬃比小马更茂密些,紧张地朝费明秋鞠躬,“小的在。刚旅游回来,好在赶上了。”
小马也点头,大概是最近窝在山里疗养太久没见到活人,两只马耳朵频频抖动引人注目。
费明秋淡定地接受了山神的鞠躬和恭维式的问候,问他们两知不知道附近的铁矿在哪里。
河南地大物博,但铁矿资源相对贫乏。
尤其需要考虑一点:目前他们没有现代化工具挖掘地下矿脉,裸露在地表的贫矿是最佳选择。
两个马头转过去贴在一起嘀嘀咕咕半晌。
小马:“我隔壁好像是有的,您老等等,我们小辈总归给您凑出一点来使。”
所谓无功不受禄,被山神如此追捧,费明秋有点不好意思,“也不是很急。”
50/90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