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重生)——肥皂有点滑

时间:2021-11-05 13:31:07  作者:肥皂有点滑
  百姓第一次接触肥皂,就是通过这些彩色的泡泡。
  神秘,神奇,如同带着说不清的快乐。
  不仅凉京的孩子,连大人看到这些泡泡的时候,都要顿足观看好久。
  北凉属于孩子和少年的玩具很少,肥皂泡泡的出现,连现代人见识过那么多的玩具都能玩得停不下来,更别说凉京的人了。
  很长一段时间,莫少珩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天空的泡泡,最开始卖出去的肥皂,竟然是被当成了大人买给孩子的玩具。
  浪费吗?
  在莫少珩看来,不算浪费,因为它带给了太多人快乐。
  有时候,快乐本身就超过了金钱的价值。
  这些都是后话。
  莫少珩开始整理制作肥皂的工艺,将他们整理成固定的流程。
  肥皂作坊开始使用了起来,莫少珩招收的那些工人也正式有了事情做。
  而乌衣巷,也飘起了七彩的泡泡雨。
  一群学生呆在琴室,趴在窗口,向外面吹泡泡呢。
  知道当时的场面有多震惊吗?
  连正在进行的三街之战都暂时停滞了。
  小货郎们张大了小嘴巴,呆得跟木鸡一样,看着飞在天空的彩色泡泡。
  “好……好漂亮。”
  等泡泡飞到他们身旁,下意识地伸手捧了上去。
  才一捧场,泡泡就破了。
  还没来得及懊悔,又看到一个个飘飞的泡泡。
  如同梦幻一般。
  然后这才看向上方吹泡泡的人。
  等看到是赵景澄等的杰作,这些小货郎立马放开了矜持。
  张开嘴,笑得怎么也停不下来,跟着泡泡就追。
  “这是什么呀?”
  “啊啊啊,要撞上我了。”
  “这一个,这一个也太大了。”
  几乎一瞬间,美丽的东西,快乐的情绪,就占据了这些孩子的心房。
  快乐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乌衣巷。
  然后,豆子获得了赵景澄的馈赠,得到了一盒子泡泡水。
  拿着麦秆吹出泡泡后,整个人都笑得只能看见张开的嘴巴里面的小舌头,怎么也停不下来。
  莫少珩也看到了,似乎这个作为肥皂的广告也不错。
  干脆多弄了一些泡泡水,让豆子他们满大街吹。
  给了豆子泡泡水,不给其他小货郎,就不太公平了。
  所以才有了后面,满大街的泡泡的浪漫景象。
  等作坊的肥皂开始飞速的生产,各加盟商的铺子,也摆上了肥皂后,就变成了……满城的泡泡。
  悠悠古城,浪漫到了极点,快乐到了极点。
  整座城池都处在了这样欢喜的情绪中。
  凉京的孩子,有了他们喜欢又玩得起的玩具。
  百姓们一开始是将它们当成了小孩的玩具,然后才发现的它真正的用途。
  这时,百姓才发现,新赠加的九个三街之战的战场,不仅仅是打比赛,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售卖乌衣巷的商品了。
  因为在同一天,这些铺子的外面,开始挂上了和乌衣巷一模一样的布幡。
  走进铺子,甚至连装修,连掌柜和小伙计的服务模式都是一模一样。
  惊讶到了极点。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名叫“加盟店”的运营方式。
  感觉……还不错。
  以前,虽然能就近看比赛了,自然是开心的,但买不到乌衣巷那些商品啊。
  现在好了。
  除了肥皂,还有猪毛做的牙刷,也开始被众人接受。
  以前用杨柳枝漱口,太麻烦了,每天都要去摘新的,但牙刷不同,又好用又方便。
  肥皂和牙刷的工坊都在城外。
  但食物的工坊,都是在城内。
  分成了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四处。
  比如,每天工坊都会做大量的卤肉,各加盟店就近进货,然后拿去铺子售卖就行。
  又比如,包子,面条,腊肉等等。
  又比如,羊肉火锅店,牛肉火锅店,工厂卖料包,一大包可以煮一锅。
  甚至连咸鱼,都设立了铺子,不过因为产量的原因,进不进得到货,就不好说了,但铺子也没有浪费,同时在卖腊肉。
  莫少珩也扩展了咸鱼工坊。
  总的来说,乌衣巷有的,其他同样模式的街道都有。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时候供不上货,这得莫少珩想办法解决。
  现在货源稍微还不稳定,但等一段时间,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几乎和想象中的一样,这些商品一开始售卖,生意就好到不行。
  将加盟商开心得一见到莫少珩就笑口常开。
  加上,莫少珩也开始让各区域推广送货服务了。
  赵岚都看到了送货服务的好处,莫少珩给这些加盟商一说,他们自然能看清楚。
  当然,有赵岚因为送货郎吃了官司的前车之鉴,在招收送货郎和运营模式的时候,也十分的谨慎了起来。
  反正用的也是小货郎的那一套。
  只不过,不需要他们像莫少珩一样养这些货郎,又是提供住宿又是提供食堂,还给安排教书先生,送《论语》课本。
  只需要按工人给工钱就行。
  一时间,送货服务基本覆盖了整个凉京,各自的货郎负责各自的区域,因为是统一调配,连一点摩擦都没有。
  凉京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改变。
  是品质的提升。
  是生活方便的体现。
  大量的人也开始有了工作,凉京的生活面貌变化之快,让人乍舌。
  当初,南离能因丝绸,在几年之间发生巨大的改变,凉京有了这么多新东西,自然也会有些改变的。
  一座城池,就像活过来了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所谓繁华,或许这就是初时之景吧。
  莫少珩又开始每天看账本了。
  别说他,赵棣都看得心惊胆战的。
  大量的工坊建设和购买,大量的食材的囤积,每天的工人的工钱等,加一起,那花费实在有些伤眼睛。
  他总有一种错觉,一但哪里出了问题,他燕王府和镇北王府将同时连裤衩都不会剩下一条。
  莫少珩弄这些,光是镇北王府的钱是不够的,还加上了燕王府的。
  真的差不多掏空了。
  还好,除了巨大的开销以外,同时也是有进项的,不然真撑不了多久。
  媳妇会赚钱,但也太会花钱了。
  他是不是跟着,也算家大业大了?
  莫少珩有多会花钱,赵棣立马又见到了。
  东市中,那个叫买买提的外域商人又来了。
  莫少珩是带着两袋子黄金出府邸的,听说是那个叫买买提的外域商人,又带来了新的种子。
  莫少珩会做生意,现在基本是个凉京人都知道。
  其他的不说赚了还是亏了,但莫少珩在买种子上,大家都觉得是亏了的,亏惨了。
  比如,莫少珩上一次用好几袋子黄金买的种子,也就一种叫辣椒的,被制作成了调料,味道的确香和独特。
  但要说辣椒赚回来了本钱,他们是打死都不信的。
  更别说,上次用黄金换的水稻,花椒,黄豆,连影子都没看到了。
  现在竟然又拿这么多黄金去换。
  莫少珩是怎么想的啊。
  果不其然,第二日,莫少珩因为奢侈之风,被直接参了一本。
  莫少珩:“……”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他正拿着两袋子黄金,笑眯眯地换买买提带来的种子。
  买买提也特别开心,他觉得专门做莫少珩的生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他虽然翻越千山万水,但这些种子成本低啊,比带其他货来卖,还要赚。
  这一次一共两种种子。
  一种是甜菜种子。
  一种是白萝卜种子。
  莫少珩心道,发了发了。
  北凉因为没有足够的灌溉的水源,缺粮,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但在莫少珩看来,导致这个的,还有一个原因。
  没有经济效益十分高的作物。
  像北凉的主食粟米,颗粒极小,产量很低。
  在古代,这种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早就被淘汰了,至少不可能作为主食种植。用有限的土地,种低效的作物,自然也就缺粮食了。
  但,他去年得到了水稻的种子。
  现在就等运河一修好,他就种水稻,水稻有多高产,相信它能一步步取代其他作物而持续到现代来看,就知道一二。
  也就是说,经济高效的作物有了。
  但北凉还缺什么?
  缺油缺好的糖。
  他去年得到了黄豆,但错过了播种的时节,今年也可以将黄豆种上。
  黄豆出油率是十分可观的,大豆植物油的美好,相信无人不知。
  现在,莫少珩用猪肉熬油,看上去是便宜了不少,但也只是相对便宜而已,而且数量十分有限。
  还有就是糖,北凉现在的糖稀,甜度太低了。
  在莫少珩看来,并非优质糖。
  但刚才他又得到了甜菜。
  也就是说,高产主食作物,高产油作物,高产糖作物的种子他都有了。
  民生最基本的四样东西,粮食,油,糖,盐。
  盐的问题已经解决,现在其他三种也有了眉目。
  “发了发了。”
  不仅能带动北凉走向更好的生活,他也能大赚一笔。
  加上,去年圣人承诺的,他研究种子的定向培育,让他可以自由使用土地进行种植。
  一切都准备就绪,连东风都不欠。
  莫少珩将两袋子黄金交给买买提。
  按照和买买提的约定,想要用种子换黄金,除了这两袋种子外,还至少得提供一马车的种子,剩下的种子就按实际价格来算。
  所以莫少珩离开东市的时候,运了两辆马车走,一车的甜菜种子,一车的白萝卜种子。
  白萝卜是一种高效的菜,对北凉来说,亦是十分不错的东西。
  路上,遇到相熟的贵族,有人问道,“世子,你这是赚了多少钱了?花钱也……”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也太没有数了吧。
  简直就是败家子,北凉第一纨绔非你莫少珩莫数。
  莫少珩:“……”
  他不想说话。
  他现在大饼虽然画得大,但钱还没有赚到。
  裤带空空,说话都没有底气。
  现在账本上的盈余,他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打哈哈的回答了两句,赶紧走人。
  周围的人也在议论纷纷,未必有什么恶意,就像是对一个一投千金的纨绔的饭后谈论吧。
  不过,莫少珩也就郁闷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始乐呵了起来。
  等将两马车种子运进燕王府,赵棣都过来看了一会儿。
  见莫少珩一副捡到了便宜的样子,不由得问道,“花了多少?”
  莫少珩正沉浸在得到新种子的兴奋之中,不在意的道,“没花多少,两袋子黄金。”
  赵棣:“……”
  差点没站稳。
  两袋子黄金,要是算成他的俸禄的话,好多年的积蓄没有了,也亏得他还有一些产业,不然这媳妇可怎么养得起。
  莫少珩抬头,“怎么了?”
  赵棣咳嗽了一声,“没事。”
  “只是这粮食是怎么吃的?”
  莫少珩:“……”
  “你也忒奢侈了。”
  居然想吃掉他的种子。
  一口吃下去,可不得跟直接吞银子似的。
  “以后节约点,我们家当不多了。”他得教育教育赵棣,怎么能养成奢侈之风,等上了金殿上还不得被人参一本。
  只是没想到,第二日,被参了一本的是他自己。
  赵棣还回头看了他一眼。
  莫少珩:“……”
  赶紧转移话题,再被那几个老官儿口沫直喷地说下去,他都觉得他自己简直罪大恶极,罪不可赦了。
  “禀圣人,臣日日苦心在家钻研种子定向培养的学问,终于有了小小的突破。”
  愣是将所有声音都压了下来。
  日日在家钻研?
  那是谁搞得满城风雨,是谁弄的那个什么加盟店,一刻也没有消停过?
  听说天天往乌衣巷跑,什么时候变成了在家钻研学问了?
  赵棣也是嘴角一抽,莫少珩一天在干什么,他最清楚不过。
  莫少珩硬着头皮道,“如今正值春耕的时节,若是将播种的种子换成优良品种,来年的收益定能增加不少。”
  “所以,臣谏言,让各地加紧优选良种,并推广良种。”
  “若当地无良种的,也由官府负责,去外地调用。”
  金殿上,众人皱起了眉头。
  先不说莫少珩的良种说,有没有问题。
  百姓种地,都是自留种,现在让他们换种子,恐怕没那么容易。
  再说,更换种子,肯定得出钱购买,若是外地调种,价格就更不用说了,肯定远高于当地的种子。
  这法子,短时间内绝对推行不了,因为百姓不会愿意花这个钱,他们手里明明有种子不是,凭什么还花钱买别人的。
  一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打破原来固有政策的实施,比想象的要难得多。
  莫少珩其实也有些准备,没想到,直接被否定了,关键别人说得还十分的有理。
  有时候,非是政策不好,而是根本实施不了。
  必须得让百姓看到其中的利益和好处,才能水到渠成的实施,不然费力不讨好。
  莫少珩也是感叹,看来还是得他将优良种的产量真实地展现给大家切切实实地看到才行。
  下朝后,莫少珩自己去准备自家耕地的播种问题了。
  他现在的耕地稍微有点多,赵棣以前买了不少耕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