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重生)——肥皂有点滑

时间:2021-11-05 13:31:07  作者:肥皂有点滑
  正好带上一群学生,进行户外实践课,毕竟这些学生跟着他做种子的定向培育的课题,也是人尽皆知。
  若不做出点成绩来,这些学生以前吹出去的牛逼怕是收不回来了。
  陆陆续续的马车,向城外而去。
  马车后都是肥皂泡泡,追逐的孩子跑得哈哈大笑。
  莫少珩:“……”
  玩了这么多天,居然还没有玩够。
  不过看着城里的孩子跟着泡泡起舞,心情也好了很多。
  孩提,本就该快快乐乐的,而不是受饥饿所困。
  半路上遇到了豆子的宣传队伍,那泡泡吹得,简直专业极了。
  莫少珩这次去农庄,主要是吩咐必须使用他买来的良种播种。
  以及,他的辣椒,黄豆,甜菜,萝卜种子也都得大面积的种上。
  反倒是粟,象征性的种了一点点而已。
  然后就是查看一些耕地情况。
  路上,还问了问一群学生,“你们的良种选好了吗?”
  一群学生一个劲点头。
  他们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去选种,都是让家里去各地收的种子回来。
  然后,一颗一颗的选出来的。
  莫少珩:“……”
  这次出来,主要是看看耕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
  一群学生就玩得不亦乐乎的。
  郊外有微风,那七彩的泡泡能飞得更远。
  玩得都不想回家。
  当然一回到家,他们也跑去提醒他们父母,他们庄子上也得用他们买回来的优良种子。
  父母:“优良种子……”
  这些学生让人去各地买的那些种子本就很多,哪怕被这些学生筛选过后,依旧剩了不少。
  反正都是播种,用什么种子似乎也没区别,被这些学生耳提面命,也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时间,莫少珩基本每天都去农庄。
  耕地播种前,需要肥土。
  这样,去年流失的肥力才能补上,再能满足这一年作物的生长所需。
  肥土也简单,洒上烧过的柴火的碳灰就行。
  古时候做饭什么的都用柴火,这些碳灰以前都没有用处,所以现在完全是够的。
  “碳灰不仅仅是最好的磷钾肥,它还能杀死地里面的很多细菌。”
  一群学生笔记记录得哗哗的。
  他们在国子监,现在不被人看不起了,就是因为他们帮朝廷研究种子定向培育。
  他们对这些新奇的东西也颇为有兴趣,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还算上心。
  他们自己也分到了一块实验地,他们家里的其他地,他们不管,但他们那块,肯定是得按照学到了来耕种。
  认真到不行。
  所以只要是不用去国子监的时间,他们基本都跟着莫少珩在地里面到处跑。
  成了凉京十分奇特的风景。
  他们在做什么,凉京的百姓大概也知道,虽然可能没怎么听懂什么叫种子的定向培育。
  似乎,他们北凉,连以前的一群小纨绔小霸王,都变得不一样了呢。
  而莫少珩,却看着一群学生手上的纸笔,有些皱眉。
  毛笔,太不适合做笔记了。
  线装的软趴趴的本子,也不适合现在这种情况。
 
 
第61章 义务教育(国庆快乐)
  要制作随时都能方便使用的笔和本子。
  本子还好说,将牛皮纸在制作过程中,分纸的工艺时,将纸分得厚一点。
  这样就能得到一块黄褐色的,又硬又结实的纸板子,用来制作书壳,保护里面的宣纸就行。
  装订依旧可以使用线装,只是在钉上书壳的时候需要特别处理,因为书壳坚硬,钉得太死,就不方便翻开了。
  这样,哪怕没有桌子,也能就着书壳书写,十分方便随时随地做笔记。
  难的是笔。
  莫少珩最先想到的是铅笔和钢笔。
  铅笔的难点在笔芯,需要石墨和粘土。
  粘土还好说,总能找到,但石墨,自然界是没有纯正的石墨的,需要从矿石中提取。
  以现在的炼铁工艺来说,提取倒是能提取出来,但无论是寻找矿石,还是提取,都相当的麻烦。
  笔杆也一样,笔杆其实是一种树胶和木灰的混合体,高温加热胶化成一体,然后在它们还是胶状的时候,包裹在笔芯上,冷却变得坚硬后,就是大家看到的笔杆包裹笔芯的样子了。
  笔杆其实还好制作,树胶花点时间也是能收集到的,像松树等,砍开一个伤口,就能凝固出树胶。
  然后是钢笔。
  钢笔的工艺就复杂了很多。
  锻炼钢,需要的温度,以现在的冶炼技术,很难达到。
  但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铁就行,为了防止生锈,可以在铁外面镀一层银。
  镀银工艺是现成的,北凉有一种银箔,就在使用镀银工艺。
  难点在于,钢笔十分的精巧,无论是笔杆,笔尖,笔尖上的墨线和触点,都不是随便弄两下就可以的。
  特别是触点,若是铁尖的话,恐怕会刮纸,还得选择适合的金属包裹在笔尖上才行。
  只有技艺高超的匠师才能制作得出来,也就注定无法像铅笔一样批量生产。
  还有就是钢笔的吸管也是问题。
  柔软的胶管,理论上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冶炼树胶来得到的,只是制作起来相当的麻烦就是了。
  最后就是墨水,现在毛笔使用的墨,是通过砚加水研磨而来。
  它的质地是十分粗的,甚至有明显的颗粒,会堵塞吸管和笔线。
  无论是铅笔还是钢笔,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很多。
  但也不能这么放弃,总是要试一试的。
  莫少珩将铅笔和钢笔的制作过程用几天的时间整理了出来,然后……交给了匠师余叔。
  让余叔一群匠师去折腾了,他镇北王府的匠师除了余叔这样的木匠,也是有铁匠,制作首饰等的巧匠的,精美的首饰都能制作出来,一些特殊形状的笔筒笔尖之内,耐着性子,应该也是能弄出来的。
  古时的匠师,因为一生都没有使用过现代化机器,靠的全是手工,一生都在磨砺手上的功夫,他们的技巧技艺如何,是超乎想象的。
  现代科技发展,但也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遗失了很多东西和技术,很多古人的东西拿到现代,一样能让人感觉震撼和不可思议。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或许在莫少珩看来,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也说不定。
  莫少珩也没有当甩手掌柜。
  一,让人开始选择含有石墨的矿石。
  二,收集树胶,无论是制作铅笔的笔杆,还是钢笔的吸管,都是需要树胶的。
  三,尝试找到一种适合做钢笔笔尖触点的金属,越圆滑耐磨越好。
  除此之外,莫少珩也开始制作本子需要的书壳了。
  这个就比较简单,多尝试就能弄出来。
  一边春耕,将甜菜,黄豆,萝卜,辣椒都播了一大片,然后一边做这些,时间过得飞快。
  最先弄出来的也是厚度足够的纸板。
  莫少珩得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了。
  专门去了一趟制纸的工坊。
  管事拿了好几种不同厚度的纸板,“世子,按照你的吩咐,我们尝试着改变工艺,弄出来了这几种厚度的纸板,你看有你用得上的么?”
  莫少珩都有些惊讶,“不错。”
  眼睛一转,像这种稍厚,但还达不到书壳厚度的纸板,他也有用处啊。
  几日后,乌衣巷新的商品上架了。
  一种……圆筒纸杯装着的饮料。
  捧在手上,插上一根切得整整齐齐的麦杆就能喝。
  以前,乌衣巷的雪糕自然是名声大震,但它无法携带太远,根本不能带回去给家人,现在好了,这种纸杯子的饮料,满足了这个要求。
  现在还是春季,不算太热。
  所以饮料分了三种。
  第一种,牛奶。
  第二种,羊奶。
  第三种,糖水。
  值得一说的是,莫少珩他们牧场的牛羊,开始进入哺乳期了,正是大量牛奶和羊奶产出的时候。
  牛奶和羊奶,煮沸消毒,兑上糖,就是最纯正的奶质饮料了,味道十分的纯正。
  而且,营养价值来说,也是十分可观的,从小到大喝牛奶羊奶长大的孩子,身体素质是肉眼可见的。
  就是价格贵了些。
  当然,平民也能无负担消费得起的,是第三种,糖水。
  乌衣巷中,最先来消费的,还是赵景澄等学生。
  穿着锦袍,一人捧一个大大的纸杯,插着麦秆,走在大街上。
  莫少珩:“……”
  若不是那身古人的锦袍,莫少珩都以为自己穿越回去了。
  就像,大街小巷,端着杯奶茶的现代人,差不了多少。
  眼睛所看到的撕裂感,估计没有人能理解莫少珩此时的感受。
  捧着杯饮料看比赛,也是十分悠闲的。
  每一种新产品上架,莫少珩自然会在三街战报上打广告。
  没过几天。
  街上,就能看到好些捧着纸杯子的古人,多是贵族世家的一些公子。
  莫少珩:“……”
  现在,其他加盟商也来问,这饮料什么时候能进货了。
  因为有人已经在他们那问上门了,“不是说乌衣巷的商品,这里也都有卖吗?”
  莫少珩又得加班加点的安排上。
  除了牛奶和羊奶。
  莫少珩准备在弄出点新花样。
  北凉是有茶馆的,也就是说有茶叶。
  他准备弄出一些奶茶来。
  让口味丰富起来。
  加上渐渐的,北凉独有的一些水果,应该也会陆续出现了,水果奶茶也可以安排上。
  奶茶的种类开始变得繁多了起来。
  赵景澄等现在每天苦恼的事情,变成了……到底喝哪一种饮料。
  不得不说,贵族比起普通百姓来,在这个时代的生活,差距是十分大的。
  赵景澄因为要减肥的原因,多数时间都是在其他同学那里蹭一口喝,一天为了蹭上一口奶茶,什么花招都能想出来。
  他的减肥效果其实还不错,身上的铠甲手上的盾牌除了睡觉从来不离身,变得结实了不少,力气也是巨增。
  现在凉京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了,街道上这么一个大铁桶,跑来跑去的。
  随着时间推移,雪糕也开始重新上架了。
  奶茶,除了加热,常温,也迎来了加冰款。
  整个凉京的大街小巷,也都时常能看到捧着纸杯的人了,不再限于乌衣巷周围。
  算得上是凉京的一种时尚元素?
  走在凉京的街道上,很容易就能发现去年和今年的区别。
  一座城池,一年一个样,体现的……是改变和发展。
  每天,去奶茶店买一杯奶茶,去图书馆看看书,也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这种改变的撕裂感也同样出现在凉京百姓的脑海中。
  特别是老人,数百年都没什么改变的古城,短短一年发生了这些变化,实在明显,但他们又非常适当地融入其中。
  在他们眼中的年轻人的生活,变得和以往的,大不一样了呢,估计也只有身处其中的年轻人,还没有多少察觉吧。
  北凉除了和南离继续有不少摩擦,除了运河继续在加班加点的修这等要事,似乎也无什么大事。
  开春的时候,南离的军队居然骚扰了一阵北凉疆土。
  有了防备的北凉,倒是没有像上次他们占领洵地那样,让他们占了便宜。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也恶心到了不少人。
  莫少珩也有些脸黑,因为南离依旧使用的老借口。
  莫少珩暗杀了他们南离的小皇帝,如今却活得好好的,南离岂会善罢干休。
  让金殿上的群臣有些意外的是,先前南离占领洵地,北凉或许有些“理亏”,无论怎么愤怒,或者又是因为实力的原因,没有报复南离也就罢了。
  如今,南离又来生事,圣人为何还是没有应对的反应?只是加强了防御。
  或许也只有莫少珩猜到了一些原因。
  南离那边,九思公以亲王没有传国玉玺为由,拖延了亲王即位的时间,九思公是南离文教之首,他死拿着这一条规矩不放,亲王就算在不满,也得顾及整个南离文人的态度。
  所以,亲王现在的名义,依旧是代天子监国的身份。
  但他也有所行动,现在执掌南离三军军权的人,已经被亲王换成了他自己的人,为一切可能做准备。
  其中上位执掌军权的一人叫司徒剑南,亲王的嫡系。
  莫少珩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或许别人不清楚司徒剑南的底细,但莫少珩知道啊,因为司徒剑南曾几次偷偷上过琴山。
  是超然出尘的琴圣柳归尘的……亲外甥,看来琴圣和九思公的计划也进行得不错。
  也就是说,亲王将南离三分之一的军权,亲手又还给了南一。
  现在看上去亲王和九思公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但转机也出现了,亲王为了收拢军权,从中立派手上夺了军权,偏偏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现在也就等司徒剑南真正的掌稳军权了。
  以南离三分之一的兵力,加上九思公和琴圣登高一呼,加上北凉这股外力的协助,事有可为。
  圣人估计也在隐忍着等待机会吧。
  这是取回洵地,付出代价最小的办法了,也是改善二十年来,和南离不断恶化的关系的机会。
  北凉要发展,就必须先安定。
  北凉朝廷上的情况,现在也就是这样了。
  直到夏季来临时,莫少珩的两种笔,也有了不少的进展了。
  莫少珩去了一趟铁匠铺。
  “世子,你看看,这是不是就是你想要的石墨?”
  铁匠铺杂乱了一点,炉火烧得很旺,炉中猩红的铁水流淌,热得很,四周还摆放着一些打造到一半的铁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