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重生)——肥皂有点滑

时间:2021-11-05 13:31:07  作者:肥皂有点滑
  吃了早饭,莫少珩今天主要是开发院子。
  现在已经过了种植的时令,但这对自古最擅长种植的药师一脉来说,并不算太大的问题。
  药童所在的范围内,能够形成一种奇怪的环境。
  用方士的话来讲,就是形成了一种气场,能干扰时令对植物的影响。
  用科学的方法来讲,就是通过不同植物的混合种植,形成了独立的一个生态环境。
  药童,最擅长的就是,将周围的植物种得特别的好。
  现在无法将水稻和黄豆种地里,但在药童笼罩的镇北王府种一些植物还是可以的。
  除了辣椒和花椒,莫少珩还会种一些北凉的药材。
  药童将周围的环境形成特殊的气场,也就是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也不是凭空就行的,它需要慢慢地调节周围所有的植物,互相作用,相当于农业中的混合种植,并不难理解。
  莫少珩都可以想象,以后的镇北王府将变成什么样子,就像是凉京城中一座四季常青的绿色花园。
  这才是他和药童的大本营。
  莫少珩正带着人在院子里面开垦地,现在主要是育种,等他将各种植物和药材育种好后,就移植到各房的院子中去。
  到时候,院子的墙壁上到处都爬满了绿色的藤曼,头顶是搭建的绿荫,药材散发着最自然的味道。
  他药师一脉是出了名的长寿,原因就是因为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过现在,院子中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因为天气热,南一又跑去莫少珩的房间内写作业了。
  一进房间,南一就“咦”了一声。
  他看到了墙壁上挂的祖师图。
  赶紧跑过去上了一炷香,“祖师的排面怎么能少。”
  莫少珩看得直摇头。
  药师一脉的传承不是那么随便的。
  但在琴山的时候,当时还小的南一,居然跑到祖师图面前,翘着个屁股在那里自己拜了起来。
  莫少珩当时也懵了好久。
  每一个方士派系都有自己的规矩,而药师一脉的规矩就是,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即拜祖师,便是药师门人。
  讲究的是一个随缘。
  南一就是这么歪打误撞,被莫少珩承认的,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吧,他药师一脉总不能没了传承。
  当然,非是嫡传的药师门人,想要养自己的药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加上南一身份特殊,莫少珩也有些犹豫,所以一直还在磨砺南一的基础知识。
  别看莫少珩不怎么让南一出手给人看病治病,但若真论起医术和见识,南一已经能超出普通药铺的郎中很多了。
  南一给祖师上了香过后,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少师说,初中生文凭太低了,怎么也得当个高中生,他得努力努力。
  这样,莫少珩一直忙碌着带人改造院子,用了好几天时间。
  期间,让人到处去购买药材种子,因为是北凉常见的药材,种子的价格就没那么夸张了。
  等播下种子,又用了好几天。
  戴着绿色小草帽的药童高兴坏了,“咿咿呀呀”的在莫少珩面前跳来跳去。
  它喜欢居住的环境是药香四溢,绿植遍布的那种。
  还拿着个棍子,戳了一小肉块,去喂老鹰,因为老鹰马上要变成它的“看门狗”了,得给它赶走有可能入侵它地盘的老鼠黄鼠狼之类。
  它倒是不怕这些,但他的植物怕。
  又拿着棍子,在开垦的地里面戳来戳去。
  如同一个巡逻的老农民。
  莫少珩买的药材种子是十分繁杂的,因为种类越多,药童更容易搭建出来它的居住环境。
  比较名贵的有,黄精,地精,何首乌,人参,虫草等等。
  普通的有,车前子,胖大海,云霄等等。
  反正这几天将能找到的都找了一点来。
  哪怕是辣椒和花椒,其实都是中药材中的一种。
  吩咐完下人浇水的情况。
  这几天莫少珩改造院子,祖母,永安夫人,还有各房的人都跑来看了看。
  还疑惑莫少珩这是在干什么?
  莫少珩也道,种些药草。
  只是他这一种,也种得太多了。
  小苗是十分密集的,等分苗后,这一院子的苗种,就会变成好几个院子。
  莫少珩一点都不担心种不活,因为有药童在。
  除了种药材,这些天莫少珩也做了几大缸黄豆酱。
  等弄完这些,赵棣府上的人居然来了。
  莫少珩一问,原来是北海那边,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开始产盐了。
  盐,太过重要了,所以用最快的时间在生产。
  第一批盐,已经运到了凉京。
  赵棣负责朝廷的盐售,曾经答应过莫少珩,会在乌衣巷开一个官盐铺子。
  莫少珩:“燕王倒是上心,第一个铺子就想到乌衣巷。”
  啧啧,有了这唯一有售盐权的铺子,周围好大范围内的人,每一个月怎么也得进乌衣巷一次吧,除非他们不吃盐。
  这是为乌衣巷带来长久客流的大事,不能怠慢。
  莫少珩换了一身衣服,想了想,带了一罐子黄豆酱,带着南一向乌衣巷而去。
  南一这些天,要么在分辨药材,要么在做作业练琴,莫少珩估摸着南一马上要开始磨皮擦氧惹事情了,得带他出去缓解缓解。
  对于南一这样的学生,堵不如疏,一但课业繁重,他本能的就开始搞事情。
  乌衣巷上的铺子都是镇北王府的,朝廷要开官盐铺子,也得在他手上买一个铺子。
  铺子价格可不低,莫少珩可不会白送。
  位置定在了乌衣巷的最中间,无论从哪边进,都得经过大半条街。
  莫少珩对赵棣道,“这个位置好,保证生意兴隆。”
  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莫少珩那点小心思,他哪能不知道。
  莫少珩就有些尴尬了,说道,“今日我带了我珍藏的黄豆酱,正好给燕王尝尝。”
  看不堵住你的嘴。
  铺子还有些手续要办,等待期间正好吃点东西。
  直接去了面铺。
  莫少珩还在吹嘘,“别小看我的黄豆酱,这可是调料中的灵魂,万物皆可蘸。”
  “无论是清淡的,还是寡淡无味的,只要蘸上一点,就能变得美味无比。”
  等面条上来,蘸上黄豆酱,一入口,味道的确不一样了。
  赵棣也有些惊讶,因为黄豆酱看上去十分简单,百姓家里是很少有什么好酱料的,食物多少清淡了一些,若是清淡的食物配上这样的黄豆酱,不能说所有人都会喜欢,但大部分人应该是会爱上的。
  莫少珩还在道,“现在盐铺子有了,盐价也会得到极大的控制,我准备在街上开一个咸鱼铺子。”
  正在嗦面的南一:“哈?”
  少师还真是整天想着他的咸鱼。
  南一想到了什么,合不拢嘴,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咸鱼的样子就想笑。
  北凉缺水,但也有些小池塘小溪流,只是无法满足更大面积的浇灌。
  所以也有人利用这少量的水资源养了鱼。
  但炎热的天气,等将鱼弄到凉京来,都已经死得臭了。
  所以凉京人吃鱼,一向都是一种奢侈。
  莫少珩想着,将鱼做成咸鱼拿来铺子卖,应该也是有些生意的。
  当然腌制咸鱼味太大,这里是商业街,不可能在这里腌,只能腌制好了,包装好,拿来这里卖。
  正说着,这时一群人走进了面铺。
  为首的正是赵景澄,正带着三街之战的十六强进八强的战队,来享受荣耀,也就是莫少珩承诺的,赢了的战队可以在乌衣巷畅快的吃一顿。
  赵景澄这小吃货,居然成了向导。
  一人手上捧着一个冰桶,“怎么样?刚才的串串好吃吧?吃完串串,再来这里吃一小碗biangbiang面,啧啧……”
  口水直流。
  一进来就看得了莫少珩和燕王。
  赵景澄眼睛那叫一个尖锐,一下看到了今日的biangbiang面有些不同,“你们这是什么酱,怎么和我们以往的吃的不同?”
  莫少珩:“……”
  得,他带来的一大罐子的黄豆酱怕是保不住了。
  等吧唧吧唧吃完新酱的biangbiang面,赵景澄还头头是道的点评了一番。
  然后小胖手一挥,带着一群人如同风一样转移阵地,“我们现在去卤肉铺子,一人拿一包猪拱嘴,告诉你们,猪拱嘴是才上的新品,你们肯定没吃过,等吃完,我们再吃一圈回去……”
  莫少珩:“……”
  这小胖子不错啊,都知道给他打广告了。
  看这熟练的业务程度。
  莫少珩不由得想到了他镇北王府的资金现状。
  不行,他也得努力一点。
  他也得主动打打广告。
  不过再打广告之前,官盐铺子迎来了一个大单生意。
  莫少珩买的。
  赵棣:“你买这么多盐干什么?”
  又不许私卖盐。
  莫少珩答道,“盐开始便宜了,我想着做点酸菜。”
  以前盐太贵,酸菜自然因为要用盐的原因,而没有流行起来。
  莫少珩想着,他要让人收咸鱼了,他正好又有个让活鱼入城的法子。
  到时候他开一个酸菜鱼酒楼也是不错的。
  现在,他的街道上都是平价的铺子,平价商品的铺子赚钱吗?
  赚钱,但前提是买的人多。
  现在他的铺子上是有了些生意,但完全达不到“买的人多”这个优势。
  所以他转变了一下思维,中高消费的生意也得有。
  鱼要是做得好,百姓或许因为鱼的成本太高吃不起,但贵族定是会有人来的。
  一天做上那么些单子,就能赚点钱。
  当然,首先他得将酸菜弄出来。
  然后莫少珩就跑去准备打广告了,宣传宣传他的这些新铺子,新商品。
  这一弄,就到了下午。
  今日的凉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现在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东市来的稀奇古怪的商人,和他们手上稀奇古怪的商品,以及莫少珩组织的长盛不衰的三街之战。
  这时,一条小街道上突然出现了十分奇怪的一幕。
  只见,二十来个小货郎,站成了两排,脚儿在地上跺得啪啪地,走上了街道。
  豆子手上抗着一张旗幡,上面写着“包子”两个字,后面跟着抗“雪糕”旗,“biangbiang面”,卤肉旗等的小货郎。
  豆子一脸羞涩。
  他现在在干什么?他在什么地方?
  哎呀,不管了,世子说,以后他就是乌衣巷广告宣传大使了。
  羞答答地抬起脑袋,跺着小腿,张开了嘴,“一,一,一二一,炎炎夏日,清凉一夏……”
  口号喊得特别有节奏。
  “一,一,一二一,早上包子,晚餐卤……”
  凉京的百姓:“……”
  噗!
  什么情况?
  莫少珩家的小货郎这是在干什么?
  古代版走马车,正式上线。
  豆子小腿跺得特别起劲,不要问他在干什么,世子说他以后就干这个了,每天早上和晚上,到人多的街道这么走一圈就行。
  但……感觉好羞耻。
  以后整个凉京的人怕都认得他了。
  莫少珩乌衣巷的商品,虽然在小范围内传播,但因为进乌衣巷的人数有限,传播的速度并没有多快。
  但从今天起,恐怕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古代版人形走马灯能将他的商品,快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当然,“人形走马灯”也只能在这样的街道上走,不能走上主道,不然凉京卫该上门找麻烦了。
  此时,莫少珩正在铺子上。
  十五个学生也在,估计是从赵景澄那里得了莫少珩来了的消息,过来凑热闹。
  赵景澄还在那说,“他们都不知道在乌衣巷怎么吃才吃得最痛快,还是我带着他们走了一圈。”
  “其他战队的人看着可羡慕了,放开了肚皮吃,不要钱。”
  莫少珩:“……”
  八个战队的人也不少了,放开肚皮吃一天……
  好吧,为了宣传,为了名声,这些都是投资,他要将在乌衣巷畅吃一天做成一种口碑一种荣耀。
  但他心肝好痛。
  这时,镇北王府的一位老管家找了过来。
  “世子,刚才城外一个庄子上的管事来了一趟府里,说是今年的粟米收成可能不佳。”
  老管家补充道,“这个庄子的田地都是十年前朝廷新开垦的,当时老夫人觉得便宜,就趁机购买了一些。”
  “没想到,收成一年比一年差。”
  “起先,还觉得可能是庄子上的佃农不老实,专门排了府上的老管事去守着,结果情况还是一样,据老管事说,那些佃农也没有偷懒,亦没有偷奸耍滑监守自盗,但产量还是一年不如一年。”
  莫少珩愣了一下。
  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想了想,然后对赵景澄等学生道,“要不带你们出城玩玩?正好去庄子上看一看。”
  赵景澄等高兴坏了,他们就喜欢跟着莫少珩到处跑。
  这个时间,去了庄子,晚上估计不够时间回城了。
  让人去这些学生的府上通知一声,免得担心。
  “就说是跟着我去上户外实践课了。”
  等得到消息的各府:“……”
  户外实践课?
  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也没有说什么,现在他们只要敢在这些小祖宗面前质疑一句,这些小祖宗能跳得三丈高,“你们那么能,你们怎么不是北凉的第一才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