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活鱼怎么可能运得进城来,哪怕是死鱼,也得冬天才能见到。
等莫少珩他们出城的时候,消息都开始传开了。
“真的假的?”
“该不会是听错了吧?”
稀奇。
还有人专门等在城门口,准备看热闹。
莫少珩去到赵家村,咸鱼已经晒出来一批了,正好拿去铺子卖。
南一有模有样的帮着检查咸鱼,然后一手抓了一只,“少师,我们今天吃咸鱼?”
他也好久没吃到鱼了。
莫少珩摇了摇头,“今天我们吃酸菜鱼片。”
他连酒楼的锅都给换了一个,因为酸菜鱼需要炒料,酸菜放在锅里炒一炒,煮出来的鱼烫那才叫香。
现在的锅是不适合炒的。
然后就去看现场捞鱼了。
村长:“……”
他完全没有想到,这贵族少爷竟然说的是真的,不仅办了一个什么咸鱼作坊,现在还来收鱼了,要求他们现捞。
那个咸鱼作坊他们是喜欢的,因为买了他们好多鱼。
但……运活鱼,他们多少有些担心,他们担心要是没有成功,被牵连。
莫少珩可没时间管他们的心理活动,将捞上来的鱼就赶紧放进水箱里面,还吩咐捞鱼的时候尽量别伤到鱼。
水箱有盖子,盖子还挺厚,这是为了避免太阳直晒。
水箱的旁边留了气孔。
第一时间将鱼放进水箱,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启程回城。
村长:“……”
就算速度再快,那鱼也是会死的。
马车走动了起来。
南一跑去坐在了驾马车的大叔旁边,然后一个劲儿通过水箱的孔隙往里面瞅。
似乎……能看到一个个气泡在往上面冒。
一路上,别说南一,连镇北王府的管事等,隔三岔五都要去问南一一声。
“鱼还活着吗?”
虽然对他们镇北王府来说,一车鱼,哪怕死了,他们也是亏得起的。
但稀奇和疑惑啊。
南一答道,“没有没有,活得好好的。”
每次得到这个消息,他们都要愣半响。
甚至还有人怀疑,“看清楚了么?让我也看看。”
等亲自看过之后,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一路上,都在围着那个水箱。
等到了城门口,居然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有胆大的问道,“你们真在运活鱼?活鱼呢?”
南一拍了拍水箱。
“真的假的?”
“还活着?”
“不可能吧。”
议论纷纷,热闹得很。
莫少珩想了想,让人去给南一稍了一句话。
南一得到消息后,大声道,“不信我抓起来给你们看看。”
水箱的盖子是推拉式的,这样方便快速的打开和关闭。
南一将盖子推开,直接从水里抱了一条鱼出来。
白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鱼尾还在摇摆。
哗!
“天,真的是活的。”
“你们看,它还在动。”
“这怎么可能?真的将活鱼运进城了。”
一片哗然。
死鱼和活鱼区别很大,哪怕鱼不动,也是和死鱼完全不同的。
但也有人道,“该不会是你故意捏着尾巴让它动的吧?我家乡就有卖鱼的人,用这个方法让死鱼装活鱼。”
这时,出了一点意外,南一以前也没抓过鱼,这鱼一开始在手上没怎么挣扎,南一正看向说话的人,这时突然……鱼扭着腰从南一手上蹦飞,跌落在了地上。
鱼在地上,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劲弹跳,充满了活力。
众人:“……”
这要是都是死鱼的话,那怕是要吓死个人。
南一赶紧跳下马车,“我的鱼,惨了惨了,我们运了这么久才运到这里,你怎么这么想不开,这么高摔下去,怕是直接给摔死了。”
众人:“……”
莫少珩也是一叹,这条鱼怕是活不成了,怎么也运不到鱼楼。
想了想,干脆问了一声,有没有住附近的百姓。
还挺多。
莫少珩将鱼送给了一个老翁,“现在拿回去,抓紧一点时间还能吃一口新鲜。”
一个小意外,但也证明了莫少珩真的将活鱼运进城了。
他们还伸长了脑袋,看到那水箱里面白花花的,还有好多鱼,可惜被那小道士很快将盖子又盖上了。
镇北王府的管事,笑眯眯地道,“各位,明天起,我们乌衣巷的鱼楼就开业了,要是有人想尝个鲜,请早。”
众人:“……”
消息开始小范围传播了起来。
运鱼的车也向乌衣巷而去。
今日鱼楼是不开业的,不过,莫少珩让人去通知府里,今日在自家鱼楼吃饭,算是提前庆祝明日鱼楼开业。
当然,也是因为,今日是尝试运鱼,运的鱼也不算多,但现在鱼运进来了,这些鱼肯定没法过夜,正好自行消化。
到了乌衣巷,莫少珩就去鱼楼指导厨子做鱼了。
酸菜鱼有很多讲究的地方,光是杀鱼切鱼片,都会对味道有影响,更别说腌制,炒料,熬汤等等步骤。
此时,赵景澄等十五个少年也在乌衣巷玩。
见到南一,赵景澄这个财大气粗的小胖子就道,“我请你吃猪拱嘴,今天的猪拱嘴特别入味,我听卖卤肉的小伙计说,他们掌柜今天去东市买肉,猪拱嘴都涨价了,谁让你们老是买一些奇怪的部位。”
南一摇了摇头,“我得留着肚子,我们府里今晚上吃酸菜鱼。”
声音一落,刷刷地十五双眼睛看了过来。
南一都吓了一跳,“咋……咋了?”
“给你们说,我们的鱼都是新鲜的,胡蹦乱跳,才不是那些死鱼。”
十五个少年眼睛滴溜溜的转,答道,“没什么。”
傍晚很快来临。
老夫人,永安夫人,还有府里的各位伯母叔娘,还有一大家子姑娘都到了。
还在奇怪,怎么今天不在家吃饭了?
边说边笑的进了楼,然后跑去看杀鱼了。
还被几个伯娘笑骂了一阵,“杀鱼有什么好看?全是味儿,一个个的,怎么跟猴子一样。”
不过一大家子一起来外面吃饭,气氛似乎很不一样了,跟过年一样。
这次,以酸菜鱼为主,酒楼其他的菜色也弄了些。
热闹了没多久,就开始布菜了。
莫少珩正想说,今天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随便吃。
这时,就有管家走了进来,“世子,有人递了名帖,说是来庆祝我们鱼楼开业。”
莫少珩:“……”
对于镇北王府来说,一个鱼楼开业,还没到大肆庆祝的程度。
况且,明天才开业不是。
况且,哪有刚好在饭点来上门递名帖的。
莫少珩接过名帖,烫金的名帖,还挺正式。
只是打开一看,却是笑了。
永安夫人问道,“来的是谁?”
虽然有点不合礼数,但也不能将人凉在外面。
莫少珩一笑,“没事,一个小吃货,这是专门赶着点来蹭饭的。”
然后对管家道,“我估摸着,可能不只他一个人,等会还有人来,直接带进来就是。”
此时,鱼楼外,赵景澄和范慎大眼瞪小眼。
赵景澄:“你不是说你今天早早的回家温课?”
范慎:“你不也说你今日家中有事?”
两人:“……”
赵景澄“都……都是来混吃的,谁也莫说谁。”
等管家将赵景澄范慎接了进去。
没多久,燕昱等十五个学生也陆陆续续的到了,连赵御宁都羞红着脸,乖乖巧巧坐在了位置上。
十五个少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都说家里有事吗?有事到全都绕了一圈来这里了?
好尴尬。
这时,莫少珩介绍道,“都是我在国子监的学生。”
“我们那个牧场,他们家里也都有参与。”
气氛又热闹了起来,既然是莫少珩的学生,那么这场家宴也还算是家宴。
这时,布菜的人也正好开始布菜。
“咦?好香。”
浓烈的鱼香一个劲往鼻子里面钻。
他们也不是没有吃过鱼,但这香味也太香了吧。
光是闻闻,食欲都起来了。
莫少珩一笑,鱼类食物的确和其他肉类不同,光是香味都能飘好远。
莫少珩说道,“自家鱼楼明天就要开业了,来,先尝尝自家鱼楼卖的是什么,心里也好有个数,能不能有生意就靠它了。”
众人也笑了。
不免有人调笑了两句,“费了这么大劲才将活鱼运回鱼楼,味道怎么也是好的。”
说完这才看向盛鱼的碗里。
这一看就发现了不同。
鱼肉是一片片的,嫩白到不行,和以前吃过的,要么是一块一块的,要么是一整条蒸的鱼完全不同。
“还颇有些特别。”
夹起一片鱼,光是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
往嘴里一放。
首先是鱼独特的香味,然后是细腻的口感。
惊讶一闪而过,鱼居然能做出这样的口感。
竟然完全感觉不到一丁点的鱼腥味。
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都无可挑剔,定是能受人欢迎的。
莫少珩说道,“大家不妨试试汤,这酸菜鱼最大的亮点,除了鱼本身,就在这汤里了。”
众人这才发现,每个碗里面都多放了一把勺子。
勺起汤,喝进嘴里。
那味道实在太鲜了,也只有新鲜的鱼配上酸菜,才能熬出这独特的味道来。
赵景澄小喝了一口,又赶紧多喝了两口,怎么就这么好喝?
比他们府里做的那些汤好喝多了。
明明有酸味,但却是一种让人喜欢的酸。
这汤是怎么做的啊,看着似乎也就多了一些切成丁的菜杆。
真好喝。
停都停不下来。
酸菜鱼开胃,连老夫人今天都多吃了小半碗饭。
布的菜,酸菜鱼是一点都没有剩下。
饭后,十五个少年摸着肚皮。
他们可是真来对了。
莫少珩心道,亏得他们今天运的鱼足够,不然都不够吃。
赵景澄还在那嘀咕,“我得带我娘也来吃,自从我给我娘带过卤肉回去后,她就老是问我乌衣巷有没有出什么新的合她胃口的吃的。”
一场家宴结束。
一行人开始回府。
莫少珩回到院子,现在院子中有些不一样了。
开垦出来的地块,已经冒出了各种各样的绿苗。
绿油油的,还挺好看。
药童像个小农民一样,在巡逻着,这可都是它的家当,它是一只有理想的小人参,它要住豪宅。
莫少珩洗漱过后,就睡觉了,药童推开窗爬了进来,看了看睡着的莫少珩,又乖乖地跑出去惹南一去了。
小道士,休想睡觉。
第二日,鱼楼开业,运鱼的队伍一大早就出了门。
倒是不用莫少珩跟着。
鱼楼竟然有了生意,莫少珩一打听,原来是昨晚上自己那些学生嘴馋,居然安利他们的长辈来尝鲜。
现在莫少珩和这些府邸有合作牧场,他们倒是不介意到鱼楼吃饭。
莫少珩看了看,已经订出去了好几个包厢,不错。
想了想,跑去找他的小货郎了。
鱼楼也得打打广告。
豆子正带着人抗着旗走街串巷呢,一天乐得都停不下来。
莫少珩摸了摸豆子头顶柔软的头发,“累不累?”
豆子笑眯着眼睛,“一点都不累。”
只是在街上走,哪里会累。
现在他可出名了,走到哪里别人都认识他,就是老是有人想逗他,他有点羞涩。
豆子又举了举腰间的水袋,“鹰卫还给我们准备了水袋,也渴不着。”
莫少珩看着开开心心的豆子,心道,这样才是小孩子该有的童年嘛。
然后将制作好的“酸菜鱼”旗幡交给了豆子。
除了“酸菜鱼”旗幡,还有一张“咸鱼”旗幡,一共二十几个人,足够扛旗。
一群小货郎,将地跺得啪啪地响。
以及整齐的号子声,“一,一,一二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两咸鱼。”
现在,凉京百姓,差不多也习惯了这些小货郎的存在了吧。
路上,时不时也能看到正在送货的小货郎,他们也算步入了正轨。
莫少珩回了乌衣巷,他的咸鱼铺子也是今天开张。
铺子中,两边的柜子上摆满了咸鱼,连门口都挂了一些。
只要路过,定能知道这里就是卖咸鱼的。
不过,以前众人都没有吃过咸鱼,想要推广怕也不容易,毕竟鱼可不便宜,不像包子面这些,买来尝尝也无所谓。
等豆子将那句,“收礼只收两咸鱼”的顺口溜传遍大街小巷之后,咸鱼应该也能有些名声。
南一正拿着两条咸鱼,让它们嘴巴对着嘴巴,玩得起劲。
铺子中,赵景澄等学生也在。
将铺子撑得还算热闹,恩,不是一般的热闹。
58/162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