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历史同人)——江明空

时间:2021-11-30 09:41:56  作者:江明空
  我始终相信,爱是美好的东西。如果只能导致不安与争论,那一定不是爱,而是一种奇怪的征服欲和可悲的控制欲。
  自己反思一下,可能磕CP就是这样,没人的时候孤独寂寞,有人的时候又吵来吵去。就像追星一样,没有什么所谓的“理智粉”,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不理智。我笔下的人物已经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让我去赞同黑她们的言论,就像让我去检举揭发亲人一样。连法律都允许“亲亲相隐”,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吧。我这种CP粉,没有资格去谈所谓“保持完全的理智客观”,任一件事都已染上了颜色。而对家或者其他的CP粉(或唯粉)也一样,自然也没有资格要求他们的理智。
  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卷入太多的骂战。我不想,也没有心思应付这种事。
  本来总是和朋友们说,我一定会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不让你们失望。现在这种情况,好像也不太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实在没有办法,我也许会改变一下目标,改成为自己带来更好的作品,不让自己失望。在完成这篇文的过程中,我不会去求数据、求打赏或者做任何的推广。谢谢所有看过我的文字的人,你们肯花时间在这篇文上,本身就是对我的肯定。
  好啦,谢谢你看我BB这么多,再见。下章见。
 
 
第67章 明堂焰(1)
  长寿三年五月,魏王承嗣等二万六千余人上尊号,曰“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十一日,武曌御则天门楼受尊号,赦天下,改元延载。
  前些年,王孝杰与吐蕃、西突厥作战大胜,李多祚同后突厥和室韦交战告捷,几场大战使武周威名大振,声望远播四海。
  万国来朝,四夷归附。史书上这么记载
  延载元年八月,仅仅三个月后,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世界各国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纪功德,黜唐颂周。
  武三思那时担任春官尚书,主管礼仪与外事。他帅四夷酋长来朝,坚辞固请,武曌方下制书批可。铜矿贵重,中原所产不多,各国君臣纷纷筹资,得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天枢。
  一片盛大与宏伟之中,一个没有名字的小人物,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那个司狱战战兢兢,苦力支撑,不敢惹怒任何一方。他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因为“也许”知道了什么,人们便再也不可能见到他。
  面首薛怀义被派去攻打突厥。他运气属实不错,率领的大军还没到战场,突厥人就撤退了。他不免得意,回来鼓吹一番“势如破竹”“闻风丧胆”云云,期待着皇帝的嘉奖。皇帝确实赏了不少,只是——她身边似乎多了一个人。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武曌只有这么一个面首,他从来就不懂什么叫争宠。如今看见那么个温雅谦和的御医,侍奉于皇帝身边,他气不打一处来。
  我为了陛下的国家,领兵到边疆冒死作战,陛下居然在这个时候移情于他人,这叫个什么事情!
  薛怀义心里气得慌,使起小性子来。自打边疆回来,他就躲进白马寺,与他剃度的那些小流氓胡闹,再也没有进宫。一位御史上书皇帝,告发薛怀义纠集不法武僧操练,武曌也气他不数月不进宫看望,让御史台审理此案。怀义哪里怕什么御史,到了那里,袒胸露腹躺在堂上,谁叫也不起。不一会儿,自己起来,骑马扬长而去,根本不把御史们放在眼里。这还了得,那御史七窍生烟,连忙给皇帝打小报告,说是“目无法纪,祸乱朝纲”。
  武曌也给气笑了,薛怀义为何赌气,她心里清楚得很。念着旧情,她对御史说:算了吧,怀义这是疯了,你别审他了,把那帮武僧处置处置就行。
  御史流放了白马寺一千多个武僧,然而这事并未结束。
  证圣元年,上元佳节,处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薛怀义也明白,他这辈子靠的就是皇帝,再冷战下去没有任何好处。他费尽心思,准备了几个大节目讨好皇帝,以期尽释前嫌。他叫人在明堂挖深坑存放巨佛,上搭彩殿,锦绣辉煌。皇帝驾临的时候,拉动机关,佛像缓缓升起,真如地底里长出来的一般。
  武曌看了,只点点头。不给赏赐也罢,一句话都没有的,薛怀义有些失望。好在他还留了一手,命人呈上一幅巨型画像,鲜血绘制而成。画上是一尊慈眉善目的佛,猛地一看,与皇帝也有七分相像。
  他说:陛下,这是我用自己的血画的,伤口现在还疼着呢。
  武曌微微笑了[R1] ,这把戏她还不清楚。真的是这和尚的血,她今日看见的就不会是薛怀义,只能是一个圆寂塔。
  薛怀义心凉了,心凉之后怒火又冒上来。修明堂,注疏《大云经》,两次领军攻打突厥,自己做了那么多,因为一个白净些的御医,就被打入冷宫,他不甘心。
  翌日是正月十六,元宵刚过,依照惯例,全城狂欢三日。天色暗下来,灯火灿如烟海,照得洛阳城通明,不比一夜星河逊色。入夜,观灯的人们拥挤在大街小巷,不知是谁先看到的,那座高耸巍峨的天堂冒出滚滚浓烟。
  火烧起来了。
  孩子坐在大人的肩头,贩夫走卒不再吆喝,情人停下甜言蜜语山盟海誓。百姓们驻足,一齐望去。火借风势,很快波及附近的明堂,天空亮如白昼,一角燃尽永恒的太阳。流光溢彩,满城灯火为之失色。
  这场灯火,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最盛大、最豪华、最耗费的。
  薛怀义手持火把,立于熊熊烈火之中,火光映照身影忽长忽短。他站直身子,仰面观赏自己的杰作,像一个战胜归来的王。
  这是我建起的宫殿,我也有权力毁了它。建造的时候是杰作,毁灭亦然。
  天堂明堂,穷尽大周多少财富,仓库为之耗竭。明堂是武曌得天命的标志,是她作为天子号令天下的场所,是大周王朝千秋万代的庇佑。一场烈火,华美庄严的建筑化作灰烬,散在洛阳城中。如一场大雪,家家户户屋檐瓦片上都覆上一层,人们捻一撮烟灰,让它随风散去。
  这就是明堂。他们说。
  数日之内,武曌命婉儿起草制书:天堂存放的佛像多用舍麻,舍麻易燃,工匠用火不慎以致酿成大祸。命白马寺主持,僧人薛怀义重修天堂明堂。
  总不能说,是因为面首醋意大发,一时冲动,才毁了明堂。
  可这次,武曌的确动怒了。薛怀义怎么吃醋都无所谓,但他不能公私不分,拿她的明堂拿她的江山做赌注。明堂是天命所归,一旦被毁,不正代表着上天不再护佑她,不再护佑大周么?
  薛怀义次日清醒过来,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皇帝不会轻易饶过他。偏偏这人,又带着些许当初做混混的性子,索性破罐子破摔,躲在白马寺里头不出来。这样也罢,他和那帮狐朋狗友宴饮作乐,席上口出狂言,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武曌越想越觉得危险,不得不命人训练百十健壮宫女,留在身边护卫自己。就怕和尚哪天心血来潮,跑进宫里要杀她。
  情人做到这个份上,的确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阿娘,这个问题,我帮你解决好了。”太平笑道,“保证以后,不让阿娘再为他烦心。”
  的确,没有谁比她更适合做这件事了。既然国法审不得,动上私刑,必须要绝对信得过的人来办——聪明、谨慎、周全。武曌思量片刻,便默许了。太平第一次得到母亲的差事,而且全权交由她负责。这次是表明忠心、展现能力的绝佳机会,不得有半点差错。
  她命人给白马寺那边传信,说皇帝要在瑶光殿见他。怀义没有犹疑,他以为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喜出望外。整理打扮后入了宫,直到瑶光殿,他才发觉奇怪。这里有些僻静,是个花树掩映的清冷所在,从前也不曾在此相会。
  四处张望,没有看见皇帝的影子,他正想退出去,两侧冲出来数十壮汉,将他按倒在地。
  “什么人?我是白马寺主薛怀义,你们谁敢打我!”
  这些喊叫和辩驳,渐渐被乱棍声淹没。到后来,叫嚷变成吃痛的喊叫,直到含含混混,再听不清说了什么。红肿夹杂着青紫,光秃秃的头颅上开了个染料铺一般。鲜血从鼻孔和嘴角留下来,混到一处,他动弹不得。
  “你啊,就是该打。”太平从后殿走出来,身后跟着乳母张夫人[R2] 。
  她走过去,在怀义面前俯下身,恶作剧似的摁了摁他头顶的淤伤。怀义抽搐了一下。
  “陛下是大周的皇帝,就是后宫三千又如何?你有什么资格论短长。再说,陛下年纪不轻了,承受不得勇猛刚健的男子,温和柔顺些的更讨她喜欢。别说一个,就是再多几个也无可厚非。你啊,就是不识好歹。
  “陛下何曾负你?我是她的女儿,没有谁比我看得更清楚。你与河东薛氏攀上亲戚,是拜她所赐。修明堂那么重要的事,她居然让你个面首去做,不可谓不离经叛道。注解《大云经》,征讨突厥,她是真的希望你能做出点事情来,不再被看做街头的浪荡子。她希望你能在朝堂站稳脚跟,不会因为走个南门,就被宰相打一顿。你呢,你做了什么?剃度一群无业游民,用国库的钱养他们。在街上横冲直撞,用鞭子抽来不及闪避的百姓。你啊,你只会伤她的心。”
  薛怀义被打的奄奄一息,用全力抬起头来,怨愤地看她一眼。
  “打死他。”太平站起身,冷冷地说。要退步离开时,才发觉怀义一手抓住她的衣角,抓得很紧。他艰难地爬过来。
  “你要求情么?太迟了。”公主俯视着这个男人,虽然相貌算得上英俊,却令人厌恶。她不明白母亲为何要这样的人做面首。
  “公……公主,帮我告诉陛下,她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她是我今生唯一爱过的女人。”他仰头,眼角低垂,悲哀从那里流出来。
  “你胡说什么!你疯了么?”公主一脚踢开他,那人脑袋咕咚撞在地面上,“打死他。”
  淡然而又坚决,打死他。她看着那张俊朗周正的面庞,一点一点失去表情,看着他眼里幽暗的光慢慢消散。真是个疯子,怎么说他也该知道,她是李治的女儿。在公主面前说这种话,只有脑子犯浑才做得出来。
  可我为什么有些羡慕他呢。
  这样一个人,他都有把爱说出来的权力。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
  [R1]不吹不黑,正史中的武皇其实蛮可爱的。除了会和男朋友冷战,还特别喜欢逗下属玩。狄仁杰和张德:受害者报到。就说嘛,一个过于残暴不近人情的人,不可能天下归心。
  [R2]提一笔是因为《旧唐书》中,此事太平公主交给了张夫人,完全由张夫人办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不语”和“ ”投喂的营养液。知道有你们的存在,我很开心!
 
 
第68章 明堂焰(2)
  薛怀义的尸首被装在马车里,运往白马寺。正如他毁掉的明堂一般,他的身躯在烈火中消失殆尽,浇筑入正在修建的佛塔。一个人就这样永远消散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延载二年,四月,天枢铸造完成。柱身八面,蟠龙、麒麟萦绕,上为腾云承露盘,顶部四龙立捧火珠。由武三思撰文,柱身碑刻文武百官与各国首领的名字,武曌亲题匾额“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时,改写“国”为“圀”,取天下一统、八方朝拜之义。
  诗云:辙迹光西崦,勋名纪北燕。何如万国会,颂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R1]
  外制夷狄,内安国民,国力空前,大周走上了巅峰[R2] 。
  太平却已经有月余不见婉儿了。
  武曌派婉儿去修大周的国史,也许目的之一是让她们少见面,免得生事。但此事也不这么简单,主修国史的是春官尚书武三思[R3] ,让他与婉儿共事,不免有联络两人关系的用意。或是让婉儿从一个中间立场,变得偏向武家一边,将武家与宫廷联系起来。
  一个女人的王朝,修史怎么能没有女人参与。武曌这么对婉儿说。
  婉儿想起那场鸿门宴,武三思对她说:上官才人,往后来日方长。来日方长,也许正是那次宴会,让众人觉得她与三思关系非比寻常。首先是婉儿坐到他身边,随后三思又领着众人大笑,缓和下紧张的气氛,算是为她解了围。最后劝和,让众人离开的也是他。不知道皇帝陛下是不是听闻了这些,故意把两人安排在一起。真真假假也没所谓了,既然要她去,去便是。
  武三思在偏殿休憩,他打着哈欠靠在桌案上,额头砰一下砸向桌角,这才醒过来。揉着伤处抬头,才惊觉婉儿已经进来了。
  “卷四至卷七多有疏漏,我已打回去命人重新校对。”她向主事的三思陈述今日的工作。
  “打回去?那些我不是阅过,都批了,你怎么又打回去。”三思捏了捏眼睛,一副没醒来的模样。
  “梁王阅过了?梁王——就这样闭着眼阅的?”她没有客套,笑着揶揄道。
  武三思终于睁开了眼,上下打量一下她,问:“才人犯了什么过错,怎么眉心有一道墨痕?”
  他冷笑。
  数月过去,伤口已经愈合,红肿也消下去,折断的美丽似乎恢复不少,只留这个青黑的标记。这是罪人的标记,而她身负着滔天大罪。
  “梁王,臣以为这是在说修史的事。”
  “是啊,也许这也要写进去。”他挑眉大笑了一阵,问,“你不是最喜梅钿么,怎么不见贴上,遮掩些也好。”
  “这与大周的国史并无关系,”她说,“臣是在禀告修史的工作,修史才是首要的正事。”
  “我头痛。”武三思不接话,依旧抱怨道,“你一个五品才人,就这样逼我?”
  “梁王身子不好,应该禀告陛下,告病回府上休息。占着主事的位置,不做事就不该了。”
  三思脸上堆起笑:“倒不是生病。刚刚睡过去,砸伤了而已。”
  他指着自己油光锃亮的脑门,左边确实红了些,微微肿起。
  “那臣下告退了,梁王好好休息。”婉儿行礼。她不愿再与这人纠缠,看也看得出来,再怎么争执,他也不会静心做事的。只有她一人揽下两人甚至数人的活计,才能保证修史的进度不至于太慢。
  “才人,何必当真呢。”武三思在她身后,不轻不重说了一句。
  “修史有修史的体例,办差有办差的方法。[R4] 左丘终其一生仅留《左传》《国语》,太史公两代三十余载成《史记》,班固兄妹二人前赴后继沥尽心血编《汉书》。哪有王朝开国不久,就急着正正经经写一部国史的。你说这国史是给谁看的?给后人看的?不,不,只是给陛下看的。歌功颂德,大吹大擂,通俗来说,就是拍拍马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