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历史同人)——江明空

时间:2021-11-30 09:41:56  作者:江明空
  侧边忽然蹿出一个很黑影,捏着他的衣领,将他按到宫殿墙上。
  “壮士,壮士饶命!”他觳觫发抖,漂亮脸蛋扭成一团。
  “我最讨厌人叫唤了。”那人声音清冷,右手短剑一挥,霎时刺破他的喉咙。
  昌宗的喉结上下微微耸动,口中涌出血沫,顺嘴角,下巴流下,滴在紫色的圆领袍上。他说不出话了,鲜血从喉咙的伤口汩汩涌出,涓涓细流沿着雪白的脖颈,一缕一缕流进衣领,如同春日的清泉。他痛极了,嘴唇微长,眼珠子快要瞪出来。却因喉咙割破,怎么也发不出声,任何努力只能使血流地更汹涌。扭曲的容颜,再看不出美男子的模样。
  贺娄抓住他沾血的圆领,恶狠狠盯着他:“张昌宗,你这条贱命,还不了欠她的,还不了欠我的,更还不了欠天下人的。今天,我要你的命,只是因为你不配活在世上。你自己欠的债,到下面再慢慢还吧。”她把他扔在回廊上,脑袋砰的撞到柱子。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太平,你说究竟什么是对的呢。”她们牵着手,相互依偎着。
  太平,你说究竟什么是对的呢。陛下利用且玩弄他们,他们对陛下死心塌地,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生怕陛下哪怕一天走了,自家人四面受敌无依无靠。反之,若当时陛下悉心教导两人,处处限制他们的权力,以这俩人的脾性,说不定哪一天要逆反,甚至鼓动大臣声讨陛下。
  陛下纵容他们的任性,给他们过分的权力,让他们毫无顾忌、四处树敌,都是在强迫他们成为自己的同谋。后来让他们照顾起居,只见他们两个人,又都是在逼着大臣造反。陛下给他们权力,真正重要的羽林军,却一直掌握在相王手中。陛下就是要他们死啊。
  我曾经问过陛下,为何要把这两个小孩逼上绝路。其实,他们本质都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心眼曾经也不太坏。陛下对我说:若他们心中存有正直和善意,或者有你一半聪明,都不至于走到这步。这是他们自作自受。
  若是你我,都狠不下这个心,亲手毁掉两个如花似玉,且有肌肤之亲的人吧。
  婉儿轻轻牵着她的手,抚摸着:“看出来了,你啊,就护犊子得很。表面装作不在意,流放高戬的事,恨我恨得牙痒痒。非要一报还一报,把张说也贬谪了。萧至忠和崔湜也是,推荐以后,天天催我重用重用。”
  “跟着我的人,当然不能让他们吃亏。”太平搂住她的腰,笑道,“你也一样。”
  “谁跟着你了。我们俩是谁跟着谁,你说。”她轻轻拍了下太平的手背。
  “你不也一样,为了个张说,跟我闹了那么久别扭。我都吃醋了。”她叽叽咕咕地说。
  “你就爱乱吃飞醋,从小就是。以后得改改。”婉儿垂下眼,轻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我发现,你似乎对好看的人情有独钟。高戬容貌不用提,萧至忠生的不错,崔湜更是一等一的美男子。”
  “所以我喜欢你呀。”
  婉儿笑了,把她的脑袋揽入怀中:“我也喜欢你。”
  羽林军包围了长生殿,武曌从龙床上起身,向窗外望去,只见一片刀光剑影。
  久病之躯,振衣而起。
  琴音要上去扶她,她推开。尽管已没什么气力,推的动作聊胜于无。长生殿的门前,她扔掉龙头杖,任它跌落在石板地面上,砰的一声响。她颤颤巍巍,一步一步走出来。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轮廓那样清晰。殿门外,杀喊之声顿停,无人敢动。
  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环顾四周,看见那几个大臣,笑道:“那混蛋老头儿,走了这么久,还要算计朕。”
  眼前的将军,大多都是狄仁杰的门生。他们站在那里,很好辨认,因为只有那些人敢直视女皇。狄公死后五年,终于一手导演出这场政变。
  怀英真乃奇才也,异人也!
  “陛下。”耳边传来张柬之苍老的声音,“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诛杀奸佞。事前怕泄露消息,因而没有知会陛下。擅闯宫禁,实乃罪该万死。”
  话语的内容虽然怂,口气却强硬得很。
  武曌没有搭理他,转而看向缩在后边的李显:“原来是你,是朕的亲儿子,在用兵杀人。现在小人已除,你回东宫歇息去吧。”
  李显答应着,转身就要离开,被桓彦范拦住:“太子怎能再回去!当年天皇将太子托付与陛下,就是让您承继祖业的。如今太子正值当年,我们奉太子为皇帝,希望陛下立即传位。”
  武曌没有接他的话,看向一旁的李湛:“你是——李义府的儿子吧。你父亲是朕一手提拔的,你家的荣华富贵都是朕给的。怎么今日你也在这里呢?”
  李湛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
  “还有你,崔玄暐,别人做宰相都是靠人举荐,只有你是朕亲自选出来的。你怎么也在这里?”
  崔玄暐沉稳些,毕恭毕敬地行礼答道:“我这样做,是在报答陛下啊。”
  武曌不再说话。她俯视着这支羽林军,他们本该是保卫皇帝的。瞭望许久,她回身走入寝殿,大门阖上,将政变者与前尘往事一齐关在殿外。
  “我们都离开了,只有陛下。剩她一具老弱之躯,在那里孤单地苦苦支撑。我们没办法过去,无法帮她分担哪怕一点点。”婉儿拨弄起香炉里的烟灰,快要燃尽了,几个火星冒冒失失冲出来。
  月儿,想来从前的日子,你伤我伤得厉害,比陛下深,深多了。可到了这个时候,我还是与你站在一起了。我本该陪在陛下身边,随大周一起覆灭,可我还是与你站在一起了。我很少食言,每一次都是因为你。在我这理智清明的一生里,你是我唯一的沉沦。
  “陛下离开以后,我只有你了。公主。”她说。
  “你拥有的,不是公主,是月儿。月儿永远在这里陪着你。”
  我不像你们,没什么远大理想抱负,只想与心上人执手相望而笑,桂花伴酒,春水煎茶,相拥而眠,日上三竿才起。但我生于皇家,这个梦想,似乎不太可能实现。那我的志向只有你了,婉儿。在我这豪横霸道的一生里,你是我仅有的温柔。
  “早都说了,你不该只看见我,还有天下呢。”婉儿的语气略带责备。
  “天下,天下,又是天下。”她叹息。
  “那不是你家的天下么?臣自然万死不辞。”
  太平眉眼一弯,吃吃笑起来:“我家的,那也是你家的。我俩不是一家么。”
  “谁跟你一家了。”她推推太平,以示不满。
  “不是一家么?”
  仔细想想,无论是李治的才人、武曌的才人,亦或是李显的才人,翻来覆去,还真就是一家。遗憾不曾做过太平的妻。
  天就要全然明亮了。烛火几近燃尽,散发出最后的微光,早已不能同窗外的日色匹敌。棋语敲了敲门,说外边有相王府的人,过来报信儿的。
  “让他进来吧。”太平说。婉儿听出她的声音,有些微微的战栗。颤动太轻微,若不是她听惯了太平语气,断然不会觉得异常。将手覆在太平手上,婉儿盯着殿庭的门,并没有看她,只是手指交错,抓得很紧,很坚定。
  我在。一起承担。
  “大事已定。张昌宗、张易之及张家其余三人尽数被捕,已经割下脑袋,枭首挂于天津桥示众。”
  天津桥,五颗孤单的头悬吊其上。鲜血滴在河水中,随波流去,了无痕迹。风吹过,脑袋就像风铃一般摇来晃去,只是声音并不如风铃清脆,过于沉闷些。以后,他们俊秀的面皮会一点点腐烂,眼眶生出肉白色的蛆虫,黄绿色的液体积在那里,在摇晃时流下。终于,透过面皮,人们看见其中森森白骨。那时他们便会发现,这五颗头并没有什么区别。谁的脑袋早已无所谓了,到最后,都没什么区别。
  政变告捷,松一口气的同时,她们的脸色同时黯下来。那人说完便退下了,殿庭一片安静,烛火俱灭,香炉燃尽。
  “你说,陛下究竟有没有考虑过,甚至只是某时某刻突然划过一丝念头,想让你做她的继任者。毕竟——”婉儿喃喃道,“可她从未对我提起,好像不曾考虑过一般。”
  “也许想过。可那些,早就不重要了。”太平的声音不再颤抖,取而代之的是安宁与平和。
  阿娘登上皇位,积攒了多少年的经验与人望,还那么艰难。我呢,什么都没有,就算给我,我也镇不住的。当年我若做了武承嗣的妻,或许能他继承武周,而我以皇后与太后的身份,还有机会执掌天下。现在的状况,陛下若是传位与我,意味着千年流传的礼制与宗法被彻底动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完全崩坏,整个国家的根基就土崩瓦解了。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也无人敢附和的事。外人都说阿娘最宠爱我,的确是这样。我没有继承王位的权力,她才能放心地爱护我。
  再说,我想阿娘也心疼我,不想让我走到六亲不认那一步。我说过,我这人没什么梦想,不会去争取这种东西。本就没那个心,没那个才能,更没那个狠劲儿。阿娘知道我的为人,知道我不会为了做皇帝,狠下心扫除一切障碍。心慈手软还想做上位者,只能是死路一条。
  “是啊,你说得对,对极了。只是你不做,就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有资格接替她,坐上这位子了。”语气似是叹惋。
  虽说是无端妄想,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你若能像陛下那样,做个皇帝,也挺好的。
  太平侧头看她。
  我陪着女皇游宴,这几年写了不少诗。只是这样的场合,笔下只能是应制诗、颂圣诗,我也最会写这种东西。不就是歌颂人间的繁华,歌颂帝王的伟大么。你要是做了皇帝,往后我的每一首诗,都歌颂你。
  “果真如此?”
  “当然”。
  太平托着腮,就这样笑起来,眼波温柔。
  “要我做皇帝,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说话的时候,她眉梢眼角的笑意未减半分,“婉儿,做我的皇后吧。”
  上官婉儿笑了起来。
  洛阳白马寺的钟声响起,紧接着,全城的佛寺都敲起钟来。声震如雷,气势如虹。洛阳皇城的恢弘气势仍然流淌着,天堂、明堂巍峨屹立。那座高耸入云的天枢,依旧昭示着万国来朝四夷归附。回荡久久不息的钟声,让她们不约而同回忆起长安,那座都城不息的钟鼓报晓,好像没有任何事物能终止,好像还会持续千万年。
  她们互相握着对方的手,紧紧握着。这一瞬间对视,太平终于相信,有一种牵绊,是两个人的灵魂互相欣赏,不带一丝利益,不带一丝淫丨欲。
  数十年前,鹅黄色的襦裙罩衫,棕色宫奴麻衣,一如那个对视,毫无二致。清澈明亮的眼眸,睫毛掩映着,秀美的鼻梁与下颌线,六岁的太平一眼就看见了她;掐的出水的脸庞,微微勾起的唇,看她的眼里时时带着笑,七岁的婉儿一眼就看见了她。
  流年如水。
  历经风雨,半生归来,看彼此的眼神,静静对视的目光中,仍保留着最初的纯粹。纵然深陷轮回,纵然万劫不复,你我眉眼如初,长日岁月如故。
  世易时移,你我仍在。
  [R1]殿中监田归道。
  [R2]经过资料查阅,折扇最早出现于南北朝。
  [R3]出自《庄子??胠篋》。
  [R4]出自《道德经》。
  [R5]出自《庄子??在宥》
  [R6]出自《庄子??胠篋》。
  [R7]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
  [R8]洛阳北邙山出土过一批宫女墓志,有学者考证她们便是此次政变的“功臣”。《全唐文》中,神龙元年亡故宫女墓志中,很多也有“弼谐帝道,复我唐业”一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一只舔狗”的十瓶营养液!这位兄弟/姐妹对我太好了,嘤嘤嘤~
 
 
第二部 分完结,按照惯例,我还是写点什么在后边吧…… 
  从长安钟鼓报晓到洛阳白马寺钟声,第二部 分就这样结束了。第三部分肯定会写,只是大概要等一段时间再继续。这段大概历史走向我已熟悉,大纲也写了近六万字,最近会完善一下细节部分。毕竟这段记载较多,众口难调,我得更加认真对待。 
  关于已经完成的第二部 分,的确有点难写,仍旧大多靠编。历史上,无论是婉儿还是太平,在武周时期的记载都很少。蒙曼教授认为,这体现了太平公主的低调和不输武皇的手段。但是我总疑惑,一个低调的人,为什么唐隆政变之后忽然高调起来?婉儿也是,696年就开始几乎独掌诏敕,可是696-705几乎没有什么记载。这绝对不可能是她什么也没做。个人倾向于,武皇把她俩保护了起来,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不知道还要说什么了,那就求个评论吧。最近因为升学方面的事,也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写文在做什么,又究竟有多少意义。所以在这里求一点鼓励和安慰吧,没人喜欢看的话,就真的毫无意义了。没有评论的时候,我会觉得这篇文没有人喜欢,便更怀疑自己写作的意义。虽说我是个业余小白写手,全凭一腔热血,技不如人很正常。但当我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仍然会想,是不是该放弃,让更专业的人做他们专业的事情。
  那时候,就只有安慰自己,很多人写文中途放弃,我能写完就很了不起。
  曾经有朋友问我后续写作计划,我一直说没有计划,随缘,走到哪算哪。但现在我想,等《唐妆浓》完结以后,就不写了吧。体会过一次,的确很有趣,但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承受第二次了。所以,珍惜这里最后的文字,珍惜婉平最后的几年。谢谢你们。
  真的很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你们,喜欢婉平的你们,都好棒!
 
 
第106章 斗功臣(1)
  好想去看看陛下。不知道她现在想着什么,又过得如何。
  “婉儿说的是谁?别告诉我是李显那家伙。”她笑着,努力去化解眼前人脸庞的阴霾。
  “太平,她是我今生唯一的君。”牵起她的手,目光落下,说得郑重其事。
  似乎是叹息一声,太平紧紧握住那只手。垂下眼帘,咬着唇,缓缓摇了摇头。
  事情再清楚不过,无论李显如何淡化政变的意义,如何吹捧母亲的文治武功,全是他的事。他自己可以这么做,别人却不能。形势仍旧不明朗,任何人私自探望女皇,都有些瓜田李下的意味。正如武曌自己所说,最后一程,她只能自己走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