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一世,不论是他还是薛恕,都变了许多。
这种变化叫殷承玉满意,因此更多了几分耐心与纵容,说话的语气也不知不觉柔和下来:“你还有何事要禀?”
此时恰行至回廊转角之处,薛恕轻轻飘飘一个眼神,随他一道过来的崔辞领会了他的意思,抬手将东宫护卫拦在了原地:“我们督主有事要单独禀报殿下,诸位留步。”
薛恕在慈庆宫当过差,护卫虽与他相熟,却也不敢贸然留太子一人。领头的护卫长征询地看向殷承玉。
崔辞的声音并不小,殷承玉自然也听见了,微微颔首。
护卫留在原地,只有薛恕与殷承玉转过拐角。
廊腰缦回,从护卫们的位置看过去,只隐约看到暗红的袍角。
殷承玉被夹在薛恕与廊壁之间,抬眸看他,语气带了点玩味:“这就是薛督主要禀的事?”
薛恕逼近他,直勾勾与他对视,眼底情绪一览无遗:“殿下已经数日未曾召臣。”
“你已不是东宫属官。”殷承玉微眯起眼,指尖从他凸起的喉结划过:“薛督主当早日认清自己的身份,免得惹人闲话。”
“这几日,殿下便半点不曾想起臣吗?”他恶狠狠地盯着殷承玉,只觉得这人就像外头纷飞的白雪,看得见却抓不住,叫他恨得牙痒痒,却又心甘情愿地追逐:“臣对殿下,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明明是情话,但从他嘴里吐出来,一字一顿,宛若恶语。
又似乎有些怨愤。
殷承玉却未答,漂亮的凤眼往上掀起,眼底有从容的笑意:“薛督主今日模样,恰叫孤忆起一位故人。”
他看进薛恕眼底,没有半分闪避:“这故人薛督主应当也是识得的。”
薛恕眼神闪动,顿了下方才疑惑道:“哦?殿下说得是谁?”
又在装傻。
殷承玉冷嗤一声,手抵在他的肩上,坚定地将人推开,朝他笑了下:“你猜。”
说罢,便拂袖走了。
瞧着有些许不快。
薛恕瞧着他背影,舌尖舔过齿列,有些许烦躁。
他知道在殷承玉在说什么,殷承玉也知道他明白。两人心知肚明,却谁也没有先捅破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薛恕走进风雪里,借由风雪平息心底的躁意。
雪花拂面而来,叫他又回忆起了地宫里刻入骨髓的冷。那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往事不堪记,于他如此,于殷承玉想来也是如此。
他不明白为什么殷承玉总是屡屡试探他。
他不敢承认,也不愿承认。如今的一切宛若镜中花水中月,他怕一旦说破了,梦便醒了。
上一世苦守五年,他夜不能寐,更遑论梦见他。
他心甘情愿收敛起所有爪牙,只留下他喜欢的模样,不过是想在这美梦里沉溺得更久一些,最好永远也不要醒。
薛恕定在风雪当中久久未动,最后小心将挂在颈上、藏于衣中的玉戒拉出来,以唇轻触。
天太冷,玉戒上沾染的体温散去,竟比冰雪还要冷几分。
上一世他一遍遍亲吻冰棺时,也是这样冷。
身体里的渴望如野草疯长,薛恕忽然很想拥抱殷承玉,确认他的体温。
只是殷承玉早已经回了慈庆宫,而他如今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东厂督主,再不能同从前一般,肆无忌惮地出入慈庆宫。
薛恕将玉戒重新放回去,遥遥看着慈庆宫的方向,心想再等一等,再等一等。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又煎熬。
好不容易等到深夜,风雪停歇,宫中巡逻的侍卫们也寻了暖和的角落躲风,换了一身黑色常服的薛恕才踏着夜色,去了慈庆宫。
熟门熟路地绕开防卫,潜入了太子寝殿。
为做百官表率,今冬慈庆宫没有烧地龙,屋子四个角摆放了青铜兽纹暖炉,碳火烧得倒是很足,偶尔爆出一两点猩红的火星。
薛恕在暖炉边驱除了寒气,才绕过屏风,到了拔步床边。
这个时辰,殷承玉早已睡下。
他畏寒,半张脸都藏在了被子里,捂出来的热意将他的脸颊熏得微红,中和了眉眼间的清冷之感。
薛恕在床边蹲下来,贪婪地看着他,最后小心翼翼地将被子往下掖了掖,将脸埋在他颈窝里。
殷承玉不喜奢靡享受,却唯独偏爱熏香,不论是衣裳还是被褥,都要用雪岭梅熏过一遍。
雪岭梅味道清淡,用在这冷冷清清的人身上,便越添冷冽。可此时这冷淡的香染了暖意,便又沁出丝丝缕缕的甜来。
薛恕阖着眼,深深吸一口气。
雪岭迷的香味合着另一种说不出来的、独属于殷承玉的气味涌入鼻中,充盈了他干涸空虚的胸腔。
疯狂叫嚣的不满平息了下来,风雪褪去,又有另一种热意涌上来。
他抬起头来,长久地凝视着睡熟的人,眼中闪过贪婪与欲,却最终都被压制下去,只余下未得到满足的渴。
将手伸进被子里,薛恕摸索着找到了殷承玉的手,小心地握住。
动作轻柔又克制。
从前他不懂情爱,只会强迫与掠夺。
他只以为将神灵拉下神坛占为己有,便是圆满。可后来发现,这从来不是他真正所求。他想要的不是拉着神灵堕落凡尘,与他沉沦。而是想要神灵俯首,眼中只看他一人。
只是他明白得太晚,歧路已走了太远。蓦然回首之时,才发现早已与所爱之人分隔两端,遥不可及。
覆水难收,破镜难圆。
是上天恩赐,才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薛恕就这么坐在脚踏上,握着殷承玉的手,静静守着他。
源源不断的暖意从相握的手上传来,叫他安心。
殷承玉模模糊糊间感觉到有人抓住了自己的手,那感觉太过熟悉,以至于提不起丝毫警惕之心,只是皱着眉不甚清醒地睁开眼扫了一眼,瞧见熟悉的身影时,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大半夜你不去睡觉,坐在这做什么?”
薛恕没想到会吵醒他,僵了一瞬,却没有松开手,嗓音有些哑:“臣想殿下了。”
殷承玉拧着眉看他,清醒了一些:“又做噩梦了?柜子里有被褥,去罗汉床上睡。”
薛恕却只是摇头:“我想看着殿下。”
殷承玉不知道他又犯了什么疯病,盯着他看了半晌,却到底没有挣开他的手,又藏进了被褥里,含糊咕哝一句:“随你。”
作者有话要说:
大狗勾:?殿下竟然没有邀请我上床睡,这不河狸。
殿下:。
第92章
薛恕就这么握着殷承玉的手,在脚踏上合衣将就了一夜。
交握的手让他安心,这种踏实感甚至抵消了身体上的疲惫,到了天亮时分他便醒了,精神却比往常还要更好一些。
榻上的人还睡着,他不想吵醒他,也舍不得松开手,就支着腿坐在榻边,眼也不错地看着他。
用目光一遍遍将这张朝思暮想的脸镌刻在心底。
被他用灼热的目光盯着,殷承玉便是个木头人,也该有了感觉。他睁开眼来,脸往床边侧了侧,果然就对上了薛恕黑漆漆的眼。
见他醒来,薛恕又往前凑了些,指腹摩挲着他的手背,哑着嗓子叫了声“殿下”,声音带着清晨刚睡醒的低沉,有些像厚重的埙,音色幽深,绵绵不绝。
不轻不重地搔殷承玉心口上。
撑着手肘坐起来,锦被滑落,两人相扣的手也露了出来,殷承玉瞥了一眼,眼珠又斜向薛恕:“还不松开?”
交握的手不舍松开,手心霎时空了一块,薛恕留念地捻了捻指腹,站起身来,抿唇看他:“臣伺候殿下洗漱更衣。”
“薛督主还不走?”殷承玉赤足踩在脚踏上,雪白的中衣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宽松,衣襟自然散开些许,露出纤长的颈子和一截精致漂亮的锁骨,墨发随意垂落,几缕乌黑的发恰落在锁骨与肩线之间的凹陷处,又轻轻滑落下去。
他姿态肆意,像浪荡随性的名士,眠花宿柳之后醒来,满身皆是风流。
而薛恕恰是那花与柳。
殷承玉勾着一点笑瞧着他,像是在下逐客令,又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似无情,似多情。
多情总被无情恼。
薛恕不答,拉了床边的铜铃,熟门熟路去柜子取他今日要穿的衣物。
听见铃响、端着洗漱用具进来的郑多宝与他撞了个正着,顿时愣了下:“薛督主怎么怎么早就来了?”
薛恕面不改色地扯谎:“有些事要同殿下商议。”说着自然而然地将他手中的铜盆接过,道:“殿下刚起,我来伺候吧。”
将铜盆交给他,郑多宝晕晕乎乎出了内殿之后才反应过来不对,薛恕如今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了,按品级论,比他的品级还高些,怎么还在干这伺候殿下的活儿?
接着他又有些欣慰地笑起来,这薛恕果然是个知恩图报的,恐怕还念着殿下的知遇之恩呢。
不忘本好!
今日薛恕不必去司礼监当值,便也不着急走。
伺候殷承玉洗漱、更衣之后,他才就着殷承玉用剩下的盐水漱了口,又拧了铜盆里的帕子擦脸。
殷承玉乜着他,微嗤:“你倒是不见外。”
神色间却没有斥责的意思。
“若殿下不允,臣也不敢。”薛恕回眸看他,漆黑眼底充斥着浓郁的情愫,毫无遮掩。
他发现每每露出这样的神情时,殿下对他就格外宽和一些。
殷承玉果然只是哼了声,并未再多说什么。
反倒是郑多宝又去而复返:“大公主说有急事求见殿下。”
这么一大清早就来求见,看来确实是有紧急之事。
“将人请到弘仁殿去。”
薛恕见状,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只当自己还是在慈庆宫当值的时候。倒是慈庆宫其余宫人瞧见他,都面露惊讶,想不明白东厂督主怎么会一大清早出现在慈庆宫。
别是从前在慈庆宫受了气,现在来找回场子的吧?
二人去了弘仁殿,便见殷慈光等在堂中。
他今日未穿大燕公主的宫装,反而穿了身小太监不起眼的灰蓝色衣袍,长发挽在帽中,完全露出来的五官苍白精致,越显得病弱。
一看便是刻意乔装掩人耳目。
瞧见殷承玉后,他深深行了礼:“惊扰太子殿下了。”
殷承玉抬手,叫宫人们退了出去,只留下薛恕:“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殷慈光将昨日景仁宫中发生的事说了,又自袖中将文贵妃给的香囊拿了出来:“这是文贵妃给的,回去后我已经仔细检查过,并未发现香料有任何不妥。”
文贵妃说香料里掺了蛇胆草磨成的粉末,长久佩戴可令人丧失神志。
可他遍览医书,却并未听过什么蛇胆草,仔细检查之后,更未发现香囊有任何不妥。
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就听殷承玉将他的猜测说了出来:“文贵妃不是蠢人,怎么可能贸贸然就让容妃去暗害母后,这香囊恐怕多半是在试探。”
虽然一个香囊指认不了什么,但纵观文贵妃行事,足见她是个谨慎之人。
所谓太医也查不出来的蛇胆草,更像是在诈殷慈光母子。
若二人反水,将实情告知殷承玉,一个查不出毒来的香囊反而可能会叫双方之间生出嫌隙;而二人若是依她所言将香囊献给了虞皇后,那这香囊便是文贵妃现成拿捏的把柄。
“你再送去给太医确认一番。”殷承玉将香囊扔给薛恕,眉间有些阴翳:“殷承璋已身死,孤本不欲对文贵妃一介女流赶尽杀绝,但如今看来,倒是孤太过心慈手软了。”
殷慈光第一次见他露出这样阴戾的神色来,打眼一看,竟与站在他身侧的薛恕有些许相仿。
“文贵妃留不得了。”
殷承玉双手负于身后,思索片刻后道:“既然文贵妃想试探,那我们便将计就计好了,先暂时稳住她。至于恢复身份之事……”他扭头看向薛恕:“你尽快去办。”
薛恕收起香囊应是。
“皇长姐便先回吧,香囊给太医验过之后,便命人送还于你。不必太过担忧。”殷承玉道。
殷慈光颔首,临走前又拱手深深一揖:“殿下之恩,莫不敢忘。”
*
自从香囊送出去之后,文贵妃便一直派人盯着永熙宫的动静。
两日后,听说容妃去坤宁宫请安时,文贵妃便笑了:“本宫说什么来着?这养在身边的狗反口咬人才最痛。”
她厌恶容妃与殷慈光,却更憎恨皇后与太子。
殷慈光不是要投靠太子寻求庇护么?太子不是要当个宽厚的储君么?
那她就设计逼着殷慈光反咬太子一口,让这两人去窝里斗。
文贵妃轻轻抚摸着画上的人,嗓音轻柔透着冷意:“璋儿别急,母亲会为你报仇的。”
她盯着画像看了片刻,才小心将画卷收起来,藏起眼中的怨毒。让女官替自己化了时兴的妆容,换上鲜亮颜色的衣裳,去乾清宫侍疾。
隆丰帝病了这些日子,一直没见好,自然也没有精力再去宠幸女人,但他大约是年岁大了,虽然耕不动田地了,却尤为喜欢鲜嫩的少女伺候在跟前。
仿佛这样就能让他挣脱暮气,感受到几分鲜活劲儿。
这些日子,德妃可是揣摩着上意,送了两个容貌身段出挑的少女过去伺候着,听说将隆丰帝哄得开怀,都已经封了美人。
文贵妃在年龄上没有优势,但她盛宠不衰这么多年,凭得可不单单是容貌,还有对隆丰帝的了解。
今日她铆足了劲儿准备来争宠,却不料到了乾清宫,却扑了个空。
她瞧向总是伺候在隆丰帝身边的高贤,诧异道:“陛下龙体未愈,怎得未在宫中休养?”
高贤面色不太好,但文贵妃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压抑着不快道:“陛下去玄穹宝殿同紫垣真人论道了。”而随侍的是薛恕。
他隐约觉得那紫垣真人恐怕和薛恕之间有些关系,可如今隆丰帝对紫垣真人奉若神明,他也不敢贸然开口,只能眼睁睁瞧着薛恕趾高气昂占了他的位置。
72/108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