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他们这边的旱地一般会种三种粮食作物:玉米、红薯和小麦。
  这三种作物里面小麦是最娇贵的,要费很多心思去侍弄,麻烦程度不亚于种水稻,一亩地可以收两百来斤的小麦,晒干去皮磨成粉得到的白面差不多只有一百来斤,一斤白面十五个铜板,一百斤白面就是一两银子又五百文。
  玉米和红薯的要简单很多,种下去之后不用花费太多心思去管他们,只要记住施肥、除草,偶尔再浇浇水就行。
  一亩地能够收五百到六百斤玉米,将玉米晒干脱粒再磨成粉差不多能得个三百斤的细玉米面,一斤细玉米面四个铜板,三百斤就是一两银子又二百文。
  红薯的价格最便宜,在秋收的时候两斤红薯只能卖到三文,一亩地能收八百斤左右的红薯,卖出来的价格和三百斤细玉米面差不多。
  对比起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最后能够卖到手的银子,家里稍微多两亩地的人家都更愿意种玉米或者红薯,而不愿意种小麦。
  现在出现了另外一种和红薯很像的紫薯,虽然说紫薯的产量比红薯低,但是再低也大概能有个六百斤一亩吧,一斤紫薯卖四个铜板,一亩地产出的紫薯能够卖出二两半银子,都快赶上一亩水田种出来的水稻卖的价钱了。
  比起黎成石只是单纯的劝黎成力说种紫薯能挣钱,黎成志给出了对比数据更为直观,只要是个脑子没问题的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黎成力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种那么多紫薯,因为他担心紫薯的价格等到秋收的时候会降下来,产量低价格还卖不起来的话,不如老老实实种红薯。
  黎成志是大哥,面对弟弟的时候才不会那么客气,直接噼头盖脸说了他一顿:“感情我刚才对你说的那些都成了废话,想要挣钱就得有风险,哪有在家里安安稳稳地坐着就有银子掉在手里这么便宜的事。”
  “你想想,你除了旱地还有水田,其中两亩旱地不收税,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出去做零工,就算种紫薯最后没能挣到钱也不会亏什么,大不了就是白费些力气累一点,连这点决心都没有,做事畏首畏尾的,还不如你家两个丫头呢!”
  黎成志的话说得黎成力两颊泛红,回去想了一个晚上后他决定听大哥和三弟的话,四亩旱地全都种上紫薯。
  紫薯是新的品种,家里没有种薯,只能去县城粮铺买,一亩地大概需要五十斤种薯,四亩地就要两百斤,算下来要花八百文,因为后期可能还需要补种,黎成力咬牙拿了一两银子出来,买了二百五十斤紫薯回去。
  这是因为今年是第一次种才需要买这么多,等到明年再种的时候自家有留种薯,就不用在外面花钱买了。
  二百五十斤紫薯,基本把县里这家粮铺剩下的紫薯给包了,毕竟这是一种新粮食,粮铺的老板不知道好不好卖,当初就只买了几百斤回来,年前卖了一些出去,这会儿统共只剩下了三百斤不到。
  买到了紫薯之后,黎成力将它们小心地运回家放到自家粮仓干燥阴凉的地方,等到春耕准备秧苗的时候再打开处理。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23章 再看铺面
  买回来了两百多斤紫薯后,黎成力的心逐渐安定了下来,现在种薯已经买回来了没有后悔的余地,等到春耕开始他就好好侍弄这些能够卖高价钱的紫薯,争取今年多攒钱!
  黎成石那边观察了两天之后也松了口气,二哥买了种薯回来瑾哥儿没有再做梦,看来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现如今就等着春耕开始和秋收过去,希望到时候能够多收些紫薯。
  黎成力买紫薯的事他们三兄弟都默契地没有告诉黎老头和黎老太,因为种薯的价格高,他们担心两位老人知道后跟着担心。
  由于买种薯花了不少钱,过完年后距离春耕还有一小段时间,黎成力就将儿子放在爹娘那边,每天都去县里找零工干,争取早点把钱挣回来。
  没两天黎成石的假期也到了,他收拾收拾包袱同家人告别后回去了县城,每次年后县衙都会积压一堆事务要处理,他还有得忙。
  在黎成石返回县衙的第二天,一直没有联系过黎成志的诚心伢行过来了人,过来的这个伢人看着二十多岁,他自我介绍姓乔名越,让黎成志叫他小越即可。
  他过来找黎成志当然不是问黎成志还买不买铺子,而是告诉黎成志有客人在他们那边登记售卖一间符合他要求的铺面,询问黎成志要不要去看看。
  “走马街四号?”黎成志觉得这个名字莫名有些耳熟。
  乔越脸上带着容易让人心生好感的笑容说道:“黎大哥还记不记得上次你去我们诚信伢行时的事,当时我们掌柜给你介绍了三间要出租的铺子,其中一间铺子就位于走马街,当然那间铺子现在已经租出去了,距离四号铺子不远。”
  说完,乔越就开始介绍起这个走马街四号铺子的情况,非常巧合的是这个铺子的老板卖铺子也是为了他儿子,他儿子考上了府城那边的官学,他打算卖了这个铺子去府城那边给儿子置一个小院。
  听了乔越的话,黎成志第一反应是怀疑,主要是年前那个姓梁的当初也是说他儿子要去州城读书他们一家才卖铺子的,这会儿出来一个卖铺子给儿子在府城置办宅子的,他很难轻松相信。
  做伢人的都很会看人脸色,乔越也知道之前有个姓梁的人骗买主定金的事,见黎成志不相信没有介意,反而笑着解释道:“这间铺子的主人姓金,金老板家底颇丰,他不仅在县城有好几间铺面,在咱们县的各个镇也有不少铺子,要不是在府城买宅子差了二百多两现银,他是不会轻易卖铺子的,我听掌柜的说黎大哥的弟弟在县衙当差,要是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查一查。”
  金家属于在县城不怎么起眼,但实际上挺有钱的人家,他们家几代人做生意积累了不少资产,除了铺子还有城外的庄子、田产,只是他们家没有想过要去州城或者府城发展,才一直留在昌平县里。
  这一次卖铺子算是个意外,府城的宅子比县城贵得多,在县城用二百来两就能够买到一个不错的一进宅子了,如果是在府城稍微位置地段好一些的一进宅子要五百两,反而是更大的宅子要便宜些。
  金老板要给他儿子买的就是一个二进的宅子,宅子已经看好了,七百两,这个数目对金家来说不算单,但是他做生意要银子周转,家里暂时只能拿出来四百多两现银,还差两百多两,金老板不想找别人借,才想到了卖一间铺子。
  金家的其他铺子都比走马街这一间大得多,短时间不容易卖出去不说,金老板也舍不得卖,而在镇上的铺子又没那么值钱,得卖两三个才能凑够数量,所以挑选了一番之后他决定卖了走马街四号这个小铺子。
  这些都是乔越打听到的,但是他没有全都告诉黎成志,他只需要把这个铺子的情况说清楚了就行。
  他们诚心伢行做生意讲究一个诚心,不会没弄清楚就胡乱开口,他既然敢这样说,就有信心自己说出来的东西没问题。
  其实黎成志并不是说他真的不相信,只是刚出了那么一件事又听说了差不多的缘由,下意识怀疑一下罢了,既然诚心伢行的乔越对他们那么自信,他就暂且相信他们,先去看看铺子再说。
  挨着南门一共有三条比较大的街道,分别是走马街、熙上街和玶杜街。
  这三条街中最靠近南门的是走马街,因为距城门近,人气也是三条街最旺的,而且这条街的铺子没有那种很大的,都是一些中小型的铺子,不存在大铺子的大招牌挡住了小铺子这类问题。
  另外,在走马街的铺子都是按照距离南门的远近来排序,序号越小距离城门就越近,所以走马街四号是一个非常非常接近南门的位置。
  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还没有过去看铺子,黎成志就已经对它的位置很满意了。
  这个铺子以前是卖酒的,虽然铺子里的东西已经全都被清理干净了,但是走进去之后还是能够闻到一阵酒香,黎成志忍不住陶醉了一下才开始认真打量铺子。
  因为东西已经搬空,所以铺子看着干净整洁又清爽,也能直观地看出来房子的老旧程度,墙壁当初是用青石修的,用了差不多有十三年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屋顶的瓦片、梁柱也都看着挺好的,没问题。
  还有,这是个相对而言比较方正的铺子,黎成志大概估算了一下,规划了灶台之后还可以在铺子里摆放四张长方桌,一次性最多容纳二十四位客人吃米线,对他们这个小小的米线铺子而言足够了。
  说实话,无论是比较哪个方面,这个铺子比之前梁家的那个铺子都要更好得多。
  看完了铺子之后,黎成志才问乔越这个铺子的价格,他觉得应该不会少于三百两。
  黎成志的直觉没有错,乔越说金老板定的卖价是三百一十两,大概是看出来了黎成志对这个铺子很满意,他低声提了一句,说这个价格比较公道,不过如果他们确实想买的话应该可以同金老板再说说。
  这个铺子让黎成志很满意,从开始打算买铺子起,他就趁着空闲的时候把这附近的铺子都给跑了一遍,对铺子的好坏、价格等等不说了若指掌,至少不像刚开始那会儿那样两眼一抓瞎什么都不清楚,在接触了不少铺子后,看到这个铺子的第一眼他就知道不差。
  所以,黎成志直接对乔越说铺子是他们兄弟两人合买的,他中午就去找他弟弟过来再看一下铺子,如果没问题的话希望下午的时候直接约金老板面谈,今天就把铺子给定下来。
  铺子的确是他们兄弟两人合买的没错,但是黎成志去找黎成石的目的不仅仅是让黎成石过来看铺子,更是想让他查一下这位金老板在县衙的户籍档案,看看他儿子是不是真的要去府城官学读书。
  如果金老板那边没问题,他们再看一次铺子,黎成石同样满意的话这间铺子他们就买下来。
  乔越听明白了黎成志的话外之音,买铺子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当然应该小心谨慎,他笑了笑,告诉黎成志随时可以到诚心伢行找他再看铺子。
  这时候米线摊位的生意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忙,白秀荷和黎草叶两人勉强忙得过来,黎成志同乔越分开之后就立马朝县衙赶去。
  今天是年后县衙第一天开工,黎成石这边还在找回办事的感觉,刚处理完几件事就听人说他大哥过来了,让他出去一趟。
  找回感觉不容易,黎成石将手上正在做的事做完后才起身走出去。
  黎成志已经在外面有些等不及了,看到弟弟出来立马把他拉到一旁:“三弟,刚才诚心伢行的人过来带我去看了一间铺子,位置在走马街四号,卖三百一十两,铺子主人姓金,好像是本县的大户,伢人说他儿子考上了府城的官学,他卖这间铺子是为了给他儿子在府城买宅子,你今天上午要是有空就查一查这个金老板的情况,没问题的话中午咱们再去看一次铺子,最好是今天就定下来。”
  虽然黎成志说得比较急,但黎成石都听清楚了,走马街四号这个位置不错,卖价是合理的,县里好像是有一家姓金的大户。
  将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后,黎成石点点头:“大哥,我一会儿就去查一下金老板的户籍档案,没问题的话我会在中午休息时间过去找你。”
  知道县衙刚上工三弟很忙,黎成志没有拉着他说太多:“好,那我不耽误你做事了,你回去忙吧,咱们中午见。”
  说完黎成志就跑开了,其实不仅是三弟忙,米线摊位上也很忙,他得赶紧回去,等会儿中午还得再去看看铺子,如果看中了他要立马回家取银子,可能从中午开始他就没法在摊子上做事了。
  回到了县衙的黎成石在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总是静不下心来做事,他老想着大哥说的铺子和金老板,眼看着好一会儿了一个字他都没看进去,干脆放下手上的笔,转身去了户房那边。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24章 买铺子
  这一回卖铺子的金老板没有问题,黎成石看着户籍档案上金家后面那一连串的铺子、田产,以及金老板儿子档案后面的“府城官学”四个字,心彻底定了下来,既然铺子的主人背景没问题,卖铺子的缘由也不是胡扯的,那就只差他也亲自去看看铺子合不合适了。
  中午时分,抓紧时间在县衙食堂吃过了午饭之后,黎成石就去找黎成志一起看了看这间铺子,没有意外,铺子的各个方面他都很满意。
  按照黎成志的意思是今天下午就赶紧找到上金家人把铺子的钱给了、到县衙把房契改好,以免夜长梦多。
  不过黎成石不这样打算,因为他考虑到自家瑾哥儿的能力,尽管昨晚瑾哥儿没有做梦已经基本可以说明铺子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一间铺子要三百多两,他还是想要更加谨慎一些,最后检验一下这间铺子,如果没问题再买下来。
  黎成石的这个考量是不可能对着黎成志说的,整个黎家就他们夫妻和爹娘四人知道瑾哥儿会做预知梦这事,如果知道的人多了容易说漏嘴。
  所以,黎成石思索怎么才能让黎成志同意他的提议,也让金家那边接受缓一天给钱。
  正好在这个时候,金家的大管家过来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伢人和黎成志他们说自家老爷今天要很晚才会回到县城,估计那时候已经天黑了,没法去县衙改房契,能不能延迟到明天上午。
  金老板前天就去了府城,原计划今天中午就该出发回来的,临时有事要耽误半天,得下午挺晚了才能往回赶,所以收到家仆的口信说黎家人要买自家铺子后,他直接把手边的大管家给派出来。
  听着金家的管家这样说,黎成志想到了梁家的事,他忍不住又开始担心起来,戳了戳弟弟,让他来问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黎成石倒是松了口气,他直觉金管家没有骗人,这样的话就不用他找理由拖到明天了,于是他站出来说:“明天改房契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想要今天把铺子给定下来,大家写个契约书吧。”
  金老板人不在没关系,他把自己的私印给了金管家,立契约的事大管家可以代替。
  诚心伢行同傅家伢行不同,在单子没有彻底完成之前,他们家不会收定金做保证,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他们牵线的单子谈成后他们再收佣金,如果他们牵线的单子最后没能成,他们就相当于白忙活了一场。
  虽然没有金钱的约束,但是契约是有用的,金家的生意做得大也很讲究诚信,盖上了金老板私印的契约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撕毁。
  两家的契约被黎成石收着,他直接拿回县衙,明天交易铺子的时候再取出来,黎成志则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摊位上,帮着把最后一点米线卖出去。
  因为心里惦记着这边的铺子,做事的时候黎成志有一点心不在焉,好在摊位上的活都是做熟练了的,倒是没有出什么问题。
  白秀荷和黎草叶都看出来了黎成志不对劲,忙起来的时候没有功夫问,等到了回村路上没有人的地方,白秀荷才问他:“成志,你今天上午去干啥了,回来之后就一直走神。”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