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黎成力眨巴着眼睛想了想,除了种地他还有什么打算,他往年好像除了种地就是出去做零工,没有其他的了。
  至于说他娘提到的什么攒钱、存粮食、添置家什、准备嫁妆、留意合适的小子、教育儿子这些,黎成力只觉得自己脑子里仿佛有一团团麻线纠缠在了一起,理都理不清。
  看着黎成力那样,黎老太就知道他肯定没有想过,叹了口气,把自己最关心的问出来:“种地、攒钱那些你不一定要想多明白,只要脑子有这个概念,不要有一分钱用掉一分钱就行,至于说春丫头和夏丫头的事还早,你要记着有这么一件事,我这个当娘的也会帮着你参谋,主要是明才,明才你打算怎么办?”
  单独问某一个问题,黎成力就不用纠结那么多,直接回到道:“娘,我之前就想好了,教他种地,不管以后他有没有出息,只要还有地在总不会饿着。”
  黎成力是他们三兄弟里最像黎老头的一个,没什么别的心思,看重土地和粮食,不求挣大钱。
  黎老太叹口气,问他:“农忙的时候可以让他下地跟着你一起干活,农闲的时候呢,咱们家已经分家了,你们父子两人手上的地不多,没必要天天都耗在地里,农闲时你怎么打算的?你地里产出的粮食只够你们一家人自己吃外加日常开销,有了别的事需要钱怎么办?成力,你农闲的时候应该想想做点什么多挣钱。”
  手上有一门手艺的人农闲可以做东西挣钱,没有手艺的人只能出去卖力气挣钱,黎成力属于没有手艺的人,农闲没法教儿子什么,不如出去挣钱攒起来。
  黎成力有些为难地说:“可是如果农闲的时候我出去了,明才就没有人管了。”
  “我和你爹不是人?”黎老太反问,“春丫头和夏丫头基本天天都到这边来,你把明才也送过来不就行了,反正你爹时不时要下地,到时候带着他一起跟着干活,不会让他闲着的。”
  其实说是农闲也不完全是真的闲,只是活比农忙的时候少很多,想要让庄稼长得壮实锄杂草和施肥必不可少,还要在没下雨的时候多浇水,这些活比较琐碎。
  黎成力听完很是为难,他觉得爹娘明明到了该享福的年龄,自己不管是分家前还是分家后都一直让爹娘替他费心费力。
  “你娘我还年轻得很,你爹也是,下地干活不比你差多少。”黎老太翻了个白眼,“再说了我又没说要天天帮你看孩子,你不出去做零工的时候就自己带着。”
  这边黎老太劝着黎成力在农闲时把孩子交给他们老两口管着,另一边黎老头则问起黎成志和黎成石买铺子的事怎么样了。
  先前梁家铺子闹的那一出也就县城的人知道,像上河村这边是不知道消息的,黎老头只是想着距离儿子提出说要买铺子过去这么久了,想问问有没有什么眉目。
  看着两个儿子都摇头,黎老头有一点惊讶,问他们就连一个铺子都没有看过吗?
  当然是看过的,但是那个铺子可不能买,黎成志和黎成石对视一眼,都默契地没有把梁家铺子的事说出来。
  梁家那两个铺子分别卖给了两家人,刚开始他们买下铺子的时候很是高兴,因为便宜了十几两银子,但是没过几天就发现了问题,一旦他们过去打开了铺子要做什么,之前想买铺子却没有买到的人就过来,还找了些没事的三姑六婆在门口骂骂咧咧的,做什么都不顺。
  虽然那些没有买到铺子的人可能只会做几次这种恶心人的事,但是只要有了这些事,铺子的名声肯定会传得不太好,短期内做生意势必受到影响。
  这两间铺子的现状彻底让黎成志和黎成石打消了最后那一点点没有买到铺子的遗憾,不再去想铺子的事。
  铺子的事不着急,黎成志宽慰了黎老头几句,赶紧换了个别的话题,想起他听人说过粮铺有一批外地来的新品种,问他爹要不要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一亩新品种。
  刚才黎老头安排明年怎么种地的时候黎成志没有提,都已经说完了才突然提起,黎老头的脸色一黑,看着他:“是什么种子?”
  黎成志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听过来吃米线的客人闲聊说过,据说是一种颜色不同的红薯,具体是什么颜色他没注意听,只留意到了他们说的口感和红薯不一样,他赶紧把自己听到的说出来。
  对于粗粮的口感黎老头没有什么追求,他以前挨过饿,只要是粮食他就能吃下肚,他也觉得粗粮吃起来都差不多,想要吃得更好多加一些白米就行。
  所以,黎老头接着问:“新红薯的产量如何?”
  如果产量比自家留种的高,那他就让老大去买点新红薯回来试试,如果产量没多大不同那就算了,既然都说了是新品种,说不定侍弄的法子和种红薯不一样,万一内弄对产量更低了就不好了,不如安心种以前的老红薯。
  黎成志拼命回忆了一番客人说的话,始终没有想起来关于产量的描述,只好顶着他爹的黑脸说自己不清楚。
  “不清楚那你说什么说。”黎老头的脸色又黑了一分,转过身并不想理会黎成志。
  黎成志摸了摸鼻子,对着黎成石使了个眼色,他还不是看着爹因为铺子的事有些着急才想着换个话题,让黎成石赶紧救场。
  黎成石笑了笑,新红薯的事他听县衙的人说过,比黎成志知道的稍微清楚一些,开口说道:“爹,大哥说的新红薯其实叫紫薯,相对之前咱们种的红薯来说产量都要偏低一些,但是粮铺的人收购紫薯的价格会提高,我觉得咱们家可以试着一样种一亩。”
  因为颜色是紫色,所以这种新红薯就被大家直接简称为紫薯,是去年旱灾的时候南边省的人在山上发现的一种粮食。
  据说是一批人为了找吃的深入了深山,由于看着紫薯的叶子和红薯很像,就有有人提议挖出来想吃,结果挖出来后看着这种植物类似于红薯的根茎是紫色的,大家又担心有毒,没敢吃。
  后来还是有人饿狠了煮来吃确认没有毒,并且比普通红薯更抗饿后,才有了更多人去山上挖紫薯。
  旱灾结束后,脑子活泛的人就像种红薯一样把还没吃完的紫薯种在地里,利用这种新出现的吃食赚了一小笔。
  今年风调雨顺,南边的省有了更多人种紫薯,这才有紫薯传到他们这边来。
  黎成石没有吃过紫薯,但是他想粮铺的商人既然愿意将紫薯给大老远运到这边来贩卖,其中肯定是有利润的,种了不会吃亏。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22章 买种薯
  对于黎老头这种保守的老年人来说,种植一种他不了解的新品种粮食会让他心里打鼓,整天都提心吊胆地担心没做好,尽管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来说,就算有一、两亩地的收成很差,也不会影响家里人吃饭。
  但是做了这麽些年的老农民,黎老头总是希望地里产出的粮食尽量多,从春耕一直到秋收忙活了这么久,收获满满的粮食带来的满足感是其他东西替代不了的。
  所以当黎成石说了紫薯的产量比红薯更低之后,黎老头基本就放弃了种紫薯的想法,反正都是粗粮,不管价钱卖得高还是低,在他看来就是亏了。
  黎成石和黎成志也没有想着要改变他们爹多年的想法,只要他开心就好。
  说完了紫薯相关的事之后,黎老太和黎成力两人的谈话也结束了,黎老太成功说服了黎成力在农闲的时候把黎明才交给他们老两口带着,自己出去找事做。
  在此之前,因为之前家里发生的事,黎成力其实有些担心爹娘对明才没那么喜爱,不愿意带他,没想到娘会在过年的时候找他主动说愿意帮忙带孩子,黎成力又感动又愧疚。
  黎老太没有把她同黎成力说的事在大年三十这晚告诉大家,反正黎明才要跟着他们老两口黎成力肯定会给口粮,照顾孙子也不需要大房和三房帮忙,没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用提前说,事实上黎成志和黎成石他们不会有意见。
  等到初一这天祭完祖后,黎老太太才将这事告诉大儿子和三儿子以及两个儿媳,他们四人都表示可以,只说不要累着他们二老就行,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直接说,兄弟之间不用客气。
  过了初一就是初二,这天该回门的回门,要出去摆摊挣钱的就去摆摊,黎老太只让黎成力把黎明才带到正屋这边来,同他们两老相处一下试试。
  上次去李家村的经历把黎明才给唬着了,在家一直很听话,他爹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敢随便抱怨,初二这天在正屋那边表现还不错。
  当黎成石他们下午回到家时发现二房还在,并且大家还要一起吃晚饭时他们夫妻两人都没有惊讶,神色很平静。
  不过晚饭之后,黎成石单独找上他二哥,说起种植紫薯的事。
  这是三十那晚姜芷芸听了他们谈论紫薯之后萌生的念头,作为最常待在家里的一个人,姜芷芸可以说是对所有人情况最为了解的人之一。
  因为姜芷芸脾气温和,又愿意听黎老太唠叨,还能帮着出主意,她现在成了黎老太最喜欢的儿媳,白秀荷暂时拍在了后面。
  她知道婆母想要让三兄弟一直保持着好的关系,为此,他们三人之间的差距就不能太大。
  大哥一家卖米线挣的钱只会越来越多,他们家有相公的月银不说,自己绣花也能挣钱,还有米线摊位的分红,一年下来攒的钱也不少。
  唯独只有二哥一家,只能靠他种地养活三个孩子,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大房、三房同二房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她们想过,作为老大的黎成志也是想过的,当初他才会想要请二弟到米线摊位帮忙。
  姜芷芸后来听黎老太说了,她觉得大哥的主意不够好,如果是之前不准备买铺子的时候这样安排还好,以后买了铺子不需要天天推车到县城,米线铺子有大哥大嫂和草叶姐就够了,人多了没什么用。
  以二哥的情况适合他的就是出去做零工,确实能够挣钱,但是辛苦不说工钱还很少,得多想想其他办法。
  所以姜芷云那时听到相公和大哥他们谈论新品种紫薯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二哥。
  黎成力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没有他种不好的庄稼,现在紫薯没有在全国普及开,价格高,种一轮就能挣不少钱,比闷头种大家都吃腻了的红薯好得多,而且种紫薯也不耽误他在农闲的时候出去找活干。
  于是回娘家的路上,姜芷芸就把她的想法同黎成石提了提,让黎成石回家之后找二哥说说,看他愿不愿意试一下。
  其实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黎老太同黎成力聊了一通后,他这两天晚上都没怎么睡好,翻来覆去地想他这一年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黎成石提议让他听进了心里,认真地考虑要不要试一试。
  初三那天一大早,黎成力就将黎明才给放在正屋,叮嘱他好好听爷奶的话不能捣乱后匆忙离开了上河村。
  县城的粮铺里确实有紫薯在卖,一斤四文,比普通的红薯贵一倍,因为这种吃食大家没吃过又买得贵,并没有什么人愿意买。
  黎成力找粮铺掌柜打听了一下紫薯怎么吃,然后掏出十文钱买了六个不大不小的紫薯,打算拿回家吃吃看味道是不是真的更好。
  两种薯类的吃法想同,紫薯的味道和大家平常吃的红薯比起来要更香甜软糯一些,蒸熟了之后有股扑鼻而来的香味,确实也比同重量的红薯更管饱。
  确认了紫薯的味道和口感比红薯更好之后,黎成力才再上弟弟黎成石商量要不要种紫薯。
  黎成石的建议是可以种,他认为紫薯是一种新的食物,目前因为量少价格被大家炒得稍微有些虚高,等到过两年种植紫薯的人开始多起来后,紫薯的价格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那是几年之后的事,现在正是种紫薯赚钱的时候。
  再说就算等到今年秋收时紫薯的价格降了下来,紫薯也可以作为自家的粮食吃,不会亏。
  这时候黎成力的手上一共有两亩水田和四亩旱地,其中两亩水田和两亩旱地是分家的时候分给他的,另外两亩旱地则是去年他开荒才开出来的。
  水田要有足够的水才能种水稻,上河村这边能够引水的地已经全都开发完了,基本找不到新的,所以想方设法他也只开出来了两亩旱地。
  新开荒的地头年不能种粮食,只能种豆子一类的东西,并且在豆子成熟之后不能把豆子收了,得将它们连着豆杆一起翻进土里,这样来年再种粮食才会有收获。
  由于新开出来的荒地头三年不收地税,地里种出来了多少粮食全都归自己,不担心没收成倒交税,黎成力想要不然他在新开的两亩旱地上种紫薯。
  这边他还没有完全做好决定,另一边黎明瑾当晚就做了一个梦,和他二伯有关,也同紫薯有关。
  这天晚上他梦到自家二伯种了两亩的新品种紫薯,因为他二伯很仔细地照顾,到了秋天的时候地里的紫薯丰收了。
  在梦里他看到自己爹和二伯前一天还在讨论说现在紫薯的价格依旧高,一定能卖出好价钱,第二天就遇到下大雨,接连下了三天,导致地里成熟的紫薯没有来得及收上来,大都烂在了地里。
  醒来之后,黎明瑾觉得很是奇怪,现在连春耕都还没开始,怎么他就梦到了秋收的事情?
  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后,黎明瑾觉得或许这个梦是在提醒他早点告诉家里人今年秋收要提早一些,不要等到下大雨。
  因为时间上还早,黎明瑾等到吃过了早饭才找上爹娘,说起他昨晚的梦,告诉他们一定要记得今年秋收要赶早。
  黎明瑾不明白这个梦为什么提前,黎成石却大概猜到了些,这个梦不仅是在提醒他们秋收的时候要下雨,还在告诉他们到今年秋收紫薯的价格不会降,可以多多地种。
  黎成石想到瑾哥儿说的二哥只种了两亩旱地的紫薯,没有耽搁立马就去了趟隔壁找他,这种摆在眼前的机会可不能放过,一定要牢牢抓住。
  昨天,黎成石只是劝黎成力可以考虑种紫薯,因为紫薯是新玩意儿且价格高,只过了一个晚上黎成石的口风变了,他变成了劝说黎成力尽量多种紫薯,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他那四亩旱地全都种上。
  黎成力是个想法比较简单的人,他一向觉得大哥和三弟比他有见识得多,遇到事的时候愿意听他们俩的意见。
  但是种什么粮食这件事对于农民来说太重要了,听黎成石说了一通之后,黎成力没法下定决心全都种紫薯,他打算等到大哥下午回来后找大哥也问问。
  黎成志是黎家三兄弟的大哥,也是他们中最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不然他当初不会当机立断带着白秀荷出去做生意。
  所以当他听了黎成力说种多少紫薯的纠结后,只考虑了一小会儿就给出回复:“我觉得可以试一次,多种些。”
  接着,黎成志给黎成力算了一笔账,关于不同粮食的产量和价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