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白宅的白志文看着黎明瑾走路都有些飘,叹口气上前扶着他,一起走回院子。
走到了小院,黎明瑾没忍住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鼻尖和眼角微红,看上去挺惹人怜爱,白志文在他鼻尖上刮了下:“要是太困了你就躺会。”
说完,白志文走到一旁的小书房,黎明瑾靠在软塌上,很想补个眠,又想同白志文商量一下出行的时间改改。
这些年随着黎家人发展得不错,黎明瑾做梦的次数不多,他已经很久没有做这样长的一个梦了,再加上早起导致了他精神不济。
于是乎,高估了自己的黎明瑾躺在软榻上正出神地想着应该怎么开口时,他的眼皮渐渐合上,睡了过去。
白志文出去拿本书的功夫回来黎明瑾已经睡着了,他看着黎明瑾眼下的微青略微心疼,确定黎明瑾已经睡熟,就上手轻轻地脱掉黎明瑾的鞋子,调整了一下姿势,好让自己的小夫郎能睡得舒服些。
黎明瑾一觉醒来,白姚氏和白子怡已经回来了,他们两又买了不少东西,大部分是能放的食物,让白志文他们在路上吃。
还有少部分是往常过年用的到的东西,今年白志文和黎明瑾都不在家过年,她担心他们在外面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可是这时间距离过年还早,有些东西根本买不到。
上午这一觉没有做梦,黎明瑾醒来神清气爽,托腮看着坐在一旁看书的男人,想着怎么同他说提前出发。
他们如果按照计划出发会在出发后就遇到大雨,船上的人感染风寒,然后会在驿站遇到那几个南辽省的倒霉学子。
黎明瑾想着,出门在外向来是宜早不宜迟,不如他们提前一天,同大雨和南辽省的学子错开。
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黎明瑾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原因,对白志文说道:“阿文,我们要不提前一天从县里出发?”
白志文闻言放下书,看向黎明瑾:“怎么突然这样说?”
问了之后白志文就想到黎明瑾昨天见了邱嬷嬷,回来时说邱嬷嬷要同他们一起上京,他要提前出发是不是考虑着邱嬷嬷。
黎明瑾正是准备说这个原因:“嬷嬷要同咱们一起走,我想着提前出发,到时候咱们在府城可以多停半天,让嬷嬷回去同她的侄子说几句,收拾下东西。”
如果是为了邱嬷嬷倒是没问题,白志文点头:“嗯,我觉得可以,提前一天那就是后天,不会太赶,来得及。”
“不过我得出去同师兄、荣潼兄商量一番,看他们那边合不合适,阿瑾你在家也同娘说说,咱们的东西也要收拾起来了。”
二十八和二十九都是宜远行的日子,之前定在二十九是想着在家多陪一天家人,不过既然有了别的事情,提前一天出发没什么要紧的。
下午,黎明瑾留在家里,同白姚氏说了提前一天走,白姚氏心里不舍但没有拦着,只是等黎明瑾走回去收拾东西后,把她给两个孩子准备的东西全都拿了出来,再仔细地一一清点。
另一边,去找黎明德和万荣潼的白志文也很顺利,他们没有别的安排,对什么时候出发没有意见。
临时决定提前一天,之前定好的船自然乘坐不了,白志文找到船老大说明,订了另外一艘二十八日出发的船。
二十七日,三对小夫妻、夫夫各自都收拾好了东西,最后确认了一遍出发之前的事宜。
二十八日一早,黎家、白家的人不管手上有没有别的事,都到县城的码头给他们送行。
不仅有这两家的人,别的听到风声的老百姓也跑了过来,昌平县已经好些年没有出举人老爷了,大家都来看看热闹,沾沾喜气。
看着码头站满了人,船上的白志文和黎明德心下感动,对着大家挥挥手,踏上了离乡上京赶考的路。
提前了一天出发,他们没有再遇到大雨,没有遇到船工掉入水中,没有遇到整个船的人都染上风寒,按照预想顺利到达了府城。
邱嬷嬷在船停靠府城码头上下货物的时候独自离开了一会儿,黎明瑾本想着在府城多留半天,他们多给船老大一些银子,让邱嬷嬷有足够的时间同侄子话别和收拾东西。
没想到船老大那边刚上下完了货物,邱嬷嬷就返回了,她只带了一个不算大的包袱,看上去不像是装了多少行李的样子。
邱嬷嬷在侄子家住了十来年,每年也就只会住两三个月,与其说亲人更像是客人,所以她几乎没有添置东西。
住在侄子家床单被褥一类的是她侄媳妇准备,住在雇主家由雇主准备,她的衣服不多,当时去昌平县就带了大半,所以这一趟去侄子家她只拿了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银票、细软,以及她当初从京城离开时带的那些东西。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64章 梦中哥儿
黎明瑾看到邱嬷嬷就这么多点行李误会了,以为邱嬷嬷的侄子真的对邱嬷嬷很不上心,在白志文耳边嘀咕了两句,说以后要对邱嬷嬷更好。
白志文自然是黎明瑾说什么就是什么,在这种家务事上,他才不会傻愣愣地表示反对,何况邱嬷嬷本就是冲着瑾哥儿才愿意跟着他们的,邱嬷嬷的事自然由瑾哥儿来做最好。
于是,彻底安了心要同瑾哥儿他们一起的邱嬷嬷发现,过了府城之后,瑾哥儿比之前更爱往自己跟前凑了。
说实话,邱嬷嬷很怀疑黎明瑾这样是因为他仗着在外面赶路,自己不会让他写小楷,不然就他最近这放松得不行的样子,邱嬷嬷轻轻松松地就能挑出他二十几个毛病出来。
黎明瑾是故意的,他担心邱嬷嬷离开了府城难受,就故意在邱嬷嬷跟前出错,用他的话说这叫做彩衣娱亲,邱嬷嬷虽然不是他的亲人,但是从感情上说他是把邱嬷嬷当成长辈在尊敬。
显然,黎明瑾的这些做法是有用的,邱嬷嬷现在除了教黎明瑾和白婷规矩,就是盯着黎明瑾,离开原汉省的不舍和对即将去往京城的担忧都被她抛在脑后了。
此次上京赶考,白志文、黎明德和万荣潼三人结伴而行,他们都带上了自己的夫人、夫郎。
刚开始的时候黎明瑾有些担心万荣潼的夫人不好相处,因为他知道万夫人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小姐,那些人大都看不上他们这样乡野之人,没想到万小姐还挺平易近人的,同他和大嫂说话没什么架子。
不过让黎明瑾觉得很不解的是,万小姐能够容忍她相公万荣潼身边有人。
即便是出门赶考,万小姐也带上了一个开了脸的通房,平常这个通房要做伺候万夫人的活,但万荣潼在船上的时候偶尔会去那个通房的舱房。
已经嫁了人,什么事都知道的黎明瑾看着第二天早上晚起的通房,心里为万夫人不值。
之前黎明瑾听白志文说过,万荣潼的通房是万夫人抬起来的,所以大家坐一条船后,他留心观察过,不觉得万荣潼对他的通房有什么感情。
这些心思黎明瑾没有对别人说,他就在邱嬷嬷跟前提了两句:“嬷嬷,我看着万公子也不是那种好色之徒,万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委屈她自己,谁要是让我给阿文抬通房,看我听不听。”
邱嬷嬷看得透:“瑾哥儿,这世间的男子,专情的少,花心的多,穷苦人家没办法才只娶一门妻子,手上稍微有点钱的,都想要坐享齐人之福,万夫人这样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
邱嬷嬷无奈,她这些年在那些大户人家做教养嬷嬷,见过了太多身不由己的事,当家主母看着威风,在后宅要受不少气。
大户人家的主母有几日不方便不能服侍相公,怀孕了之后更是几个月都不能同床,这些都是妾室通房存在的缘由。
何况不管夫妻感情好不好,上面还有一个婆母压着,当婆婆的大概总是看不习惯下面的儿媳妇,她们就要想法子折腾,有些就喜欢往儿子房里塞人,让自己儿子多几个人服侍。
此外,大家族还讲究多子多福,膝下的孩子多才能说明有福气,若是孩子少,那就要被苛责,所以才会多纳妾多生子。
这些年看下来,邱嬷嬷觉得后宅混乱的根源就是妾室和庶子,只要主母的手腕稍微弱了点,再遇到一个不安分的妾室,这户人家的后宅铁定不太平。
后宅要影响男人外面的事业,家里乱了起来,男人们在外面做事就要分心,有些家族的败落就是从这些地方开始。
别说那些大户人家的后宅混乱,就算是稍微得势一点的下人,手上多几个钱,一个个也是除了娶妻,还养着小妾或者外室。
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对自己的妻子,不有花花心思的男子太少太少了,邱嬷嬷现在看着白志文和黎明瑾的感情好,可她心底是不确定以后他们会怎么样的,只能说为了瑾哥儿,她会在一旁仔细看着,提点着。
借着黎明主动问起这些事,邱嬷嬷对他说了些后宅的矛盾,让黎明瑾心里有数。
像万夫人这样,虽然抬了自己的陪嫁丫鬟做妾室和通房,但是好歹这些人的卖身契都在她手上,做事翻不出她的手掌,不至于影响她正妻的地位。
知道了万夫人这样的大户人家小姐出嫁前后都不容易,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万夫人发现黎明瑾对她热情了点,她只当是大家在一起多相处了一段时日更熟悉了。
从府城晋台城出发再乘了六天船,他们这一行人顺利到达南辽省的府城,要从这里下船,走陆路到京城。
因为路上没有遇到梦里那些事情,所以黎明瑾他们到南辽省府城的时间没有推迟,黎明瑾在船上的日子也没有做梦。
如果不是为着上京赶考,黎明瑾还想要在南辽省的府城逛一逛,看看这边同原汉省有什么区别。
只是其他人大都想着不在路上多耽误,黎明瑾也就没提这些,下了船同大家一起雇人把行李运到驿站,稍事休整就继续出发。
之前是从水路过来的,大家都没有准备马车,需要现买,万夫人大手笔地直接买了两辆,他们夫妇一辆,行李和下人一辆。
黎明瑾他们没有多花钱,他和白婷一起挑选了一辆稍微大一些能够坐得下他们四人,又方便放行李的马车,省下了多买一辆马车的钱。
邱嬷嬷自然也是跟着他们一起,好在马车够大,做五个人不显拥挤。
作为上京赶考的举人,白志文他们不仅可以请驿站的人在路上护送,还能在驿站免费住宿,安全又省钱。
所以上午从府城这边的驿站出发后,他们就赶紧前往下一个驿站,如果路上顺利,差不多能够在申时末之前到。
黎明瑾梦里那几个南辽省的学子没有同他们一起,又有黎明瑾这个经历过了一次的人带着大家避开路上可能遇到问题的地方,乘坐马车的第一天很顺利就到达了下一个驿站。
十五天后,黎明瑾和白志文等人来到了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驿站,按照这个驿丞的说法,再往前去往经常就没有驿站了。
从本驿站出发去往京城要一天半时间,有几种方案,他们这一行人可以考虑在一个叫做是寒台寺的寺庙留宿,这样前后两天的路程差不多,都比较轻松。
或者他们可以在一个大概有半天路程的,叫做卢松镇的地方找客栈住宿,第二天赶路稍微急一些直接到京城。
他们也可以第一天多走一些路,到京城外围的村中借宿,这样第二天不用着急,轻松就能到达京城,不担心去晚了城门关闭。
驿丞的建议白志文他们听了之后,决定选择第一个,到寒台寺借宿,稍微有名气一些的、位置在赶考路途中的寺庙或者道观,通常是不会拒绝路过的学子投宿,还有专门准备的房间和被褥等物。
选定了寒台寺,路上就不用赶着,今天在路上大家不会很累,也不至于耽误了明天进京。
早上吃过了早饭收拾好东西离开驿站,黎明瑾坐在马车上昏昏欲睡,他有种预感,自己这时候睡过去多半会做梦,趁着赶紧脑子还有一丝清明对白志文说他靠着马车睡会儿。
等黎明瑾睡着了之后,他果然做梦了。
梦里正是他们一会儿就要去到的寒台寺,时间是他们刚到了寒台寺,正在小沙弥的带领下去往禅房。
不知道到底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黎明瑾就跟着梦里的大家一起往禅房走去,在路过一个禅院时,里面走出来了四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在禅院门口紧紧地盯着白志文等人,好像是在担心他们会窥视院子里一样。
黎明瑾觉得有些奇怪,仗着自己是在梦里没人看得见就往院子里瞥了一眼,他看到里面有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和一个身份看上去不低的哥儿,两人身上的打扮都是已经成婚的那种,似乎正在争吵。
估计他们这种就是没事跑到寺庙祈福的权贵家眷,邱嬷嬷说权贵们这些家眷闲的没事就爱往山里烧香拜佛。
再后来,黎明瑾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个梦了,因为他们一行人好好地路过,往今晚住宿的禅房走去时,那院子里争吵的女子和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看着他们这边三个男子的背影有了兴趣。
然后,黎明瑾就被气醒了,因为他家白志文被那个哥儿看中了,说什么要白志文休了自己娶他。
黎明瑾大概睡了有一刻钟的功夫,他醒来了就立马坐直,生气地瞪着白志文,没有那种刚睡醒的迷煳样。
白志文在黎明瑾坐起来时就发现他醒了,看到黎明瑾不高兴以为他是因为睡觉被颠醒了不舒服,好脾气地看着他:“瑾哥儿,还睡吗?”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65章 到寒台寺
黎明瑾不回答,白志文没在意,他取出用厚实棉袄包裹着装着温水的水袋,倒了些水在杯里递给黎明瑾:“瑾哥儿,喝口水润润嗓子,你想吃点什么吗?”
黎明瑾喝了温水没有继续盯着白志文,转而看向窗户,他还是满脸的不高兴,不过回答了一句:“不吃。”
冬日赶路为了保暖,窗户上其实挡了一层棉做的帘子,所以黎明瑾这时候实际上是在盯着帘子上布料的纹路。
他气鼓鼓地想,京城的人怎么能这样,那个哥儿明知道自己就是白志文的夫郎,当着自己的面就说出了那样的话,太嚣张跋扈了吧。
黎明瑾越想越气,生气中还带着无可奈何的憋屈,那个女子和哥儿一看身份就不一般,他们所处的禅院外面有士兵把手,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享受的待遇。
白志文察觉到了黎明瑾的情绪不对劲,不像是被吵醒了不高兴,反而像是他受了什么委屈,就凑过去了点。
黎明瑾因为心里有气,白志文每凑过去一点,他便往旁边挪一点,反正不让白志文接近自己。
这时马车里除了他们两人,还有黎明德和白婷、邱嬷嬷,白志文不好在大家面前说软话哄瑾哥儿,他倒是不觉得说那些话会丢人什么的,他主要担心瑾哥儿不好意思,就回到了刚才的位置,好让瑾哥儿坐得舒服些。
225/262 首页 上一页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