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燕淮凌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表情,藏烨扯紧他衣领的手有些松弛。
心下逐渐动摇起来,藏烨眉梢狠狠拧起。
看着燕淮凌那奄奄一息,却视死如归,平静安然的模样,藏烨转而单臂揽过燕淮凌腰际,急促道:“你……你是……”
唇角挂着血,燕淮凌朝他幽幽挤出一笑,闭了眼:“上次我问你的……你还未应……”
“淮凌……??”半张着唇,藏烨脸上渐渐染上惊恐,“淮凌?!”
“若……我心悦于你……藏烨……”一只眼半睁着,一只眼已完全闭死,燕淮凌已经看不清藏烨身影。
“淮凌!”一把将燕淮凌横放地面,藏烨绷着牙关,疯狂地自袖间撕扯下一条衣布,双手发颤地按上燕淮凌胸前的巨大血口,“别动!别说话!”
躺倒地面,用鲜血淋漓的手一把扯住藏烨手腕,燕淮凌幽幽道:“……若我……心悦于你……”
躁狂中,藏烨痛苦地垂头盯上燕淮凌:“别说话……”
“你……又……作何反应……?”
一句话未完,燕淮凌忽见什么人自一脸狼狈的藏烨身后窜出。
瞬间扯起燕淮凌身躯,那不速之客当即一掌拍向他胸口,将他整个人打入洞窟内的万丈深渊。
尚未反应的藏烨双目愕然。
腕间还留着先前燕淮凌紧扯自己的血迹和暖意。
燕淮凌身躯飞入深渊,快速下落,衣袍猎猎,很快便消失在视野。
但在彻底陷入黑暗中时,燕淮凌听到长空之中藏烨那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声。
“淮凌!!!!!”
……
第57章 卞氏兄弟
藏烨与凌湘分别之后先回了金兰州。
于城中打听一番, 他得知那绝派似是已从虎峰洞迁出,落址新处。
不打算再漫无目的地重回大漠,他蛰伏城中, 守株待兔了一日, 终于寻得几名绝派术士,远远跟随,抵达了东煌绝派一脉的本门新址。
那是荒漠之中的一处绿洲。
最标志性的景观便是名为晦灵窟的石窟。
藏烨左右探寻一番,终有机会潜入, 却遇到那顶着燕淮凌面皮的“柳下铭”。
寻燕淮凌心切, 他并未解释便与敌方开战。
一番酣斗,待他意识到那“柳下铭”正是燕淮凌本人时已太晚。
眼睁睁地看着那浑身浴血之人被从身后窜出的不知什么人打落深渊,藏烨本能地伸手欲扯住燕淮凌, 却并未来得及。
正待纵身跃入,藏烨却忽听得头顶上方传来一阵畅然大笑。
立时回身,藏烨面对声源, 双目凌然——那布满血丝的眸着实骇人,若受伤野兽般人畜难近。
这一看, 他发现那石窟露天天顶边沿冒出一队人马,将天顶一圈站满, 有赤袍也有黑袍。
为首的有四人。
藏烨认得其中三人:东煌、柳下铭还有赤月。
剩下那位十分面生, 披发血衣, 手持单剑, 背手而立。
出手推搡燕淮凌落入深渊的, 正是柳下铭本尊。
藏烨心下的怒意若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很满意藏烨脸上表情, 柳下铭忍不住继续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藏烨啊藏烨, 你空有一身盖世武功,却连在意之人也保护不得,着实可惜!”伸手扯了扯自己面皮,他道,“我可是将燕师弟那张宝贝面皮还给他了,可你却选择亲手将他送入地府,这也怪不得我们咯!”
说完,挑衅般地自怀里掏出燕淮凌先前那把折扇,玩弄般展开,合上,一脸不屑。
见了柳下铭手中燕淮凌纸扇,藏烨心如刀绞。
不打算再听那柳下铭废话,他低吼一声,迅速点足而起,若惊鸿般往深渊深处掠去。
自知燕淮凌凶多吉少,藏烨心下慌乱不堪,动作也不及平时敏捷,只想尽快将对方带离此处,寻白狼君治疗。
谁知才跃入,眼前却忽然几道白刃阻挡,藏烨不得不侧身躲闪,足点石壁。
哪知脚尖才落上,周身便燃起一圈鬼炎之火,藏烨咬牙上望,看到东煌那面无表情的脸。
“你既对那燕淮凌无断袖分桃之念,又为何执意救他?”冷笑,一侧东煌凛然道,“金卫名之命便是奉令行事,对俗情不闻不问,置身事外,方能保证密令之成。你身为莞陵金卫名指挥使,天下第一剑,竟连这点道理都不清楚么。”
藏烨不语,抽剑便斩,意图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好及时往深渊深处赶。
谁知周遭众绝派术士开始齐齐念咒,瞬间,那深渊之壁燃起熊熊烈火,将整条通道堵死。
火焰热浪波波袭来,灼得藏烨衣衫染上火莲,不得不挥刃急退,腾身向上空冲出石窟之顶。
四人见状,立刻仰面朝藏烨身躯追去。
“藏大人,在下乃洋华绝派上官绮门徒上官陶,久仰藏大人英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血衣上官陶边追藏烨边道,“只是家师有令,在下不得不从,还望大人见谅!”
言毕,混合着赤月白刃之网,上官陶单剑直刺,直夺藏烨后心。
柳下铭听得这番话,忍不住翻白眼:“上官大人何必如此客气,等下藏大人变得尸首一具,你还要毕恭毕敬装模作样么?”
上官陶未应,加快攻法,却见那藏烨身手异常敏捷,轻松闪避。
不说这藏烨才与绝脉尽开的燕淮凌斗过一场,眼下四人都是高手,对方却依然应对有序,不禁让人钦佩。
不过上官陶清楚,就算藏烨乃天下第一剑,以一敌四终究十分吃力——在场四人若论单打,确实不及那藏烨,不过合力拼杀,就算磨也能将对方磨死——
而且上官陶能看出,对方并不全心在战——无论那深渊之底沉睡何人,藏烨似乎十分在意。
四人对一人,藏烨分身乏术,却也硬生生招架下来。
彼时天崩地裂,树倒山摇,时冰时炎,气浪排空,横波四撞,不一时便将那石窟周遭仅留的一丝绿意全数剿灭——
山崖之下的珺途大漠瞬间暴露无遗,黄沙漫天,恶风急掠,飞沙走石,蔽日遮天。
藏烨的雪意紧紧裹缠周身,四人步步紧逼,紧咬不放。
交手中,上官陶注意到藏烨虽对他四人尽力提防,却似乎对柳下铭异常针对,招招毙命。
数次,那藏烨近身,抽剑劈砍柳下铭胸膛,不知在探寻何物。
来回几次,柳下铭也探出异样。
不过他却不像上官陶般不明就里,而是很快便搞清楚藏烨是何意图——对方正尝试自他怀里夺回燕淮凌那把可怜兮兮早已不成模样的折扇。
故意与藏烨周旋,柳下铭左突右进,却很快也没了嬉戏之心。
那藏烨之势携众山之力,毫不留情,几次若不是东煌出手相救,柳下铭都会当场暴毙。
最终随意丢了那扇,柳下铭嗤笑一声道:“看不出来,你倒是个痴情种么,藏烨!”
无视柳下铭冷嘲热讽,藏烨飞身直下,一把拾起燕淮凌折扇塞入怀中。
几人见状,欲趁藏烨松弛反攻,然而才近两步,却发现藏烨周身开始散发一种无形的压迫性气场。
见识过藏烨的“龙凤呈祥”,酣畅之时,赤月及时急退,生生避开藏烨那四剑齐出之效。
然而另外三人却未有先知,只得目瞪口呆地眼见天际金辉四射,光芒万丈,龙凤真气急掠而下,才想起招架。
真气若刃,旋极而出,那龙凤之气将周遭好一番翻搅,留得三人浑身伤痕,如浴血河,嘶叫连连。
藏烨终极之式结束,却并未放松,而是并掌念咒,登时拔地而起数条粗若鼎钟的藤蔓将自己生生包裹起来,若蝶虫之茧,稳实而厚重。
天际黄沙竟渐渐转变为飘雪,而那藤蔓之色由绿转白,最终形成一颗巨大玉卵。
清楚那藏烨是将自己封锁在玉卵之内,回神的众人开始拳打脚踢,玉卵却坚若磐石,岿然不动。
筋疲力竭地用火攻,用剑砍,藏烨却并不出来,三人在外只得作罢。
因这一场恶战,众人受伤不浅。
藏烨也清楚凭己之力无法彻底令四人退却,便选保守之策,于玉卵之中稳若山佛。
身受重伤的柳下铭频吐污血,却依然不忘侮辱藏烨:“藏烨……你这卑鄙小人……有本事……就给老子出来!”
东煌亦伤势不浅,却唇角带笑地望着那玉卵幽幽道:“藏烨,若你继续龟缩这玉壶之中,你那小情人怕是便命丧黄泉了。”言毕,胸口一痛,他咬牙不让污血涌上。
上官陶则躺于地面,满足地望着天际飘雪,喃喃道:“今生得与藏大人交手,我上官陶死而无憾。”
赤月因及时闪避,仅受了轻伤。
他并未等东煌支会,便径自离去,无影无踪。
柳下铭似是还未死心,但伤势不允,他们在那玉卵之外坚持了半个时辰,便因伤势过重而不得不退却。
彼时,天际飘雪渐渐消散,黄沙不知何时变作冷雨,淅淅沥沥地浇上那枯萎多时的贫瘠之地。
不知过了多久,那玉卵之壳才缓缓褪去。
坐于中央的藏烨满口鲜血,很快便倒地。
思绪缥缈,他却始终撑着不愿昏厥,用那双痛楚与疲惫交织的眼朝不远处的孤山张望。
双手双脚因恶战而无法活动自如,全身上下如被千刀万剐,剧痛不已。
四剑散落地面,他却无暇去捡,只绷着牙关,一点点顺着被雨水浸润的沙地向山崖爬去。
一直爬到深夜,衣袍尽裂,皮开肉绽,他才终于抵得那深渊一侧。
“燕……”
费力地爬入深渊,与冷雨一道坠入渊底,他使出浑身之力寻找燕淮凌身躯,却注意到渊底有条汹涌暗河,而雨水正若决堤之洪般激烈汇入那暗河。
河岸坚石之上似有血迹,但因受雨水冲刷而模糊不清。
藏烨爬至那血迹一旁,怔怔地看着,忽觉视线一糊,心痛之感无以形容——
指尖慢慢收紧,他颤抖着贴上那残存血迹的冰冷石面,整个胸膛都护了上去。
还想顺流而下继续寻找,四肢却再不受控制,无法挪动。
昏迷之前,他探手入怀间,紧紧握住燕淮凌折扇,长叹一口气,闭了眼:“淮凌……”
**
再次醒来之时,还是那深渊之中。
雨不知何时已彻底停歇,藏烨仰面望着头顶遥远的石窟外蓝天,登时回神。
眼前暗河没有暴雨之时汹涌,流水淙淙,颇为清澈。
他不知自己在岸边躺了多久,因为周身衣袍都已经尽数晾干。
身前坚石的血迹已被全数冲刷干净,仅剩的一点点属于燕淮凌的痕迹也消磨殆尽。
立刻不顾周身伤痛,藏烨挣扎着起来,勉强稳住身体。
下意识伸手探向怀间,发现那折扇还在时,他面上渐渐露出一抹痛苦不堪的神情。
整个身体慢慢颤抖起来,失魂落魄的藏烨一步三晃,沿着洞窟之底的暗河沿搜寻燕淮凌身躯。
河畔碎石满盈,藏烨血脉不畅,浑身是伤,压着数口污血不吐,拼命坚持着挪动步伐。
脚下本就不稳,再加上大小石块时不时干扰,他摔倒数次,又捂着腹部挣扎着起身,重新向前。
耳畔流水之声,飞鸟之声交杂,藏烨却怎么都无法安宁,唇间已有血液渗出,他却完全无视。
视野之中,那暗河似是没有尽头,恍若无底之洞欲将他吞噬。
祈祷着燕淮凌身躯就被冲刷在附近,藏烨目眦欲裂,双目血丝充溢。
不知挪动了多久,藏烨无知无觉中发现脚心的刺痛感越来越鲜明。
他拧眉停了步,垂眸而望,发现那双因晦灵窟一战而破烂的鞋子已经彻底被磨穿了底。
此刻他双脚满是鲜血,硌于砾石之上,皮开肉绽。
无言地站立了片刻,他重新抬头,似是并不在意,继续迈步而出。
身后,留下一长串印血足迹。
64/102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