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铁面相公笑夫郎(穿越重生)——初吻江湖

时间:2022-02-08 10:21:33  作者:初吻江湖
  大冷天的要是没点热乎的东西吃,可真是遭罪了。
  卖老白干、烧刀子烈酒的那边,更是不少护卫排队在买烈酒,他们回去的路上,肯定冷的很,不喝点酒御寒,都怕扛不住。
  倒是笑哥儿,领着俩孩子,在旁边的牛肉汤那里吃了一顿牛肉汤。
  铁青就带着他们回来了,猫冬开始之后,铁青发现很多商队都回去了,而且是回南,没有商队留下来,那些商队预付的租金,都没有人说退回去,这是为了第二年来的时候,能有个固定的落脚点。
  这帮商队想的可全面了。
  就连铁力都说:“明年我们家的房子,还租赁给那个商队。”
  在进了十月的时候,商队都走了,边关那里也关了榷场,大冬天的不交易。
  没啥事儿了,肖伟他们就回来了,带了无数的肥牛,肥羊和战马。
  分给了铁青家五十头肥牛,二百只肥羊那么多,笑哥儿都犯愁了:“这么多吃的了吗?”
  “吃的了!”铁青看着这么多牛羊:“咱们全家努力地吃。”
  还没说完呢,肖伟就过来了:“走,今天我刚回来,咱们全家聚一聚,去吃个饭。”
  其实是他有事情找铁青。
  “行啊,走着!”铁青抱着铁蛋儿,笑哥儿拉着山哥儿的手,全家就回了娘家。
  吃饭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肖伟叫了铁青去书房,邵小波他们都在。
  “今年的榷场税收十分惊人。”一开场,肖伟就说了大实话:“朝廷更加关注这边了,没办法,我只好请三位老大人回去给我撑一下。”
  “朝中我们也算是有人了。”邵小波道:“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的榷场这才开始,明年指不定是什么样子。”李军也有些头疼:“连我这里的人都有些蠢蠢欲动了。”
  先锋营是更换人员最快的地方。
  尤其是斥候这一行,折损太多。
  就这样的地方,都有人想渗透进来,走关系的,托人情的,李军算是圆滑的了,都有些受不了,何况是邵小波这个主管后勤的人了。
  “其实也没啥。”铁青道:“你们是武将,完全可以直来直去,谁来请托都没用,走私货物、私下交易违禁品的,一概杀了不解释。”
  谁能跟东北大营这一头东北虎作对?那些商队的护卫是不少,但是他们敢冲击大营吗?敢冲击关隘吗?
  既然都不敢,还怕他个毛儿啊?
  “说得对。”肖伟笑了笑:“不过我们的钓鱼计划,还要继续。”
  “这是个长期的大工程。”铁青道:“我明年打算带着夫郎跟孩子出门走走,地里头的事情都给铁力去办,我想趁着年轻,看看外面的风景。”
  “你要带笑哥儿一起?”肖伟惊讶了,他惊讶的不是铁青想出门走走逛一逛,而是他出门竟然要带着夫郎跟孩子。
  孩子他能理解,夫郎呢?
  “我夫郎这辈子,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我想带他去府城看看,有机会去京城更好。”铁青道:“我夫郎要做一个有远见的夫郎,起码以后人提起来都说我家夫郎是见过大世面的,呵呵呵……。”
  这股子宠溺的劲儿,真的是跟以前一模一样,一分没变。
  “你随意,这几年也没啥大事儿。”肖伟摇了摇头:“只有一点,注意安全。”
  拖家带口的出门,可跟他一个人出门不一样。
  “当然。”铁青对自己有强大的信心。
  而笑哥儿跟两个孩子,正在跟熹夫郎说,他明年要去府城玩一玩的事情。
 
 
第473章 治河之策
  “是要出去玩儿么?”熹夫郎羡慕的很:“那可真好。”
  哪怕去的只是府城,北风府的府城,那也是出门去玩儿了啊。
  “哥夫,你要是喜欢,让我哥也带你出去玩儿啊?”笑哥儿道:“他肯定乐意。”
  “不了,你哥他很忙,镇守大将军,是不能随意离开军营的,就算是离开,那也是回家来。”熹夫郎笑了笑:“我知道他心里有我,他能回来陪一陪我就很好了。”
  熹夫郎的奢求并不高,如今有了两个小子,也算是有了后,对得起老肖家。
  “哥夫,你人真好!”笑哥儿道:“等我哥退下来了,到时候你们就有时间出门去走走啦。”
  “嗯,一定的。”熹夫郎没告诉笑哥儿,一般像是肖伟这样的大将军,退了下来之后,就要给新人让地方,回到京中去颐养天年。
  一个是不给他旧部那些人可乘之机;另外何尝不是想将人脉关系连根拔起?
  这种事情他见多了。
  晚饭一起吃的,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热闹的很。
  肖伟跟铁青默契的没有对家里人说那些烦心的事情。
  倒是几日之后,肖伟又请了铁青过去,他们这次在书桌上,摊了个邸报,铁青看了一眼,才知道黄河决堤了。
  淹没了周围两个县城,十八个村庄,灾民十数万,朝廷派了钦差带了粮食跟赈灾款去赈灾,但是效果貌似不太好,人倒是好安排,以工代赈啥的,手段都用上了,也是比较成熟的处理办法。
  但是黄河怎么办呢?
  天天喊着治理,治理,真到了黄河泛滥的时候,那些治理啥都不管用。
  “刚给朝廷送去了一些税钱,进了库房还没捂热乎,这就要支出去赈灾了。”李军无奈的道:“朝廷的库房就不能存点钱啊?”
  “你存了钱,灾民怎么办?”肖伟摇了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上垂垂老矣,如今太子当政,不少人还想着拉他下马,这次黄河泛滥成灾,很多人都映射太子当政不被天允许,还说要皇上下罪己诏,还有的说……要皇上召回那几个皇子。”
  那几个皇子被贬斥的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死心,跟着他们的家族,也有些死灰复燃的架势。
  皇上还活着,他们就这样了,一旦皇上驾崩,他们还不得立刻翻天啊?
  这个消息说实话,让铁青感到了一些沉闷,东北这边都有些水涝了,何况是南方,今年朝廷整体的收成,可都不怎么样,还要赈济灾民,发放粮食。
  人要是没了吃的,指不定会干出来啥事儿。
  所以这赈灾刻不容缓,同时,朝中也不安宁。
  其实他们请铁青来也没指望他有啥好办法,只是希望有个人能跟他们一样,忧愁么,有人分担啦!
  吃过了饭,铁青就回了家。
  只是他这两天都憋在书房里头。
  关于灾祸,这里的天灾多以大旱,大雨,地震,大雪,瘟疫为主,另外还有决堤。
  自打大臻朝成立以来,已经有了成熟的一套治理方法,倒也让治下的百姓,有了点安居乐业的意思。
  唯有最后一个,黄河决堤,这事儿是年年有,年年治,却也年年治不好。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前朝就是如此,而且前朝还没有多少精力是投入治理黄河之中的,多半都是贪污。
  一百万两银子的治理黄河款项,能有十万两落在实处,都是好事儿了!
  一些堤坝扒了开,里头都是一些破烂木头啥的,根本无法起到堤坝的作用。
  不管是哪个时空,只要是在古代,黄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铁青在这生活了这么久,几乎年年都可听到北边黄河决堤的事。
  幸好他是在东北,他要是在黄河边上,肯定没这么安逸的日子,平静的生活。
  他记得末世之前,黄河挺好的,倒是时常决堤的长江,比不得黄河。
  这一来是因为那个时代气候的影响,降雨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且末世之前的国家发展时候填湖行为导致的长江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策一改前人治水只治下游的手法。
  在末世之前,国家就在黄河中上游大力整治,固水土,建堤坝拦沙,治标也治本,加上那个时候的建材抗压能力大增,花了五十多年才让黄河这条狂暴了几千年的巨龙能够安稳的停在黄淮平原。
  虽然他不是那边的人,但是他生活在这个时空,好歹也要做出点贡献,毕竟他有了后,谁知道几百上千年过去,他的后人是不是也会迁徙到那里去居住?
  铁青漫无边际的想了半天,还是落了笔。
  提出了拦沙法和冲沙法。
  这二个办法,均是经过历史鉴定比较可靠可用的法子。
  前者是末世之前就使用的,人为得造出黄河落差,建一定高度的堤坝,主要作用不是拦水、蓄水,而是通过层层蓄力在中游就拦截部分河沙,或引流,或分流,在中游就开始治水,而不把防汛压力全都放在下游。
  同时,在中游治理水土。
  此举见效慢,投入大,且受限于建筑材料。
  另一举是下游治水,建立堤坝,以蓄水为目的,在条件成熟时汛期来临前一举放水,利用水流将黄河泥沙冲入黄海之中。
  其效果是,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准备,等汛期来了,可大幅度减轻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的奉献。
  二者在他那个时代,是结合实行的,在本时代,可能……只能择一种方法来办。
  铁青其实并不是专业人士,他只是提了一下,并未深入,他并不是这一行的行家,多写多错,他转而去提到灾后防疫问题。
  俗话说的好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理由十分简单,大灾之后,救援不及时,大量的人畜尸体堆积成山,加上公共设施损毁,清污行动停止,细菌和病毒会在极端的时间内爆发。
  同时,极易滋生蚊蝇鼠,而这些动物会携带并传播大量病菌。
  且此时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受伤人口众多,饮用水没有煮沸饮用的习惯,伤口处理不及时,又有停尸习惯,可不就容易引发大疫吗?
  这个时代的人卫生状况又不太好,防疫的水平基本上没有。
  铁青粗粗的写了几个防治疫病的方法,比如牲畜尸体也要火化,万万不可放着或填埋处理,更不可食用,饮水要饮用活水,或是派专人检查其水源上游是否有赃物,避免食用地下水。
  尤其是在地动之后,绝不能饮用井水。
  这一点,铁青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每家都会喝纯净水,遇到大地震的时候,喝的都是瓶装水,无奈的是,这个时代没有纯净水。
  而且水源一定要煮沸后饮用,救灾官员最好将百姓集中管理,一起饮食饮水,避免百姓食用不洁物品,异地排泄,及时处理赃物秽物,石灰消毒,填平聚集区附近的沟渠、暗洞,撒雄黄熏艾草。
  鼠虫类见则灭杀。
  这个必须要严格执行,这个时候的卫生状态,很容易就爆发鼠疫的,一听这名字,铁青就想打哆嗦。
  倘若发现有人得病,及时隔离治疗,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消毒等等。
  写完之后,他情不自禁叹了口气,关键还是,得有钱啊。
  而榷场这边开启了边贸,那钱财是哗啦啦的来,但是朝中不少人都盯着这笔钱,要想用在实处,就得有一个好的名义。
  末世之前的国家,自建国就开始治理黄河,现在黄河在很多人眼里都已经是一条相对比较温顺的河了,甚至比起洪涝,听到更多的名词都是断流。
  但是在古代的各个朝代,她都是非常残暴的。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太多。
  实则这些沙养分很足,但是并没有办法去利用。
  铁青能知道这么多,是因为他在老师教黄河这节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上河”这个词汇,起因就是黄河泥沙量太大,下游又干旱没有水流补入,黄河水势减缓,泥沙堆积,最终把黄河抬高,决堤。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中上游建堤坝拦沙,同时中游退耕还林。
  其实自然灾难真的是很让人无奈的一种现象,无论多强大的国家,多高的科技都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和解决。
  只能一点点努力,前世他的祖国,在高科技、高耗材的情况下都治了六十年,如今官方也只敢说“略有成效,继续努力”这八个字,都不敢说治理的好!
  在古代,真的非常的难。
  所以铁青只想让皇帝知道这个可行的办法,要想动真格的,就得有明确的计划,这个就不归他管了,他只是提供一个设想的人。
  他将这些东西整理成册,然后揣着去找了大舅兄,递给了他之后,就潇洒的回来了,家里正好吃酸菜炖大鹅。
  “你们怎么了?这么忙的吗?”笑哥儿给他盛饭:“听哥夫说,大哥也好几天没出书房的门。”
  “我们有点烦心事,没啥大不了的,吃饭。”铁青接了饭碗过来,就看到山哥儿拿着筷子在菜盆子里翻来翻去的找,找到了一个鹅心眼儿,夹给了他亲弟弟铁蛋儿。
  笑哥儿看了一眼,没吭声儿。
  铁青却笑了起来:“我家山哥儿真好,还知道给弟弟找鹅心眼儿吃呢!”
  小孩子们相亲相爱的画面,是很感动人的,尤其是铁青心情不好的时候。
  笑哥儿翻了个白眼儿,都忍不住笑了。
  就听他家山哥儿正儿八经的告诉他爸爸:“我听人说,吃多了心眼儿,就多点心眼儿,我希望弟弟以后能聪明伶俐,多读书,考个状元回来,弟弟是家里头未来的顶门杠子,可不能是个小傻子。”
  “哥,我不是小傻子。”铁蛋儿嘟嘟囔囔,奶声奶气,亏得他知道,小傻子不是好话呢。
  “你要好好地,争气一些,将来你哥我就靠你了。”山哥儿摸了摸弟弟的头:“明年我就不用去小学堂了。”
  明年他十一岁了。
  “等你去的时候,我送你上下学。”山哥儿很可怜弟弟,觉得弟弟过两年就要去小学堂了,他才去了二年就受不了了,弟弟要去好几年呢:“你好好学,哥哥给你当靠山,等将来你给我当靠山。”
  铁青听的都无语了:“你弟弟将来肯定给你当靠山,吃饭吧。”
  笑哥儿都笑了:“你知道了吧?你家哥儿指望弟弟当他的靠山呢。”
  “兄弟俩好好地,给彼此当靠山,挺不错的。”铁青也乐了:“这吃心眼儿长心眼儿的话,谁告诉他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