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能种田就行了还要虐什么渣(穿越重生)——猫鱼豆腐

时间:2022-02-13 09:12:44  作者:猫鱼豆腐
  “全是你自己种的?”游应也很吃惊:“那太辛苦了!”
  刘犇认真点头:“我可辛苦了!”
  游应给刘犇一个鼓励的抱抱。
  大猫子再次飘远,不想看俩人在空间里腻歪。
  刘犇带游应去看无双稻田:“这里面的青草都是要我手动拔掉后才能收割的,而且空间里也没有电,我收割都是用的自己的手,比外面的村民们麻烦多了。”
  游应:“那太累了。”
  刘犇接着带游应去看马蹄莼池:“莼菜和海带是长在一起的,海带很会缠人,我每天一下水,它们就把我脚缠得死死的。”
  游应:“那太难了。”
  刘犇又带游应去看了白玉萝田、桂香松林、妙鲜菇田……一个比一个奇葩,让游应看得眼花缭乱。
  最后两人走到长满玫瑰的荆棘丛前,游应这才知道为什么刘犇会因为采摘玫瑰划到脸。
  这藤蔓也太危险了吧!
  游应叹了口气:“你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辛苦。”
  游应在之前还以为刘犇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聪明的商人,只赚钱,不干力气活,现在知道了这些好吃又效果神奇的商品居然都是刘犇自己种的,难怪他和刘犇一起住的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吃那么老多东西,如果吃少了,身体根本禁不住这些体力活的消耗。
  游应:“这空间不能自动种吗?我看很多小说里,挥挥手就能……”
  刘犇摆手:“不能,我只得自己种,这个空间好就好在它的农作物生长速度很快,不用等。”
  游应叹息地摸摸刘犇的手臂:“但你还是太辛苦了,你家这么大的店,买家那么多,每日售出的东西全靠你一个人种。”
  刘犇却笑得很满足:“我上辈子最想要的就是这样完全属于我,还能种不完的田,哦,现在我还拥有一个世界上最最好的对象。”
  话说到最后,刘犇还忍不住要吹一波游应。
  游应笑着瞥他一眼,想起了什么,兴趣盎然:“我刚刚还没仔细看你兽人时长什么样呢,你再变回来,我仔细看看,深入研究一下……”
  “不要啦。”
  “哎呦,你脸红啦!来,让我看看……”
  【嗯!哼!】
  超大地一声假咳从看不到的远处飘来。
  俩人动作一顿,刘犇若无其事地带着游应出去了空间。
  “3、5米是多高?你变回原型我瞅瞅。”
  “房顶够不够高?地砖够不够结实哦?”
  “没问题的,放心吧,快变快变!”
  之后游应和刘犇怎么研究,那我们就不知道了。
  一大群牛子奔跑过去……
  第二天。
  游应掀开被子,借着窗外洒下的阳光,眯眼看着身边还呼呼大睡的牛头,不,半牛兽人,一手捂住了半边脸。
  哦,每个这样的清晨,总是会有些小尴尬,但今早尤甚。
  因为昨晚真是太……咳咳了,情到浓时脸皮最厚,事后清晨就很羞耻。
  不过刘犇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他昨个和游应把一切都说开了,心里就没了事儿,神清气爽,与游应之间也更加恩爱了。
  而警局那边确定了刘犇不是那个牛头人英雄,也拿到了不在场证明,自然地就通知了苟奇,并展示了证据,说明了这件事他们已经去做了,不过没有抓到本人,但也确定了不是刘犇。
  苟奇不肯相信,但看了警方的证据、文件都是很全面的,除非撒泼耍赖,否则根本无法否定。
  苟奇自认为也是个体面人,既然他得不到个想要的结果,那再找警局也没用。
  苟奇只能强撑着说了几句“没抓到真正打我的人就是你们能力不行”后匆匆地就走了。
  警察们才没时间搭理他,他们昨晚意外逮到了一群混黑的帮派成员,正顺藤摸瓜地找着更大的鱼。
  虽然牛头人英雄是刘犇这个猜测是错的,但苟奇还是不相信刘犇打人没留下任何证据,游应买通警局这个猜测依旧不能排除。
  不过苟奇始终只是个小人物,他这次差点坑到刘犇也只是阴差阳错,刘犇有了一点防备,就不那么容易被他再找到机会了。
  这天后,游应还嘱咐刘犇:“以后就不要再去做那些了,警察一只盯着你,那些帮派也想报复你,你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
  刘犇老实点头:“我短期也不准备再去参与那种事,反正虐渣值暂时足够,而且这座城市确实很久没有发生什么犯罪事件了。”
  既然这样,刘犇和游应这次回家后,果然就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白天种种田、做做生意,晚上与游应继续腻腻歪歪,生活过得很平淡,但也很不错。
  哦对,刘犇还翻出了当初他穿来时一直捏在手里的小香皂,买了个玻璃框框在家里摆了起来,美其名曰:这是他俩在一起的美好证明,是他们之间的缘分。
  游应不敢想象,如果别人听到刘犇说他俩是因为捡肥皂在一起的,会是个什么想法……
  发情期过去后,刘犇才想起自己说过要做米线米粉来着,忙找到爷爷,重新说了这件事。
  “咱村啊,我记得刘福乡以前就是做米粉米线什么的,你可以去问问。”刘一彪说。
  王凤晶不确定地说:“这都很久前的事了,现在好像没开了吧?”
  “这我倒没问,但刘福乡的儿子过来签过种田合同,他手不方便,就签了5亩地来着。”
  刘犇也不耽搁,当天就按地址找到了刘福乡家,他家看着不算好,房子本来就小,还挺破旧。而门口有一个红色的木椅,上面坐着个小老头。
  刘犇走过去,温声问:“老伯,您是刘福乡吗?”
  老伯:“啊?”
  刘犇放大了些声音:“您是刘福乡吗?”
  老伯像是听清了,点点头:“喊我啊?”
  刘犇问:“您这边还做米粉吗?”
  老伯继续点头:“米粉是好吃。”
  刘犇:“?”
  “我爸现在已经听不太懂了,有事找我吧,我叫刘丰年。”门口传来声音。
  刘犇转头一看,旁边是一个壮年男人,看着面容挺和善,身体也很健壮,就是……左手手肘以下是空的。
  刘丰年已经习惯被人注视左手了,他平静地解释道:“之前在外面出了车祸。”
  刘犇说了声不好意思,然后直接道明来意。
  “你是说想做米粉米线代加工?”刘丰年与后出来看的妻子面面相觑,没想到居然还有这好事。
  刘犇现在是村里的名人,只有他不知道的村民,没有村民不认识他的,哦,记不住人的刘福乡除外。
  刘丰年当然也认识刘犇,他本来手这样,是不准备种田了的,但听说刘犇这里20元一斤收,想到目前家里的情况,刘丰年咬咬牙还是签了5亩地的合同。5亩地对村里其他人家来说算少的,但他家人力也是真的少,种5亩差不多了,而且还幸好有农机可以用。
  “是啊,你们看,我这到时候收那么多米,不发展点副产品,都不怎么好卖,所以才找上了你,”刘犇说着,觉得刘丰年的老婆有点眼熟:“这位嫂子好像见过?”
  刘丰年老婆笑笑:“我去你的酱萝卜工厂做过临时工,之前村里修理老房子也去过。”
  刘犇:“哦!这样,看我都没认出来,你们现在这作坊好像没有开了?”
  “有开,但没有对外大招旗鼓地出售了,”刘丰年的妻子不好意思地说:“前些年不是要求这些吃食都要有塑料袋包装,而且还要标有明显的厂家名称啊、地址及联系方式啊,还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等等,为了避免麻烦,我们就没有开张了。”
  “其实我们还有骑着三轮车去街上叫卖,但……总归是不合法规的。”刘丰年和妻子对视了一眼,有些苦涩。
  “那不然去开一个正式的厂呢?难吗?”刘犇问。
  “难倒是不难,”刘丰年的妻子说:“我也经常去查,去问,花了很多时间咨询,那些流程什么的,基本都在我心中有印象了,就是……”
  刘丰年:“没钱。”
  是的,开厂是要有钱的,即使做米粉可以他俩手工做,米粉的成本也不多,但要花钱的地方却不只是这米粉的成本,还有包装的机械,实现卫生标准的一些新措施,印刷包装袋,除此以外的运输售卖等等也都是要钱的。
  而他们这对夫妻就是缺钱。
  “我能先看看你们做的米粉吗?”刘犇想了一会才问。
  “可以可以。”刘丰年很积极地引着刘犇往里走,边走边介绍自家作坊的情况。
  这个小作坊以前由刘福乡掌事时,是有不少长工的,不过后来刘福乡年纪大了,人有点小糊涂了,作坊也就开不下去了。当时的刘丰年还在外面工作,虽然也有一手不错的手工米粉手艺,但做这个辛苦又赚不了多少钱,年轻人确实不太乐意做。那时候可没有什么传承不传承的概念,只知道赚钱少,生活不如意。
  然而后来出了意外,刘丰年的手受伤了,当时的工作也做不下去了,只能带着老婆回了家。
  刘丰年的老婆叫何桂枝,是个勤劳肯干的人,因为和何梅同姓,虽然不是亲戚,但关系也挺好的,所以有可以做工的时候,何梅也找了何桂枝。就是何桂枝还要照顾家里,时间不多,所以前期的正式工就不能去做了,后期的临时活倒是能参与。
  何桂枝来了刘屋村后,一直认真帮着刘丰年做米粉,照顾刘福乡,还会和刘丰年轮流骑着三轮车出去卖米粉,这些年过的也很辛苦。
  就在5月初全村开始种无双稻后没多久,春白玉萝也收了,当时何桂枝也去做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好歹赚了一笔钱回来。
  大家种白玉萝时,何桂枝也是心动过的,但听种过冬白玉萝的村民说,挖这萝卜非常费劲,挖完那几天手里都干不了别的活,何桂枝只能忍痛放弃了。
  其实在村里,自给自足,花钱的地方不算多,但他们还有俩孩子正在读中学,寄宿在学校,每个月要给生活费,所以他们还是得好好工作,多赚些钱,为现在和以后的孩子打算。
  走进屋后,刘犇路过一排排搭着米粉、米线的架子,这家后面确实是一个比较小的作坊。意外的是,比起前面的房子来说,后面的作坊却干净许多,而工具虽然都有些粗糙,但也都被打理得光亮。
  刘犇被带到他们店里的仓库,这里保存着已经可以出售、食用的成品。
  “我们这边有细米线,粗米线,扁米粉,圆米粉……过年的时候我们还会做糍粑,看市场需要吧。”刘丰年给刘犇介绍。
  刘犇看了一圈,当然他也不是火眼金睛,看不出来什么,就是觉得这还挺干净。
  “我每种买一些带回去试试。”刘犇只这么说。
  “还要你买什么,你看你进村这么久了,我们也没给过见面礼,这些你就带回去吃吧。”何桂枝手脚麻利地给刘犇装了好几袋,所有种类都放了,递给他。
  刘犇也不拒绝,既然说是见面礼,要是这次不成,下次他也给人家补个见面礼呗。
  晚上全家就一起吃到了美味的米线。
  “吸溜~你们觉得怎么样?”刘犇抱着一个大碗,一口吸了大筷米线。
  他就喜欢这个细米线,虽然是普通的米做的,但那略有些粗糙微硬弹牙的口感很符合刘犇的胃口。
  游应比较喜欢圆粉,圆粉口感较Q,顺滑而多汁。
  “还得是他们家做的米线,好吃。”刘双虎感叹。
  王凤晶赞同:“好多年没去买了,还以为刘福乡休息了就没再做了,没想到现在又被丰年给开起来了啊。”
  “也不算开起来了,他现在就是骑着三轮车出去兜售,这样太不安全了,要是被抓了,是要罚的。”刘犇喝完汤,抹了抹嘴说。
  “村里人自己做营生,有几个不难的呢。”何梅叹气。
  “我是这样想的,我出资,让他们开个正式的小工厂,以后他们也就要帮我代加工米粉等米制品,代加工的标牌什么的都得按我们这边做。”刘犇说得很有条理。
  “行,那咱村子又多了个工厂。”刘一彪乐呵道。
  “就是个小作坊,应该没有小犇开的那些大。”
  “总归我们村子会越来越兴旺。”
  既然决定好了,刘犇马上就去和刘丰年说了,刘丰年一开始听说刘犇有让他们加工的意愿时就已经很高兴了,现在刘犇明确说要合作,他又激动又紧张,磕磕巴巴地说只要几万就行。但刘犇很爽快,直接给他批了几倍的钱,让他把机器都买全了,到时候要做的可能不是简单的光粉,也会有调料的。
  刘丰年当然知道刘犇收购无双米的价格,虽然刘犇店里的米他不舍得买,但去年刘一彪分了每家一点无双米,他家自然也尝过,那种米确实很好吃,那么做成米粉米线后要售出高价,就很理所当然了。
  高价的产品也要配上高价的工艺不是?
  何桂枝也很上心,虽然这些年他们没钱开厂,但那手续要怎么弄,她了解得一清二楚,现在一上手,那是又快又流畅,还积极地问刘犇要不要去看外包装设计什么的。
  刘犇看她积极性很强,告诉她自己有一直合作的设计师,到时候把设计发给何桂枝,她直接用就可以了。
  当然,米粉开始生产是一方面,到时候一切就绪后,还能配合店里其他菜,做成更贵的产品。
  春去夏至,短短个把月时间快速地走过,稻田由青转黄,稻穗们渐渐圆胖,慢慢弯下了腰。
  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
  拥有农机驾驶证的几个小伙子们,再次成为全村的骄傲,仰着头,跨上了各自的“战车”。
  刘家买的收割机较为先进,价格也高,当然,相对应的就是高性能,让它收割稻谷的速度更快了。
  “大家都看看啊,注意点自家田里的草有没有拔干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