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着暴雨,我们能去哪?我们就是找个地方避雨,天好了就走。”小风不服气地喊。呵呵,他跟李鹰脚、地保是一类人。傲慢、冷血、不管他人死活。他一点也不同情他要死了。
为了他这一句顶嘴的话。李老爷多看了他一眼。眼光像阴冷潮湿的毒蛇,黏到他身上,又瞬息间拔开了。像是看透了他在算计他。小风急忙低下头带着同伴退出了大厅。
一个十二、三岁的青衣少年披着油衣追出破殿:“雨太大了,你们先找个屋子避雨。天亮了再走。”
另一位比他还小些的白色短衣男孩也跟随出来,眼眸含笑:“我叫明珠,他叫陌龙城。我们师父脾气不太好,其实是个好人。他的本事大着呢。他得了这个山庄,会好好经营。山庄还少很多仆人、童子和下人。你就有机会了。”
小风咬着嘴唇,一声不吭地带着同伴来到偏房。明珠在车队里很有脸面,一会儿,仆妇就送来四个大白馒头和鸡腿。小风也感激得来到厨房,帮他们打扫灶台生火。他们自带了柴米,人们生火做饭安顿下来。趁着人多不备。他把一包药放入他们的水桶中,便钻了出来。
不久后,他悄悄得移到前厅,那伙人吃了饭便在大厅里铺好床铺休息了。睡得沉沉的。小风蹿出了房屋,在后院的一座石塔塔尖上点起一个红灯笼。之后便带着胖虎跑出后门。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胖虎狼吞虎咽得吃着鸡腿,嘴里直骂:“还敢骂我们,他们活不过今夜了。”
小风转头望着风雨飘摇的乱坟岗和破屋,心头沉重。
夜晚暴雨如注,雨水润湿了山坡,一股夹杂着石块的浊流从山坡流淌下来。黑夜中无数的人影包围住乱坟岗。青仙山下来的山匪们如倾巢而出的蚂蚁涌进了义庄。更远处,黑暗中还隐藏着黑吃黑的官兵。雷鸣电闪中,义庄里响起了阵阵惨叫。
小风打了个寒战。就因为李老爷买了他们住的乱坟岗,打骂他们出大厅。他就这么干了?这又跟他恨的李痞子和土匪有什么不同呢?不,他是为了救小伙伴。那么,是本地官府地痞的信用高呢,还是陌生的李老爷的信用高?
他猛得冲出去,举起火把蹿进了马棚点燃了棚子,大叫着:“山洪暴发了,泥石流来了。快跑啊!”土匪们识得山洪厉害,顿时乱逃。又与埋伏的官兵有了冲突。乱坟岗大乱了。
外乡人没有逃出正屋大厅。小风鼓起勇气跑进去救人,发现一群外乡人冷峻得站在那儿瞧着他。灯火通明,血腥味弥天。侍卫们打翻了土匪们,李鹰脚和地保满头是血得跪在旁边,遍地都是死伤殆尽的地痞土匪。傲慢又迷糊的李老爷坐在太师椅上笑了:“哈,做奸细的小乞丐来了,这会想通了想投靠我?晚了。”
陌龙城和明珠站在两旁,同情地看着他。从李鹰脚和地保那儿解救出来的小乞丐也呆望着他。
“不是。我……”小风泄气得说不出话。
他们都走眼了。一伙山鸡准备引狼驱豹,却引来了恶虎。李老爷杀人越户比他们专业多了。
他的人手起刀落地杀了李鹰脚和地保,扔进了土匪死尸堆。又把土匪首领的脑袋砍下来扔进了官兵死尸里。再把两百多名官兵杀绝。横尸在山脚下。造成官兵与土匪夜战全军覆没的景象。乱坟岗变成了名符其实的乱坟岗。山野里只剩下了一群傲然独立的外乡人。
至于当奸细下毒药迷倒众人、并给土匪引路的小乞丐也是未来的匪类。李老爷白着脸刚要说话。陌龙城向小乞丐直使眼色。明珠温言说:“师父,小乞丐最后跑来送信,还吓唬土匪官兵说来了泥石流,引得他们互斗。也算是帮了小忙。您恩怨分明,饶了他的命吧。”
李老爷嗤笑出来:“小小年纪,长了幅老实长相。却跟地痞土匪们合谋做事。太有出息了。这号人只配当一辈子役役。打他一百鞭子,如果不死,在他额上刺上‘信’字。让他这蜚子都记住信义之字。再在本地见了他就杀了他!”
他才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匪和痞,对十岁小孩子都下此毒手。
小乞丐被揍了一百大板,刺了个字。奄奄待毙。之后他们把他扔到了偏殿。陌龙城悄悄得送来了伤药。
这几日,李老爷把抓到的小乞丐帮安排好了。年纪小的送到人家收养,年纪大的赶到城里镇上做工。之后命人平旧坟,盖新屋,请来道士做法,迁走旧坟、破祠堂和无主死尸。把乱坟岗取名为“镱瑕山庄”。居住了下来。
李老爷是中原人士,名芙。二十五岁。没有什么正当任途,也不知道为何从中原万里迢迢得来到南方。他的仆从们都叫他“镜王”。据说是位中原古代藩主的称号。这年头,有钱人都爱往脸上贴金,说自己出身名门世族。只要他有钱有势,一般人也愿意凑趣尊称他。其实他算是哪门子的大王呐。
他把乱坟岗改成“镜瑕山庄”。说是“静坐常思已过”的意思。却没思一点过。他建造豪宅、庭院、花园。把杀掉的五百多名山匪、官兵都深埋入山庄地下,上面种满茶花。微笑着端茶欣赏茶花,像心满意足得坐在五百多人的尸山上。
本地知府毛老爷也浑然忘了他的地保和官兵,不出现了。
李老爷还建了个演武场。招募一些保镖、护院和仆人。一幅要扎根南海的意思。他在附近招收了上百个聪明过人的小孩子做侍童。命人带他们学文、练武。说要选拨几个灵秀的小孩做义子。引得宣仪城附近的人家都很羡慕,把孩童送来。盼着李老爷能选上。
小风伤好后成了一个尴尬的人。十岁的年龄不大不小,无处可去,也不愿厚着脸皮留在乱坟岗。他额头还被刺了个囚犯味的“信”字,真是平生未遇的奇耻大辱。小风觉得那个字从额头渗入心头。
他冷眼瞧着山庄招收侍童。他过惯了自由散慢的乞丐日子,不会做人奴仆。但他羡慕他们能学武。那一夜,他亲眼看到,最不起眼的帐房蓝大先生用一双银筷子,就杀了十多名山匪恶霸。他们不是街头武馆的花拳秀腿,是真的有降龙缚虎艺的。他决定留下来,每日厚着脸皮跟着陌龙城到演武场看他们学武。
他看了几日后便能像模像样得学下来。陌龙城悄悄地找到镜王,说小风有天份,也悔改了。请他留下他。黑心毒舌的小镜王冷笑了,“一个又死硬又执拗的小土匪你也敢留下。他受过大罪,被我刺过面,性格认真到扭曲。是个大麻烦。罢了,你想养条狗就养吧,将来他惹了麻烦,你来解决。”
陌龙城感激得向他施了个礼,跑了。
之后,小风便成了陌龙城的跟班。留在了镜瑕山庄。
镜瑕山庄并非做善事。教习的侍童都必须与镜王签下卖身契。师父对侍童有管教、生杀大权。小乞丐也咬牙签了,镜王才同意他进了山庄。
教习也很严格。一位外面请的老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蓝大先生来教他们兵书武技。每日练武不合格的孩子没有饭吃,每月都要考核比试,最未位的人会受惩罚挨打,连续两月最后之人降为奴仆,三月最末尾之人就要废除武功赶出山庄。共一百多位侍童,前十名的才算是学成。其他都是失败者。这种做法很残酷。
有的孩子中途吃不了苦,想退出学堂或逃走。李芙派人把他们的经脉打断或服药成了废人:“想离开这儿可以,把我教的本事还给我。”
这是一条不归路。学成出师,或者变成奴仆,或者是废人。孩子们心中涌起恐惧。
他对小风要求很严格,也很普通,小风是学堂里挨打最多的,每晚都带着很重的伤回来。陌龙城比他稍强些,来帮他敷药:“你别记恨师父。他是为了让你学成文武艺才严格些。”“你呢?”风离天看着同样受伤的他。出身北方大族子弟的少年也有着大户子弟的圆滑:“嘻嘻,我不气。我得学好本事,我来这儿就是为了将来当城主的。”
明珠担忧道:“你的基础最差,难免跟不上考核。我去向镜王说下,请先生们手下留情。”
“不用留情。我能做到。”全山庄都知道镜王不喜欢他。他更不愿意落后,于是更刻骨得学习。
小风想起了小时候厮混街头时认识的一个老丐。他说过有些北方大城主和有钱人会培养死士。使人教他们文武艺,严格得挑选合格的人。往往上百人才能选出一个合格的死士,其他人都在练武中途死掉或废掉了。这叫做训猎犬,也叫“熬鹰”。
猎人捕获小野鹰后,精心喂养,细心关照,每天放飞、进行调驯。平时不让它寝食,往困苦里熬着它,使它体力衰竭,进而听话受人指挥。这叫做驯化它。
小镜王收养这些孩子就是“熬鹰”。他只是做得更温情脉脉些,说要收养学得好的孩子做义子。他在一百名侍童里挑出十多人,不像北方城主从数百人中才选出一、二人。剩下的就成了失败品和刀下鬼。他还算仁慈呢。
小风想通了此节,更恐惧了。
小镜王不是一个好师父。情绪不稳,有时疯狂有时自怜,喝醉酒还爱在花园指着北方嚎叫痛骂,像个疯子。他也不喜欢学武的少年们。他傲慢得不掩饰他的喜好。他喜欢聪明、漂亮、有眼色、有才华的孩子,讨厌粗鲁、肮脏、倔头倔脑的乡巴佬和凡夫俗子。
他收的侍童里最聪敏灵秀的是明珠,人缘最好的是世家子弟陌龙城,老实巴交惹人怜爱的是端木茜,连鲁莽的赫尔淳都让人发笑。他望向他们时是微笑的,别有趣味的。只有看到那个瘦高个子,乱蓬蓬黑头发,一双倔强黑眼睛,缄默不语却满腹心事的小乞丐是疑惑又矜持的。
小乞丐也疑惑。他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富贵、骄矜、有心机、像戏台上演的深奥的大官王候。他跟南方小城的粗鲁无知年轻人、贪婪无义的商人、狡猾偷懒的农夫、流着鼻涕玩泥巴的小孩们都不类似。却来到南方出钱出人地培养小孩子们。
他有种刚出狼窝、又入虎穴的感觉。
但他很护弟子。他打骂他们可以,旁人不可以。一次,精力旺盛的侍童们闯入“镜瑕山庄”旁边的某位大地主的农庄里偷桃子,被对方抓到痛打完才通知镜王。镜王怒了:“我的门人不成器,我来管束。你算个什么东西,敢打我的人?”
他带人闯入隔壁庄园,痛殴了那位地主,一把火把庄院烧成白地。他变得凶猛又疯狂,不像一个病猫窝囊废了。像一头露出獠牙震人心寒的疯虎。小风越了解他越怕他。
但他逃不了。镜王已经用一双算计的眼睛琢磨着每一个少年,盘算着怎么用好他们。他偶尔也露出了年轻人情绪。对明珠和陌龙城更亲近一些。明珠是千年少遇的丞相之才,陌龙城是要回归北方的某大城的少城主。他只爱聪明、有权势的人。
明珠也很会投其所好,像离不开主人的忠犬。小风很瞧不起他。明珠却坦然得继续做自己的事。他犯错时替他求情,挨打后送伤药给他。
少年的血还是热的。
明珠偶尔也吐露些了真情:“顺着他点,别犯倔。你越这样他越讨厌你。镜王大人是我见过得最聪明绝伦的人。天姿如神,洞悉人性。他看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像神看蝼蚁。他只是装得赖皮些。而且,你把他当成什么人,他也就是什么人了。你把他当父亲敬,他就会变成父亲;把他当师父畏,他会令你更畏惧;你把他当仇人么,他就会是你最大的仇人……他很忙,有很多心事,没空儿去关注别人。你得先在这群侍童里学好本事活下去。”
不愧是千年难遇的宰相之才。他的口气也不像孩童,像一个冷眼旁观人生的睿智老人。小风激灵灵得打了个寒战。明珠在用全部心智去窥探镜王。他也恨上了镜王?不,他看似对镜王很忠实。
他忍不住暗中嫉妒明珠、镜王这些“算无遗策”的天才们,更衬得他平庸无能。他又无比羡慕着他们,只能加倍得去努力。
三、四年过去。没死,没逃走,没变成疾人的少年们都算出师了。有十多位侍童可以拜镜王为义父。明珠是最早出师的人,才学圆满,多智近妖,善于险中求胜。其次居然是傻傻的端木茜,老实小孩一心一意得仰慕师父,只学经济仕途。说要为义父掌管城池金山。之后,赫尔淳有猛虎般的忠与力。陌龙城也顺理成章得成为他的义子。其乃大族子弟,文成武德,平和酒脱,长成了翩翩佳公子……还有几位有本事的义子。
最后才是小风。小镜王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十四岁的昂扬少年。他在义子们里武技最高明,兵法最娴熟,最爱在沙盘上排兵布阵,攻城夺地。是现实中最能帮他去各城各地讨债、夺城的人了。
一位帅才。
小镜王心里想骂娘。他想养出个能打架会挡刀的保镖,却给他弄出了一个酷爱山河地理,天天研究着如何带兵动粮,征战天下的帅才……真是好恨,好麻烦!
小镜王笑着示意少年磕头拜义父。
他并不开心。未来的元帅用乌黑眼睛紧勾勾得盯着义父,以兵书推演着义父的心理。
拜了镜王为义父。他赐正名给他。镜王盯着恭恭敬敬的少年出了神。太认真能干是一种美德,也意味着他更有主见,雄心壮志,不为他人所牵绊。不是个俯首帖耳的好下属。他还在他额头刺过字。他如果记住这仇……明珠扯扯镜王的衣袖,镜王笑了:“就叫风离天吧,志向远大点。虽不知家门所处,却以天下为家。”
“我这儿就是你的家。人不能没有家。”他手按着胸口,双眼放出湛湛精光,满怀深意得对少年道。
“小风记下了。您永远是我的义父。”风离天跪下拜父。
第三十二章 黑暗
湿热高温使得南方的夏天更难熬。风离天心里也充满了燥热。他在镜王府呆了四、五年。由孩童变成了十四岁的青涩少年。生活安定,却像是缺少了点什么。
外面世界,繁荣的中原,龙腾虎跃的京城,与熙攘纷乱的江湖,距离他很远,
小镜王收了十多名少年为义子,亲自授课。他比夫子和蓝大先生懂得更多些。又像是什么都不懂。想说时滔滔不绝,不想说时调侃玩笑。对义子们是分开授课,亦不准他们相互打听。他在因人施教。他对风离天的授课也很奇特,讲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忠孝故事,偶尔讲些孙子兵法和尊王攘夷、军阀混战、一天下之志、和取关中策的军事策略。他在暗示他有一颗不忠不孝的反心?风离天低着头看书,实则偷窥着义父脸色。
他坐在太师椅上摇着折扇望着浓绿的花园,陷入一种放空状态。乌黑的头发只带着玉簪子,雪白的脸上很平静,黑眼睛没有焦点。月白色锦袍衬得他面色莹白。但是下巴紧绷,似乎紧咬牙齿,手指捏着折扇边缘发白。像想起了什么激烈的陈年往事。人又松散又紧迫。酷热侵入了书房,一滴汗珠悄然得渗出额头,缓慢得滚落面颊。
27/61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