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被竹马太子盯上以后(古代架空)——长夜成霜

时间:2022-02-17 09:29:42  作者:长夜成霜
  顾临修见无法从棋英弓恒嘴里套出话,只能将希望放在了陈明知身上。
  陈明知却饮了一大口酒,摇摇头道:“此事说来话长,只能慢慢参悟,宁王殿下还是日后慢慢发现真相吧。”
  “蛤??”顾临修觉得自己被孤立了。
  其实陈明知之前对于此事也并不知情,直到那天开导过周星澜感情之事后,再看到顾临煜和周星澜站在一起时,总发觉有些不太对劲。
  再回想起周星澜说喜欢的人是长久以来的朋友兄弟等等,陈明知心中便明白了个七八分。
  出于好奇与八卦心理,他没忍住将自己的猜测同棋英分享了一下。
  本来陈明知还有些忐忑自己这样妄自揣测周星澜的想法,会被棋英驳斥,但没想到——
  棋英不仅面无波澜,还向他分享了一个更大的八卦。
  原来早在顾临煜刚刚抵达边境那晚,就发生过如此劲爆的事情。
  难怪那天的周都尉如此异常。
  后来战事告捷以后,顾临煜和周星澜明显走得更加亲密。
  据棋英所述,当日弓恒也在场目睹过一切,陈明知没忍住自己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还拉住弓恒一起加入了讨论。
  “我觉得,肯定是殿下主动表明的心迹。”棋英作为周星澜的侍从,理所当然地十分维护自家公子。
  但弓恒却冷着一张脸,对棋英的话颇为不屑:“我们家殿下一向情绪内敛,定然是周小公子先表明的心迹。”
  陈明知作为撺掇过周星澜主动表白的主力人,看到棋英和弓恒的争吵,只能弱弱地发表自己的声音道:“其实……好像确实是周都尉先表明的心迹。”
  “不可能!”棋英的眼神险些要将陈明知暴揍一顿。
  陈明知赶紧在这个问题上住了嘴,只是又神神秘秘地发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说……”
  “殿下和周都尉,他们两个谁会是在相处中……咳咳,占据上风的那个?”
  “什么意思?”棋英和弓恒一脸单纯。
  陈明知却轻咳一声,继续神神秘秘地低声道:“我的意思就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谁是处于上面的那个?”
  于是正听的聚精会神的棋英与弓恒瞬间老脸一红。
  “陈明知你胡说什么呢?”棋英赶紧正襟危坐地怒斥道。
  就连弓恒也跟着道:“大胆,怎可如此亵思殿下?”
  陈明知只好委委屈屈地收回了问题,顺便收回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赌注和押金。
  “那算了,我本来还想着用这个问题押个注来着,不管赌输赌赢都有奖励,正好等回了上京城,我就请你们去喝酒的。”
 
 
第222章 殿下和公子的上风对决
  在边境军中待的时间太久,棋英早就极为想念上京城的饭食和酒菜,眼下听到陈明知这番话之后,棋英只犹豫了一瞬——
  “其实……也不是不能赌。”
  “蛤?”陈明知没反应过来,“你不是不许我这样胡说吗?”
  棋英却摇了摇头,一脸正气道:“我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有伤风化的问题。”
  “我反正是一定要给我们家公子撑腰的,所以——”
  棋英的话说到这里便堪堪顿住,陈明知正十分好奇他的下文,没忍住追问道:“所以你选什么?”
  “我选……殿下在上。”棋英的声音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毕竟那天晚上的形式他都看过了,自家公子好像……确实不太争气。
  一旁许久没有发表意见的弓恒闻言却忍不住冷嗤出声:“我们家殿下,自然做什么都是最上面的。”
  陈明知却敏锐地抓住了重点,“所以你也觉得殿下在上?”
  “那么这样看来,殿下已经有了两票了。”陈明知若有所思,正欲再度开口表达一下,自己也觉得周星澜看起来确实不太能战胜殿下的观点。
  但棋英却先一步开了口——
  “不行!”
  “什么不行?”陈明知在棋英的突如其来的反驳下有些懵。
  “我们家公子才是最厉害的!”棋英瞪了一眼对面一脸不屑的弓恒,“我现在想明白了,那天晚上的事情肯定只是一场意外。”
  “我们家公子自幼习武,擅使长枪,是率领大军大败南疆的将门之后,怎会如此甘屈人下?”
  棋英对周星澜突如其来的彩虹屁,让陈明知一时感到有些不太适应,他怔愣地盯着棋英问道:“所以呢?”
  “所以我们家公子肯定是上面那个!”棋英气势汹汹,一副对周星澜十分有信心的模样。
  “呵呵。”弓恒见此不禁冷笑出声,“事实胜于雄辩,我却是懒得与你辩驳。”
  弓恒的不屑更加激怒了棋英,“我不管!就是我们家公子现在不是,以后有朝一日,也绝对会翻身的!”
  “异想天开。”弓恒只回复了四个字。
  棋英对此愈发恼怒,两个人瞬间剑拔弩张火药味儿十足。
  “呃……”陈明知却忽然有些无言。
  被迫上前拉架的那一刻,他突然发觉好像被孤立的人,原来并不止宁王殿下顾临修一个。
  毕竟,弓恒和棋英这一面就互掐的毛病,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
  ——
  回京之后的周星澜,第一件事不是骑着高头大马接受百姓的迎接,而是抱着小长安先去了京城郊外处看望了大哥和大嫂的坟墓。
  京中的厮杀纷争一事自有顾临煜处理,他这一次很是听话,并不想再不管不顾地胡乱参与进去。
  而他对顾临煜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一定要亲手报了周家灭门之仇。
  小长安年纪还小,周星澜尚且不想让自家小侄儿见到这些血腥之事。
  可是周家的仇,他却必须要报。
  不仅要报,还要亲手——
  斩杀了郑评。
 
 
第223章 终究已经物是人非
  离开上京城的时候是深秋时节,现下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初夏了。
  与南疆的这场战事说长不长,说短却又不算短。
  上京城还是同记忆中一般热闹繁华,只是短短一年时间,世事更迭。
  再度回到这里的时候,周星澜的心境却已经大不如前。
  印象里最好吃的那家糖糕铺子生意还是很好,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偶尔还会出现几个摆摊叫卖多年的脸熟小贩。
  但不知道为什么,周星澜却忽然觉得那家上京城生意最火热的铺子里卖的糕点,好像没有那么甜了。
  他此去边境才不到一年光景,离京的时日并算不上太长,但是不知为何,上京城的一切事物都好像变得陌生起来。
  直至抱着小长安到了淮平侯府门外的时候,周星澜才寻找到了答案。
  原来再怎么春风得意,再怎么凯旋归来,却终究已经物是人非。
  他从前总是无比渴盼的,能像大哥周星云与父亲周显一样上阵杀敌报效大渊,而今终于得以实现。
  他风风光光地带着一身沙场征战过的伤痕回来,成为百姓们心中大败南疆的威武大将军,一改往日淮平侯府最没有用的纨绔废物小公子的形象。
  周家后代的毕生所求,便是不辱周家门楣,不辱将门风采。
  周星澜而今终于一一做到了,只是却原来——
  还是不一样了。
  淮平侯府自去岁突遭那场灭门之变后,便被封禁了起来。
  当时周星澜受刺激后神思恍惚,后续事件都是顾临煜在打理。
  只是让周星澜意料之外的是,他那日偷偷离开太子府之后,原本以为顾临煜会为此迁怒生气。
  但顾临煜后来却还是在离京之时,特意遣了人来守着淮平侯府的院子,每隔一些时日就来洒扫清理。
  所以即便现如今他又回到了淮平侯府,但府中的一切建筑却还是跟原来没有什么区别。
  院中的绿荫依旧,房屋和院落一切整齐如往常,唯一的区别便是——
  从前布满府中的烟火气息和欢声笑语,再也不见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周星澜一个人抱着小长安,将淮平侯府的每一个角落都走了一遍。
  一边走还不忘一边同小长安介绍每个建筑不同的居住人和用途。
  尽管小长安尚且听不懂他一个人的絮絮叨叨,但周星澜还是想说。
  他告诉小长安哪里是祖父祖母的住所,哪里是太奶奶的院落,带着他参观后花园和每一处厅堂,给他讲解每一个地方的故事。
  周星澜难得地极尽耐心,小长安也难得地没有哭闹。
  直到行至自己的院落之时,周星澜忽然在自己的书桌上发现那本从前周显送给他的枪法书。
  他从当日替周沁儿嫁入太子府后,便再没有回过自己的院子。
  中途短暂回来一次时,便被府中家人又匆匆撵了回去。
  等到再见时,便已是一片血海。
  将小长安放在塌上之后,周星澜才抽出手去看那本被自己遗落的枪法书。
  翻到最后几页时,才发现上面附了一封信。
 
 
第224章 等着他回来
  信上并没有写具体日期,周星澜从前沉迷练枪之时,亦曾将这本枪法书翻的滚瓜烂熟。
  也正是因此,所以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看这本枪法书的时候,尾页根本就没有这封信。
  很显然,信是被别人后来夹上的。
  周星澜打开之后才发现是周显写给自己的。
  猜测时间,也应当是淮平侯府将遭灭门的前后日期。只是周星澜未曾来过这里,竟也未曾看到这封信。
  信上的字迹也很明显是出自周显之手,虽然篇幅不长,但周星澜一字一句看下来却还是没忍住心尖钝痛。
  “吾儿星澜,若有时机能看到这封信,周家或已覆灭。”
  “乌云蔽日,奸臣当政。当今大渊之势,实属不太乐观。淮平侯府卷入其中难以抽身,恐难保安宁。”
  “为父无能,不能庇佑周家,但亦不想就此妥协于小人。只愿你能归于太子殿下之侧,保全自身性命,传承周家荣耀。”
  “你阿姐去往西北,大哥尚未归京。为父平素最常管教于你,但而今最担忧者,却也是你。过去种种,虽对你过分严苛,但却并非当真憎恶于你。周家风雨飘摇,边关山河动荡,为父只责自己庸碌无用,唯愿你得以平安喜乐。”
  “爱之深,责之切。素日里对你的管教亦是如此,往后为父恐再难斥你孽障,你亦可安心庆幸。抛开周家后人之身份,为父亦同你祖母母亲一般,愿你万事顺遂。”
  “吾儿不必扬名立身,往后亦不必肩之重责,只望你安度余生纯粹欢欣……”
  “呃……”落笔是周显并不大好看,但却极为力透纸背的字迹。
  周星澜看之入神,眼眶之泪蓄了许久,却终究还是未曾滑落。
  榻上的小长安还是在咿咿呀呀地朝他伸手要抱,窗外还是同从前一样的绿荫与风景。
  一切好像没有变,但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将那封信重新郑重收好之后,周星澜才将小长安再度抱了起来。
  过去总是管教于他的父亲虽已不在,但周家的血脉却仍在延续。
  阿姐还在,长安还在,他也一样还在。
  将小长安抱至祠堂带至先祖面前时,周星澜带着小长安像模像样又颇为郑重地跪下朝先祖牌位磕了磕头。
  从前他犯错的时候,周显除了上家法以外,最喜欢给周星澜的另外一个惩罚——
  就是跪祠堂。
  也正是因此,从前他每次在祠堂多待半刻,便觉得如坐针毡,只想着罚跪时间到了就赶紧离开。
  但如今不知道是不是心态变了,周星澜在祠堂待了很久之后才起身离开。
  自家小侄儿应当是饿了。
  但这孩子天生就伶俐得很,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正处在周家祠堂内,竟也不像往日那般一饿就扯开嗓子大哭。
  周星澜在祠堂里跪了很久,小长安便乖巧地在一旁陪了很久。
  朝堂之事仍旧腥风血雨,顾临煜现而今也只差最后一步棋。
  以前的周星澜,必然会想冲在最前面与他一起,但现在他更需要做的——
  是在他身后,等着他回来。
 
 
第225章 从一开始就错了
  亲手将郑评斩杀的时候,萦绕于周星澜心头的不是大仇得报的快意。
  而是难以言喻的恶心和沉重。
  比起仇恨终于了结的快感,周星澜只嫌那样的鲜血脏了自己的手。
  顾临风倒是毫不抗拒地将皇位让了出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本就是他占了顾临煜的位置。
  上京城人人都知道睿王殿下和周小将军得胜归来,除却顾临煜手中本就持有先帝亲手所赐的传国玉玺之外,还有入京之后气势汹汹的几万大军。
  顾临风上位本就不得民心,顾临煜此次回京又早已准备充足,除却本就依附于顾临煜的王昆和一众言官朝臣,其他官员在看到顾临煜手中的传国玉玺时,也自然懂得了该做出什么选择。
  然而皇宫之内,顾临风见到顾临煜的时候却一点也不紧张。
  甚至除却不紧张之外,顾临风更觉得是一种解脱。
  “三哥终于来了。”顾临风甚至朝顾临煜扬起了笑容。
  顾临煜神色不明,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顾临风却丝毫没有减少自己脸上的笑意,而是轻声道:“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从前没有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皇位一定要是我的才行。”顾临风自嘲道,“而今我才觉得,若是能就此与皇位割裂,倒也算是一种新的开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