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郅玄(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22-03-04 09:12:13  作者:来自远方
  马车离开太子府,一路穿过城内,议论声不见减少,反而愈来愈大,仿佛是故意说给太子淮听。
  坐在车内,太子淮的脸色阴沉似水,心不断下沉,不妙的预感越来越强。
  想到郅玄的书信和礼物,他不由得攥紧拳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此事,一旦西原侯暴怒,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他愈发憎恨传播流言之人。
  无中生有,推波助澜,将他推到风口浪尖,用心何等歹毒!
  最烦躁时,他竟对王后生出一丝不满。虽然很快被压下,裂痕到底出现。不能设法弥合,母子两人注定会渐行渐远。
  抵达王宫后,太子淮一路疾行,表情不做遮掩,也遮掩不住。
  遇到他的侍人婢女皆战战兢兢,唯恐受到迁怒。好在太子淮的目的是见王后,途中没有停留,自始至终没给旁人半个眼神。
  侍人婢女如蒙大赦,纷纷长出一口气。
  短暂的轻松之后,众人猜测太子淮入宫的目的。想到城内流言,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顿时咯噔一声,感到头皮发麻。
  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在王宫众人的忐忑中,太子淮见到王后。
  纵然焦虑万分,太子淮也没忘记礼仪。规矩行礼之后,正坐到王后对面,请王后屏退殿内侍人,以便两人详谈。
  “宏留,余者退下。”王后道。
  宏是一名中年侍人,身材中等,样貌普通,落在人群中很不起眼,极容易使人忽略。他跟随王后多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此刻被留在殿内,方知王后对他的信任。
  殿门合拢,太子淮突然迟疑,几次开口,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见状,王后不欲多言,朝宏示意:“给太子看。”
  “诺。”宏从袖中取出一张绢,恭敬递到太子淮面前。
  “母后?”太子淮面带疑惑,看向对面的王后。
  “先看过再说。”王后点了点叠成一小块的绢,端起甜汤饮下一口,又夹起一块点心,似乎对太子淮的焦急和疑惑全不在意。
  太子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烦闷,展开手中的绢。
  这张绢极薄,叠起来不到半个手掌,展开却能铺满半张桌案。
  绢为素色,上面写满字迹,是一个个工整的人名,简要提及他们所为何事,在流言兴起和传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看过全部内容,太子淮倒吸一口凉气,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看清楚了?”王后放下长筷,取绢帕拭手。
  “母后,我曾派人详查,线索中途断绝。”太子淮声音干涩。
  “我动的手。”王后直接给出答案,“你手下之人行事不秘,容易打草惊蛇。”
  太子淮不由得苦笑。
  “淮,如今事情查清,你该如何?”王后不给太子淮迟疑的机会,要求他马上做出决断。
  “我……”太子淮犹豫了。
  手中的名单太过沉重,他几乎要拿不住。
  若是依律严惩,这上面的人一个都逃不掉。届时,中都城恐将地震。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王后的声调未见提高,却能听出字里行间的锋锐和寒意,“无妨让你知晓,这其中有人无辜,根本没有参与。但他们必须离开中都城,让出手中权柄。”
  太子淮倏地抬头,表情震惊,似不可置信。
  莫非从最开始,一切全在母后谋划之中?
  “这些家族忠于你的父亲,有你三个兄长的姻亲,大多在中都城经营数代,树大根深。你要完全掌控朝堂,他们会是不小的阻碍。”王后肃然神情,锁定太子淮的目光,不容许他逃避,“懂我的意思吗?”
  太子淮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
  “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
  王后命宏退下,殿门关闭,室内仅剩母子两人。
  “王族衰弱,此乃不争的事实。你迟早要登上王位,对西原侯可以低头,于内绝不能退让懦弱。”王后顿了顿,继续道,“历代王位更迭,中都城少见平稳。虽今时不同往日,却也不会例外。”
  “母后赏赐即是诱饵?”太子淮声音干涩。
  “然。”王后颔首道,“不让蛇鼠见到机会,如何令其出洞。”
  “母后可曾想过,万一事情不受控制,西原侯暴怒,该当如何?”太子淮又问道。
  王后失笑,摇头道:“淮,你小看了西原侯。”
  太子淮愣住。
  见他这副样子,王后叹息道:“若西原侯是我子该多好。”
  太子淮脸绿了。
  “想不通就认真去想,坐王位的是你,事事要我解惑,你这王位岂能坐稳。”王后毫不客气,不因太子淮是自己的儿子就放缓语气。
  太子淮面露羞惭,脸一点点涨红,很快连脖子都红了。
  王后到底不忍心,叹息一声,同他讲明前因后果,道出谋划真意。
  人王陷入昏迷,终究没有断气。
  太子淮目前是代为执政,没有正式登上王位。
  母子俩对中都城的命运心知肚明,大部分氏族未必清楚。在他们眼中,王族孱弱未必是坏事,反而方便臣权大盛,为家族夺取利益。
  之前的团结一心仅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亢奋消散,中都城照旧一团散沙。
  太子淮下定抱大腿的决心,但不能不抓稳内部。如果连城内氏族都掌控不住,落得南幽侯一般下场,何能保住“天下共主”的颜面。
  届时,抱大腿的代价定然更高。
  不想落到悲惨境地,必须如王后所言,将中都城经营成铁板一块。
  赏赐是诱饵,引发流言是过程,大力惩治是目的,夯实根基是结果。
  王后策划这一切,为的都是太子淮。
  事情了结之后,前因后果会为人所知,评价定是毁誉参半。但对太子淮来说,一时的名声无需计较,掌控朝堂才是实际。
  “我最欣赏西原侯一点,务实。”王后端起甜汤滋润喉咙。甜汤已凉,味道有些腻。她全不在意,仰头一饮而尽。
  “事情是你受益,稷氏和原氏无辜受累,自当予以补偿。”
  听到“补偿”,太子淮不由得头皮发麻。
  “待你登上王位,稷氏为王后,家族有才者拔擢厚赏。其父当居卿位。”王后顿了顿,继续道,“继承人需为原氏血脉,一旦有子,当即立为太子。”
  听到这番话,太子淮愣在当场。
  立庶子为继承人?
  “以西原侯之势,无人敢指摘。纵有,可归因于我。”王后道。
  她赏赐原桃,为的不仅是引蛇出洞,更是为今后铺路。
  在她看来,只要不发生意外,至少三十年,郅玄将耀武天下,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方大诸侯。
  王族衰弱无法扭转。
  一旦天下诸侯并起,中都城的地位会十分尴尬,迟早沦落成小诸侯国一般,在夹缝中求生。
  值得庆幸的是,太子淮同原氏联姻。
  这也注定了太子淮的继承人必须是原桃所出,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包括稷夫人。
  王后多番赏赐原桃,此时被看成挑拨,日后则能被视为偏爱。
  遇王族宗人质疑,太子淮无法打破规矩,她大可以成为一个不讲理的太后,因对原桃的偏爱强压太子淮下旨。
  “淮,规矩不容更改,但可以变通。”
  氏族以家为本,孝是根基之一。孝道面前,做儿子的岂能不低头。何况原桃背后还站着西原侯。
  听完王后的讲述,太子淮表情呆滞,迟迟没有出声。
  见他这副模样,王后又一次叹息,心中暗道:如果西原侯是她的儿子,何须如此费心劳力。凡事有儿子自己解决,不知该有多好。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王后苦心谋划,多番安排人手,为的是引蛇出洞,将人王的势力彻底清理出去。她心中早有计划,不动则已,一旦执行,势必要将中都城搅个天翻地覆。
  不破不立。
  不将旧窗打碎,永远迎不来新风。
  太子淮拿到名单,知晓王后的安排,明知有利于自己,心中仍存几分犹豫。
  见他迟疑不定,王后顿感失望。
  “罢,我来动手。”
  “母后,我……”太子淮满面羞惭,用力攥紧拳头,终于下定决心,“母后,我来做!”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后慎重告诫太子淮,希望他不要朝令夕改,突然心慈手软。半途而废带来的后果无法预计,万一没法收拾,还不如从最开始就置身事外。
  太子淮连声苦笑,心知之前的摇摆让母亲失望,甚至生出不信任。
  事已至此,他必须改变自己。
  正如母亲所言,坐王位的是他,执掌中都城的也是他。若事事躲在母亲身后,靠母亲扫平道路,他还有何颜面接过王印。日后登上王位也会庸碌无为,落得无能懦弱之名。
  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王后这才放心,交代他尽速布置人手,务求一击毙命,不给对手反戈一击的机会。
  “擒蛇,不动则已,动则斩七寸。”
  在王后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太子淮进一步完善细节,定下动手的时间。
  “王族私兵固弱,对付蛇鼠已是足够。”
  在西原国和北安国甲士面前,王族私兵如纸糊老虎,显得不堪一击,根本不是对手。同城内氏族相比,彼此半斤八两,在战斗力上不差多少。
  双方势均力敌,王后和太子淮有意先发制人,打目标一个措手不及。
  为保中都城根基,母子俩不会大开杀戒,最终目的是将名单上的家族赶去封地。空出来的权位将由太子淮安排的人接手,用最快的速度掌控整个朝堂。
  “人数不足无妨,待城内稳定,择才干出群者,召见后予以拔擢。”
  “诺。”
  计策定下,太子淮告辞离开,连夜布置人手。
  殿门开启又合拢,婢女鱼贯而入,点亮青铜灯,驱散殿内昏暗。
  王后靠在榻上,捏了捏眉心,现出几分疲惫。
  她终究有了年岁,和年轻时不能比。耗费心力为儿子谋划铺路,成与不成,全要看太子淮自身。
  优柔寡断非王者之质。
  太子淮情况特殊,就今后处境而言,这种性情刚刚好。过于刚硬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世事皆有定数。”
  王后无声叹息,双眼渐渐合拢,貌似陷入沉睡。
  殿内婢女放轻呼吸,侍人背墙而立,摇曳的烛火下,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拉长,继而变得扭曲。
  日轮沉入地平线,夜幕降临。
  一弯明月高悬天际,银光洒落,为中都城覆上一片清冷。
  整座王宫陷入沉寂,脚步声说话声皆不可闻。一座座殿阁失去生气,在夜色中静得骇人。
  午夜时分,乌云在天空聚集,遮住月光星辉。暗夜如狰狞巨兽,张开大口,欲将宏伟城池吞噬。
  王后睡得很不安稳,突然间惊醒,坐起身,单手按住胸口,只觉心跳陡然增块,几乎要从腔子里跳出来。
  一殿之隔,昏迷的人王隐隐有了动静。枯瘦的手指缓慢曲起,眼皮神经质地跳动两下,仿佛下一刻就会睁开。
  守在殿内的侍人连打两个哈欠,困倦非常。仗着人王昏迷不醒,竟背靠墙壁打起盹来。
  因为侍人的疏忽,错过人王的响动。等医送来汤药,准备给人王送服时,后者又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任何反应。如非还在呼吸,同一具尸体别无二致。
  中都城风雨将至,惊涛骇浪席卷,无人能轻易挣脱。
  远在边境的郅玄,尚不知中都城内变化。在姚城停留期间,除了首日露面,其余时间他都和赵颢关在房中,商讨会盟事宜。
  章程定下大半,有世子瑒信使抵达。
  北安国大军行至约定地点,赵颢需要尽快启程,才能和世子瑒顺利汇合,一同返回北都城。
  纵然心有不舍,赵颢也不得不离开。
  临行前一夜,郅玄房内的烛火彻夜未熄,彩宝珍珠滚落遍地。
  天明时分,郅玄亲自送赵颢出城,一同送出的还有二十辆大车。车上满载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还有精选的粮种,可谓价值连城。
  赵地甲士列队出城,回想来时的情形,再看堆成小山的大车,撞上彼此的目光,心情都十分复杂。
  西原侯财大气粗,挥手送出二十车珍宝粮种,堪比小国一年税收。自家公子虽也不穷,甚至称得上富裕,在西原侯面前仍被秒成渣,完全不够看。
  照西原侯聚集财富的速度,公子何时才能挺直腰杆子?
  怕是这辈子都做不到。
  愁人啊!
  赵颢出发时,郅玄乘车相送,自始至终没有下车。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腰酸腿软,乘车尚可,走路万万不行,十有八九会当众出丑。
  “一路顺风。”
  说话时,郅玄强忍住揉腰的冲动。想起昨夜的种种,再看马背上的美人,突然有些牙痒。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句话谁说的?
  出来,他保证一剑戳个窟窿!
  似能看出郅玄所想,赵颢勾唇浅笑,刹那间艳光大炽,昳丽无双。眸光流转,勾魂摄魄,活脱脱一个妖精。
  郅玄磨了磨后槽牙,舌尖抵住上牙膛,不断告诉自己地点不对,绝不能冲动。几次三番,方才控制住情绪。
  “感君侯盛意,期与君侯再会!”
  看出郅玄的不善,赵颢端正神情,见好就收。
  想到两人要分别数月,郅玄顿生许多不舍。有心想要留人,理智到底压过情感。一国之君的重任压在肩头,他不能太过任性,至少现在不能。
  赵颢策马离去,赤色队伍排成长龙,卷起大片沙尘,逐渐消失在目光尽头。
  郅玄调头回城,也将整顿行装,准备踏上归程。
  在动身之前,郅玄召见当地氏族和县大夫,对两人的政绩表示认可。尤其是对东梁归降的氏族,不吝啬赞许赏赐,更赐对方为姚氏,以表对他的重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