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待会还有个会议,今天估计送不成饭了。”杨筝等待电话那段的人说完:“他自己应该知道买点什么填饱肚子吧?”
陈念恩的脚步顿住。她想起了杨筝前几天的朋友圈。貌似这些天她一直再给读高中的弟弟送晚饭,照片上露出的那一角建筑像极了了她的母校临安一中。
杨筝挂断电话,回首时瞧见了陈念恩。
陈念恩插着兜,静静地看着她。
“是给弟弟送晚饭吗?”陈念恩问。
杨筝点头。
“他在临安一中读书?”
杨筝又点了点头。
“我马上要去悦音工作室,很近。我可以帮你带过去。”陈念恩的声音顺着清风飘到杨筝的耳畔。
比暖阳还柔和,比清风还干净。
杨筝想到陈念恩没见过杨笙,在那边等人又比较麻烦,想要拒绝。但她还没有说话就被打断了。
“我也是临中毕业的。下午五点到五点四十是用餐时间吧。”陈念恩说:“他叫什么?几班的?”
“叫杨笙,高二十六班。”杨筝答。
“成绩不错啊,在实验班。”陈念恩朝杨筝摆摆手:“别担心,我去送。就当还你上次给我撑伞的人情。”
杨筝还想说些什么,手机的震动提醒她会议即将开始。
“你去开会吧,有事发微信。”陈念恩边拉着沈长青后退边说。
杨筝点头同意了。
走远了,沈长青用意味深长的眼神打量着陈念恩:“不错啊,微信都搞到了……”
“羡慕吗?”陈念恩打着字,没抬头。
“你加油啊。马上四点了。”
沈长青撑着伞留下一个娉婷袅袅的背影。
……
陈念恩给杨筝发微信。
陈念恩:“他吃什么?”
杨筝:“清淡一点吧。”
陈念恩:“不夜城那里有家粥店,我分量买大一些的?”
杨筝:“好的,麻烦你了。”
过了会,杨筝又发来了杨笙的照片。
照片上的男生眉清目秀,笑容恬淡,跟杨筝长得很像。
陈念恩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认错。
杨筝送饭这些天,杨笙从肯德基吃到麦当劳,再从华莱士吃到德克士,尝遍各类快餐。他本人没什么意见,但再这么投食下去,孟女士不日就要提刀来找杨筝算账。
陈念恩去送,杨笙不认识她,不会厚脸皮到逼着陈念恩给他重买。
杨筝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得委实妙。
陈念恩打的到了不夜城,买了两份皮蛋瘦肉粥,提着走去了临中北门。
路上烟尘有点大,她摸了个口罩戴上,配上这顶鸭舌帽,立在送饭家长堆里,看着像来体验人间烟火气的明星。
杨笙出来时,场面有点滑稽。
他看见一个身材高挑女人用追星软件在手机上屏投出“杨笙”两个字,举在胸前。举着的那个人一身黑,鸭舌帽压得很低,戴个黑色口罩,插着兜,看着像黑、社、会大姐大。
同行的男生戳了他一下:“你背着我们出道了?”
他找了一圈没看见自己姐姐,又见这个女人一直盯着他看,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了她跟前。
“那个……姐姐,我就是杨笙……”杨笙怂怂的。
陈念恩放下手机:“我是你姐姐的……朋友,她今天要开会,来不及给你送晚饭。”
杨笙从她手中接过大分量的粥,心中在滴血。
“怎么了,吃不饱吗?”陈念恩问。
“我想吃肉……”杨笙很实诚地说出了口。
陈念恩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实诚,忍不住笑了下:“我去给你买个汉堡吧,那边好像也有座位,你坐那边吃。”
杨笙道谢,往汉堡店进发。
陈念恩给他点了个套餐,拿到手时,杨笙半碗粥已经下肚。
她坐在他对面看手机,给了杨笙不顾形象吃饭的机会。
陈念恩读高中那会也是这么过来的,到了高三,吃饭时完全是狼吞虎咽。
陈念恩戳开新歌评论区看反馈,歌曲就自动播放了。她想关掉杨笙却拦住了她。
“别关别关!这是颜笑晏新歌吗?”杨笙问。
陈念恩嗯了声。
“你也听颜笑晏的歌?”
陈念恩又嗯了声。
“我觉得这首还有《河清海宴》都特别好听!之前她翻的那个高考必背古诗文系列我们全班都在听!”
杨笙忘记了吃饭,喋喋不休:“读书节汇报演出,我们班拿着她的歌编了个舞蹈还得了一等奖!”
陈念恩听着忍不住勾了勾唇。
“你姐姐也喜欢听颜笑晏的歌吗?”陈念恩问。
“我那天给她听了,强行塞的耳机。后来我回学校,她还在听!”
杨笙很为自己喜欢的歌手骄傲自豪:“人人都爱颜笑晏!”
陈念恩表情崩盘了:“嗯,人人都爱颜笑晏。”
杨笙聊起颜笑晏就停不下来,汉堡套餐没来得及吃,最后提回了学校。走的时候还跟陈念恩招手拜拜。
陈念恩挥了挥手,觉得杨筝这个弟弟实在是太可爱了。
她打开微信给杨筝发消息。
“任务完成。你弟弟挺可爱的,长得也很帅。”
杨筝估计还在开会,没有回复。
心情舒畅的陈念恩又走回不夜城的粥店,买了两份粥打车回了临大。
第12章 情难自禁
=========================
这场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杨筝出来时看了眼表,眼下都将近六点了。
她步行回教工宿舍楼,碰上了陈念恩。陈念恩三步并两步地走到她跟前把粥递给了她。
杨筝有些迟疑地接住了。
“同人曲网上反响不错,感谢您的作词。”陈念恩也不管理由通不通,就这么说了。
“要不要上去坐会儿?”杨筝问。
“不用不用,我回去了。”陈念恩摆手。
她走得很快,不一会就消失在杨筝的视线里。
杨筝提着粥上楼。
她把粥热了下摆在餐桌上,笔记本摊在旁边。
今天的会议是关于兰娄文化遗址考察研究项目具体安排的。学生名单领队人员都已经确定,他们将于六月中旬前往大西北。
杨筝从那一连串的名单里发现了陈念恩。如果她没记错,陈念恩的专业成绩很好,学分也很高,根本不需要去吃这个苦。
虽然是大学,讲师和学生间都还是保持距离的。陈念恩虽说跟她有歌曲上的合作关系,但眼下的接触也有点显得过分亲密。
所有的发展把杨筝的思绪引向了一个她有些不敢想象的地方。
她在国外念过书,同学间存在不少同性恋。杨筝不排斥,但也不会觉得亲切。她对所有人保持尊重,尊重所有人不同的选择。
她唯一喜欢过的人,性别也是女。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杨筝只觉得,自己喜欢的人恰好是同性而已。她也会留意优秀的异性,并不厌恶与他们交往。
杨筝不排斥和陈念恩接触。她喜欢她的性格,喜欢她的长相,可她从来没有思考过和她交往。
杨筝不能百分百确定,她选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保持沉默,保持距离。
陈念恩回去后也觉得自己今天的举动太冲动了。
也许喜欢真的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智。
她念高中时特别喜欢这家的粥,因为喜欢,觉得味道好,所以特别想跟杨筝分享。
她有些后悔今天的举动。
从小到大她没有这么胆怯过,连试探都不敢试探。
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连续两天,除了上课,她们没有任何交流。
陈念恩想,杨筝或许知道她的心思了吧。
第三天时,陈念恩的手指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对话框。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她只期盼着兰娄考古实践出发的时间近一些。
周日时戚扬送来了《如花开花落》的实体纪年专辑。她提议杨筝和陈念恩各签五十张挂到网上抽奖,如果改为预售,价格可以略高一些。
陈念恩捏着专辑去找杨筝。
教工宿舍楼边有一大片竹林。
昨晚刚下过雨,今天也有微风,天气还算凉爽。陈念恩欣赏了几眼君子竹挺拔的身躯,预设着敲响203的防盗门时可能会发生的状况。
她越靠近,内心越忐忑。
只是她千算万算没算到,杨筝会在楼下,而且对面还站着许铭泽。
那天从德庄出来,陈念恩也王伊那里得知了许铭泽的状况。
许铭泽是数学系的副教授,中学时拿过很多数学竞赛的大奖,后来保送临大数学系,本硕博连读,毕业后直接任教。他今年才27岁,长相斯文又显嫩,前几年参加某个烧脑节目小火了一把,网上迷妹都叫他许神。
陈念恩在竹林里,看着他们的背影。
用王伊的话说,杨筝和许铭泽一起,两人可称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他们站的地方靠近竹林,离宿舍楼有点远。虽然他们的说话声很轻,可陈念恩还是听见了。
陈念恩本想离开,可腿却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开。
许铭泽说了一大段,陈念恩没细听也知道他在告白。
不愧是研究数学的,表个白还要讲一大堆逻辑,用各种理由证明他和杨筝是多合适。
陈念恩定在原地,喉头发紧,唇线紧抿。
杨筝一直静静地听着,没发表任何看法。
有那么一瞬,陈念恩觉得杨筝可能真的要答应许铭泽了。
陈念恩有点酸涩,整颗心脏像泡在冰冷的海水里,一点点下沉。
杨筝终于说话了。
“许铭泽。”
陈念恩的眼眸随着这声呼唤暗了下去。
“我们不合适。”
陈念恩的眸子蓦的鲜活起来。
“你很优秀。可是我不喜欢你。”杨筝声音轻柔却铿锵有力:“没有感情为基础的关系,是不会有结果的。”
陈念恩心跳得有些快。
“更何况,我现在已经不是单身了。”杨筝说。
陈念恩的眼眸随着杨筝的话音又阴沉了下去。
许铭泽是个理性的人,他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悲伤,言语间流露只有惋惜。
不知多久,杨筝和许铭泽都离开了。陈念恩的脚站得有些发麻。
她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涩,伸手揉了揉。
专辑封面被她捏得发潮。一片混沌中,陈念恩麻木的活动了几下腿脚,转身离开了。
第13章 坦白
=====================
日子在指尖一点点流失,进入六月,气温直逼三十五度。聒噪的蝉鸣声充斥耳畔,清晨四五点校园里的鸟雀就开始鸣叫。
陈念恩躲杨筝躲了一个多星期了。除了戚扬知道她这几天心情不好,其他人根本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大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调笑的调笑,该上课的上课……
校园歌手大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正式比赛那天,台下挤了不少看热闹的教授,杨筝虽然隔得远,但也是其中之一。
陈念恩很早就注意到了后排那个气质出挑的冷清美人了。
她在准备席就坐,跟杨筝隔了万丈远。
陈念恩想起了当初挑选《waiting for love 》当参赛歌曲的原因,现在觉得特别心酸,有特别好笑。
她不是什么爱悲伤秋月,为一点事就在朋友同学面前大肆宣扬求安慰的人。
但是此刻想起这些事,她的心脏还是有点钝痛。
人生中第一次认认真真喜欢一个人,还没一个月就吹了。这事换谁都不会好受。
戚扬最先看出了她的不对劲,想要安慰她,被陈念恩怼跑了。
陈念恩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乐天派,天天在心里安慰自己,觉得以后自己能遇到更好的人。她跟戚扬谈到这事时总是一脸云淡风轻,淡定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但在此时此刻,看到杨筝的身影时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把帽檐压得更低了些,努力调整情绪。
下个节目就是她的了。
一宿舍的人在王伊的带动下为她疯狂摇旗呐喊。策划男手上捧着的玫瑰花织带都被他弄皱了。
电音一出,整个台下都躁动了。
陈念恩却捏着麦克风,孤寂地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央。
下边的同学摸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个眼睛瞪得老大。
电音节奏激昂,陈念恩就这么唱完了全曲。发音标准,嗓音悦耳。
台上和台下形成鲜明对比。
原曲的最后,电音戛然而止。陈念恩利用了这个特点,暂停几秒后拨动了吉他。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waiting for love》。
她今天嗓子有点哑,俄语发音的唱腔显得更加厚重。
这一正一反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给在场的所有人带来了一种震撼感。
杨筝在最后排,看台上那个渺远的身影。
陈念恩唱改编的那段时,灯光组的只留了一道斜斜的白光打在舞台中央。陈念恩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陈念恩似乎天生带着台感,一个人足够驾驭全场。
杨筝听着歌,耳边响起的确实那次车上陈念恩低声抱怨的声音——“我爸不让我参加选秀节目。”
那时的她不知道陈念恩在舞台上的光彩,如果这场演唱会办在前边,杨筝那次说出的可能就不是那翻模棱两可的话了。
她会劝陈念恩坚持自我,追逐梦想。
一个人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一定会发光发亮。
陈念恩演唱完,起身鞠躬。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杨筝觉得陈念恩身上就有那种光亮。
8/55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