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扬闷头大吃特吃,眼不见为净。
用餐用到一半,旁边那桌走了。新坐到位置上的是两位中年人和一个年轻的男人。
彼时陈念恩正忙着把同人曲放给杨筝听,她直接插上自己的耳机,把自己的手机塞给了杨筝。
“我觉得这个混音特别好,杨教授你注意听。”戚扬终于逮到机会插嘴。
“我觉得作曲和歌手都很perfect。”陈念恩看着戚扬怼了回去。
戚扬吐出了自己会说的为数不多的一句英文:“just so so.”末了又补了一句:“土狗不要放洋屁。”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把自己也给骂了。
“咱们能斯文点吗?”陈念恩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在知识分子面前,咱们要注意点形象。”
戚扬哦了一声:“野蛮人就别装斯文人了,要不要给杨教授看你的聊天记录?”
陈念恩:“……”
“吃你的饭吧你!”
……
杨筝听她们拌嘴,嘴角微微上扬。
陈念恩催促她赶紧听音乐。
杨筝听着陈念恩干净的声音,逐渐忘记了周遭嘈杂的环境。
摘下耳机时,那个年轻的男人忽然上前,跟她打招呼。
陈念恩早注意到他了。
这个看着很斯文,约莫二十五六的模样,来吃火锅也穿得很正式。
杨筝有些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许铭泽。
“许教授。”杨筝起身跟他打招呼。
“杨教授,没想到这么巧。”许铭泽笑着说:“你和朋友来吃饭?”
“嗯”杨筝说:“你和父母来吃饭?”
说着许铭泽转身跟父母介绍杨筝:“这是人文学院的杨教授。”
杨筝只好露出礼节性的笑容和他们打招呼。
许铭泽的父母也朝杨筝笑着颔首。
杨筝介绍起陈念恩和戚扬:“这是我的两位朋友。”
陈念恩淡淡地说了声你好,戚扬亦是。
好好的饭局,被不速之客打断。刚刚才营造起的氛围被许教授这么一干扰冷了大半。
许铭泽偶尔会转过身跟杨筝聊上几句,他的父母视线也会投到这边。
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看向戚扬,那目光让戚扬觉得有些不舒服。
杨筝碍于礼貌不得不与他周旋。
陈念恩又恢复了厌世面瘫脸,百无聊赖地播着碟子里的虾球。
戚扬把肥牛全下了进去,在桌下给陈念恩发微信。
戚翠花:“这男的也太烦人了吧。”【扔排泄物jpg】
陈大爷:“好像是数学系的一个教授。”
戚翠花:“他都没觉得杨教授不愿意跟他讲话吗?”
陈大爷:“?我真没看出来。”
戚翠花:“但凡礼节性的周旋都是非自愿。你没发现杨教授看咱俩拌嘴的时候还偷笑了吗?这会跟这人,那个皮笑肉不笑,我看着都累得慌。”
陈大爷:“她笑了?!”
戚翠花“我发誓,她笑了!”
第10章 她和她
=======================
用餐结束,杨筝要开车送戚扬和陈念恩。
走到门口,许铭泽和他父母也出来了。
又是一通麻烦的告别。
许父许母盯着杨筝她们的背影道:“这个杨教授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交的什么朋友。”
他们在说戚扬。戚扬染了头发,穿得比较花里胡哨。
许铭泽拉开车门:“她跟另外一个人坐在一起的,那个可能是去蹭饭的吧。”他又回头看了眼杨筝的背影。
杨筝坐进了车里,她头一次觉得许铭泽有些碍事。
陈念恩跟戚扬挤在后坐。
“杨教授,时间还没定。”陈念恩面无表情的说。
“我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你们定吧。”杨筝发动了汽车。
戚扬拍了下陈念恩的大腿:“那就明天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择日不如撞日。”
杨筝当然同意,她从后视镜里看陈念恩,总觉得她此刻的心情有些糟糕,虽然她面色如常。
戚扬先回了悦音工作室。陈念恩跟着杨筝回临大。
杨筝又瞄了眼后视镜问:“心情不好?”
陈念恩嗯了声。在脑袋里寻理由。
“我爸不同意我参加选秀节目。”
“是想站在镁光灯下,唱一首只属于自己的歌曲吗?”杨筝笑着说。
“嗯。”陈念恩声音很低落。
“你爸爸他一定是有自己的考虑”杨筝避开了前面违章调头的车辆:“但是自己的事情,最后还是自己做主。该怎么做你心中应该有杆秤。”
陈念恩又嗯了声。
车中又陷入了寂静,就这么到了宿舍楼。
后视镜里的陈念恩眉眼姣好,又英气又柔和。她低头沉思的模样让杨筝想起了另一个人。
杨筝眸色暗了暗。
每次想起那个人,她的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
陈念恩下车跟她告别,杨筝看了几秒那个背影,然后驱车离开。
晚间的校园路上高大的梧桐树被昏黄的路灯拉出长长的影子。杨筝的侧颜在树阴与路灯间忽暗忽明。
……
那天回去后的杨筝其实并没有比陈念恩好上多少。
许是因为白天午睡多了,杨筝晚上翻来覆去没睡着。
她打开手机相册,翻到了最后一张照片。
那是高中毕业那天杨筝跟那个人的合照。
照片上的那个女生逆着阳光朝镜头淡淡地笑着,额前的碎发随风翻飞。她挽着杨筝的手臂,立在学校高三教学楼前的雕塑下。
杨筝对着镜头笑得很开心,如果仔细看的话,眼角却闪着泪花。
杨筝凝视着屏幕里的那双眼睛,眼圈有些发涩。
十年了,
杨筝觉得自己已经快忘记她了,
或者说快强制自己忘记她了。
那天在国风餐厅初见陈念恩,那些隐藏在心底许多年的情绪瞬间喷发。那种快要被淹没的失落感心酸感压得杨筝许久没喘过气。
杨筝知道,陈念恩不是她,虽然她们外貌如此相似,名字也只差了一个字。
但杨筝知道――她不是她。
手机屏幕渐渐暗了下去,整个房间一片漆黑。
杨筝翻过身,平躺着,看着天花板。
说出来杨筝自己都觉得矫情。
十六七岁的年纪里,杨筝在考场上瞥见了陈念,一眼千年。
那时杨筝只不过觉得这个女生长得非常好看,酷酷的,像个强化班的高冷学霸。
三张桌子摆在一块,杨筝在最左边,陈念在最右边。
杨筝清晰地记得那是场地理考试,试卷很简单。对于重点高中的同学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开考不过半小时就陆续有同学做完,趴在桌子上睡觉。
杨筝写试卷的时候瞌睡到蔫巴,合上笔趴到桌子上却又莫名清醒。
她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趴在桌上,从那个角度刚好能看到陈念的侧颜。
陈念高鼻梁薄嘴唇,皮肤白皙,放到现在也是很时兴的美人长相。
跟杨筝的黑长直比起来,她的头发有些泛黄,发尾也有些糙。
杨筝看着她摘下眼镜,掐了掐鼻梁。
她的手也很好看,杨筝心想。
对于陈念,杨筝从来是不吝啬赞美之词的。
她回到班就跟同桌慨叹了许久陈念的颜值。
同桌笑嘻嘻地说:“你是没看见过3班的李语桐,那个才好看呢!她男朋友也好帅!”同桌又拍了拍她的肩道:“当然,你也很好看,刚刚还听见后面有男生夸你呢。”
冬去春来,时间又过去了一学期。
该分班了。
杨筝理科学得很差。班主任对她评价是——偏科实在太严重,清北的语数英,二本的物化生。
杨筝本来想好要当个外科医生,这下全完了。
她跟父母沟通了一下,最终选的文科。
三月中旬的某天,杨筝抱着一大坨书推开了高二十三班的门。
班上快坐满了。
杨筝很是懊恼――她应该来早些的,这样可以选个好一点的位置了。
这所重点高中的文科班几乎汇集了来自以往各个班级的理科渣渣。大家都抱着做个透明的态度可劲地忘中后排挤。
选中后排靠里边的位置。
进门之前杨筝也是这样想的。
她走在过道里,仔细瞧着每一个位置。
走到第三排时,杨筝顿住了。
她看见了那个期末考场遇到的女生。
时隔一个学期,她从来没有想起过她,却在此刻相遇时,确定是她。
下意识地,杨筝带着欣喜的情绪问道:“这里有人坐了吗?”
陈念连忙摆摆手道:“没有没有,就是没有凳子。”
高冷吗,一点都不高冷。还挺可爱的。
杨筝把书放在了桌上,后面跟着跑腿的两个女生跟着放下了书。
杨筝朝她们一一道谢,然后去空教室挑选了一张好凳子,搬了回来。
“我叫杨筝,之前是九班的。”
“我叫陈念,之前是五班的。”
有时候,回忆起来,杨筝还是会觉得她们很有缘分。
杨筝在一片黑漆中勾了勾唇。
在心里吐槽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学中二少年悲伤秋月,实在矫揉造作。
实在睡不着就听歌吧。
杨筝打开音乐软件,点击私人FM。
今天推荐的歌很安静,前奏的吉他声很是干净。
杨筝闭上眼准备睡觉。
歌手低沉沧桑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也没有错,只是不爱我
我也没有办法,怪你太冷漠
你也没有错,只是不适合
我也只好承认,这样的结果
好喜欢你,内心里这样说
不愉快的总算告一段落
……”
见了鬼了,真是!
杨筝愤愤地关掉了手机。
第11章 小舅子
=======================
第二日一早,杨筝看见了音乐软件的推送。
“您关注的歌手颜笑晏发布了新专辑~”
戚扬凌晨发布了这首歌,杨筝六点多看到时评论已经999加了。
评论区里嚎成一片。
有的在狂赞歌曲好听,有的在慨叹颜笑晏终于发了新歌,还有的疯狂复制粘贴杨筝小说原句。
也有几个跟陈念恩合作过的古风歌手前来捧场,评论被赞到了第三第四。
热评第一是《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原著里林疏梧留给齐明緈的句子。
也有眼尖的发现词作是杨执一,开始调侃低调王者终于出山。
陈念恩的评论排在第二。
“前排~感谢杨老师作词~”
杨筝默默给她点了个赞。
杨筝小说的评论区也炸了,清一色在刷“花开十周年快乐~”
杨筝很感动,她在评论区回复“谢谢各位,真的很感动[爱心]”
划着划着,杨筝就戳进了朋友圈。圆形图标转了两圈后显示出陈念恩前几天发的弹吉他的照片。
陈念恩选的滤镜很清新自然,加之原图中明媚的阳光,就呈现出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
杨筝给这张照片点了赞。
而此刻,强势登录古风歌榜单的歌手颜笑晏却枕着胳膊,面朝天花板沉思。
手机震动了一下,她却不怎么想看。
沈长青打开房门,朝陈念恩道:“那个男策划亲自来找你了,叫你去彩排。”
“你跟他说一下,我下午去。我这会不舒服。”陈念恩翻了个身,面朝墙壁。
沈长青合上门的声音像一声短促的叹息。
到了下午,陈念恩才看见了杨筝的点赞,顿时浑身充满力量,戴了顶鸭舌帽就去彩排现场。沈长青也撑着遮阳伞跟过去看热闹。
那个男策划又是递矿泉水又是送冷饮,热情得根本让人联想不到他就是半小时前那个摆官腔骂人的学生会干部。
陈念恩根本不知道他姓甚名谁,甚至都没多看他一眼。
倒是沈长青盯着他的背影道:“个子挺高,可惜长得太油腻了,笑起来跟个四十岁的老大叔似的,配不上你。”
陈念恩没接话,她在回想歌词。
本来她想将这首歌改编成吉他,换个不同的方式演奏。
奈何A神的歌就是电音出彩,改编了歌曲会失去一半的光彩。原曲也更燃点,现场应该能调动观众积极性。
陈念恩握着话筒,面对着空旷寂寥的礼堂,等待前奏结束。
男策划停下手头工作,抱着胳膊看她。场外的其他人也在看她。
陈念恩为了让声音更有质感,用了跟俄语一样的发音部位来增加声音厚度。
她的帽檐压得很低,握着麦克风认真唱歌的样子很酷。
一曲完毕,沈长青抢在男策划前给她鼓掌。陈念恩鞠躬致意,拽拽地下了台。
沈长青靠着她,调笑道:“没想到啊,英文歌也唱这么好。发音挺标准的的。”
“杨教授给我纠正的。”陈念恩勾了勾唇,表情有点欠抽。
沈长青和陈念恩边走边谈,半路遇上了杨筝。
杨筝正在讲电话,看见陈念恩颔了下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陈念恩的脚步慢了些,她不是想偷听电话,只是想多看两眼杨筝。
7/55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