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朕看中了探花郎的未婚妻(GL百合)——炉烟双

时间:2022-03-13 12:57:03  作者:炉烟双
  她顺着秦离的话,喃喃而语:“曼罗沙海……我记得曼罗沙海……”
  秦离手中捏着的坠子应声落在地上,眼睛里有不可置信,她欣喜地开口问:“你居然记得曼罗沙海?”
  作者有话要说:亲人其实很重要,失去亲人,是好多年都意难平的一件事,时间不会抹去伤痛,不论何时,只要想起来,还是会很难过。推荐一首纯音乐《君生吾未生之来世》。
  另外昭凝不是失忆,就是吓得魂没了……
 
 
第50章 
  英宗十二年时, 先帝也就是当今圣上,曾亲自带兵讨伐戎狄,大玥与戎狄百年僵持, 先帝意欲收服戎狄, 一劳永逸统一天下。
  奈何出师不利, 戎狄易守难攻, 初战便就败得惨不忍睹, 连英宗也被贼人掳了去, 此战败后,为了救回英宗, 大玥处处受制于人,戎狄向大玥提出诸多无理要求, 一国之君, 成了战俘,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事情。
  最后圣恭皇太后当机立断, 与朝臣商议另立新君, 立了当时威名大盛的赵王萧景干为新帝,是为顺宗, 也就是霍青钟的父亲。而英宗在戎狄做了八年战俘, 最后依旧没有逃离升天, 英年早逝。
  一国之君,客死异乡, 这段历史鲜少有人提起, 可那几年内,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建安城中人人自危。刘国公之女昭凝郡主, 当年只有九岁,随母亲进宫时,在长安大街上当街遭人掳了去。
  当时据说是流寇所为,民不聊生的日子,到处都是山贼土匪。昭凝被人掳走,一路往北,流寇打算将其卖到戎狄去。
  戎狄通沙漠,从大玥过去,要历经大玥最大的沙海——曼罗沙海。
  曾经的曼罗沙海,是三不管地带,从大玥逃窜出来的百姓难民全都聚集于此,在当时,竟比皇城脚下的建安城还要热闹繁华。
  那一年,秦离十三岁,生父抛弃她与母亲,将她们母女卖给了人贩子,母亲为了救她,被人凌虐致死,她也被人连砍了数刀,被人抛弃在荒野沙漠中。
  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漫天的繁星,就在头顶上,照亮整片沙漠。八百里曼罗沙海,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她以为自己会死在沙漠里,可谁知后来遇上了一个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告诉她,她叫昭凝,取自于昭昭明月,凝结于心的典故。秦离躺在沙漠里,看见头顶上那个望着她的小女孩儿,脸上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她从小没有念过书,
 
 
第一回 听见那个典故时,只觉得这是世上最美的诗句。
  昭凝救了秦离,带着她一起在沙漠里游荡,她后来才知道,昭凝也是被人贩子掳走的,夜晚趁着人不注意偷跑出来,谁知在半路上遇见了她。
  只是她们当年都太小,身上又带
  着伤,秦离身上有很重的刀伤,根本走不了多远,很快人贩子就找到了她们,小时候的昭凝很勇敢,也很坚强,人贩子打她们的时候,昭凝会趴在她的身上护着她。
  后来秦离晕了过去,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看见的便是昭凝对她强撑的笑容。
  再后来,她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何事,只是醒来的时候,人已经离开了沙漠,而身边也早已没有了昭凝的踪影。
  她唯一记得的,就只有那张脸,和那句“昭昭明月,凝结于心”。再后来她入了逐月阁,成了逐月阁内鼎鼎有名的杀手——月离。
  那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可只要想起昭凝,她便觉得心中温暖,她借用逐月阁的势力,终于打听出刘国公之女名唤昭凝,小时候曾被拐至曼罗沙海过,她听见消息后欣喜地一整夜没有合眼,天还未亮,就连夜奔往国公府,夜探府宅。
  她打算与她相认,可昭凝却不认识她,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可她清楚地记得她就是昭凝,曾因为替她挡了一剑,腰处留的那个疤痕。
  不管她怎么样解释,昭凝就是不认识她,她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差错,曾经患难与共的人,在她的心里,连一丁点的记忆都未留下过。
  她开始日日暗中跟着她,在人前,她是那个嚣张跋扈,刁蛮任性的昭凝郡主,可无人的时候,只有秦离知道,她一直是那个善良勇敢可爱的昭凝……也许,她只是忘记了那段记忆,也忘记了她这个人而已。
  人都有执念,年少时曾奉若信仰的人,哪里就会轻易放弃,人总是缺什么,便渴望什么,秦离也一样,爱在眉间心上,身旁的人都明白,那曾是她的救赎,今生都无法割舍。
  后来接替了逐月阁,为了离她更近一步,秦离入了玥朝,成了朝臣,后动用了逐月阁势力,平定了陇西灾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成为了玥朝史上最年轻的丞相。而这一切,不过都只是为了一个人。
  她为了她做尽一切,可那人却不记得她,她告诉自己爱是无私的,只要那人开心快乐幸福,她愿意这样守护她,什么也不奢求,只需要每回远远看上一眼便可,即便是知道了她一心要嫁入皇宫做皇后,秦离也未曾动摇过这样的念头。
  后来国子学,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大概只有老天知道,那一刻她心里有多紧张害怕,她杀过人鞭过尸,为了生存,做过很多坏事,可那一刻,她忽然害怕,这样肮脏的自己,不配与她站在一处。一堂约莫两个时辰的课堂,她的心里眼里只有她,见她伤心难过地趴在那里,最后依旧忍不住地去安慰她。
  人都是贪心的,一次又一次,远在天边的时候,她可以就这样静静守护着她,可一旦那人从天边跌落下来,在她触手可及的距离,她便再也忍不住了。
  一步一步占据她的心,想与她相守一生一世的念头……不过是她越陷越深的凭证。
  悬崖上那一刻,纵然危急关头,其实她心里是欢喜的,即便她再一次遇上她,不记得那些前尘往事,可依旧可以做到两心相印。
  可老天似乎给她开了一个玩笑,秦离守了她三天三夜,她以为一切可以重来的时候,昭凝醒来的第一句竟是不认识她,眉间心上全然是恐惧……
  难道做这一切,都是徒劳一场空么?
  得到再失去,失去又复返……此此往往,永远没有结果么?
  正当她绝望之时,她开口说想起了曼罗沙海,那是爱意起源的地方,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又充满了希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光芒微弱的烛火照亮水榭一处,昏暗的房间内仅有这一丝光芒,秦离坐在床边脚踏上,眸眼里尽是柔情,她低声喊道:“昭凝……”
  刘昭凝坐在床边,听见她的低声,缓缓抬起眼梢,打量眼前的人,也许是她温柔的语气,又或是她身上熟悉的感觉,让她渐渐觉得心安,她环顾了圈,房间里很昏暗,她又低下了头,两只手紧紧抱住自己。
  秦离看出来她很害怕,想起祁无音的话,此刻不能刺激她,她抑制住上前抱她的冲动,慢慢地靠近,最后坐在床边上,低首缓声哄着她:“昭凝不要害怕,有我在身旁,不怕。”
  刘昭凝闭上眼睛,不敢去看她,声音嗡哝道:“太黑了……”
  她愿意与她开口说话,已经是最大的进步了,秦离终于抿开嘴角轻笑,她知道她是怕黑。
  于是秦离起身去
  寻蜡烛,因为知道她怕黑,所以提前叫人去买蜡烛。
  水榭内静悄悄的,只有窗外风吹起湖面水波泛起涟漪的哗哗声,叮叮咚咚一声又一声的浪拍过来,莫名让人觉得心里安定。
  不一会儿,秦离将满室都点燃了蜡烛,室内顿时一片明亮,她手里捏着一根蜡烛,靠近床榻,弯身朝向昭凝,轻声问:“昭凝,你抬头看一看,现在不黑了。”
  昭凝听见她的话,小心地慢慢抬起头,满室都是蜡烛的光芒,就像那晚曼罗沙海的天空一样,漫天的星星,整片天都亮了起来。
  不知不觉,昭凝忽然抿起嘴角笑了起来,喃喃道:“是星星……”
  她小时曾受过极大的惊吓,导致很多事情都忘了,爹娘怕她想起过往的事情害怕,所以嘱咐身边的人,都没有告诉她从前发生过的事情,久而久之,连她自己也淡忘了。
  可这一回从悬崖上掉落下来,同样是受了惊吓,来回一激,居然刺激了她的记忆,让她想起来年少时被那些被忘记的事情来。
  她的心智大概停留在了那时候,只有九岁,保留了那时候的天真和善良。
  望见她嘴角抿起的笑容,秦离心里渐渐也有了温暖,她轻轻靠近她,将手里的烛光递过去。昭凝看见光芒渐渐靠近,心生向往,眸光顺着蜡烛向上,她打量着这张脸,忽然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她记得她曾告诉她,她叫阿离。
  “阿离,阿离……”昭凝轻喊出声,一遍一遍放在口中念着,最后道:“真好听的名字。”
  秦离听见她叫阿离,一颗心简直要飞到天上去,她不敢表露出来,依旧怕吓着她,只这样静悄悄地陪着她。
  昭凝开口:“能不能不要走,我只认识阿离,只和阿离在一起……”
  她依赖她,从心底最深处生出来的情愫,秦离伸出手朝向她,小心翼翼,窃窃私语:“只要昭凝愿意,阿离不会走。”
  昭凝盯着那只白净修长的手,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她抿起嘴角,露出一对可爱甜甜的酒窝来。
  寂静夜色,这一抹笑容,叫所有月色与烛光都黯淡。
 
 
第51章 
  仁寿宫院中今年移植了好几棵腊梅树, 昨日立冬,今儿一早就看见满树开满了腊梅花,有红的粉的黄的, 一个一个小骨朵儿一样附在藤枝上, 给这寒冽的天儿添了许多颜色, 太后看了欢喜得不得了。
  靠近年关, 宫中的事务渐渐繁忙了起来, 霍青钟下了朝, 都没来得及松口气,晌午过后又去见了陇西镇关大将军王, 大将军一年回来一趟,汇报边关工作情况, 霍青钟自然没法推脱。
  当然打仗的事情, 她也不是太懂。
  出廊庑时,外头已经天黑了, 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冻得浑身打了个寒颤,二喜连忙将披风披在他身后, 道:“主子当心着凉。”
  霍青钟抬手自己系带, 一边迈下台阶, 一边问:“让你送的银骨炭送了么?”
  二喜跟在身后,忙道:“送了送了, 您吩咐过后, 一早儿就送过去了。”见他迈步伐的方向是朝着承干宫, 二喜踌躇了下,缓缓开口说:“主子,沈姑娘不在殿里。”
  霍青钟停下来, 回头看他,皱眉问:“去哪儿了?”
  二喜:“在仁寿宫呢!太后娘娘说院子里的腊梅开得好,晌午后就邀沈姑娘去了,还没回来。”
  霍青钟愣了下,往常还会担忧,现在知道了阿蕴和太后的关系,她自然不会担忧太后会为难阿蕴,只怕疼在手心还来不及呢。
  她垂眸,眼睛眨了下,看了眼天边的漆黑,温声道:“走,咱们也去看看。”
  从这里到仁寿宫,要绕过东西宫道,大约是天冷的缘故,宫道上的小太监早早就当好了值,羊角亭子里的灯火早已燃上了,长长的宫道亮堂堂一路通向远处,到处静悄悄的,连鸟叫声也没有。
  浩瀚的天空上星星点点,一路朝前走,有种静谧的美好。
  走到仁寿宫时,远远就闻见扑鼻而来的淡淡腊梅的香气,沁人心脾。
  门口的小太监看见他,忙要高声通报,霍青钟连忙伸手竖起食指放在唇上,示意他噤声,小太监会意,怔怔地没有说话,只站在门口看着他带着二喜进去了。
  满院子里都是腊梅,今夜月光很亮,照得满地枝影斑驳,纵身其中,有种说不出的美妙。
  屋内有昏黄的光亮,
  门旁传来淡淡的交谈声,时不时还有一两声笑意。霍青钟心向往之,朝后瞥了眼二喜,示意他不要跟着自己,她回身悄悄迈上台阶,靠在连廊门口帘子旁,细细听着屋内的声音。
  房间内,太后靠在床榻上,天冷,床上捂了个汤婆子,就在脚边。沈蕴坐在床边,太后朝她伸手,沈蕴垂眸,嘴角轻抿,将手放上去,手心里很暖和,从手上温暖到心上。
  “上来跟娘娘一块儿暖被窝。”
  沈蕴脱了鞋子躺在太后身旁,两人盖着同一条被子,这样温情的时刻,大概还只在小时候,那时娘亲还在,她也是这样陪着她,也许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她在她身上又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太后低头看着躺在怀里的沈蕴,这是她亲生的女儿,从小便就分离,阴差阳错隔了十多年,如今重又相见,这样温馨地躺在她的怀里,是她在心里想了无数遍的场景。
  这世上总有许许多多的离散和不如意,也许从前有过怨恨和不甘,可如今,她仍然感激上天,又将她的女儿送了回来。活了大半辈子,她始终相信,一生都与人为善的她,老天一定不会这样残忍对她。
  抬手抚上沈蕴的眉梢,轻轻柔柔地,她知道她心中所想,淡声问道:“想你的娘亲了么?”
  沈蕴没有开口,她抬头看着头顶上的人,太后笑了笑,道:“亲娘养娘都是娘,我心里都明白,我感激淑宁将你养的这样好,只可惜她走得早……”说到这,她深深叹了口气,紧紧抱住怀里的人,有眼泪从眼角渐渐滑落下来。
  沈蕴伸手,触摸上她的眼角,替她擦拭眼泪,嗫嚅说:“娘娘,娘亲临走的时候,曾告诉我,这世上还有另一个人和她一样爱我,我那时候不知道,如今才明白她的话。”
  太后抿起嘴角,道:“你娘是个好娘亲,是她救了你的命,若非是她冒死带你回去,只怕娘娘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娘娘……不要哭……”沈蕴伸手替她抹眼泪,转头埋进她的怀里。
  月光从窗户照射进来,皎洁的光芒照在床前,脚踏上整齐地摆着两双鞋,有种岁月静好的意味。
  室内归于寂静,霍青钟站在门旁,听见她们的话,忽然有种落寞袭上心头,她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乌云匆匆,遮住又拂开。
  她的娘娘又在哪里呢?
  *
  房内床榻上,太后吸了吸鼻头,笑着说:“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去吧,明日再上娘娘这儿来。”
  沈蕴坐起身来,愣了下说:“我陪着娘娘一块儿睡。”
  太后笑了笑,下巴朝着门外扬了扬,使了个眼色,沈蕴忽然才察觉出来门上站着个人,能在仁寿宫门旁听墙角的,还能是谁?不用想也知道是她的阿青。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