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红楼之贾赦超能苟(红楼同人)——紫生

时间:2022-03-30 11:21:15  作者:紫生
  况且贾母一来和婆婆不和,二来觉得就是凭着两代国公爷的功绩,那笔欠银也是不必还的,库房又存在那么大一笔银子,便大事挥霍享受。不但吃的穿的,家中摆的都要用最好的,贾家嫡出的公子小姐也是排场极大。体面的下人不但月钱高,也身着绫罗绸缎,处处花钱,婆婆交代无论如何不许动的八十万两便花出去一大截。
  张氏入门之后掌家了几年,颇置办了些产业,荣国府渐渐收支平衡,每年还有所进益。也就那几年,贾家没用库房的银子维持体面。
  至于王氏掌家之后,前段时间账目已经核对清楚了,贪墨的,送娘家的,挥霍的,总之大库中那八十万两又花出去一截。贾母自己也看过账目,荣国府出不起这八十万两了。
  左右是还不起,贾母索性不管了,瞪着贾赦道:“你来跟我说这些做什么。现在你才是世子,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便是欠债还钱,也应该是你想法子。我不过是被夺了诰命的民妇,连供奉都没有,朝廷催债,与我何干?”
  贾赦也没跟贾母争执,只对外面道:“陈嬷嬷,你进来一下。”
  候在外间的陈嬷嬷应是,捧着一份账本进来递给贾赦。
  贾赦接过账本道:“这是祖母将库房交给太太时的账册。当初我查王氏掌家这几年账目的时候,原是想着太太是长辈,怎么也要给太太留着体面,所以没提这茬。但是现在荣国府要还那么大一笔欠银,太太掌家时候祖母留下的八十万两又短了不少,我少不得来找太太对一对旧账。”
  贾母怒从心起:现在二房什么都没有了,元春在冷宫服侍甄家那个倒霉婆娘,珠儿南下一趟丢了性命。唯有自己眼珠子般宠大的宝玉自己舍不得,原想着将自己的梯己留给他,日后也能富贵一生。至于贾环和探春,贾母已经顾不得那许多了。
  风光的时候,贾母自然可以将探春的身份抬得跟迎春、惜春一样,但落魄的时候,唯有宝玉才是心肝儿。谁知贾赦竟然连自己这点东西都不放过。
  “贾恩侯!你但凡有点良心,看在我生养你一场的份上,也不该逼迫我至此。你现在一心在朝政上钻营,你也有那个心狠手辣的本事,我不拦着你上进。但是你逼死了我,在朝上再无半点前程可言!”
  哎哟,一哭二闹三上吊都用上了,贾赦道:“太太不妨仔细想想,皇上为何夺你诰命,太太总骂我心狠手辣,但是夺诰命这样的事总不是我能做主的。太太你多久没在人前露面了?你若病故,有无人彻查,有无人替你做主?
  我今日来,是告知太太我要查你的私库,不是来征求你意见的。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这私库我查定了!我劝太太不要再闹,若是太太明事理,我总会将太太的嫁妆留给太太,若是太太不依,太太私库里多出来的东西便是贪墨夫家财产,犯了七出盗窃之罪,我代父休妻,你猜皇上会如何?”
  所谓七出之条的盗窃就是女子不得存私房钱,这一条在贾赦看来十分没有道理。不过这些钱财本来也不是贾母挣回来的,凭什么让他拿着补贴二房?为了还欠银,贾赦不介意将古人的‘婚姻法’借来用用。
  听了贾赦这番话,贾母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被夺了诰命这么久,加上贾敏回京之后耐着性子跟贾母解释过几回关于后宅连累前朝的事,贾母也算回过味儿来了,自己这诰命是被谁夺的,为什么夺,贾母也隐隐心中有数。
  这是皇上迁怒了自己了,若是贾赦代父休妻会如何?皇上只会快意。
  至于自己拿命逼迫贾赦,就荣国府现在这一丝消息传递不出去的样子,自己死了除了让贾赦父孝母孝一起守了,对他没有任何别的威胁。
  贾母终于体会到了被人拿捏的无力感,不再挣扎。甚至为了维持最后的体面,自己将私库钥匙交给了贾赦。
  贾母知道便是不交,贾赦也会毫不客气的将自己的私库砸开。
  直到进了贾母的私库,贾赦才发现贾母竟是个奢侈品收集狂,好的家具、摆件、料子、成衣等等,贾母搜集了一大屋子。这些东西若是平日还卖得上价,现在许多人家都要筹银子,怕是不值钱了。
  至于现金现银,贾母私库里自然不少,原著里王熙凤形容: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不过离八十万两还是有差距的。
  这些本就是荣国府大库摸过来的财产,贾赦不客气的命人抬走了。至于贾母的嫁妆,贾赦还是没动。
  虽然他瞧不上贾母这个人,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男人,贾赦还是不屑于去动女人的婚前财产的。
  有了从贾母大库里寻回来的东西,加上荣国府大库剩下的,贾赦也筹集了四十多万两。其实加上之前查抄赖家、周瑞家的,差距已经不大了。若是加上老国公夫人和贾代善留给贾赦的私库,荣国府还上这笔欠银绰绰有余。
  但是凭什么呢?贾赦可不想动属于原身的东西。荣国府在外还有一笔钱呢。
  就在京城需要归还欠银的各家都在观望的时候,贾赦特地挑了大朝会的前一日去户部还银。
  林如海清积欠的工作展开了好几日,这是收到的第一笔银子,自然要重视啊,林如海第一时间就入宫向致和帝汇报了。
  致和帝听到贾赦只送到户部五十多万两,顿时皱了眉头,但是致和帝过问过通灵宝玉一案,知道贾家娶了两个败家媳妇呢,说不定还真一下将荣国府的家底掏空了。于是对戴权道:“你派人去传贾恩侯入宫。”
  戴权应是,打发戴元去了,自己依旧在上书房伺候笔墨。
  这是贾赦第二回入上书房,致和帝依旧很亲切,赐坐之后道:“恩侯归还欠银之事是否有困难?”
  困难倒是没有,不过贾赦依旧露出一副为难的神情,道:“此事若说不难也难,若说难也不难。臣家还有一笔银钱流落在外,只是被人巧取豪夺已经过了明路成了良民之财,若是臣拿回这笔钱,再折卖些家私,这欠银就能还上了,只怕到时候又有言官要参臣一本。”
  致和帝略回忆了一下,这段时间参贾赦的言官确然不少,笑问:“你少跟朕在这里诉苦,就你那满肚子主意,此事能难到你?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贾赦便将贾母因为赖昌之死,放了赖尚荣的身契,又对赖家贪墨荣国府钱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说了。末了叹道:“臣也不知赖尚荣名下到底有资产几何,但有了这笔钱,总能凑上不少。”
  致和帝听了这种事,一是觉得匪夷所思,二是觉得光听一耳朵都觉气愤:“你只管去办就是,两代国公爷征战沙场,拿命挣回来的家私不是给狗奴才享受的!”
  贾赦领命谢恩,从宫里出来,当晚就动了手。
  当初贾赦决心查王氏的账,便将荣国府门户控制了,几家豪奴都派人看着。别看这段时间没空收拾赖尚荣,却也将赖尚荣看得紧紧的。
  赖尚荣知道祖母、父母尽皆落罪,早就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逃了几次都被抓回来,这简直是钝刀子割肉啊。官府终于上门抓人的时候,赖尚荣竟然觉得有一丝诡异的轻松。
  正如贾赦所料,赖尚荣名下还有近二十万两的财物,加上这笔钱,离欠户部的八十万两便不远了。
  不过赖尚荣名下财产多为良田地契,贾赦可舍不得将其变卖。最终将从赖家抄来的金银清点清楚,又送了五万余两到户部,如此,荣国府作为第一户归还欠银的人家,总共还了六十三万多两有余。
  贾赦这一手,连整天在一起的贾敬瞧了都觉得妙啊。当初贾赦收拾奴才的时候特地将赖尚荣留着,人家现在不但得了致和帝首肯才动手,直接捂了言官的嘴,还顺便在致和帝面前卖了个惨。
  荣国府还银之后,宁国府也拉着成车的金银上户部销账了。
  这下观望的人家都着了慌,宁荣二府相继还银,自己是逃不掉了。
 
 
第51章
  清积欠是大事, 让许多习惯了奢侈的勋贵人家将吃进去,甚至已经消化完了的肉吐出来更是难受。谁知道宁荣二府还真舍得将数十万的欠银还了?
  现在京城的勋贵公敌已经成林如海一人变成了林家加上宁荣二府。
  不过林如海自然不会理会这些,收到贾赦还的第一笔欠银之后, 仔仔细细的清点入库, 当日便向致和帝汇报了。次日还在大朝会上提了一嘴。
  京城勋贵人家大多联络有亲,有什么动向要不了多久就传遍全城, 荣国府还欠银的事,昨日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单在大朝会上提一嘴?这是告诉各位, 别装糊涂啦。
  听闻贾赦还了第一笔银子之后, 明白过来的人家便开始筹银, 拔不了头筹, 便是做个第二也好啊。谁知第二户还银的便是宁国府贾敬。
  这日朝会上, 致和帝又问起清积欠的事。
  林如海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 宁荣二府皆是在户部借银八十万两;现在宁国府已经还银六十五万七千六百两;荣国府已经还银六十三万四千六百二十八两。其他欠银人家尚未归还。”
  致和帝道:“这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账了,若是还得早的,可免了利息,若是归还迟的, 林卿酌情理个利息上来。仁义礼智信,君子五常也, 欠债不还视为不信, 君子失德, 岂能为官?”
  这下那些观望的人家可着了慌。
  其实古人和现代人一样,有钱之后置办豪宅、置办产业、或是挥霍讲究排场, 真有那么多现金流的人家不多。户部是不可能收不便变现的家居摆件的,因此次筹措的是军粮, 户部只收两样东西, 现金现银和粮食。
  据说自宁荣二府还银之后, 许多人家已经拿了金银铜锡大家伙去当铺典当折变。但是这些东西品相上乘的平日市场上一件难求,真正多起来便价格一路走低。那些不需要还银的人家都趁着这波在市场上淘换好东西呢。
  什么东西供大于求就不值钱了,有些人家折变家具摆件、古董字画凑不齐银子的,便开始变卖田庄地铺。
  这类产业可是优势产业,尤其京城寸土寸金,京城周边的好地早就有主,除了落魄人家,几乎没人肯出手的。这次催缴欠银的事,倒是出来了机会。
  这次清积欠,不就是原始版本的金融动荡,资产重新配置么?贾赦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所谓财不露白,宁荣二府还了大笔的欠银,自然不好明面儿上置办产业,不然你两家还了大几十万的银子,还能大肆购买田庄地铺,是否太过招摇了。况且江南的事虽然过去了,护官符也算是从宁荣二府头上摘下来了,但毕竟那护官符歌诀传得太广,倒是索性将银子一还,装上穷,从此便可低调下来。
  不过低调不等于放过机遇,现代社会身份管理电子化,尚且有代持股呢,古代户籍全靠手写,有没有人脸识别技术,弄几个空户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贾敬对贾赦道:“多亏有赦兄弟提醒我弄那劳什子空头户籍,现在也派上用场了,否则现在再弄,未免太过惹眼。如此,咱们虽然还银支出不少,淘换些优质产业回来,也算守住了祖宗基业。”
  贾赦道:“但凡手里有余财的人家,都不会错过这次置办产业的机会。咱们财力有限,若是跟人拼财力拼购买力,便只轮得到咱们喝汤,敬大哥和妹夫只管挑了好的产业买,也不必过分压价,能抢到手便是。
  我估摸着若是司徒硫借着吃空饷之事,手上有大笔银钱,且他巧取豪夺惯了,想等着优质产业价格再低一些入手。咱们得趁价高时候买入些产业,省得到让他捡便宜。”
  贾敬道道:“论财力,咱比不过他,若是咱们高价买进产业,将手上的钱花光了,岂不是剩下的由得司徒硫压价了?看看以前市面上一件难求的孤本字画、金银铜锡大家伙现在竟是一路折价尚且无人接手。”
  奢侈品本来就是有价无市的时候才值钱,岂能跟优质产业硬通货比?
  贾赦道:“也就是将家中产业全都清理一遍依旧还不上欠银的人家才会出手庄子、铺子,这等好产业流入市面不会太多。抢到手便不会亏,若是出手慢了便没有了。而且到了后面,这类产业会涨价的,敬大哥和妹夫瞧着就是。没有便宜落在司徒硫头上。”
  后市金融产品便有买涨不买跌的说法,一旦有个上涨势头,便无人肯出手了,后世的房价怎么炒作上去的,这回的优质产业也一样。
  只是古代重农抑商,并无系统的金融产品和市场。但是这次清积欠,意外的自发形成了一个原始市场,倒是可以用上后世的理论。
  贾赦和林如海皆是学富五车,这次两人却不约而同的有些怀疑贾赦的判断。不过哪怕是市价或者略高一些的价格买入京城的优质产业也不亏,两人便同意与贾赦打配合。
  果然,那些家具、摆件古董字画一日一个价格的跌落下去之后,终于有人撑不住开始变卖优质产业。
  正如贾赦所料,硫亲王府论资金,比宁荣二府与林家加起来还雄厚不少,司徒硫自然也准备捡漏。
  司徒硫对江怀寿道:“依江先生看,田庄铺子这等产业,几折的时候入手合适?”
  江怀寿道:“主公,这等事属下实在说不好。但属下觉得大约七折左右便合适了。卖庄子的人家终究是为了还欠银,若是压价太低,将家里产业都卖了还还不上,大约便咬牙不出手了。”
  司徒硫点头道:“本王也是这么想的。”然后重重在书案上一拍:“东宫这段时间真是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哪怕因他们清积欠,本王能置办点儿产业,依旧难消本王心头之恨!”
  现在周骏誉尚书之位都受到威胁,置办点儿产业这等小甜头能顶什么?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
  谁知这一回事情却出乎硫亲王府的预料,银子准备好了,也不用自己出面,是交代了人去置办暗产的,但硫亲王府还真没抢到好产业。
  确然如各家所料,有些现金流不足的人家,若是折变了家具、摆件等依旧不够,便开始变卖田庄、铺头。但是这些东西竟从未跌到硫亲王府的心理价位。不但八|九折的时候便有人买,甚至原价或者高一二折的时候亦有人接手。
  像林如海这种祖上不曾欠过国库银子的人家自不用说,好的产业买了也就买了,只要价格给得公允,堂堂正正置办产业,也不担心被人参了巧取豪夺。
  至于工部尚书宋安这样寒门爬上来的,就是做了多年京官,至今靠着俸禄过日子。宋安知道自己比起勋贵、士族没有根基,也不巴望抄底,因为不贪心,倒是原价买了一个中等田庄,也算在京郊有了产业。
  至于宁荣二府,出手快的时候买了点儿八|九折的产业,果然出卖田庄地铺的人家一看市场上有人抢购,价格便一天一个价的上涨。
  宁荣二府和林家并未占多大便宜,但是优质产业到手,三家还是满意的。而硫亲王府,备了大量的现金,依旧什么都没购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