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傅一看就明白这些竹签是用来插辣根用的。
袁柳臻把竹签做好,他们把做好的用木盆装起来的辣条和锅巴放入背篓中,一人背了一个背篓向山下走去,路上袁柳臻时不时吃一两个锅巴解馋,渴了就喝竹筒装的水。
今日去镇上比昨日去镇上悠闲不少,有了锅巴这个零嘴,袁柳臻倒是没有像昨日一样话多。坐在牛车上“咔嚓咔嚓”的吃着锅巴,欣赏着四周的风景,非常不错。
来到镇上后,镇上人果然比昨日少了很多,也不拥挤,陶傅对袁柳臻说:“臻臻,过一会儿我去借放牛车,放牛车后我们找个地方卖辣根和锅巴就可以,现在我想先带点辣根和锅巴给我常去的几个药铺送些。”
袁柳臻听后点了点头说:“那我在这里等你,一会儿你回来后,我们一起找地方。”
袁柳臻知道陶傅送锅巴和辣条给镇上药铺的原因,恐怕是因为陶傅娘亲生病时,药铺老板帮助许多吧,要是药铺老板人心不好,断然不会赊欠那么多钱的药材给陶傅。
陶傅拿了几张油皮纸包了一些辣条和一些锅巴,分成四份,然后带着这些辣条和锅巴向镇上一条比较宽阔的道路走去。过了一会儿,陶傅带着一脸笑意走了回来。
袁柳臻看到陶傅的笑脸也是一笑。
陶傅过来后就对袁柳臻说:“臻臻,我们去昨日小吃摊贩很多的地方吧,今日不是街市,无管事管,摊贩也不多,应该会找到不错的地方。我去借放牛车。”
“好。”袁柳臻应了一声,和陶傅一起把背篓从牛车上搬下来,袁柳臻等着陶傅去借放牛车。
陶傅回来后,两人背着背篓,不一会儿就到了昨日他们吃了不少小食的地方,今日商贩的确不多,大多都是有店面的商铺在卖东西。
两人找了一处卖糖葫芦的老人旁把背篓放下,袁柳臻从背篓里取出三个碗,两个碗中一个碗装了一些锅巴,一个碗装了一些辣条,装好后,放在旁边铺着的白布上,方便来往的人看到,另外一个碗中,一半装了辣条,用刀切成很小的丁状,一半装了锅巴。
等装好后,袁柳臻就把那个装了一半辣条和一半锅巴的碗端起来,拿了不少竹签,对陶傅说:“我去街上叫卖,你在这里叫卖,辣根的话是十文一斤,锅巴的话是十五文一斤,可以半斤半斤卖,卖的快一些,半斤辣根五文,半斤锅巴的话是八文,如果有人来买辣根,用油纸包好后,多放几根竹签就可以。”
“好。”陶傅一一应声,就看着袁柳臻带着装着辣根和锅巴的碗向街道走去。
袁柳臻带着装有辣条和锅巴的碗走到街道口,只要向里走一个人,他就非常厚脸皮的上前递给人家一根竹签,跟人家介绍道:“新出品小食。辣味十足,口感劲道,回味无穷。尝一口,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免费品尝,免费试吃喽!”
袁柳臻为了掩饰自己身材带来的“劣势”,他全程一直保持微笑,看起来超级和善。
一些人年长的人觉得有免费试吃的小食,都凑了过来,袁柳臻给凑过来的人一人发了一根竹签,让他们品尝,一些人品尝过后,觉得好吃,没说什么就走了,一些人问了一下价格,袁柳臻回答都是:辣根五文半斤,锅巴八文半斤。相比其他小食也不算特别贵。一部分人尝过味道后,就有了想买的打算,袁柳臻立刻带着想买的人来到了陶傅所在的小摊前,让人看辣条和锅巴的品质。
一些人品尝后,不好意思不买,就让陶傅给称了半斤,他们没吃过这种小食,但是味道很辣,确实很吃好,决定买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袁柳臻等送走一批客人,又开始去街头叫卖,厚脸皮请人品尝,遭遇拒绝时,也不气馁,继续厚脸皮请人品尝,效果也算不错。
虽然花了些时间,袁柳臻因为叫卖变得口干舌燥,快到正午的时候,他们做的辣条和锅巴就卖完了。
两人都觉得五斤大米做出的辣条和锅巴有些不够卖。
今日卖辣条和锅巴更加证实了,这里的人喜欢吃辣,做辣条和锅巴果然没错。
今日让路上的人试吃,他们尝过辣条后脸上的表情并不作假,都觉得很好吃,特别是今日还遇到了一个有钱的哥儿,尝过味道后,直接买了两斤辣条和一斤锅巴。
今日卖辣条这么顺利,陶傅想都没想到,主要是要不是袁柳臻去街头让人品尝拉人,就他自己一直待在那里叫卖根本没什么人买,唯一从他这里买辣根的还是旁边卖糖葫芦的老者见大家都买这新鲜的小食,买了半斤尝尝鲜。这更让陶傅觉得,对于经商袁柳臻很有想法。
第23章
两人东西卖完,也没像昨日一样铺张浪费,买些什么小食,袁柳臻只买了两个冰糖葫芦,把其中一个给了陶傅,又买了昨日没买的一些他做饭想吃的菜,又买了些大米,两人就驾着牛车往回赶。
袁柳臻躺在牛车上,悠闲自在。
今日卖辣条和锅巴总共卖了两百八十文钱,按照之前说的,他一百六十八文,陶傅一百一十二文。
袁柳臻在牛车上躺了一会儿,想到明日开始要教学,便对陶傅说:“阿傅,明日开始,后面五日时间,我不能陪你出来卖辣根和锅巴了,你只能做了自己卖,可以像我今日一样,让人品尝过后再买。”
陶傅回头看了一眼安静地躺在牛车上的袁柳臻有些不明白道:“怎么突然不一起?”
袁柳臻知道陶傅可能不知道他在村上是一位不知名的“夫子”,便笑道:“因为明日开始,接下来的五日,我都要教村上的小孩识字,没时间一起去卖辣根和锅巴。”
袁柳臻说的自然,陶傅听后一阵吃惊,“你教村上的孩子识字,你是夫子?臻臻不是说过来这边一是散心,二是想经商好回去继承家业吗?”
“算不上夫子,就是教村里的孩子认字。”袁柳臻说的轻描淡写,不过事实也是如此,村里人称呼他“夫子”,他实在不敢当,像他二哥那种在学堂教书的,那才叫夫子,他顶多只能算得上教书的而已。
陶傅听后更觉敬佩,他知道袁柳臻博学,懂得很多,能让他捎带笔墨纸砚,袁柳臻肯定识字,但他不知道袁柳臻居然是一位夫子。拥有那么好的经商头脑,剑术也好,还是一位教书的夫子。这样什么都会的人,他是第一次见到。之前他只觉两人武力相当,又因袁柳臻博学,很是敬佩,非常愿意和袁柳臻接触。现在是彻底佩服袁柳臻了。
“教孩子识字就是夫子。”陶傅一笑道:“后面五日,臻臻不能一起去卖辣根和锅巴的话,我做好后直接去邻近的几个镇上卖吧,反正最近五日,镇上也没有街市,人还不多。”
“行,那五日后的两日,我们再一起卖辣根和锅巴。”
“好。”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谈得很是愉快,袁柳臻每次都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陶傅安静倾听,偶尔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两人看来,这种相处模式非常好,轻松且愉快。
今日能赚一百一十二文,陶傅已经非常满足,说真的,今日相当于花费了半天时间就可以赚一百一十二文,比他去镇上做工或者去山上冒着危险采药轻松多了。
回到山上的茅草屋,袁柳臻把带回来的米等东西放下,就带着镇上买的菜和一些锅巴、辣条跟陶傅道别后向山下走。
袁柳臻下山的时候,晃悠一天的阿斑在路上跟他相遇了。他便带着阿斑一起回到了村上院子。
回到村上院子,袁柳臻先是在房屋内休息一会儿,简单做了饭菜,喂了一些食物给阿斑,便带着辣条和锅巴去了蛮大叔院子。
最近蛮大叔都不用去镇上做工,镇上的活计做完了。昨日和今日蛮大叔应该是带着小蛮去地里忙活,一般下午就会回来。
他带着辣条和锅巴去蛮大叔家的时候,蛮大叔已经回来好一会儿,小蛮坐在院子,用水蘸着在石桌上写字。
小蛮真的非常刻苦认真,见他来了乖巧地叫了一声“夫子”。
袁柳臻笑着点了点头,摸了摸小蛮的头发,笑着说:“今日我带了吃的给你和蛮大叔,快进屋吃。”
小蛮听说袁柳臻带了吃的,便跟着袁柳臻进了屋子,一脸期待。
袁柳臻进屋后,蛮大叔放下手里的活计,招呼袁柳臻坐下,“臻臻快过来坐,昨夜你没回来,怎么住山上了?阿傅有事?”蛮大叔一脸疑惑地询问。
袁柳臻笑道:“就是和阿傅忙活着做这个。”
袁柳臻把用油皮纸抱着的锅巴和辣条摊开,递给蛮大叔和小蛮一人一根竹签说:“跟阿傅一起做这个去镇上卖,味道特别好,您和小蛮尝尝。”
蛮大叔也不客气,跟陶傅吃饭多了,也彻底变成了一个挑嘴的,他用竹签扎了一根辣条,用牙齿咬了一下,一股辣辣的味道席卷口腔,咀嚼后,柔韧劲道的口感及浓厚的调料味混合在一起,他吃一口就觉得非常好吃。
“这个是什么?这么好吃。”
袁柳臻笑着介绍道:“长条的叫辣根,脆脆的那个叫锅巴。没事的时候吃吃非常解馋。”
“味道很不错,阿傅怎么想起卖这些小食,以前也没看到有人卖过,这小食不会是臻臻告诉阿傅的吧?”蛮大叔从袁柳臻不同于其他人做茄子的方法就知道袁柳臻可能知道不少食物的做法,想着袁柳臻县上来的,会更多小食的做法也不奇怪。
“对,是我跟阿傅说的。”袁柳臻点了点头,“阿傅做出来的味道比这个好,这个是昨夜,我教阿傅做时做的,下次可以尝尝阿傅改良后的。”
“那没问题。”蛮大叔笑道。
小蛮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已经毫不停口的吃了好几根辣条,好一些锅巴了。
袁柳臻看后嘱咐道:“这辣根味道重,可以配饭吃。你和小蛮最好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拉肚子。”
“好。我会看着小蛮,不让多吃的。我也不多吃。”蛮大叔笑道。
袁柳臻也没什么事情,在蛮大叔这里坐了一会儿,就回到院子中练剑了。
只是袁柳臻回去之后,明明嘱咐过辣根不要多吃的蛮大叔却让小蛮少吃点,自己把剩下的吃光了,最后导致蛮大叔去了几次茅房,屁股受了一番折磨,不过,他自己倒是觉得吃过瘾了,屁股受折磨也是小事。
一连五天,袁柳臻上午照看种的菜或者练字作画,下午教村里小孩玩耍识字或者做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晚上练剑时,顺便想想除过辣条、锅巴之外的其他小食。
一转眼,五天过去,又到了去山上寻找陶傅是日子。
袁柳臻一早就心情激动,起得很早,仔细收拾一番,给阿斑喂了食就出了门。
明明是上山的路,袁柳臻却走得飞快,一路上心情也是欢呼雀跃的。
说真的,他非常想见到陶傅,好像五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般,他只以为这是因为找到志趣相投的知己,并没有多想。
第24章
来到山上的茅草屋,袁柳臻一眼就看到坐在茅草屋前喝花茶的陶傅,陶傅正对的方向就是他来的方向,陶傅似乎也在等他,一见到他就很激动地向他走来。
“臻臻,你来了,五日不见,我有好多话跟你说。”陶傅显得很急切,袁柳臻不明所以被陶傅拉倒了木墩上坐下,然后才对他说:“这五日,我做了很多辣根和锅巴,在附近三个镇上卖都卖完了,像你一样去拉行走的人品尝卖小食,果然卖的很快,全部卖完,你知道卖了多少银钱吗?”
袁柳臻看着陶傅激动的模样猜测道:“卖了三贯钱?”
陶傅摇了摇头说,“四贯钱,也就是四两银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五日可以赚四两银子。”
“很好。”袁柳臻也是一脸激动,四两银子可是他现在全身家当的一小半。
“还是按照之前说的,给你两千四百文,我留一千六百文。”陶傅说完就从袖口中掏出一大串钱要给袁柳臻数钱,袁柳臻连忙制止道:“没事,这五日,我什么都没干,上次买的米肯定用完,你又买了不少不是,也没跟我要钱,这样好了,你给我四百文就可以了,剩下的钱你留着。以后我和你一起去镇上卖东西,我们按照四六分,你一个人卖东西,给我一成就可以。”
“这怎么行?要不是臻臻想得做辣根和锅巴的方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银钱。”陶傅有些不同意,但袁柳臻坚持道:“这方子没什么,以后可以做更多卖的更好的小食,银钱就按我说的分。你要是不同意,以后我们也不用一起卖东西了。”
袁柳臻只是为了让陶傅同意他的说辞才这样说,陶傅果然当真,只好道:“一切都听臻臻的。”
“嗯。”袁柳臻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询问陶傅现在要开始做辣根和锅巴吗?
没想到陶傅却说:“一早我已经做好了今日要卖的辣根和锅巴,一会儿,我们用扁担担下山,再借牛车去镇上。”
“行。”袁柳臻应声。
陶傅从草屋中搬出已经做好的四竹篓辣条和锅巴,用了两个扁担,一个扁担挂两个竹篓,里面辣条和锅巴满满的。
陶傅指了指其中较小的两个竹篓说,“你担这两个竹篓,我担另外两个。”
“行。”
他们一起挑着担子向山下走去。走到里遥村,像之前一样陶傅去借了一辆牛车,他们把四竹篓辣条锅巴放上牛车,牛车瞬间显得有些拥挤,平时袁柳臻可以躺在牛车上,今日只能坐在陶傅身边一起赶牛车了。
不过,袁柳臻和陶傅都觉得这样不错,两人可以时不时说说话。
袁柳臻像第一次看着陶傅驾牛车一样,时不时看一下陶傅挥动鞭子很是白皙的手,那张手看起来宽大且修长,但抓着鞭子的时候非常有力。
第25章
两人来到镇上,像之前一样,陶傅去借放牛车,袁柳臻原地等待,等陶傅过来后,他们一人挑着一个担子向上次卖野兔肉的地方走去。正好上次待的那个位置没人,两人把扁担放下后,就开始摆放东西。
东西摆放好,袁柳臻像上次一样,去街头叫卖,陶傅则是在摊位前叫卖。
今日的生意比上次好很多,买过辣根和锅巴的人都不知道辣根和锅巴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好吃。他们今日来街市就是为了专门过来买辣根和锅巴,看到陶傅和袁柳臻的时候,很是激动地过来买了不少。
13/81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