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太似乎没忍住笑了半声,气的安太太双眼发黑,都是安语靖这个小贱人信口胡言,坏了遥华的好事。
她好歹是遥华的亲堂姐,怎么能这么恶毒!
……
安语靖并不知道安太太在想什么,也懒得知道,几人跟随喜莲离开小客厅后,温言悔和众人道别后回了三楼温习功课,安语靖则和谢颜还有温珩去一楼见文老先生。
走在铺着红木地板的走廊上,谢颜看向身边的少女,欲言又止。
“谢先生想问什么就问吧。”安语靖察觉到他的目光,微微一笑。
“我就是有些好奇,也不是什么大事。”谢颜被发现后,索性不做遮掩,直接问道,“我记得安小姐昨晚还说自己不愿嫁人,今日怎么又非一人不嫁了?”
“那自然是诓人的。”安语靖也不避嫌,直接当着温珩的面说,“不过我当初在英国留学的时候,确实遇到过一个不错的人,要是对象是他的话,我说不定会愿意嫁。”
“他人呢?”
“不知道,比我早回国一年多,应该已经结婚了吧。”安语靖耸耸肩膀,装作满不在乎,“反正名字身世都是假的,人家也没想再见我。”
第39章 新校计划
“安小姐?”
“没事。”安语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摇了摇头,“都是陈年旧事了,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剧社, 确实没心思想什么结婚的事。”
谢颜见安语靖不欲多言,只好按下话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注定只能自己一人面对,就像谢颜,他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告诉任何人自己的来历。
谢颜与安语靖跟着温珩来到一楼, 温九楼的书房位于整栋大楼中央, 安着雕漆大门,看上去十分气派, 温珩走上前敲了敲门,很快里面便传来声音让他们进去。
谢颜这还是第一次见温九楼,这位名扬汉口的船王今年四十多岁, 正是一个男人最成熟最有魄力的年纪,他的长相与温珩两兄弟并不像,眉宇间的气度倒是如出一辙,一眼便可看出上位者的豪气。
“温老爷好。”谢颜定了定神, 礼貌问好。
“你就是霜夏给言丫头请的先生?”温九楼并不清楚谢颜和温珩的那层关系,见状只是点了点头,看向窗边沙发上的老者,“文老先生,人都已经过来了,您也别卖关子了, 神神秘秘的有什么事都赶快说吧。”
谢颜闻言转头看去, 坐在窗边的老人年逾古稀, 鹤发白须,穿着一身朴素的长衫,身边放着一把龙头拐杖,简直就是大家想象中有文化的老学者的现实版。
老人听了温九楼的话,乐呵呵地笑了笑,看向谢颜一行人,“安小姐,你旁边这位就是那位现者先生吗?”
谢颜见状已经明白老人就是那位早上在报纸上盛赞他的文启冰老先生,闻言不敢托大,不等安语靖开口便主动上前拱手道,“我就是现者,不知老先生找我有何事?”
“哈哈哈,少年英才,少年英才啊。”不料文老先生把他上下看了一眼,没有回答问题,反而摸着胡子大笑起来,“我看着你,倒是想起了一位忘年交故友,十几年前他站在我面前,虽然容貌不像,气质却和你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惜啊……”文老先生想到什么,止住笑容摇头叹了口气。
“方才安小姐应该已经和你说了我喜欢汉口奇缘的事,我此行主要就是想看看它的作者是何许人也。”文老先生很快回神说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件事想问问你的想法。”
“汉口奇缘?”文老先生此言一出,不等谢颜回答,一旁的温九楼却插声了,“汉口奇缘是你写的?”
“是我写的,温老爷在哪里听过这本书吗?”谢颜疑惑不解,汉口奇缘问世时间不长,温船王实在不像有时间听书的人啊。
“嗨,我可算是找着人了。”温九楼哈哈一笑,走到谢颜面前,“这几天汉口码头上的工人们把这事都传遍了,什么艾莎什么医生的,就连做饭的瘸腿都会说几句,天天等在江边上看能不能捞个洋丫头,我可是听了一耳朵。”
温九楼心情大悦,伸出蒲扇般的手拍向谢颜的肩膀,“我说小谢是吧,你知道我没时间听书,后面故事是什么给伯父透露一下呗?”
这就伯父了?谢颜感受着温九楼的热情,嘴角抽了抽,第一次直观地认知到了他编的故事的热度。
不过船王大人,看在他现在的小身板的份上,你的手劲真不能小一点吗?
谢颜无奈地感受着自己经被几巴掌拍麻的肩膀,正欲想办法不动声色地提醒,身边的某人却直接抓住了温九楼的手。
“父亲,谢颜是母亲请的先生,你不要太粗鲁,让母亲知道又要说你需要上文化课了。”温珩把温九楼的手移开,淡淡一笑。
“……”温船王见二儿子搬出了老婆,只好揉了揉鼻子,悻悻收回手。
好吧,这位小谢先生的身板确实经不住拍几下,是他一时疏忽了,但为什么他总感觉哪里不对——温珩这小子,有这么胳膊肘往外拐折他老爹的面子的吗?!
谢颜并不知道温船王心中那份诡异的儿子大了不由爹的心理,见温珩拦住了温九楼,他松了口气笑道,“我已经把汉口奇缘的故事写成了小说,大概这几天就能写完,伯父想知道剧情的话到时候看看就可以了。”
温九楼方才说了伯父,谢颜也就叫了,他在温家还要工作不短时间,现成的和温家家主拉近关系的机会当然没必要推掉。
温珩突然看了他一眼,在谢颜察觉前移开了目光。
“谢小友别忘了也给我一份。”文老先生在一旁忙道,生怕谢颜把他给忘了。
“放心吧,我的稿子写完会给安小姐,文老先生到时候找她要就是了。”谢颜哭笑不得,终于明白安语靖为什么会评价文老先生老小孩了。
“那就好。”文老先生满意地摸了摸胡子,“俊之那天来和我说了汉口奇缘的故事,却拦着我不许我去茶楼听,现在我可算听到他前面去,换他求我讲后续了。”
“俊之?”
“顾俊之,是我的一位学生。”文老先生笑呵呵的,显然虽然嘴上嫌弃,心里对这位弟子却是十分满意的,“他现在在方巡阅手下做事,主管教育,汉口如今新办的那几家新式学校就是他在负责。”
顾俊之?谢颜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终于在记忆里找出这个人,这不就是每天下午来运来茶楼听书的那位大主顾吗?似乎当初最先和顺先生打听汉口奇缘的作者的人也是他。
这样一来文老先生先前听过汉口奇缘就解释得通了,谢颜在心中感叹,运来茶楼的客人们也是藏龙卧虎,他之前真不知道,那些听书人的中竟然有被湖广巡阅重用的文老先生的得意门生。
“说到俊之,我方才说的找你的第二件事,其实与他也有些关系。”文老先生把话题拉回来。
“您请说。”
“你来汉口时间不长,应该不太清楚湖广教育局新推出的新校计划。”
“新校计划?”谢颜确实没听过。
“湖广地域富庶,这些年经济发展一直不错,政府手里预算较多,强国需先开民智,方巡阅计划把其中一大笔钱用在教育上,仿照西式学校开办新校,让汉口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
“除了安小姐所读的与国外大学对等的湖广新式学校外,还有开设给青少年的新式中学小学,以及给开设成年人的学校,俊之这些日子就一直在忙这些事。”
文老先生说完后,谢颜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和李泉遇到的那位贪财的王婶子的儿子,不就是要考什么新式学校吗?根据文老先生所言推测,那个儿子考的应该是新式中学,不知道考上了没。
不过这位方巡阅不贪敛钱财,也不把预算全部投在军备上,而是愿意废如此大的功夫发展教育,倒是让谢颜十分佩服。
湖广一地有这样一位目光长远的统治者,实乃百姓之福。
“这个计划可以利国利民,想来不会有人反对,巡阅也批准了经费,不知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谢颜不明白办学校的事文老先生为什么要和他说。
“新校计划中所办的几种学校,大学是原先就有的,小学和中学减免学费后也有不少人报名,不愁生源,只是这给成人办的学校……”文老先生不知该如何讲明状况。
“可是他们觉得读书很费事,而且根本学不懂没必要学,所以学校一直招不到人?”谢颜闻言表示理解。
“是的,我承认他们的理由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作为一个国家中坚力量的成年人,不能不读书明理。”文老先生坚持道,“至少要让他们有足够多的知识,自己的思想和见底,不再浑浑噩噩,也不再当权者说什么就是什么。”
文老先生语毕,谢颜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陷入思索,诚然文老先生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无道理,但是那些不愿意读书的成年人也没做错什么。
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方面成年人的工作收益是整个家的经济来源,他们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学习,却没魄力自己放下工作去读书;另一方面,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已经固定了,不像孩子还有未来,与其读书浪费时间,倒不如多去赚点钱。
这两个现实理由之下,湖广政府主办的成人学校招不到学生也不出人意外了。
“成人学校是整天授课吗?”谢颜确认。
“不是。”文老先生却摇了摇头,“我们知道成年人需要工作养家,没有时间全日制上学,所以采用了自由上课的模式,同一门课一天开三堂,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来听,但效果不大。”
那么问题便主要出在成年人觉得自己读书也没什么用处上了,谢颜点头,大概明白了文老先生找自己的原因。
“文老先生,您是想让我以类似汉口奇缘的模式写个故事,宣传成人学校吗?”
“是的。”文老先生笑着点头,“我发现你的故事的受众与我们的生源目标重合度很高,既然你可以在书里宣传西医,让他们接受尝试这种新的治疗方式,那么也一定可以改观他们心中对读书的看法。”
换句话说,文老先生是想让谢颜帮忙写个通俗有趣的软文,宣传教育局新办的成人学校,让人们愿意去学习接受新知识。
见自己猜对了,谢颜有些无奈地挠了挠头,文老先生已经把话说到了这里,这种利国利民的事他当然不能推辞。
只是他一个拥有三寸口舌之利的精英律师,穿越后从说书到剧社再到现在的写宣传软文,怎么一直没干到本职工作,反而尽和文娱扯上关系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温珩:我胳膊肘没往外拐,往里拐的谢谢。
第40章 软文写手谢颜
“文老先生, 这件事我会尽力去做,等我想好故事后再与您细谈。”谢颜压下心中诡异的吐槽,认真点头。
“好!”文老先生高兴地摸着胡子笑, “成人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大学学生兼职,安小姐就是其中一位, 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事可以问她。”
谢颜闻言看向安语靖,对方冲他大方一笑,“所以我婶婶才说我每天不着家啊,太忙了。”
“那我以后要多麻烦安小姐了。”剧社的事加上学校的事, 谢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估计都要和安语靖共事了。
“好说。”安语靖点头, “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之事,无论多忙我都挤得出时间。”
文老先生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位年轻人, 他在汉口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对这几位青年人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无论是学成归来暗中负责药厂的温珩,积极奋斗对经济有独到见解的安语靖, 还是今日才见到颇有奇才的谢颜,都让他欣慰又感慨万千。
“青年人如昭昭红日初生于东方,我华夏幸而有后啊!”文老先生抚须大笑,苍老却清亮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哪怕他年岁已迈, 估计无法为国家做更多的事,也注定看不见天下太平的那天,但是只要华夏还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这个国家的脊梁就永远不会折断,一定会等来重新崛起的日子!
“谢小友,我虚长这么多年, 知道的事好歹比旁人多些, 你以后得空的话, 可以常来我府上与我聊聊,我对你的思想也好奇的很啊。”文老先生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帖递给谢颜。
谢颜见状赶紧双手接过,妥善收好,能得到这位在汉口学界地位极高的老先生的赏识,对他来说真是意外之喜。
“那我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要腆着脸和您请教了。”谢颜不是自大的人,他知道文老先生的眼界与见地在当世何其之高,如果有机会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一定可以提升自己。
“哈哈哈,只要你们年轻人别嫌我老头子迂腐啰嗦就好了。”文老先生笑道,却没人当真。
要是性格和善平易近人,主张西学中用实践救国的文启冰老先生都迂腐的话,那这世上怕是找不出几个开明人了。
温九楼在汉口经营这么多年,对文老先生的地位和能量认识的更深,见他如此看重谢颜,心里对谢颜的评价也高出了不少,暗想若是以后文老先生给方巡阅引荐谢颜的话,谢颜在温家的教书先生的活估计干不了多久了。
他回头得和霜夏商量一下,问问谢颜在温家教书的待遇怎么样,如果可能的话,提前示好拉拢一下总没错,文老先生一脉的学生广布汉口各界,人多势大,谢颜若是加入其中,身份会立即不可同日而语。
四人接下来又在书房里聊了一会儿,主要是文老先生谈论汉口如今各界的现状,文老先生本就见多识广,讲起话来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不多时的功夫便让谢颜受益匪浅,对这个时代的汉口有了更深的认知。
午饭时间,温夫人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两桌饭,所以谢颜几人并未再见到安太太,等他们用完饭后,丫鬟来禀温夫人已经把客人们都送走了。
安语靖和文老先生也打算告辞,见谢颜有些担心,安语靖摇头笑了笑,“放心吧,我婶婶一家子人捏起来也伤不到我什么,我还留在她家,只是想拿回自己的东西罢了。”
28/11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