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伶班唱的也是南戏,吴侬软语,才子佳人。扮才子的女小生简直绝色,初登场就惊艳了底下看戏的人,再一开腔更是迷得那帮夫人小姐茶水都忘了喝。
那戏也是新戏,跌宕起伏,曲折离奇,蒙冤时肝肠寸断,到最后皆大欢喜。
戏后,好像还有什么事儿,依稀记得满城风雨,母亲还亲自对自己教导了几回。嗐!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一个梦而已,有什么打紧的?
也许是梦里太真实,明明刚刚与自己同宿同眠的是月娥,却心里总觉得刚刚见过顾銛——可惜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过了二门,往右转去是通向侯府的角门,左边穿过小花园就是顾銛的“还我读书处”。安韶华忽然大步离开,对身后吩咐“欢喜,你带阮侧夫人去先给老太太见礼,我去找顾——公子。”走了几步,回头看到一众人傻了似的戳在当地,就又加了一嗓子“福贵!”。
身后响起脚步声,料想是福贵跟上来了,安韶华头也没回,大步流星向前走。他自然没有看到,在他身后月娥那万念俱灰的神情。
“阮侧夫人”,虽然月娥明知道自己是以什么身份过府,也知道阮家的女儿,是不可能做侯府嫡出少爷的正室的。可是表哥在下人面前这么明显地说出“阮侧夫人”,也就是说,自己说白了,就是一个妾罢了。月娥苦笑,自己与表哥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这几年的心心相印不是假的,怎么才过了一夜,表哥就不再叫自己月中仙子,不叫自己小嫦娥。阮侧夫人,呵呵,阮侧夫人。四个字,明晃晃的,像一把刀。
那厢月娥心里一时之间转过千般念头,这厢安韶华却什么都没想,一鼓作气直接推门进了小院子,守门的婆子急急追着安韶华,说“爷!爷您来啦!爷慢些,顾公子正教小公子功夫呢。”
小公子?安韶华微眯了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这婆子好生没有规矩,应该叫景和孙少爷!什么小公子,这不伦不类的称呼大约又是顾銛起的头儿。
顺着围廊一直走,转过正面,才是还我读书处的正院,一个约摸六七岁的小男孩正扎着马步,双手交替出拳,眼神恶狠狠的,一张小嘴还在咬牙切齿地叨叨“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看到安韶华,小男孩咧嘴笑了,那一脸坏笑,右脸的梨涡像极了一个人——二皇子尹勍(读作晴)。
安韶华愣在当地,他忽然想起这个小孩儿是谁了,顾銛成亲次月,顾老公爷来看他时,带来的小孩子,自称是顾家恩人的孩子,顾老公爷常在军中带着不方便,卫国公府……尽是女眷怕养出脂粉气,放在侯府由顾銛亲自教习。这孩子没有名字,顾老公爷竟也不肯取个好名字,顾銛一直叫这个孩子小豆苗儿。
好生熟悉。小豆苗儿……小豆苗儿……梦里顾銛叫太子小豆苗儿!二皇子杀回永安京,登基之后,亲封皇长子尹翛为太子。小豆苗儿,皇长子!
一时间,梦里种种被忽略的细节铺天盖地劈头盖脸地砸下来。这个孩子,原本只觉得肖似顾銛,如今看来却更像顾锋。顾锋作为二皇子的陪读中武艺最高的,由二皇子亲自向今上请了旨意,着行护卫之职。二皇子十四岁那年起就日夜为伴,形影不离。几年前,顾锋被顾老公爷带去军中一年,亲自实战教习排兵布阵,算算时间……
“小爹!你男人来啦!赶紧出来啊!”安韶华正凝神思考,冷不丁被这一嗓子吓得心砰砰直跳。再看这大嗓门儿的倒霉孩子,居然拍拍屁股就往屋里跑。“你们想必有事,我回去带着景和补觉。放心,我掐指一算就知道我一定能睡的很好,肯定啥都听不到。”
小豆苗刚跑到门口,转身就往外跑,大喊着“有话好好说!”可惜话还没说完,顾銛就出来了,手里握着一块宝蓝色的布,看不出是什么。顾銛眼刀一飞,食指隔空一指,小豆苗儿麻溜儿地站到刚才的墙角,一边扎马一边出拳。小眼神要多哀怨有多哀怨,直勾勾地盯着安韶华。时不时偷看顾銛一眼,然后继续惨兮兮地看着安韶华。
不管这孩子是不是皇家血脉,这小眼神儿也太糟心了。安韶华心下不忍,就想帮小豆苗儿求一下情。可是看着顾銛,就喉咙发紧说不出话。刚清了一下嗓子,就听到屋里有小孩的声音“爹呀~”顾銛抿着嘴瞪着眼横了小豆苗一眼,转身就进屋了,安韶华这么大个人站在院子里,顾銛硬是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安韶华也不以为意,他根本是心不在焉。
听到门里的声音,安韶华心都要跳出喉咙了。那是景和,他的长子景和,他那和光同尘的景和,梦里……梦里……只是梦而已,不会的。安韶华想了一下,那梦里的安韶华罔顾礼法,宠妾灭妻,昏聩至极。自己……不会的。
转念一想,梦里的自己今天是直接陪月娥去给祖母请安了,而醒来后的自己却来了顾銛的院子。由此可见,梦,只是梦而已。
安韶华想踏进门,去看看景和,又担心……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他站在门口,心旌激荡。
不待安韶华整理好思绪组织好语言,顾銛又开门出来了。顾銛身后两三步,跟着小小的景和。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小衣服,梳了两个髻。景和本来走的挺好,猛一抬头看到安韶华,竟似吓了一跳,猛的跑了两步,抱住了顾銛的腿“爹呀~”
安韶华嘴里发苦,努力扯出一张笑脸“景和,来,爹抱。”景和闻言更是慌了,抓住顾銛的衣裳,手脚并用想要往上爬。
顾銛一把抱起景和,对着小豆苗半蹲在地上,张开另一个胳膊“来,苗儿,咱跟着安大人吃点心去!”
吃点心?安韶华愣了一下,却看到顾銛一手抱一个孩子,向小院门走去。临出门,回头看了自己一眼,表情疑惑。安韶华随即想到,吃点心,大约是说请安的时候,在祖母房里可以吃到的糕点馃子吧。
于是安韶华快步上前,追着顾銛过去。安韶华想抱景和过来,但是景和死死搂着顾銛脖子,于是安韶华转而接过了小豆苗儿。安慰自己,能沾点儿龙气儿也是好事。一行四人向祖母的福寿堂走去。
福寿堂在侯府内院里正北方,是内院最大的一组宅院。祖母并不喜欢水景却独爱桃,福寿堂自有一大片桃林,搭配着假山走廊,风景十分美好。春日里的桃花,夏日里的早桃,秋日里的鲜桃,冬日里的雪景,都是独一份的。
忠勇侯府前朝时候曾是一座亲王府邸,太-祖-皇-帝打下江山,论功行赏的时候,把这座府邸连同附近的几座民宅一同赐给了安家。
安家的祖先早年间也曾是福书村,乡下有田,城里有宅,兜里有钱,腹中有书。谁知竟会被一场水患逼得当了山匪,阴错阳差竟然得了个从龙之功,封了二等公。
安韶华的祖父当年是禁军旗手卫都指挥使司佥事,祖上世袭的爵位到他那里已经降至三等侯,待到安韶华父亲袭爵便只能是一等伯了。
然而安家终究是有大造化的。仁-宗-皇-帝一次心血来潮去围猎,竟遇上逆贼行刺。本就是临时起意的打猎,没有安排多少护卫。当时随行的人已被冲的七零八落,千钧一发之际,安韶华的祖父为仁-宗-皇-帝挡了一箭。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位置,谁成想那逆贼心思歹毒,用的箭上竟然淬了毒。
--------------------
作者有话要说:
木有留言……对手指……木有留言……继续哀怨……
第11章 侯府
据祖母说,那段日子安家真是风头无两,太后、皇上、皇后、宫里的各位贵人们,把那些奇珍异宝、名贵药材……各类赏赐流水似的送进来,太医院院首日夜守在安家。可惜啊,没几天,祖父还是去了,留下了七岁的嫡长子安瑜和刚满四岁的嫡女安琛。新纳的小妾肚子里还有一个遗腹子。谁知那女人忽闻噩耗,悲痛万分,以至早产,太医忙碌了一番,只保住了一个孱弱的女婴,取名安妍。
仁-宗-皇-帝感念安佥事忠烈,赐爵一等侯,特赐封御笔亲书“忠勇侯”匾一个,并以国公之礼下葬。其子安瑜不降等袭爵,仍是一等侯。
七岁的一等侯,显赫背后是孤儿寡母苦苦支撑的凄楚。
直到十多年后,当年的“小忠勇侯”安瑜从军中归来,进了禁军,成了府军前卫指挥使(禁军十二卫之一,也叫带刀舍人,带刀侍卫,负责天子近卫),嫡亲妹妹安琛被指为东宫良娣,安家才渐渐重新进入了勋贵圈。
还有一件并不重要的事。那是安家的二小姐,那个被人淡忘了很久的小女孩安妍,悄悄地定亲了,定的是禁军的一位指挥使,从六品武将。这位预备姑爷,家境富裕,家风颇正,族中规矩只有宗主之嫡长子若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其余子弟即便四十无子也只能从族里过继而不可纳妾。不得不说,找到这样一户人家,嫡母与长兄皆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可这位小小姐,因着安家那好几年的尴尬处境,并没有什么出门的机会,在深闺之中养成了十分想当然的性子,不知是看了什么话本还是听了什么戏,上元节哭着求着非要去灯会。
也许是心诚则灵,在灯会上,当真遇到了一位郎君,翩翩少年,面如冠玉,目若灿星,文采斐然,小小年纪已是秀才。安家二小姐一见倾心,满心满眼都是这阮家少年郎,再也放不下那与自己订了亲的武夫。心意与礼法在心里打架,没几天就病了。
如今的安老太君,当年还是安夫人,知道自己家庶女竟然出了这档子事儿,羞愧之余只能退亲,给安家二小姐重新择婿,嫁给那阮秀才,
谁知这阮秀才除了一张脸并一张巧嘴之外实是一无是处,家境一般,学识更是有限。从秀才考举人竟考到长子七岁还未能中举。长兄忠勇侯看不过,便推荐他经商,这阮秀才也不是酸腐之人,略一思量就同意了。这时,他那面善嘴甜的长处才发挥了出来,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生意做得很好。
本来安家虽然子息单薄,儿女却各有造化,将来也会是永安京一大名门望族。可惜世事无常,那东宫良娣的嫡女安琛,却在生下当年的皇长孙女,如今的赏心公主之后,就血崩撒手人寰了。
赏心公主,前几年由今上亲自指婚,嫁给了林丞相的小儿子林致远,除去至今未有孕信之外,可谓是人间一等一的幸福美满。公主自打出宫开府以来,与安家就走得极近。
在安韶华的记忆里,自己成亲,嫡子出生、洗三、满月、百岁宴、抓周,这位公主表姐都亲自出席了,而且次次的礼物都送的很有心。贵重的走了明礼;还有一些并不一定贵重,但绝对用得上的,直接拿给了顾銛。
安韶华忽然想到,每次赏心公主夫妇来家里,都要跟顾銛关上门聊很久。聊什么?顾銛的继母是先帝的成安公主。成安公主是先帝的第八位公主,就是这位成安公主做主把顾銛这个于百万军中直取敌将首级的顾小将军当个女人给嫁了。成安公主与赏心公主本是姑侄,按年龄却只比赏心公主大四岁,两位公主自幼便十分交好。
这么说来,顾銛……或者说在自己跟顾銛的婚姻中,这两位公主扮演了什么角色?自己一直以为顾銛是被迫的,虽然梦里顾銛对自己一往情深,在自己那般辜负了他的情况下,他还为自己费心周全保存了血脉,但那只是梦。
实际上,顾銛与自己在景和出生前,应该说直到自己把怜倌儿带回来之前,都是很好的。两人也曾在七夕夜里偷偷翻墙出去放河灯,也曾临时起意去院子里弹琴舞剑,也曾在书房放浪形骸,然后看着不成样子的衣裳相对傻笑,自己扯下沙曼裹住顾銛抱起就走,在书房门口探头探脑,瞅着院子里没人拼命往屋里跑。谁知跑到一半遇上了福贵,吓了自己一跳,顾銛闭着眼睛地把脑袋往自己怀里扎,那小脸儿红得啊,真不知是纱幔太厚,还是什么别的。
两人也曾春赏花,夏观雨,秋夜偷来父亲的藏酒,两人钻在被子里喝的……哈哈哈。顾銛酒醉了总爱唱一些你爱我啊我爱你啊的淫词浪曲,当真是不成体统。发现顾銛这个秘密之后,自己没少制造机会偷偷给顾銛灌酒,谁知没听几次歌儿,顾銛就有孕了。
那时候的自己,多开心啊!
两人也曾纵马猎场,顾銛的马上功夫俊的很,见过的人都忘不掉。顾銛射箭比不上他的枪法和剑法,却也从未空手而归。顾銛极擅长烤肉,说起来,大约是顾銛有孕三四个月的时候,还曾在祖母的桃花林里用弹弓子打了好几只鸟,然后两个人躲在曲觞阁烤鸟吃。
几人走到了祖母的桃花林,安韶华抬头看一眼顾銛。顾銛身材纤瘦,比起大部分武将来说,力量不够强,但身手敏捷,而且身体柔软。就像他擅长的繁华剑法一样,讲究快,准,弹,险。顾銛一手抱着景和,时不时指着远近的东西说着什么。据说当年顾銛为了刺杀胡日图,曾经学过旦角混进戏班子,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才最终杀了那贼人。传说也许不可尽信,但顾銛不经意间的手型手势,却活脱脱是那勾魂夺魄的兰花指。顾銛的声音断断续续随风飘来,声音干净清亮,人也依稀还是当年摸样。
还是当年摸样……吗?
穿过桃花林,就是福寿堂了。这个时辰,父亲应该已经去禁军了。
安家经过早年间的变故,子嗣微薄,只留安瑜一人。于是在安瑜成年之后,其母便费尽心思,为他找了贤惠大度的妻子,并且与其妻言明,无论多少孩子,只有嫡长子才能习武,继承忠勇侯府。其余庶子庶女,都由老太君做主,在成婚时可以把各自的姨娘带走,分出去过,绝对不会让他们留在府里碍眼。只求媳妇能让安家再枝繁叶茂起来。
这千挑万选的谢氏女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如今的忠勇侯安瑜,家□□有一妻,两贵妾,一个良妾,还有两个妾,都是早年的通房,如今早已人老珠黄,平日里安静的很。还曾有过两个良妾,都在庶子成亲分府的时候,跟着过去做老太太享受子女供奉了。
安瑜对妻子并不一定有多么情深义重,平日里也从不见什么温柔缱绻。但是有一条,后院七个妾,每个都是生下庶子之后,安瑜就不再去她们屋里了。如今才将将不惑之年,却已是夜夜宿在老妻房内,并不流连百花了。也曾有过同僚以美相送,被忠勇侯想也不想就婉拒了。自那以后,也就无人再打他后院的主意了。
忠勇侯夫妻二人共育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另有七个庶子,十一个庶女。后院里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小打小闹地言语挤兑也许天天有,伤人性命的却从来没有。嫡庶之间在成家之前都没什么区别,说亲的时候嫡庶在媒人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安夫人谢氏向来懒得随意拿捏人。
如今,两嫡子皆已成婚,庶子中也有两个已成婚,还有一个正在议亲。
安韶华的长兄安韶光自小习武,十四岁从军,如今在外戍边,十七岁的时候封了世子,如今弱冠年纪便已是正五品。瞧着上头的意思,大约是想让大哥先在军中历练,待父亲年迈便要让大哥提前袭爵,于是皇后娘娘亲自指婚,安韶光娶朝霞公主之次女舞阳郡主。成婚七年,膝下唯一女。大哥一心戎马无暇他顾,且将在外家眷在京,只有三五年一次,见召回京述职才能夫妻相见,实在……唉……怪不得母亲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哥的子嗣传承。
7/12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