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冲喜小夫郎(穿越重生)——四夕夕

时间:2022-04-17 10:09:49  作者:四夕夕
  这时候,二房的屋里曲二牛正拉着曲大牛说教:“大哥,你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死脑筋,刚才有那么多人看着,你说什么爹娘都不可能答应的。”
  曲大牛低着头,闷闷地说:“我就是想说三丫和四丫都太瘦了,想让娘以后多给点粮食。”
  曲二牛翻了个白眼:“多吃粮食有什么用?娘只会给粗粮,粗粮吃了不长肉,吃多了还胀气胃里烧得慌。”
  “还有,吃得多就得干更多活,没必要,不如省省力气多睡觉。”
  曲大牛小声辩解:“家里的活五弟他们一家不会做,要是我们不做,不可能叫爹娘来做吧?多吃点至少不至于在农闲的时候半天肚子就饿了。”
  “大哥,我带着你出去这么多次了,你怎么就没学到点!”曲二牛听了气得想锤他。
  自从他们出去干所谓的零工后,曲二牛就一直带着大哥见世面,希望能让老实巴交的大哥学圆滑些。
  结果出去了几次,曲大牛总算能够鼓起勇气在别人问价钱时说两句,但一回家面对曲老头和曲老太他就立马恢复原样。
  也不完全是恢复原样,他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只能闷头受骂,他偶尔也敢抬头争取两句,但是他那两句说了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大哥,有句话你知不知道,活是永远做不完的,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你们一家学学我和夫郎呗,能少干点就少干点。”
  “母鸡喂得不那么精细死不了,顶多少下两颗蛋,猪少喂一顿也死不了,顶多少长两斤肉,你想想,你们累死累活养的鸡和猪,最后都进了谁的肚皮?”
  “要我说地里的庄稼那就更简单了,现在爹三天两头才去一趟地里,除草这件事煳弄不了人,浇水总可以,你把一天浇两次改成一天浇一次呗。”
  “大哥,弟弟我也不是故意偷懒,要是种出来的粮食能有一部分进我的肚皮,我保证二话不说下大力气干活!问题是娘情愿把粮食放烂也不愿意给你我吃,咱们又何必给自己找事?”
  曲二牛两口子的待遇不比大房好多少,不过因为他们一个脸皮厚一个能垮下脸闹,所以他们一年到头好歹能吃到一些细粮,不像大房几乎顿顿都是粗粮,只有最累人的秋收时节能稍微吃点好的。
  其实真的说起来曲二牛也没怎么偷懒,他干的活放在别家那也是正常汉子干的,只是在曲家,对比起曲大牛,显得他做得少罢了。
  曲薏和梁康生走到二房门口,听着里面有人嘀嘀咕咕说着话,具体说了什么他们没听清。
  没有故意站着多听,曲薏抬手敲门:“二伯,我是曲薏,方便进来说两句吗?”
  曲二牛劝曲大牛的话一顿,他有些意外曲薏会来找他,走过去把门打开,看到门外的人更惊讶:“薏哥儿,侄哥婿?”
  在曲二牛印象中,他们二房和四房的关系好像没好到这种程度,他不怎么搭理下面的小辈,夫郎则经常冷着脸,以至于家里的侄子、侄女、侄哥儿都挺怕他们的,没想到曲薏会带着侄哥婿过来找自己。
  “大伯,二伯。”曲薏和梁康生看着屋里的人,一起打招唿。
  曲薏看向曲大牛:“大伯,你现在有时间吗,我们有点事想问问你,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曲大牛还沉浸在刚才曲二牛那番应该偷懒的劝说中,听了曲薏的话没反应过来。
  曲二牛一眼就看出来了自家大哥的心不在焉,想了想替他说:“有什么事你们就在这里说吧,你们大伯知道的我都知道。”
  曲薏见状推了梁康生一把:“相公,你去找大伯吧,我有点事同二伯说。”
  他们找曲大牛就是问问怎么种地,看能不能把人忽悠走,梁家买了这么多地,没两天周围的村子都会知道,不算秘密。
  梁康生点头往屋里走,曲薏把曲二牛留在门口:“二伯,多谢你和二伯姆。”
  曲薏在感谢什么曲二牛听得明白,无非就是曲薏出嫁那事,他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事情都过去了,你现在过得很好,没什么可谢的。”
  曲薏真心实意地说:“以前是我不懂事,现在我明白了很多,二伯和二伯姆对我们这些小辈挺好的。”
  上辈子,梁家的家产被庄庆泽掏空后,庄氏和曲薏将家里的所有东西凑一起都不够给梁康生买药,曲薏没办法只好回娘家借钱。
  那时候,曲薏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想借的人没钱借,有钱的人不想借,最后只有二伯借了十两银子给他。
  当时,曲家已经分家好几年,二伯在分家后带着二伯姆离开曲家村去外面闯荡,回来不仅带了不少银子,还有一个养子。
  曲薏觉得二伯是个有故事的人,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只是生在了曲家,前面这么多年被家里人压着,没有发挥的余地。
  :)  :)
 
 
第65章 打理荒田
  曲二牛看着有一段时间没见过的侄哥儿,突然觉得这个孩子有些陌生,尤其是眼神,看向自己的时候让他有种自己的秘密被看破的感觉:“薏哥儿?”
  曲薏笑了笑,就当做没看到二伯探究的眼神,神色平常地问道:“二伯,刚才家里发生了什么?”
  曲二牛挑眉,对曲薏笑嘻嘻地说:“薏哥儿,你一个出嫁了的哥儿,就别管娘家的事啦,好好过你自己的小日子,早点给我四弟他们生个大胖外孙才是正理。”
  曲薏也笑了笑,慢条斯理地说:“刚才我站在门口听大家说了两句,好像是说奶误以为大伯母偷家里的鸡蛋,结果那鸡蛋是二伯你给买的?”
  曲二牛觉得这个侄哥儿不简单,谨慎地回答:“四丫摔着了,你大伯母拿了压箱底的铜板给她买几个鸡蛋,怎么,薏哥儿你也觉得不对?”
  曲薏摇头:“没什么不对,我只是觉得四丫摔着了,如果要吃鸡蛋,家里养了那么多鸡难道没有一颗蛋?”
  曲二牛沉下脸:“薏哥儿,你才出嫁几天就把娘家的事都忘光了?”
  没有被曲二牛的黑脸吓住,曲薏不紧不慢地说:“二伯,我当然知道家里的鸡蛋怎么分配,不是读书人,想吃蛋就得自己想办法,我只是佩服大伯母,能在奶手上留住多年的嫁妆。”
  曲二牛的神色莫名:“你大伯母他们的事你一个小辈哪里懂。”
  懒得和二伯继续兜圈子,曲薏直接说:“二伯,你们出去打零工恐怕不是简单的打零工吧?”
  结合今天的事猜测,曲薏觉得就二伯的行事风格,不可能老老实实出去干活后把全部的钱上交给曲老太,他们出去多半有别的心思。
  曲二牛很意外,他没想到第一个问他这个问题的人会是曲薏,他没有说话,半耷拉着眼皮,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样子。
  曲薏没想着探听对方的秘密,他转换话题:“二伯,我这边有件事想拜托你,梁家买了一个山头,我和相公想要在山上种果树,买果苗和打理山都需要人,不知道二伯有没有推荐的?”
  想都不想,曲二牛憨憨一笑拒绝道:“我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泥腿子,什么都不懂,可不能去给你们添乱。”
  这个笑容让曲薏莫名地觉得熟悉,仔细一想,他发现这个笑容很像自家爹的笑,他们本就是两兄弟,五官相似,这下连眼神都一样。
  曲薏盯着二伯看了一会儿,了然地说:“二伯说笑了,我们都认为除了你,没有其他人能办成这件事。”
  曲薏的态度让曲二牛有些摸不准,他自认为自己的那些小秘密除了夫郎和已经过世的师傅,没有旁人知道,为什么薏哥儿会这么笃定地让自己做他说的那些事呢?
  曲二牛不说话,曲薏也跟着不说话,就笑着看向他二伯,同时听着梁康生他们说了什么。
  比起滑不熘手的曲二牛,曲大牛要好说话得多,再加上梁康生对曲大牛客客气气的,几句话下来叫曲大牛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
  看着和大侄儿一样身穿长衫的读书人侄哥婿,曲大牛的手紧张地搓着衣角,他眼角的余光不停地往二弟那边看,想让二弟来帮他说两句。
  奈何曲二牛这会儿正被曲薏的态度弄得惊疑不定,根本没有多余的注意力管曲大牛。
  梁康生笑着说:“大伯,我和爹昨日买下来了我家外面那些荒田,听岳父说大伯您是种田的一把好手,今天我们特来请教,怎么才能让荒田快速变成能耕种的良田。”
  “我、我……”曲大牛闻言心慌不已,一双手使劲摆着都快有残影了,他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汉子,怎么能当得起读书人的请教。
  “大伯你别紧张,就当咱们在随意聊天。”梁康生拉着曲大牛坐下,坐着也许能让这个紧张的汉子放松一些。
  大概是坐下后双手有了地方放,曲大牛稍微自在了点,他试着像二弟教他的那样,看着同自己说话的梁康生的眼睛。
  看着对方,曲大牛发现梁康生的眼神很平静,神情温和,没有鄙夷没有嫌弃,好像自己也是个和他一样的读书人似的。
  这让曲大牛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他想了想,努力镇定地对梁康生说:“侄哥婿,种地真没什么,你随便在村里找个老人家都比我更了解怎么种地。”
  不是曲大牛自谦,在他看来,他真的不行,论种地他如何比得过村里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就比如说他爹,经验就比他丰富得多。
  梁康生了解曲家大伯的性子,知道对方是个非常不自信的人,所以他想了想问了个看似无关的话题:“大伯,你知不知道家里的地每年产出多少?”
  这个问题不用想曲大牛就能回答:“年景好的时候亩产差不多能有个二百三、四十,年景差的时候若是勤着侍弄,也能有个二百左右。”
  梁康生接着问:“那您知道村里其他人家的亩产吗?”
  “村里别的人?”曲大牛挠挠头,他还真不太清楚,他整日忙着干活,基本没时间跑去听别人闲聊,从来都只管好自家的地。
  梁康生前些日子抽空看了看家里往年的账册,采购的册子中有写各个村子的粮食产量,方便梁家收粮的时候筛选,因为他们家向来都只买那些亩产高的人家的粮食。
  第一是因为田地都有税收,除了交税还要给一大家子人吃喝,他们梁家不会主动把别人家填饱肚子的粮食买走。
  第二点则是亩产高意味着种地的人家有好好侍弄家里的庄稼,除非出了什么特殊情况,不然在农民的精心侍弄下一般来说田地都会有好收成。
  只有经过精心侍弄的田地里产出的粮食才会颗粒饱满,用于酿酒味道好,那些干瘪的粮食酿成的酒味道不够醇不够香,这是梁家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因此,梁康生对附近村子的亩产情况还算了解,他沉吟片刻,说道:“这附近的村子,年景好的时候平均下来亩产二百斤左右,好的人家有两百三、四十斤,差的人家再怎么也能有个一百七、八十,老天爷赏饭吃,大家的收成都不坏。”
  “但是年景差的时候不同人家之间的差距很大,有的就一百来斤,像大伯你这样还能保持在两百斤的没两家。”
  “大伯,你能够在年景差的时候让家里的田亩产高达两百斤,这是很厉害的本事。”
  梁康生说话不快,说的内容也很简单,曲大牛听得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内心有一种很汹涌的情绪,让他忍不住双目发酸。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有人说他种地种得好,说他会种地是一门本事。
  在他的记忆中,这么多年了地里收再多的粮食,他爹娘都不会说他一句好,相反,要是哪年收的粮食少了,还得挨至少半年的骂。
  在曲大牛情绪激动的时候,梁康生一顶大帽子给他戴上:“大伯,我们来找您,是因为我们相信您,我们认为您能把荒田打理好,您是薏哥儿的大伯,也就是我的大伯,要是连您都不能做好,我们还能相信谁?”
  “要说种地,爷肯定也是一把好手,但我和薏哥儿想着爷的年纪大了,我们这点小事怎么好意思劳烦爷他老人家辛苦,大伯您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片田以前是上等良田,荒了这多么年我们看着就心疼,若是继续这样荒下去,再过不了几年就得长成真正的荒地。”
  ……
  在梁康生一句接着一句的劝说中,曲大牛张大了嘴,拒绝的话在喉咙滚来滚去却说不出口,最终他看着梁康生真诚的眼神,鬼使神差地点头答应道:“好!”
  梁康生顿时喜出望外,激动地握住曲大牛:“大伯,那我们家荒田就拜托您了!”
  “那片田不小,一百多亩,您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到时候还得请二伯帮忙找些信得过的人,大伯您带着大家一起干活。”
  “对了,曲家村距离我家那边有点远,要是天天都让您在两边往回跑太费时间了,不如您就在梁家住一阵。”
  “还有,人多要准备的吃食也多,到时候能不能请大伯母一起过去帮忙,听薏哥儿说大伯母做事麻利,请她给大家伙做吃食最合适。”
  “说起来,还得找各个村借点牲口,牲口怎么管理也不简单,事情太多了,一两句话说不明白,大伯,要不趁着现在还不到农忙时节,大伯和大伯母你们明天就跟着过去?”
  曲大牛一张脸憋得通红,他的唿吸急促,想不明白他就是答应了去帮忙侍弄下田地,怎么在侄哥婿说来变成了是他领着人干活,连三丫娘都要去?
  慌张之际,曲大牛求救地看向曲二牛,结果他发现他二弟正一脸无奈地看向旁边,一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样子。
  :)  :)
 
 
第66章 接地气
  曲二牛可不是无奈,他现在很想对自家大哥翻个大大的白眼,刚才他就是几句话的功夫没看着,大哥就把自己“卖了”。
  曲二牛冷哼两声,觉得梁康生和曲薏两人打的好主意,先是曲薏将自己拉住,然后梁康生去忽悠他老实巴交的大哥,导致他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被他们忽悠住。
  这件事越想越觉得奇怪,一直专注酿酒的梁家为什么突然又是买田又是买山的,他们想做什么?奈何大哥已经答应了他们,他若是不上前去看着,谁知道梁家会怎么“欺负”老实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