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阿浮想要什么,还不如直接求本座来得靠谱些。】
夏日的天气向来没有道理可言,前些日子连续旱了一个多月,这一天睡前还是万里无云,到了半夜,却突然就下起了大暴雨。像是老天爷要将前头缺的雨水全补回来似的,这雨下得让人心惊,沉甸甸的雨珠密集地往下砸,力道之大,恐怕稍微不结实点的房子都要被砸塌。
雷电一道接着一道,仿佛直接劈在人头顶上,宴江活生生在熟睡中被这雷动惊醒,迷迷糊糊睁开眼。
前后左右都黑漆漆的,分不清天亮了没。
第一反应就是自家房顶又该漏水了,得赶紧起来拿水桶接着,免得雨水蔓延开去,浸坏了自己的书册纸笔。
他半耷拉着眼,还没完全醒神,身体已经先一步有所行动,想要拨开薄被坐起身来。
可是双手动了动,才发现有什么东西隔着被子压在自己身上,沉得厉害。
轰隆——
又一声闷雷,雨声更大了,四面八方都被沙沙的水声包围,让人错觉这屋子里也下起了雨。
也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宴江感觉自己周遭有些冷,给被窝中留有的余温一对比,更是困得厉害。
他心里记挂着家里漏水,也没有多想,直接便伸手去推开身上的重物。
手一碰上去,才发觉那东西冷得厉害。
还没来得及想起这是什么,那物竟突然动了起来,圈着他的腰往一旁收紧。
宴江心跳漏了一拍。
“乱动什么?”
男人低而轻的声音贴着他的头顶传来,气息与腰上手臂如出一辙的冰冷。
猛地睁开眼睛,彻底从半睡半醒重清醒过来。
他记起来了。
想起鬼王昨日傍晚抓着他亲了许久,之后还强行搂着他一同入睡。
眼前是男鬼的胸膛,冰冷,没有心跳,宴江想往后撤离,又被腰背那只手臂拦住了退路。
他抬起头,虽然在意料之内,但当目光在黑暗中对上那双泛着血腥红光的瞳孔时,心中还是畏惧地一阵发颤。
“天还没亮,老实点睡觉。”
“大人,我……”宴江犹犹豫豫地开口,刚睡醒的嗓音有些沙哑无力,“我得去看看屋顶是否漏雨。”
被时崤抱在怀中,他不自在极了,眼神不住躲闪,却连挣扎都不敢,就这么乖乖软软地躺着,一只手还搭在时崤小臂上,忘了收回来。
外头雷光闪了闪,将天地间照得犹如白昼,即使这小破草屋门窗紧闭,也被模糊地照亮了一瞬。
借着这一瞬间的光,宴江看见时崤眼神清明,眉目间环绕着淡淡黑雾,正面无表情地垂头看着自己,面容格外肃杀。
他抖了抖,平白生出一股恐惧,想将自己蜷缩起来。
但受限于被面对面揽抱着的姿势,这个动作又像极了主动在鬼王怀中钻得更深。
时崤胸膛微微地震颤,似乎无声地笑了两声。
“屋内有本座的结界,不会漏雨的。”
冰冷的手揉了揉宴江的耳垂,在人眼无法捕捉到的阴影中,一抹黑色鬼气顺着这个动作进到他的耳孔里。
于是一股睡意随之席卷而至,来势汹汹。
宴江慢慢合上沉重的眼皮,连回答都没来得及,就重新陷入了沉睡,安静、恬淡。
黑暗不会对鬼的视线造成任何影响,时崤欣赏半晌,又忍不住低下头去,着迷般在他耳后深吸一口,掠夺那股独特的淡香。
半晌,才松开手,坐起身来,在自己腹部半愈的伤口处探查片刻后,再一次运起鬼气疗伤。
夜过得格外地快。
直至早上,暴雨依旧不见停,甚至连收小的势头都没有。
宴江这一觉睡得极熟,醒来的时候已是比平日稍晚了半个时辰,他往外推开半扇窗户,只见外头一片雨雾朦胧,太阳被云层牢牢遮挡,天色将亮不亮。
这样的天气压根没有办法出摊,即便出了摊,也不会有生意。
风也是潮湿的,雨珠打在窗台上,又溅进了屋中,宴江将目光从雾蒙蒙的天收回,无奈地将窗户重新拉上。
偶尔偷闲也好。
他安慰自己。
也不用向往日一样匆忙了,宴江转身走到摆着爹娘牌位的木柜前,仔仔细细地挑了三根香点上,衣摆撩起,恭敬地朝着牌位双膝跪地。
唯有这个时候,他的身上才能显现出一两分属于文人的气节,他跪得笔直,双手执香高举头顶。
“阿爹阿娘在上,保佑儿子早日开窍,考取功名,重振宴家,以慰列祖列宗之期盼。”
虽说这一通话是例行告愿,但顾及到鬼王也坐在厅中,他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说完,又结结实实地磕下头去。
一切看似无比寻常。
只是宴江自己清楚,他其实偷偷藏了些别样的话,没有直接诉之于口。
额头与地面相触碰的那一瞬间,他在心中悄悄地想:也求阿爹阿娘保佑孩子在鬼王手中逃过一劫,余生顺遂。
端端正正地磕了三个头。
他丝毫不知道鬼王在他体内放了一丝鬼气,更不知道对方可以随时随地探察自己的想法,只以为自己那点小心思足够隐晦。
再从地上站起来,却感觉身后骤然一凉。
是时崤悄无声息地贴了上来,嗤笑一声。
“你这对爹娘也不过是地府里最底层的小鬼,求他们,又有什么用?”
宴江还举着香烛,手上一抖,烧过的香灰便被抖散下来,带了焚烧过的余温拂过他的手背,最终掉落在地。
时崤贴得极近,微微侧着头,因为比宴江高上许多,说话的时候,气息就喷在他的太阳穴上:“鬼府之王就在你面前,阿浮想要什么,还不如直接求本座来得靠谱些。”
这是他第二次唤宴江“阿浮”,却唤得十足的自然与亲密。语调有些特殊,分明以前在爹娘喊来格外寻常的两个字,被他说出口,又夹杂了旖旎与暧昧,像是在嘴中含温了,再慢慢吐出来似的。
宴江不知如何回答,更不敢问他从何得知自己的小名,只是低下头,极力想要抑制住身体的颤抖。
时崤却仿佛对此毫无察觉,从身后伸出手来,接过宴江手中烧了一半的香,替他插入香案中。
收回来的途中,自然且顺手地抱住书生,将他往后按在自己胸前。
“宴淮之身死之时执念太重,入了地府受不住审判,早已魂飞魄散。”他贴着宴江的耳廓慢慢地说,声音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何必死心眼地追求功名,本座赠你一生荣华富贵,清闲一生岂不美哉?”
像极了人间那些个纨绔浪子,一时飘飘然,就给出了心血来潮的承诺。
说完连时崤都觉得自己荒唐。
他只是暂住人间,按道理说,离开之日不仅要将他来过的痕迹全都带走,甚至连这小书生的记忆,也是要一应抹去的。
宴江自然更不可能接受,嘴巴张了又张,才干巴巴地抖出一句简短的婉拒:“我……小的不敢。”
不敢违抗先辈的遗愿放弃科举,也不敢接受来自鬼府的亡灵所提出的馈赠。
他躲鬼王还来不及,从一开始就是,如今更甚。
本以为还会被为难一番。
等了好一会儿,站到双脚都开始微微发麻,却感觉到鬼王松开了他,冰冷的身躯往后退一步。
“你这呆子,怎么会托生在宴家……”
【作者有话说】:
鬼王:我硬了,但我没做,所以我不是变态
观众:嗯嗯,懂了。#鬼王 不行#
第十四章
【“活债,阿浮可得慢慢偿还……”】
宴江听他语气有异,转头,只见到鬼王挺拔的背影。
这雨一下就下了整整一天,时大时小,却一直没停,所幸家中还有一点余粮,昨日那野山鸡也没吃完,即便困在家中,也不至于挨饿。
宴江从未这么一整天都与鬼王待在一块,浑身不自在极了,独自坐在厅中看书,心却像是被提起来似的,总是下意识地提防着什么——即便鬼王早上一通对话之后就一直待在卧房中,再没了动静。
又也许是天实在是太暗了,暗到他不安。
好不容易捱到傍晚,草草吃过晚饭之后,雨势终于得以收停,尚有晶莹的水珠挂在屋檐,时不时往下滴,砸在地面水坑里,发出“咚”的一声。
宴江收拾了碗筷到院中洗洗,又费力地将院中倒下的一片篱笆扶回原位。
再回屋的时候,鬼王竟已经不知何时从房中出来,高大的身子立在厅中,面无表情地盯着墙上看。
从宴江的角度,恰能看见他线条清晰起伏的侧脸。
“阿浮,你可知宴淮之为何杀我?”时崤仍是盯着墙上,没有转过头来。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面上并无明显的情绪,宴江却觉得这句话夹带了一股莫名寒意,远远够不上平和。
再走近一步,顺着鬼王的目光,才发现对方将那副画像挂在了墙上,因为年代久远,纸张已经发黄,唯有右下角的刻着“宴淮之”三个字的红色印章格外鲜艳,红得像血。
宴江微愣,而后摇摇头,小声回答。
“……不知。”
似乎是想当然的答案,时崤没有什么反应。
“我自及冠之后丁忧三年,在外征战两年,至身死之时正是二十五岁,尚未娶妻成家。”却是突然说起了其他。
不知是忘了,还是如何,在说生前之事的时候,他并未自称“本座”。
当时这片土地还不叫大闵,领域也尚且没有如今广阔。
时年运势走低,入冬以来各地频发雪灾,数万亩良田被皑皑白雪压毁,数千口池塘被冰霜封住,几乎一夜之间,天下农户赖以维生之物尽被天意收回,损失惨重。
不只是中原,以游牧为业的蛮族更是有过之而无及。
粮食短缺成了最后的导火线。朝中这些年耽于安乐,临到蛮族突然大肆举兵来犯,才发现竟无一将可用,于是两年未曾回京度春、才从东南边大捷归来不足一个月的年轻将军时崤再度提起缨枪、跨上高马,准备带兵出发。
时崤之父乃曾经鼎鼎有名的西南镇虎将军,彼时正当壮年便为国捐了躯,皇上自觉对其独子多有亏欠,更是不愿意这唯一的将领也折损于战场,临行前多番挑拣,最终指派了一名朝中重臣随行,以表重视的同时,作为时崤的军师从旁辅助战事。
这名重臣,便是宴江往上好多辈的祖先,宴淮之。
宴淮之何许人也?是皇上四年前破例提拔的左相,朝堂上最有才华、升迁最快的文臣,足智多谋,年轻的身体能够撑得住打仗的奔波与迁徙,最重要的是,其与时崤私交甚笃,配合作战再合适不过。
故事的开头与过程都无比的顺利且完美,时崤与宴淮之一路直奔西北,勇谋两全,只用了半月不到,便不损一兵一马地将来犯蛮族打出国土,又乘胜追击了五十里地才停下,顶着风雪原地扎营,等待朝中传来进一步的指示。
北国冰天雪地,时崤上了战场虽勇猛非常,但到底是出身在西南边的温暖乡,一停战,便终日觉得浑身发寒,干完正事就习惯一股脑躲在自己营帐中不愿出来。于是宴淮之便常常上门来找,有情况则讨论战事,但大多数时候还是闲聊,难得清闲地聊起时崤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彼此的状况,有说有笑,称兄道弟,就像两人年少时那样的没有隔阂。
可是这样的日子才持续了半个月,从某一天开始,宴淮之突然不再来找。时崤起先还不在意,又如此过了四五日,发觉对方有意在回避他,便直接去了军师帐子中,当面问了宴淮之。
宴淮之沉默许久,不答反问:“过了这个年,贤弟便二十有六了,可曾想过何时娶亲?”
“宴哥过了年都三十了,不也还没娶嘛。”时崤虽对这个问题一头雾水,但也笑着坦然答了,“又不着急,我常年在外征战,比起娇妻,更想要一个像宴哥一样与我默契十足的军师。”
本是带了点开玩笑的回答,话一出口,宴淮之的脸色却变了变,彻底沉默下来。
再之后,他对时崤越发冷漠,恰巧朝中旨意终于快马加鞭抵达了西北,时崤便也暂时将这些私事抛之脑后。
迫于粮食短缺,皇上决定暂不大肆开战,下令时崤收整兵马,退回西北碟州再做打算。时崤没有异议,当即开始着手动员退兵之事。
天实在是太冷了,冷到人也比以往迟缓笨重,命令虽下了,但很多东西都快不了,这一番收整,又是平白三天过去,到临行的前一夜,正是中原的除夕。
这一夜,宴淮之突然破天荒地出了军师帐子,邀请时崤一同散步消食,没有带其他小兵,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到了悬崖边上,迎着寒冷的风,向远处京城的方向眺望。
“前些日子说起娶亲之事,其实家中这些年相了不少官家闺秀,但为兄总觉得无法入眼,一直推脱,不知不觉竟已近而立。”宴淮之盯着山脉起伏看了好久,突然对时崤开口,“出京前,家中又给我塞了一幅画像,没记错的话,似乎是礼部何尚书嫡女……那会儿还没来得及推脱,为兄打算,回京后便应下这婚事罢。”
时崤吃惊转头,“为何如此突然?”
宴淮之并不看他,仍旧望着远方京城的方向,“山脉重叠,河海辽阔,这天地之间多的是令人留恋之物,有时候难以兼得,只能有所取舍,舍掉的那些不是不想要,而是有其他更想要之物。”
他的声音太轻,时崤听不太清,也听不太懂,疑惑地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正欲开口追问,身后却突然被一道推力击中,毫无防备的时崤只来得及转过半个身子,然而空荡荡的悬崖无处借力,更来不及稳住自己,只能借着这一瞬,捕捉到宴淮之眼中的杀意。
这个除夕夜他没有跨过,永远地停留在了二十五岁。
故事讲完,宴江还沉浸在震惊当中,时崤转过身来,直勾勾地盯着宴江,脸上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意。
“我身不由己情有可原,但是阿浮,你知道他为什么有意拖延到二十九岁还不娶亲吗?”
宴江指尖一抖,心中突然跳出一丝极为不详的预感,下意识地回答:“不知。”
8/56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