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科技兴国(穿越重生)——寻香踪

时间:2022-04-29 08:45:23  作者:寻香踪
  那个业务员接过书单,拿出算盘,开始噼里啪啦计算。
  远夏选的小人书数量最多,粗略估计有三百多本,其余的便是文史类书籍,还有两本机械相关的书,倒不是不愿意买,而是这类书太少了,加起来有四五十本的样子。
  业务员满腹狐疑,说是给职工建图书室,但是买的主要是给孩子看的书,到底是职工福利还是职工子弟福利啊。
  她算完之后,说:“一共是132.45元。”
  一旁的马安民父子听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钱都用来买书?会不会太多了?
  远夏说:“你这是按照书本定价算的吧,出版社卖书没有折扣吗?而且你看我还买了这么多书。”
  他知道出版社的书卖到新华书店,都是定价的五折甚至更低。
  业务员说:“你们算是零售,在我们出版社买,只能给八折优惠。”
  远夏跟他砍价:“不能再少一点吗?六折吧。”
  业务员看着远夏摇头,看向年龄更大的马安民:“是你负责还是他负责啊?”
  马安民一愣,然后笑呵呵地说:“他负责,他是我们厂里图书室的负责人,他说了算。”
  业务员只好对远夏说:“你们真的算不上批发,给八折已经算是非常优惠了。”
  “买了将近四百本书,还不算批发?”远夏可不怕跟人磨嘴皮子谈价格,曾经他为了几块钱的利润跟人磨了一天的嘴皮子,最终以胜利告终,今天他不信磨不下来。
  果然,在双方的拉锯战之下,业务员还是退让了,双方各退一步,以六八折定音。对方退让的缘故多半还因为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她不愿意再耗。
  不过提书得第二天才能提,数量不算多,主要是种类太多,比较麻烦,得去仓库找。
  业务员说到这个事便忍不住埋怨,说仓库的同事明天肯定要嫌弃死她的。
  远夏赔着笑脸:“那就太麻烦您了。谢谢,我们明天上午过来提书吧。”
  “不要太早,这么多书,找起来不会太容易。”业务员说。
  远夏将定金付了,明天提书的时候结尾款。
  从出版社出来,马安民父子都惊叹:“厉害,没想到你这么会杀价。”
  远夏笑着说:“不杀不行啊,这可都是钱呢。其实他们卖给新华书店更便宜,最多五折。我们需求量太少,所以她不肯给我再便宜点。”
  马建设说:“远夏,我发现你好舍得啊,百来块钱的书,说买就买了。这得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啊。”
  远夏说:“回本不急,运气好几个月就回来了。”
  “你不是说买小人书,最后怎么还买了那么多书啊,几十本呢,贵的好几块钱一本,你也舍得!”马建设忍不住咋舌。
  远夏笑着说:“可以自己看啊,你想看也可以借阅,免费的。书是有价的,知识是无价的,我买这么多书,一方面可以租出去给人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学习。这些书咱们县里新华书店都未必有。机会难得,你以后还能买到价格这么优惠的书?”
  马建设点头:“说的也是。对了,你不怕别人借了你的书不还?”
  远夏笑了:“当然不怕,借书得交押金啊。比如一本小人书,当场看可以不交押金,拿回去得押上两角钱一本,其他书籍,起码要跟书本定价差不多的押金,不然都拿去不还我不得亏死?这租书摊还开得下去吗?书本还回来时完好无损,押金如数返还,若是书有损坏,则要赔偿。”
  马建设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你怎么会短时间内就想到这么多的?”
  马安民眼里也流露出赞赏的神色,远夏这孩子不简单,有主见。
  远夏哈哈笑:“哪是我想的,我之前不是出去转了吗?在路上碰到一个租书摊,跟人学到的。”
  马建设挠挠头:“那你也厉害,敢想敢做。”
  远夏换了话题:“马叔,咱们现在还去学车吗?”
  马安民说:“去吧。现在日子长了,要到七点多才天黑呢,我们还能学两个小时。走,教你们开车去。”
  于是马安民带着远夏和马建设找了一条人迹少至的道路学车。
  马建设之前学过几次,基本能开了,所以换他来开,直行,倒车,掉头等等。
  远夏就坐在一旁看马安民指点马建设开车,马建设开车转了三个来回。
  其实他已经能开了,但马安民要求高,嫌弃他开得太冒失,批评了好几次,弄得马建设很沮丧:“爸,差不多得了,你就不能少骂我两句,多鼓励鼓励我?”
  马安民平时言语不多,这时候却十分严肃:“开车不能差不多得了。这么大个家伙,你要是不小心开车出了事,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远夏也在一旁说:“建设,叔叔说得对,开车不能马虎。得好好学,现在叔叔要求严格那绝对是对的,一般的师傅还不愿意教得这么仔细呢。”
  马建设沮丧地说:“我知道了,我就希望我爸教育方式能改改,别老批评打击。我不开了,你来开试试。”
  他停下车,跟远夏换了个位置。
  远夏坐在驾驶座上,跟马安民确认了一遍档位、刹车、油门和离合,然后一踩油门,车就跑了起来。
  马建设连忙嚷嚷:“远夏你慢点,你第一次开车开这么快!”
  其实远夏开得不快,也就是三四十码吧,但对一个第一次开车的新手来说,确实算快了。
  远夏便将速度慢下来,开始倒车、转弯、掉头,动作一气呵成,车子开得稳稳当当,中途没有任何掉链子的行为。
  马建设惊叹不已:“不会吧,不会吧!远夏你第一次开车就这么稳?”
  马安民也说:“你看看远夏,再看看你。学了这么多次还没学会,说你笨你还不承认。”
  马建设很委屈:“爸你不是说我学得算快的了吗?”
  远夏不好意思地笑:“叔叔你别这么说建设,他已经学得很好了。”
  “跟你没法比。”马安民真觉得货比货该扔。
  远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并不是第一次开车,他可是老司机了啊,只好看着好友抱歉地笑,决定以后对他好一点。
  远夏开着车转了两圈,然后下来让给马建设继续练车。
  被远夏刺激到,马建设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学车,接下来开得要好多了,没犯什么明显的错误。
  一直学到天黑,三人才回到旅社,找国营饭店吃了饭,回去洗澡休息。
  每人拿了一本书在手边翻看,远夏看的是《猎人笔记》,马建设看的是《安徒生童话选》,马安民则看的是旅馆提供的杂志《故事会》。
  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年代,看书是人们夜间唯一的消遣。这个年代的人们物质是贫穷的,精神是富足的,所以也难怪以后人们会怀念这个时代。
  看书看到入睡,第二天起来,马安民去厂里提货前,将远夏和马建设送到出版社提书。
  马建设还有点不安:“你说他们过了一夜会不会变卦?”
  远夏说:“我都拿到提书单了,白纸黑字写着,不可能变卦。”
  事实证明马建设是想多了,出版社并没有为难他们,还是昨天那个小姑娘接待他们,只是找书的时间多花了点,等到书本全都拿齐,已经到了十一点钟。
  这些书用纸箱装了满满两箱子,远夏和马建设一人扛了一箱到门口去等马安民。
  早上马安民送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说了,如果书太沉,就在出版社门口等他,他装好货就过来拉书。
  其实也不是他们扛不动书,而是带着这两个纸箱坐公交车太不方便,还得转车。
  一直等到快一点,马安民才开车过来。
  货已经装好,尽管下午能赶回去,但马安民并没有急着回去,下午开车太热,车万一抛锚在路上,一耽搁就得走夜路,那是极不安全的。
  他们要在越城再住一晚,明天早上再赶路。
  当天下午,他们就完全得了空闲,马安民开车带他们去公园玩。
  碰到有人拿着相机在公园里拍照,引得不少人注视。这年头私人有相机,那绝对是相当相当长脸的事。
  马安民一脸羡慕:“要是咱也能买一台就好了,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
  “马叔你买不到吗?”远夏问。
  马安民摇头:“难,凭票购买,拿不到票。相机票都炒到上百块了,一台相机才几百块钱。不过听说广东浙江那边有走私进来的日本货,东西好,不过价格也不便宜,更拿不到货了。”
  远夏笑着说:“马叔别着急,国家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活跃起来,以后买相机就容易了。”
  马安民笑笑:“也许吧。”
  马建设说:“远夏你总说改革开放,我看改革开放了也没什么变化啊。”
  “短时间没有,长时间你再看。你没发现现在摆摊的个体户多了不少,以前这些都是禁止的。政策放宽是慢慢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翻天覆地了。”远夏说。
  马安民赞同:“远夏说得对。现在做生意的多了,也没人来抓了。”
  远夏看着人家照相,想起来应该和家人去拍照留个念,这可是将来珍贵的回忆,等他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吧。
  马安民又带着远夏和马建设去逛越城的百货商店,这里的东西比肃阳要门类齐全多了。
  远夏便趁机挑了一些能用得着的东西,还特意买了不少塑料薄膜,准备拿回去包书皮。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就往回赶,下午一点回到家。
  远夏将他纸箱打开给爷爷和弟弟妹妹们看,全家都惊呆了:全是书。这么多书!
  远春和重阳雀跃不已:“哇,好多小人书!”
 
 
第14章 书摊
  远德厚抬起眼,忧心忡忡地看着大孙子,虽然他也认为读书非常重要,几个孩子是该多学习,但买这么多书得花多少钱啊。远夏不像是做事没计划的人啊。
  远秋担忧地看着大哥:“哥,你怎么买这么多书啊?咱们家都没钱了。”
  远夏指着这些书说:“这不就来钱了嘛。”
  几个人都愣了一下,远德厚问:“夏夏,书是买回来卖的?”
  远夏摇头:“不卖。咱们租出去给人看。”
  “租书?”众人都一头雾水,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远春问:“书怎么租啊?”
  远夏笑眯眯地说:“一本书一天一分钱。咱们有几百本书呢,要是都能租出去,一天就能赚几块。当然,不可能一天租出去这么多,不过一天租出去几十本也成,时间长了,本钱就慢慢回来了,以后就是纯收入了。你们还能赚书看,不亏吧?”
  他这么一说,全家人都豁然开朗,远秋朝大哥竖起大拇指:“哥,你真有想法!”
  远夏说:“不过咱得先把这些书包个书皮,别没几天书就破了,那就蚀本了。”
  远秋说:“包书皮我来吧。”
  远春说:“我也会!”
  远夏说:“好。不过不是用纸包,我买了塑料膜回来,裁好后将它包在书皮上。这样人能看得清封面和上面的字,书也不那么容易坏。”
  远秋有些疑惑:“可塑料膜怎么固定在书皮上?”
  远夏说:“晚点我去买个订书机回来,将它们订上去就行。”
  远德厚摩挲着一本厚厚的《西游记》,问:“夏夏,你怎么会想到租书呢?”
  远夏说:“我在越城街头看到有个租书摊,好多孩子围在那儿看书。我就想,能不能也给您开个租书摊,以后就坐在家里收钱。发不了大财,但肯定能赚个温饱,咱就不用到处想辙赚钱啦。”
  远德厚脸上的皱着都被笑容挤得到了一块儿:“那我不干木工活啦?”
  远夏说:“木工活不是时常都有,但是租书摊可以天天开。我这两天出去找个合适的位置,看租书摊开哪儿。”
  远德厚说:“要是开租出摊的话,以后我们就不用卖冰棍儿了吧?”
  远夏笑着说:“不用卖了。”
  这么热的天,他也不想冬冬出去挨晒。
  重阳拿着一本小人书,说:“哥,我能看吗?”
  远夏点头:“能看,轻点翻,别将书弄破了。”
  “我知道!”重阳开始翻起书来,他才上幼儿园,识字不多,但小人书以图画为主,他爱看。
  远夏说:“小秋和春儿也可以拿着看,别把书弄坏弄脏就好,爱护着点。”
  “诶,知道了。”小姐妹欢快地答应下来,她们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居然有这么多书看。
  远秋挑了一本《红楼梦》,远春则找了一本连环画看,她上二年级,识字有限,勉强能看连环画了。
  远夏叮嘱:“不认识的字要问哥哥姐姐,或者自己查字典,千万别秀才认字认半边,以后就难改了。”
  “好!”几个小的满口答应。
  远德厚说:“吃饭吧,锅里还有饭,菜在罩子里。”
  远夏洗了把脸去吃饭,打算睡个午觉后出去买订书机以及找租书摊的位置,可惜车被冬冬骑去卖冰棍了,一会儿看能不能跟马建设借车用。
  远夏就在家里睡午觉,左邻右舍的孩子闻讯而来,都想要借书看。
  远秋在门口拦着不让他们进来:“我哥在睡觉,你们不要吵。我家的书还没包好书皮,不能外借。等两天吧,等我们将书弄好了再借。”
  远秋不知道该不该收厂里人的钱,但她知道书不能随便乱借,这些书都是哥哥买回来做生意的,万一要是弄坏弄丢了,那就亏大了。
  “远秋,你的书不能借,那让我进去看一眼都有些什么书好吗?”说话的孩子叫王卫东,他比远秋高了一个年级,是从马建军嘴里得知远夏买了很多书回来的信息的。
  远秋为难地说:“现在人太多了,我没法让你进去又不让其他人进去,等等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