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说:“那你能给我什么价位?”
远夏说:“我这一盒螺丝是50个左右,重约二两,价格是四角钱。”
经理其实也不知道他们百货商店螺丝的具体进价是多少:“你等我一下,我去问问。”
他跑去问了售货员自家螺丝的进价和售价,大致推算了一下,远夏给的价格确实比从国营厂的进价要便宜20%。
但看起来差别也不大,反正这东西销量也不大,也不指着这个赚钱。经理碍于远夏先前盖的那个大帽子,还是从远夏这里买下了几盒商店没有的螺丝。
远夏还主动给他们留下了联系地址,说:“过段时间我会来回访,看看销售反应。需要的话再给你们补货。”
那个售货员老大不高兴地接过几盒螺丝,扔在柜台里,打定主意不给远夏卖货,哼,奸诈的乡巴佬,自己卖螺丝,假装来买螺丝问价格,把人当猴耍呢!经理也真是的,居然还跟那样的乡巴佬买螺丝,简直是自降身价。
第一次推销,虽然只卖出了几盒,但也是一种胜利。
从百货大楼出来,一直在一旁没出声的秦林用力舒了口气:“远工,我都快吓死了,你怎么一点都不怕呀?”
远夏笑着说:“怕什么?难道他们还会把我打出去?我跟你说,再难也不会有比这更难的了。学到了没?”
秦林点点头:“学了一点,但还没学到。你太厉害了,那个社会主要矛盾什么的,我高考时好像也背过,但那句话太长了,我现在都忘了。”
远夏哈哈笑:“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咱们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你记住,跟国营商店打交道,这个非常管用,这可是指挥棒啊,他们没法反驳你的。”
秦林往心里默念了几遍,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远夏骑着车,带着秦林在越城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去杂货店、五金店、各种厂家挨家推销螺丝。
但凡能用得上螺丝的,他们都不放过。
他们不仅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接受各种螺丝的定制。
果然,国营商店那种情况已经是推销最坏的情况了,别的地方顶多就是打发一句:不需要,快走快走!
最好卖的地方是个体商店和私营企业,因为他们想买到价格最低廉的产品。
百货商店看不上20%的优惠价格,因为他们不全靠这个赚钱,就算不赚钱,也不影响他们发工资,当然是无所谓。
但私营老板不一样,进价便宜,将意味着成本低,利润空间就会大一些,赚的钱也多些,他们怎么会不乐意?
不过越城的个体商店和私营企业数量还是少,一天也没碰上几家。
回来的路上,秦林说:“远工,咱们有那么多螺丝,这要卖到什么时候去?”
远夏笑着说:“急什么,慢慢来啊。一开始总会慢一些,时间长了,就会有固定客户,有的固定客户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一个月可能会需要几吨螺丝。”
“这么多吗?”秦林有些不太相信。
“等着瞧吧。”远夏说,“除了越城,咱们以后还要往省内其他县市跑。甚至还要往隔壁省跑。”
“要去外地出差?”秦林有些兴奋,他最喜欢出差了。
“嗯,要去。”远夏对出差并不感兴趣,要是秦林喜欢,倒省了自己不少事。
郁行一当晚还是回来了,就想知道远夏卖得如何。
听了远夏卖货的经历,他说不上是高兴还是担心,买货的人不少,但销量很低,通常都是买个几盒试一试。
不过远夏也说了,这个要看长期,等铺开渠道就好了,这里要一些,那里要一些,销量就大起来了。
第二天远夏又带着秦林跑了一些日子,并开始放手让他自己去锻炼,一开始效果必然不怎么样,磕磕巴巴,还有点儿放不开。
但渐渐地,他就熟练起来了,厚脸皮是练出来的,脸皮一厚,人就从容多了。远夏说了,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远夏带着秦林跑了半个月,教会了一切流程和细节,开始打发他单独去跑业务。
在他俩的努力下,这半个月他们卖了有上千斤螺丝,但跟库存的几吨螺丝相比,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也难怪郁行一会担心,销量这么低,总不能生产一次就停工几个月吧,而且不是所有的货款都能及时收回来。
但远夏却说没问题,会好起来的。他又让崔平生帮自己买了几吨钢材回来,这次主要生产螺母螺帽。
郁行一说:“不是还没卖完吗?怎么又开始生产了。”
远夏说:“这个月底越城要举行行业交流会,来参展的厂家一定非常多,到时候我们也去参个展。”
这是远夏打翻身仗的秘密武器,当年他和郁行一创业之后,起初那两年只能算勉强维持温饱,后来他们打听到这次行业交流会,跑去参加,便遇到了他们的大客户,赚到了第一桶金,从那以后就顺风顺水地发展起来了。
郁行一说:“又有行业交流会?跟那年我去沈阳参加的一样?”
远夏点头:“对。”
郁行一问:“能拿到参展资格吗?”
远夏笑着说:“拿不到也没关系,我就在展会外面摆摊。比国营企业的价格便宜,我就不信没人要。”
郁行一说:“我们已经把缝纫机拼装出来了。现在已经在拆解电动缝纫机了。”
远夏笑了:“这么快,看样子我得抓紧时间赚钱啊,好有钱做电动缝纫机。”
郁行一问:“电动缝纫机也在我们厂里做吗?”
远夏说:“我得去找别人厂子生产零部件,然后带回来自己组装。”
郁行一说:“目前来说,这样恐怕是最好的,那些零部件加工的机床对我们来说太昂贵了。”
“是的。”
远夏忙着生产,秦林则带着螺丝到处跑。
还别说,这小子走了狗屎运,没跑几趟,就给他在隔壁市访到了一个大客户,月需求量上吨的那种。
远夏非常高兴,给他设了个提成额,百分之一的提成,每卖出去一百块钱,他就能拿到一块钱的提成,卖出一吨螺丝,就能拿到四十块钱提成。
也就是说,秦林一个月光提成,就能比工资差还高,这小子自然跑得是越发来劲了。
远夏给秦林发提成,当然也要给李宝根和张亚军发奖金,他们在工厂也是兢兢业业地干活。当然,奖金肯定不及提成高,毕竟现阶段工厂还在亏损状态呢,还欠着轴承厂不少的材料费。
希望月底的交流会能顺利,到时候就不愁没钱还债了。
第63章 赚钱
5月30日-6月2日,全国金属加工行业交流会在越城举行。
名义上全国的厂商都能报名参加,事实上来参加的厂商主要还是南方省市,本省和周边省份来得更多一些,跟那年沈阳举办的交流会一样。
行远机械厂是私营企业,尽管是越城本地的企业,也还是没有能拿到参展资格,这样的交流会就是为国营企业准备的。
远夏也不着急,他认真为参展做了准备工作,让郁行一用毛笔写了一个广告牌,上面注明了工厂名字、产品种类以及工厂地址。
越城之前没有举办过大型会展,自然也没有会展场地,市政府商议许久,最后将展会地点设定在市体育馆。
体育馆内有一些室内场所可以做展厅,外面的足球场则用钢铁支架和帆布搭建成了临时展厅。
对一个全国性的交流会来说,这场地实在有些寒酸,但改革开放仅有数年,大家都穷,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也是因为场地有限,远夏这种民营企业就拿不到入场券。
到展会开张那天,远夏早早就带着人去了。来参展的厂家不少,远夏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心想人越多越好,自己机会就越多。
他先用几根烟跟门口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
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让李宝根和秦林把他们带来的东西摆上。他们用车拉了几张桌子过来,在展会入口处支起来,将自家的产品摆放在桌上,将广告牌立在一旁,显得特别醒目,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
工作人员过来瞅了一眼,远夏笑着说:“大哥,我就是越城本地的厂家,一个小厂子,没有资格进去参展,想在这里摆个摊,看能不能拉几个客户。”
工作人员先前收了远夏的烟,这会儿吃人嘴软,便说:“你们靠边上一点,不能挡道。要是领导说不能摆,你们就得挪走。”
“没问题,谢谢大哥!”远夏朝对方道谢。
五月底,越城的夏天已经到了,天气非常热。远夏早就考虑到这点,借了张帆布,支了个棚子。
上午人来参展的人不少,但是很少有人朝远夏的摊子来,都是看一眼就走开了。
远夏见日头越升越高,便将摊子扔给李宝根和秦林,自己骑车跑了。
没多久他又回来了,雇了辆三轮车,拉着一个煤炉子和一个水壶,还有几个桶和搪瓷缸,用一个大纸板上书写“免费茶水供应”。
这一招确实非常管用,免费茶水吸引了很多人。人们过来喝水的同时,也会顺便看一看他们的摊位,还有人会主动了解一下。
这个免费茶水不仅确保了客流量,也保住了远夏的摊子,一个市领导过来视察,看见远夏的摊子,又看到免费茶水供应,最后竟然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
不过第一天,他们一个单都没签下。
秦林不禁有些气馁:“远工,这样真的有用吗?我看他们只问不买啊,我们的价格已经够便宜了。”
远夏说:“第一天大家主要都是了解行情,不会那么快就做决定,等等看吧。”
第二天一早,远夏还是像前一天一样支开摊子,继续一边摆摊一边供应茶水。
上午的时候,远夏正在将烧开的茶水往桶里倒,突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哟,远老板,你在这儿卖茶呢?”
远夏闻言没有立即扭头,而是将茶水倒完才转过身,对崔平生说:“崔厂长今天过来了,喝茶吗?”
“给我倒杯吧。”崔平生说这便坐在了远夏的椅子上。
远夏洗了杯子给他倒茶,一边问:“这次展会效果怎么样?”
崔平生说:“马马虎虎吧。你怎么在这里,你想来参展,可以跟我说声,我们分点位置给你。”
远夏说:“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您怕是还没进去看过吧,里面的展位有多窄,你们自己都不太够用呢。”
昨天展会第一天,崔平生没亲自过来,他喝了口茶,说:“这么窄吗?我还没去看呢。你在这里地方倒是宽敞,生意如何?”
“还没开张呢。要不您帮我们开个张?”远夏跟他开玩笑。
崔平生摊摊手:“我做轴承的,你们的螺丝我也用不上啊。不如这样,我自己买一盒,算是给你开张?”
远夏拒绝了:“多谢好意,我们不零售。”
崔平生喝了口茶,说:“这儿位置很显眼,你们价格也便宜,质量也好,等着吧,会有客户上门的。”
崔平生对远夏的螺丝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钢材是他们厂处理的,那可是跟他们的轴承一样的处理方式,能不好吗?
“借您吉言!”远夏笑呵呵地说。
不知道是不是真是崔平生的吉言,上午总算开了张,是越城下面一个县的电扇厂,跟他们订购了一批型号比较小的螺丝,需求量不小,只是有一定的季节性,毕竟冬天风扇卖不出去,必定要减产。
下午又开了两个小单。
第三天是星期天,郁行一休息,他也过来了。
远夏对他说:“这儿挺热的,你一会儿进去逛过了就回去吧。”
郁行一斜睨他:“你在这里待三天都没事,难道我一天都待不得?”
远夏笑着说:“你要是不怕热,那你就在这里帮我看摊位。你长得好看,说不定有哪个女领导过来,心情一好,就拍板买我们的螺丝了。”
郁行一知道他开玩笑,说:“要是这个管用,那也用不上我,你自己就够了。”
远夏闻言哈哈笑出声:“说不定两个人效果会更好。”
郁行一去会场转了一圈回来,开始和远夏一起烧茶守摊子,放了秦林和张亚军的假,今天李宝根守厂子。
今天是周末,来逛会展的人很多。天气也格外热,来喝水的人也比平时多,有时候还得排队等杯子。
还真别说,郁行一一来,远夏的生意就了好起来,接连签了几个单子,单子还不算小,加起来超过一吨了。
远夏开心极了:“行一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你一来,我们的生意就好起来了。”
郁行一也很高兴,螺丝这种产品跟别的不一样,能发展长期客户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产品合格,价格便宜,就可能进行长期合作。
下午五点半,参加展会的厂商开始下班,陆续有人从里面出来。
远夏没急着收摊,一是可能还会有生意上门,二是还有很多人会过来喝水,他都是等人流都散了才离开。
他们正忙着给人倒茶,突然听见一个女声说:“小伙子,你们这是卖茶呢,还是卖螺丝?”
远夏闻声扭头一看,差点没蹦起来,他的大客户到了,不过比原来的早了一天。
他按捺住激动,说:“我们卖螺丝,顺便给大家行个方便,这茶水是免费提供的。大姐您喝水吗?”
问话的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戴了副眼镜,看起来很干练,她说:“你们在学雷锋呢。正好有点口渴,帮我倒杯凉白开好了。”
远夏拿过一个杯子,用清水将杯子清洗了两遍,这才给她倒水,双手递上去:“请喝水。”
中年女人接过杯子,一口一口喝完了那杯水。
远夏问:“还需要吗?”
女人放下杯子:“不用了,谢谢。你是本地的厂商?”
远夏点头:“对。”
69/208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