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当军爷那些年(古代架空)——孤山拾荒客

时间:2022-04-29 08:48:16  作者:孤山拾荒客
  何天潼今晚这一趟,全是为了叫肃王府记得他的情。如今世子爷亲口许诺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世子这是哪里的话!”
  何天潼转瞬又陪上笑脸,“下官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只要世子爷无碍,下官这一趟就没白忙。”
  “放心。”李慕云对何天潼的那点图谋心领神会,“我不会忘,肃王府更不会忘。如今既然贼人已除,何县尉也不用在这儿陪着我灌冷风了,早些回家歇息吧。此事不要宣扬,明儿一早将事报回王府就好。我母妃见了你,心情该也会极好。”
  李慕云随口说着,何天潼听着听着,眉头却忽而皱紧了。
  “世子既提及王妃,下官想到有一事困扰,还望世子解惑。”
  “讲。”
  “世子既不随下官回王府,这万一……王妃她不信下官的话,这该如何啊?”
  何天潼皱眉眯眼作苦恼状,李慕云只轻叹了一口气。对方会问到这一出,他也早有预料。
  “何县尉,我临行前带出来的东西,都被贼人给收缴到那马车中去了,你叫人去把车里的东西拿出来。”
  “偌!”
  何天潼见状,连忙招呼人去车里搬东西。没一会儿,就见着两个甲兵搬着那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大藤箱,毕恭毕敬的放到了李慕云和何天潼面前。
  “世子爷,东西拿来了。”
  还是何天潼亲自起身,给李慕云把那藤箱给打开,就见着箱内最上面,放着个用粗布包裹的白布包。
  李慕云靠着一旁军医搀扶直起身子,朝箱内扫了一眼。
  “何县尉,你把那布包打开。”
  “偌。”
  何天潼应声打开布包,就见着四五件李慕云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完完整整的躺在里面,那些物件乍看好似朴实无华,可边角上的精雕细琢,绝非寻常工匠可比,识货的,一眼就看得出,这可是大唐的顶级货色。
  李慕云随手挑了个玉坠出来,递到何天潼手里。
  “这东西是我一直随身带的,母妃见到便认得。倘若她不信你,你把这玉坠子承给她看,她便什么都明白了。”
  “这……”
  何天潼一双眼全盯在李慕云手中的白玉坠上,本还想推脱一二,怎知那玉坠一触到他掌心,何天潼这刚刚张开的嘴,就变了音调。
  “下官谨记!”
  此话一过,那玉坠便进了何天潼的钱囊。还是放在胸口衣襟里的,保管得别提多好。
  一个坠子打发了何天潼,李慕云便显出倦意。由着军医搀扶躺回被褥中,只在原地躺着,却不急着要换地方。
  陈番自告奋勇的留下善后,何天潼也懒得与他多言,自己乐呵呵带着赏赐回去,连带着京兆尹的兵,也跟着一起带走了。只留下陈番和他手下的不良人,处理倒地的范三,和曹易那具惨不忍睹的尸首。
  而叫陈番惊讶的是,范三挨了曹易一刀,居然还没死透。也不知是曹易手下留情,还是他那时已经伤重到难下杀手。
  但人没死,陈番这个不良帅,也总不能在这儿补上一刀。他只得叫人来帮范三简单处理了伤口,最后活人死人一同用小庙里捡来的破木板抬回城。待陈番忙完了这一遭,已经是凌晨。郊野上的风变得格外阴冷。
  躺倒在地的李慕云被胡九彰给抱回了小庙的篝火旁,但从始至终,胡九彰的脸色都没有好转过。
  他安置了好了李慕云,又回到院中去寻陈番。
  “陈大哥,你说这事……”
  “你想说曹易?”
  “嗯。”
  胡九彰眼眸低垂,眉心却锁紧了,好像总有什么事挂在心上,如何也想不通似的。
  “他为什么不杀人?”
  胡九彰忽而抬起头,一双眼直打在陈番脸上。
  “这都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他还不杀人?倘若他想逃,总有大把机会能逃吧。”
  “倘若是你,你会杀?”
  陈番未开口解惑,却反问胡九彰。
  “会。只是杀不杀得出去,就不知道了。”
  “换做是我,我也会。”陈番定定道,他望着天边散着幽光的银月,好似陷入过往。
  “但我也不敢说,自己能毫发无伤的从这里闯出去。毕竟曹易那种身手,我敢说,大唐上下,也是顶级的了。”
  “可他为什么不跑?还是说……他本就已经不想活了?”
  “这个啊……”陈番轻叹一声,眼光亦是凝重,“九彰……当兵的,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你只能选这其中的一种,而不能兼得。”
  陈番幽幽说着。
  “这第一种,就是为了自己亦或是他人而战;第二种,则是为了大唐。别人我不敢说,但我自己,当年就选的这第一种,到现在我不后悔。我觉得曹易……他该是想要二者兼得的。他为了丁小沾,而选择留下,又为了大唐,而选择不伤人性命。但二者兼得,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到头来,死的也只有他自己了……”
  陈番长叹一声,眼中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
  “九彰,倘若你还有机会回军中,你会怎么选?”
  “我?”胡九彰不由错愣,他没想过自己还能有机会回北庭继续戍边打仗。但如果家中老母无恙,他想,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回团里一趟。必须得跟大家伙一一道别了,这五年军旅,才算真正圆满。
  “我的话……倘若可能,我也想两个都选,但如果无论如何都要舍弃一个,我觉得,我跟陈大哥的选择,会是一样。”
  胡九彰淡淡说着。他目光打到陈番脸上,就见到陈番嘴角的微微一笑。
  “怎么,小子,难道大唐不值得你拿命来保?”
  陈番玩笑似的反问。
  “大唐离我太远了,陈大哥。”
  陈番一笑,胡九彰脸上也显出点点笑容,只不过那笑容中,更多出几分苦涩味道。
  “大唐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都想不清楚……你说大唐是长安城里那老皇帝吗?可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又或者,大唐是我唐这千百万的百姓?但你、我、曹易,我们不也是百姓吗?当官的不把百姓的命当命看,就算我们是为了这千百万的百姓而战,可到头来得利的,不还是上面的那些官?我不知道我到底保护到谁了……再说,那些官……真的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来保护吗?我看也不见得吧……”
 
 
第46章 乱局下的未来
  面对胡九彰的反问,陈番只是苦笑。
  “有些事一时半刻,是得不出答案的。况且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只有真的事到临头时,才知道。”
  陈番坦然道。他比胡九彰要大上七八岁,二人所处的位置又截然不同。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陈番看到过的事,要比胡九彰多。
  二人语罢,便到了该作别的时刻。一旁几十个不良人早已经整队,曹易尸身躺在个破木板上,盖着不良人临时找来的破布。
  胡九彰对着那尸身连拜了三下。
  “倘若能在军中碰到,该多好……”
  对曹易的尸身,胡九彰轻声叹息着。陈番在他肩头连拍了几下。
  “别想太多。”
  他的情绪似乎已经从刚刚的事件中恢复过来。
  “九彰,你的日子还长着呢。能交到肃王世子这样的朋友,陈番羡慕还羡慕不来呢,少在这儿唉声叹气了。男子汉大丈夫,广阔天地等着你闯荡,莫负了这大好的时光。”
  “我明白,陈大哥,多谢你。”
  “呵呵……谢我倒是不必,有机会把我带到世子面前介绍一番,才是正经啊。”
  陈番面上又带上了笑,他随即朝着胡九彰摆了摆手。
  “好了,这眼看着没多久就要天亮了,前路漫漫,你也进去歇歇。我这边还要带队回去交差,咱们就此别过,有缘再见啦!”
  “有缘再见!”
  胡九彰定定看着陈番,那几字咬得格外深刻。
  其实这二人一早已经彼此道过别,这时再别,谁都不想啰里啰嗦。只是天大地大,一别之后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虽说惜别,但如何的不舍,也只能把那情绪埋在心底,最终化作一句临别赠言。
  再见。
  在这时,便不再是一句空洞的结语,而是真心的期寄。
  送走了陈番,胡九彰轻手轻脚的回了小庙。他本以为李慕云已经入睡,谁知一进屋,李慕云仍睁着一双眼,若有所思的朝他打量。
  “他们都走了?”
  “都走了。倒是你,怎么脸色这么差?这些日子病了?”
  胡九彰说着坐到李慕云身边,冲着篝火暖着手,也不回头瞧李慕云一眼。
  听他这话,李慕云微微一愣。他忘了胡九彰不是长安圈子里的人,不知道他这纸糊的身子,缠绵病榻也不过是常态罢了。
  但既然胡九彰不知,李慕云也不想告诉他。
  “先前冻着了,养几日也就好了。先别说这个,我晕倒之后,都发生什么了,曹易是怎么死的?”
  李慕云撑头瞧着胡九彰背影。
  他的确是晕倒后不久就苏醒了,曹易打他那一下,是收着力的。但架不住李慕云身子太虚,他刚一醒来时,头就疼得厉害,缓了半天也缓不过劲儿来,就连现在,他脑仁儿里都阵阵的抽痛,虽也模模糊糊的听到了当时小院中的声音,但他真的不清楚过程中到底都发生了什么。身上最难受的时候,他连身边军医的话,都听不清楚。
  “这个啊……”
  胡九彰长叹一口气,转过身挑拣着重要的与李慕云一一说了。末了,又不乏伤感的从衣襟中掏出曹易那块破旧的木牌。
  “他临终前叫我把这木牌交给高将军。安西军的高将军是哪位?高仙芝将军?”
  “高将军?”
  李慕云微微一愣,竟半天没说出话来。
  “高将军……这……既是曹易口中的高将军,该是那位前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将军。他从大食败归后,入朝受了右羽林大将军一职。这不是去年安禄山军在幽州起兵叛乱,高将军一早就被调去东边抵御叛军了。”
  “什么?叛乱?”
  胡九彰的吃惊可是不小。他这几个月一直在陈番家中养伤,而陈番可从未提起过什么战争内乱。且胡九彰这个边地士兵,这辈子就没想过,居然会听到大唐境内战乱的消息。这岂止是吃惊,简直是石破天惊,直把胡九彰整个人都给听懵了。
  “怎么会有叛乱?这仗是什么时候开始打的?胜负如何?”
  胡九彰激动异常,而李慕云却轻叹出一口气。
  “安禄山军势如破竹,不过几月就攻到了洛阳。朝廷命高仙芝,与当时入京朝见的新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共同在潼关阻击安禄山军团,拱卫长安,怎知圣上听信谗言,以两位将军怯战不出为由,潼关斩将。如今高仙芝将军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这……”
  胡九彰一双连瞪得溜圆,他嘴巴张大了,愣是半天没吐出一句话。
  “高将军死了……可……战况如何?潼关如今失陷了吗?”
  “潼关如今是年迈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守,虽说潼关尚在,但东都洛阳已经失陷。东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因不肯投降叛军,而在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河南沦陷。去年腊月,安禄山军攻占洛阳,又是改国号,又是称帝的……如今咱们大唐,可不只是李家的天下了。”
  李慕云说着,嘴角还带上了些许自嘲的笑,看得胡九彰嘴角一抽一抽的。
  “不是,小白,你别这么说啊……这怎么能变成别家的天下呢?倘若大唐不姓李,这不就不是大唐了?再说安禄山叛军又有几斤几两,关内将近百年未打过仗,只在关内胜过几场,又算什么能耐。有本事与西北军较量,若论战,我西北诸军还没怕过谁!”
  “是啊……”
  李慕云倒是肯给他这个面子,只是他再说起这个,面上也不见有多信服。
  “我离家前,还听说圣上正紧急从安西、北庭两处调兵,我估计……如今西北军已经在东来的路上,但至于这一场大乱要如何才能渡过,我不知道,也想不出结果。”
  “可这仗也不能不打啊!”
  “但具体要怎么打,也只能交给长安城里的那些人去定夺了……在此大势之下,你我也不过蝼蚁蚍蜉而已。”
  “可……这……”
  胡九彰踌躇了好一会儿,但那话他却始终没说出来。
  他想说将自己这种小兵比作蝼蚁,倒是没差。但堂堂肃王世子,正宗的皇室贵族,怎么也成了蝼蚁了?肃王府难道不能在这乱局中有所作为,救大唐于水火?可这事,也就是他这种平民百姓脑子里毫无根据的幻想而已。长安城里到底是怎么样的局势,李慕云一定比他更清楚。
  而如今,清楚局势的李慕云却已经出走长安,显然,倘若他能在长安城待下去,一定不会趁此乱局,只身入世。所以胡九彰这话到了嘴边,又被生生吞了回去。
  “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我?”忽然被他问到这个,李慕云微微一愣。他前一秒还了无兴致的脸上,竟忽然飘出一丝微红。
  那日离家,他可就是奔着胡九彰来的啊,现在见着正主了,一下要让他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反而怎么想怎么别扭。
  “怎么不说话了?”
  胡九彰正瞧见他微微泛红的脸孔,倒有些茫然了。
  “你是不是发烧了?”他随手往李慕云额头上那么一搭,眉头却反而皱得更紧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