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小厨神[快穿](穿越重生)——若然晴空

时间:2022-05-10 09:40:07  作者:若然晴空
  喜欢男人就是这一点不好,这世道对男人太宽容,稍微优秀一点的男人都傲得找不着北。
  感情这种事在秦泽的规划里没有占太多分量,掌握实权之后他见到了更多东西,如果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仔细看就会知道,所有的盛世都在为后来的大乱做引子,如今的大楚商贸繁华,永德帝这辈子没干出什么政绩,就知道照虎画猫跟着上代君王的脚步重农抑商。
  秦泽对永德帝的脑袋很好奇,就差拿把锄头把那脑袋开开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水了,重农抑商!就这脑子还重农抑商,民有良种年年丰收,空出那么多劳动力让他们一个人种一亩田?
  虽然朝廷一直在重农抑商,但商业仍旧繁华,百姓富足带来的结果大部分是正面的,秦泽作为老一辈……老好几辈子人却不能不注意到繁华盛世底下的阴影:居安则不思危。
  大楚三百年,哪怕是百岁的老人也是前不见兵灾,后不见饥荒,前些年那场蛮夷之乱就是上天示警,四郡兵马总数二十万,边关一失,被蛮夷区区五万骑兵打得溃不成军,千里江山几月失守,杀人夺地如探囊取物,荒唐的是永德君臣丝毫没有接收到信号,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国富了却不强兵,就像是猪养肥了却没有保护自身的獠牙利爪,等待这头猪的只有被宰杀吃肉的命运。
  秦泽刚拿到监国权柄的时候就不顾众议令各郡增兵,将朝廷军费支出列为第一等,尤其是边城,已经到了家家户户必须有一名成年男子入军籍的地步,朝野内外响起很多反对的声音,秦泽起初虚心纳谏,觉得自己三百年前的人兴许有什么地方疏漏了,但数月纳谏下来没听到有理有据的反驳,要么是怕武官压过文官,要么是怕军中生乱,要么是担心百姓反抗,反正这里头牵扯很深,懂的都懂,不懂我也没法教你,是吧太子。
  秦泽懂了,面对反对的声音,要学会让人洗地。
  第一批洗地的官员用血洗了昭阳殿的地,反对的声音一下子消失得很快,丝毫见不到原先声势浩大到仿佛他在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反对声响。
  这事过后永德帝彻底撒手朝政了,不撒手也不行,这里头他也有牵扯,再不撒手他怕是连太上皇都做不成,直接喜提帝陵一套房。
  作为一个不浮不躁的年轻掌权者,秦泽仍旧保持着当年艰苦朴素的作风,宫里大规模裁剪人手,以往从宫里各部门捞钱的太监直接洗地,朝廷里严打贪腐,说实话第一次抓到贪官的时候,朴素的秦小泽惊呆了,一个二品实权官员,上贪下捞二十年,全部身家价值国库两年收入,这盛世的猪也养得太肥了。
  前几天国库再次创收,秦泽心情非常好,就像钱花到月底只能啃馒头的时候忽然又翻出几两银子,今天朴素的秦小泽决定奖励自己一天假期,带着二十来个禁卫去了温风楼。
  托秦泽出门在外从不遮掩身份的福,温风楼的生意越做越大,渐渐都不接客了,只卖些高价茶水点心,专宰那些想来偶遇太子的年轻郎君,秦泽在温风楼还有个专座,位置相当不错,可以把底下大堂看得一清二楚,每次来温风楼,架势就像选妃。
  太子是时不时就会来的,见到秦泽也没什么人感到意外,隔壁软玉楼里监视对面的各家仆从连忙从软玉温香里起身,跑着去通知自家公子,秦泽对这些门道一清二楚,一点都不觉得冒犯,他对男人是认真的。
  孟廉就是这个时候一身雪白衣裳进门的。
  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孟廉这个年纪还不到一身皂能衬托英俊的时候,白衣飘飘却很好看,她一进门就有不少人朝她看过来,然而她最在意的那个人——秦泽瞅了一眼,不感兴趣地移开了视线。
  开玩笑,雌雄莫辨美少年只能用于男色入门,秦泽这样的资深老色批喜欢的是身高七尺,有腹肌,艹着带劲的俊俏郎君。
  要是喜欢这样男女不分的美貌,那也许得娶好几个女人才能反应过来自己喜欢男人吧。
  四皇子秦澜和孟廉前后脚进门,孟廉没注意到后面有人,抬头看了一眼雅间的位置,脚步下意识向后,不小心踩到了秦澜的脚,一回头又撞进了秦澜的怀里。
  两人视线一对,都有些微微的发怔。
  楼上的秦泽打了个哈欠,目光在底下装模作样的一群客人里转了几圈,失望地发现并没有他的天菜。
  远在边城的张小白撩起军服擦了擦脸上的汗,他最近在蹿个头,眼见着奔七尺去了,孟家人的肤白俊美糅合了本身的仙相,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撩起的军服下若隐若现几块漂亮的腹肌。
 
 
第19章 我在青楼当厨子(18)
  去岁夷兵来犯,北伏城打了一个大胜仗,斩敌五千,俘虏两千人,数目看起来不多,但蛮夷本身是松散的部族制,能组织出这么多兵马南下抢掠,已经是蛮夷里数得上号的大部族了,不像以前那样迁延,上京很快传来犒赏三军的太子谕令。
  如果说前两年局势还不算明朗,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肯定了,举凡朝廷政令,下达的是圣旨,那就代表没什么实质意义,夸你两句不要得寸进尺,如果是太子谕令,这就了不得,这代表太子的认可。
  皇室的事一贯不好谈论,尤其太子夺权之后并没有逼着老父禅位甚至弑君,一日不名正言顺就一日不能让人放心,这令不少太子党都心生疑虑,但要孟觉说,只要是见过那位太子殿下的人就不该提出这种问题,那样一个心有城府又手段通天的年轻人是不容被小看的,太子不愿登基,就像他好男风好得人尽皆知,却丝毫不以为意一样,这位殿下是不容许任何异议的。
  孟觉对秦泽的评价非常高,这当然也有秦泽重视军队,掌权以来多次提升军中待遇,加强边关战备的缘故,上位者久不见生民疾苦,是很容易被蒙蔽的,他处身边关,对朝廷的弊病看得十分透彻,但从来没有上过折,上折的人够多了,永德帝看都不看又有什么用?然而太子从未到边关看过一眼,居于上京繁华之所却时刻记着百姓安危,下发的政令无一不是落进了孟觉这种纯臣的心里。
  犒赏三军自然不止钱财上的赏赐,孟觉本身有爵位,在军中的武职却不算高,为北伏关守备大将,正三品的武官,很多年都没有动过,这次官升一级,手底下的将领也都各有封赏,军中有立功者同等待遇。
  孟觉的请功名册是一早就备下的,北伏大营里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兄弟,论功行赏没什么可说的,这次唯一令他感到意外的就是火头营,小白在火头营待了五年,他做事勤恳,任劳任怨,换成一个普通士卒早就升上来了,但他有心让孙子在火头营磨砺自身,让他做了火头营长,又压了两年,这次战役夷兵事前摸到了火头营的位置,想要烧粮断后,被小白带兵死守,杀敌四百,立功不小,虽然他有意磨砺孙子,但也不能对他的功劳视而不见,也象征性地提了校尉之职。
  所以今日是张小白最后一天当火头营长了。
  军中的犒赏不是一次性下发给士卒的,除了本年军饷翻倍,剩下的赏赐是按军功录入数目,等到退出军伍时一并发还,孟觉从自己的赏赐出拿出一部分,让人买了牛羊办庆功宴。
  大宴三天,张小白从早忙到晚,军中会整治肉食的人不多,他也没法一个人做三万人的庆功宴,只能退一步,提前把宰好的牛羊分切好,大锅白煮,只要锅边留着人手,最多是差点火候,不至于坏了肉,剩下的一小部分能看顾过来的,就由张小白带着火头营将士煎炒烹炸,最多的是烤肉,分量不算多,分到每人碗里薄薄一块,沾点味道。
  说实话,不少人跟了张小白这个营长两三年了,也是第一次知道他做东西这么好吃。
  大楚的校尉属于实权下级军官,领兵两千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张小白这次属于高升,有不少火头营将士都来向他道喜,还有些人是不想在火头营干下去,想要跟着他一起走的,这也在校尉的职权范围内,张小白一一同意,酒过三巡,就听人说大将军叫他过去。
  张小白的身份从第一天就没瞒着人,军中的人大多是持观望态度,毕竟虎父犬子的事多了,连大将军都有孟廉那么个儿子,何况是青楼官妓所生的孩子,但时日久了,渐渐地也就没人用“忠勇侯的儿子”“孟楼的儿子”“孟家那位”来称呼张小白了,踏实努力又有本事的人总能让人心生敬佩。
  孟觉找张小白当然是为上京城那边送来的家书,才大胜一场,又是春日,夷人虽然不用春耕,但春季草肥,正是放牛羊的季节,不易有战事发生,孟觉要返京见母亲最后一面,肯定要带上孙子一起。
  张小白还记得那位老祖宗慈爱的模样,心里有些伤感,当下点点头。
  朝廷官员有父母丧假,侯夫人李氏在送家书时就请孟觉在京中的好友为他请了假,这会儿料理完军中事务就可以直接启程,没过多久,张小白就踏上了归京的路途。
  这几年在军中历练不少,张小白也时常和母亲通信,得知如今软玉楼的生意蒸蒸日上,和当初温风楼借着软玉楼火一样,温风楼得了太子青睐,软玉楼也跟着客似云来,这几年曹玉娥的手艺也见涨,楼里姑娘的日子倒是好过不少,有时也说些闲话,青楼里虽然没什么家长里短可说,但事情也不少,尤其是隔壁温风楼天天贵人往来,能看的热闹就更多了。
  反倒是张小白这边能说的事情不多,军中事务肯定不能讲,什么个子长高了,半夜腿疼,上个月进城买了什么东西,都是些零碎事情,张小白起初有些不好意思,但几次简洁去信之后,母亲回信却让他多写些话,并不厌烦这些细碎的记录。
  这次要返京,上京城这边的信是在路上截到的,以往这些信都是张小白一个人看,但今日拿到信看完,少年脸上露出些许犹豫的神情,还是带着信去敲了孟觉的门。
  沈言薇信上说的不多,是她能打听到的全部了,就在半个月前,太子光顾温风楼,遇到孟廉,没等交谈几句,太子忽然问孟廉家中祖母病重,定北侯连丧假都请了,他这个做孙子的怎么天天在倌馆流连,孟廉支支吾吾没答上来,被太子命人押回了侯府,温风楼这样的地方自然是瞒不住风声的,很快就传得上京人尽皆知。
  要是换成旁人,沈言薇这样的性子最多是和儿子闲话几句,但涉及到定北侯府,她还是尽量请人打听了当日的事情,提醒张小白最近要是回京须注意,定北侯府的名声如今很不好了。
  孟觉把信看完,张小白便说道:“祖母定然是会瞒着老祖宗的,祖父回去莫要在府里动肝火,三叔人虽荒唐,好在太子宽仁。”
  孟觉对这个儿子已经心力交瘁,知道这样的事情竟然也没什么火气了,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管不了他,回去之后,我会为你请封正阳侯爵,你就从府里分出去吧,往后他招了祸事,也不必牵连到你头上。”
  正阳侯是孟楼的爵位,比后来追封的忠勇侯低了一等,第一代袭爵不用降等,往后继承的就是伯,再往下就是些虚职,而定北侯是世袭罔替的侯爵,换成旁人怕是要以为孟觉偏心,但张小白知道,祖父是真觉得孟廉以后会招出大祸,担心他受到牵连,于是痛快地点点头。
  孟觉想到早逝的两个儿子,又见张小白少年老成,气度沉稳,心里有些安慰,拍了拍孙儿的肩膀,说道:“孟家的将来就看你了,你三叔那样只知幸进的人,太子看不上他是好事,否则就算得了一时宠爱,又能有什么用?男儿立世,要靠自己双脚。”
  张小白认真地点点头,说道:“祖父的教诲我铭记在心。”
  这不是虚话,张小白这五年在边关历练,不可避免地从孟觉身上汲取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品质,他本就是个实心眼的人,还跟着一个实心眼的祖父,心眼就越发实在了。
  孟觉更觉安慰,祖孙二人在驿站歇下不提。
  归京是轻装简从,一路只花了大半个月,老祖宗本已是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了,听见孟觉的声音,渐渐地倒回过神来,握住儿子的手说了好些话,又朝着张小白伸了伸手,对他叫了一声廉儿。
  张小白立刻反应过来,没有反驳,几步上前跪在榻边,握住了老祖宗的另一只手。
  孟廉从被太子遣回侯府就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把自己关在院子里不见人,听说孟觉回家就更不肯出来了,怕这个只会窝里横的父亲为了先前的事打她,老祖宗忽然回光返照,还是侯夫人反应过来,让身边的婆子去叫孟廉。
  孟廉到底是没赶上见疼爱她的老祖宗最后一面,被带过来的时候,人还没进门,老祖宗已经在儿子怀里咽下了气,这个慈爱的老人最后看向张小白的眼神有些隐约的惊异,随后含笑而逝。
  张小白知道,人将死时身魂分离,魂体在一瞬间见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是历劫仙人,身上还有些灵气,老祖宗辛劳一生,发觉子孙神异,自然放下心来。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放下老祖宗的手。
  愿她来世喜乐,子孙绕膝,平平凡凡过美满一生。
 
 
第20章 我在青楼当厨子(19)
  定北侯府办起了丧事,人死为大,上京的流言也少了许多,老定北侯的坟就在上京孟家族地,如今老祖宗故去,是要开墓合葬的,送棺那日赶上阴雨连绵,孟觉回来就病倒了,请了太医来看,只说侯爷上了年纪,悲伤过度,需要慢慢调养过来。
  原本定下的办完丧事就回边关只好先搁置下来,一切料理停当已经是盛夏时节,今年的夏期比以往都要炎热,孟觉一场大病失了些精气神,侯夫人坚决不许他这时回边关去,至少也要待到秋天,张小白对此没什么意见,他心里其实也不愿意见到祖父回边关,像孟觉这样的老将其实已经不适合带兵了。
  军中可用的将领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秦泽是很不满意的,但年轻的将领不好培养,这年头不是乱世,有天赋的不一定从军,从了军不一定能混出头,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将在年轻时候就没有表现出过人才华吗?不是,只是因为军队制度腐朽,再好的人才也得熬资历等上升,等军功够了,人也是发鬓染霜了。
  秦泽自己就是少年成名,偏好用年轻人,年轻代表头脑灵活,胸中有热血,用起来顺手,上了年纪的人才再好用也是打折的,任上干几年身体就垮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启用年轻人,培养几年,往后替他卖一辈子命,多划算的买卖,同理适用于军中,秦泽准备提拔一批年轻武将掌权。
  秦泽是一点都不明白大楚这三百年的君王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当年他刚开国,乱世刚过,人口稀少,不得已只能休养生息,定下的国策属于临时战略,一旦国库充足,人口增加,有足够的实力,肯定是要把周围几个虎视眈眈的异族势力打击吞并的,但他娘的三百年过去了,日子比开国那会儿不知道好过多少倍,对外政策还是他三百年前定的那一套。
  不对,还不如他当年,他把不需要的前朝帝姬送过去和亲,属于废物利用,就这异族也得跪着来迎,现在是把千娇百宠的皇室公主千里迢迢送上门,光是永德帝一朝就送了两个公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