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小厨神[快穿](穿越重生)——若然晴空

时间:2022-05-10 09:40:07  作者:若然晴空
  至少李文佳就恨不得今天出门只带了张小白一个,冷就冷吧,见谁都不丢份。
  张小白坐在席上安安静静地看戏,没过多久,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后脑勺,一回头,是一张熟悉的脸,正是几日前在温风楼见过的秦泽。
  秦泽这几日都在上京城闲逛,这上京原先还是他亲自定的都,一别三百年物是人非,他还挺有兴趣的,尤其是几天前吃了一顿美味佳肴,三百年前的土包子想当然地认为一个小孩能做出来的菜,肯定也有别人能做,不料在上京吃了几天酒楼,才发觉自己约莫错过了什么,今日远远一见那小孩的侧影,秦泽立刻就认出了人,腿脚控制不住地朝着美食的方向走。
 
 
第15章 我在青楼当厨子(14)
  上京城最有名的酒楼要数万象楼,百年老字号,家大业大,“御派”的厨子有辈分传承,基本上都是以万象楼为先,可以算作厨界的行首,但对于只想吃点美食的秦泽来说,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凡事就怕对比,秦泽刚做皇帝那会儿听人说起前朝宫里的门道,说是皇帝吃用的东西都是次一等,底下人自己收用好的,究其原因,却是怕皇帝用惯了最好的,往后就不好奉承了,他那时是当笑话听的,毕竟主弱臣强才有欺上瞒下,这种事情当然轮不到他头上。
  然而吃过那孟家小孩的几道菜之后,再吃宫里的东西,没摔盘子是他修养好。
  秦泽这几天一直在街面上晃悠,万象楼的东西徒有其表,其他所谓御派厨子名头大得很,也至多是有一两样招牌菜能入口,被他挑剔了几次,万象楼的吃食做得精细了些,吃起来和御膳滋味相差不大,换个人来也就算了,但秦泽相当敏锐地察觉到,他本以为的盛世怕是有些虚。
  万象楼的御派厨子多,掌勺的厨子原先做过御厨总管,年纪大了就退下来,万象楼的采买渠道和宫里是同一条,又或者说宫里的采买渠道就是万象楼这边,他在万象楼打赏不少,挑剔了几次之后食材品质直线上升,最终成品和御膳差不多,这说明万象楼已经可以截取贡给御膳房的食材了,他还只是一个出手较为大方的客人而已。
  看待一件事情要从细枝末节出发,底下人敢于欺上,说明皇权的威信在下降,直观点来说,他当皇帝的时候御膳房给他吃金子,现在的皇帝坐在龙椅上,御膳房给他吃潲水,只是吃穿这种小事的待遇都是这个样子,还谈什么对地方上的掌控,对军权的分化,还做皇帝,屁股底下的龙椅长了钉子都不知道!
  秦泽苏醒的时间还不算长,对永德帝这个便宜父亲的观感不差,人是平庸了点,胜在好哄听话,他做了半辈子皇帝也不差等几年,但这是建立在世道安稳的前提下。
  心里盘算着震惊大楚二十年的谋逆计划,不妨碍秦泽阳光的心态,一觉醒来从濒死的老皇帝变成十七岁的少年太子,国家人口多了四五倍,国土面积扩张了三分之一,上头皇帝不聪明,兄弟个个是菜鸡,他不阳光谁阳光?
  见到张小白坐在酒楼里听戏,秦泽就更高兴了:他今天逛了一个上午,还没有吃饭。
  只是张小白转过身来的时候,秦泽忽然注意到他穿戴得颇为正式,仔细看去,二楼上有几桌席面,他一靠近,就有不少人将视线投向他,显然是和小孩一起的。
  秦泽的心情立刻就不那么阳光了,要是只有小孩一个,他肯定就指使小孩去做菜了,但这个架势显然是正式的聚会,实在不好这样去下一个小孩的脸面。
  张小白见到秦泽就没有想太多,哪怕上次见面是在温风楼那样的地方,他也没有多想,下意识张了张口,却想起这位“二皇子”并没有介绍过自己,犹豫了一下,看上去就有些像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秦泽似的。
  秦泽也不在意这个,看了一圈没看见记忆里的熟人,就知道这个定北侯府的小公子身份不够,只能进这种不大入流的小圈子,他伸手拍了拍小孩梳理齐整的头发,不咸不淡地道:“看着比之前像点样子了,叫孤殿下吧。”
  皇室子孙一般都可以称一声殿下,但殿下这个词基本上是亲近的心腹内臣才能称呼的,张小白不懂宫里的规矩,听秦泽给了称呼,松了口气,连忙站正行礼,叫道:“见过殿下……”
  李文佳能叫来的朋友在上京城的勋贵圈子里都是比较有名的了,但这些人还真没一个认识秦泽的,倒有几个见过其他皇子,毕竟太子身份贵重,一直住在宫里,见的官员倒是不少,这些无官无职的勋贵子弟是没那个福气窥见太子的,听张小白开口,不少人立刻想到的也是二皇子,但张小白消息不灵通,他们不一样,谁都知道二皇子前几天已经被架走就藩去了。
  对了,去的还是偏远的凉州,据说二皇子走的时候哭得可惨了,太子殿下一直把人送到城门外十里坡。
  其他皇子的话年纪对不上啊!也就是说这这这这个一点架子都没有,蹬蹬几下上到二楼来拍小孩后脑勺的年轻人,就是传闻中嚣张跋扈欺凌兄弟的太子爷?
  李文佳吓了一跳,他的几个朋友也没好到哪里去,这时秦泽的护卫也都跟上了二楼,其中有个禁卫还在聚会的一行人里找到了一脸懵逼的亲弟弟,这下二楼的几桌人是不用吃饭了,纷纷过来下拜行礼。
  太子是一国储君,见太子如见君,是要行叩拜正礼的。
  张小白站得就很尴尬,他学过面君的礼节,但也没觉得自己一个普通的侯府子弟能面见皇帝,也没人教过他见太子要行正礼,他刚才站着行了半礼,这会儿要是再跪一下就显得之前不知礼,但要是不跪,其他人都跪了他为什么不跪?
  这一下犹豫倒把秦泽看笑了,也就是个野生小孩了,但凡是公侯家养出来的孩子,别说十岁,就是五六岁也不会像这样什么事情得放在脸上,张小白没犹豫太久,膝盖一弯就要接着行礼,秦泽抬了抬手让人起来,只道:“不用多礼,孤和孟白说话,你们都坐吧。”
  张小白被点了名,半跪没跪的也就起来了,李文佳觉得今天真是过得特别玄幻,有些担心地看向张小白,这个倒霉侄儿却没注意到他,太子爷让他坐,他也就真一屁股坐在了太子边上,脊背挺得直直的——这根本就很失礼了啊!
  比李文佳更觉得玄幻的是孟廉,孟廉本来对今天的收获是非常满意的,认识了好几个世家公子,长相各有千秋,谈吐也都十分得体,都是她喜欢的类型没错了,尤其是边上有人做对比,想想也是,孟白一个在妓院里长大的小孩,到了这样的聚会上哪还敢吱声?她和孟白同龄,想来过几日名声传出去,谁都会知道当年孟楼留下来的孩子只是个废物而已。
  愉悦的心情一直到秦泽出现为止。
  孟廉是第一眼在人群里看到秦泽的,见到这个俊美公子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恋爱了,还是一见钟情,心跳快得像是要从胸腔里跳出来,浑身过电一样,满心满眼只剩下这个人,她紧紧地盯着这个人……然后他去拍了孟白的后脑勺。
  要不是身边的人拉了她一把,孟廉甚至都忘了要下跪,她整个人都呆呆的,几次偷偷抬起头去看秦泽的脸,有个禁卫发觉了,立刻低声呵斥,孟廉心里委屈极了,却只能低下头。
  凭什么她要退到一边,孟白却能坐在太子殿下的身边?
  秦泽今日心情不错,众人退到楼下时挪了挪位置,换成一条腿翘在桌上的舒服姿势,起初吓了张小白一跳,他还从来没见过有人会这么坐着,张小白犹豫了一下,起身把秦泽脚边的两道菜往边上推了推。
  底下唱着戏,秦泽没来时张小白一直在听,刚才错过了一段,这会儿就有些接不上,他脸上自然而然露出一些困惑的神色,注意力也被分散下去,秦泽看得有趣,忽然开口说道:“孤替你做了脸面,怎么不谢谢孤?”
  张小白有些茫然,慢了一拍才想通关节:他的身份不太光彩,刚才众人对他的态度都不大重视,如今他被太子单独留下,确实是很得脸面的。
  小神仙有些无奈,虽然他不是很需要这样的脸面,但还是老老实实地道了一声谢。
  朕难道是真图你这一声谢吗?秦泽怔了一下,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没当过爹,却忽然体会了一把养崽的快乐,心情更加愉快了,伸出手薅了一把小孩的头发,“待会儿跟孤走,找个馆子给孤做几个菜。”
  张小白看了一眼,确认这里是酒楼,还是很不错的酒楼,不由看了看秦泽,他这样直视储君当然是很失礼的,但秦泽不在意,这小孩虽说反应慢点,但脑子不笨,很快自己想明白了。
  在这里做菜当然方便一些,但底下的人都在,要是知道太子看重他只是因为想吃他做的东西,对公侯子弟来说实在不是做脸面,而是丢脸了。
  张小白这会儿像个老实的猫一样坐在秦泽身边,眼神时不时就要飘到这人身上去,实在很难把这样一个肆意张狂的人和记忆里的高岭之花对上号,难道说紫微星君也像贪狼那样有很多个化身吗?
  秦泽听了一会儿戏就失了耐心,他肚子还是空荡荡的,姿态实在端不起来,随意扯了两句话就迫不及待站起来催促,“时间不早了,孤吃完就要回宫理政,走吧。”
  张小白张了张嘴,很想说做菜不要时间的吗?你急着回去就回去啊,为什么一定要吃完再走?
 
 
第16章 我在青楼当厨子(15)
  张小白,仙界资深养猪人,今天也是愉快养猪的一天。
  作为太子,秦泽相当好养活,没有什么忌口的东西,甚至都不点菜,这种好糊弄的食客是厨子最喜欢的,张小白一般不糊弄人,但精细的菜肴需要时间准备,秦泽急着回宫,只能给他炒了几个快手菜,又用后厨的高汤简单处理一下煮了碗面。
  秦泽对下厨里的门道并不清楚,但他长了一条皇帝舌头,一尝就知道面的水平跟不上菜,他比猪精多了,一顿饭稀里哗啦吃完,就留下只动了两口的菜,一道是烧鹿筋,馆子里用自家的料处理好的,一道是白灼鸡肉,也是馆子里送上来凑个数的。
  张小白也饿了,今日是早起,早上只吃了一碗白粥,这会儿午时都过了许久,见秦泽没怎么吃面,又起身要走了,也不嫌弃是别人动过的,端着面准备坐下来就着剩菜对付一顿,秦泽倒有些奇怪,一边昂头伸手等禁卫过来给他系披风,一边问道:“这馆子里的东西你也吃得下去?”
  换成别人这么说话早被打死了,也就是这客人看着来头不小,边上伺候的小二脸都僵了,张小白吃了一口面,微微抬头看向秦泽,老实地反驳,“这家得味楼做汤面起家,最便宜的汤底也是头一天夜里上灶,这碗面是最贵的老汤,用料很精细,面粉的原料出自上好的产地,就算手法有些瑕疵,但用心的吃食都难吃不到哪里去。”
  秦泽笑了,这就是小孩子的想法了,用心与否他并不在乎,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想对他上心的人还不够多吗?
  并不知道自己吃了一顿敷衍菜作的秦泽也没在意小孩子的那点坚持,只是有些遗憾,要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他肯定就把人带回去掌膳了,天赋这种事是最没道理的,积年的老武师可能被空有蛮力的壮汉一拳打倒,身经百战的宿将往往成为名将刀下的一道功绩,浸淫厨艺几十年的御厨做出来的菜却比不上十岁的小孩,只可惜他没法把人带回去掌膳。
  秦泽走后,张小白坐着吃完了面,两道剩菜也都动了一多半,走的时候又回了一趟灶房找到做汤面的老师傅,提醒道:“汤料原先应该是完美的,但是多放了一点茱萸,师傅记得鲜汤最忌辣,普通的客人尝不出来,刚才那种客人喝一口就要撂下。”
  老师傅先前就在灶房里看他做菜,几次都想和他说话,这会儿听了提点,连忙点点头,准备熬汤的时候试一试,这汤底是祖上传下来的方子,茱萸这味料也是传下来的时候就有,这种老方一般是不敢改动的。
  张小白的提点没有太深,其实这汤面做得还有不少瑕疵,面粉的原料虽然好,却和汤底不般配,这味老汤刚刚研制出来的时候用的应该不是这种面粉,不加画蛇添足的茱萸,配上本地面粉揉出来的面条,才是这碗老汤面真正的滋味。
  从得味楼出来,张小白顺带又去了一趟楚楚巷,白日的花街没有晚上那么热闹,客人却也不少,沈言薇在楼上教新来的姑娘弹琴,曹玉娥在灶房里做糕点,一碗热腾腾的甜糕蒸出来,咬一口带着蛋奶香气的内馅几乎就要流出来,滋味正好。
  清明前后,有新茶收晾,定北侯府也开始了启程前的准备,这次孟廉是不跟去的,侯夫人犯了哮喘也要留在上京,去边关的人只剩下孟觉和张小白祖孙两个,要准备的东西却一点都不少。
  边关苦寒,一去就是一两年,冬夏的衣服都要齐备,像张小白这样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可以不用带那么多,好料子多带一些,到时候量着身再裁,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人来做,孟觉镇守的北伏城有不少军属定居,家家户户都会做点针线。
  带的最多的是茶叶,边城的地大多是荒的,朝廷也不给过度开荒,怕蛮夷打过来的时候来不及抢收,地皮有限的情况下肯定是种粮为主,粮食打下来再制成干粮,也就是干面饼,长期这么吃下去人是受不了的,所以大楚南边的茶叶在边城是最畅销的硬通货,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些,孟觉喝惯中等的茶叶,这玩意可不能到边城现买,贵得要杀人。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答应给其他将军带的零碎物件,最贵的是一套头面,宁城守备将军的女儿今年要出嫁,因为嫁得有些委屈,将军夫人就把攒了多年的私房拿出来托孟觉给带上一套上京的红宝首饰。
  孟觉说起时有些唏嘘,宁城和北伏城相距不远,两城守望相助多年,周将军不是不疼女儿,要嫁的那家早年没了当家人,孤儿寡母地拉扯大,但那家的当家人原先是周将军的同伍,于公为国战死在沙场,于私多次救过周将军的命。
  武将的女儿难嫁,武职低一些七品的小官都不肯娶,兵权在手的,皇室选秀了解一下,武将家的小姐长得好看那是话本子里,竞争不过文官闺秀,都是给皇子做侧,给皇帝做妃,侯门一入还深似海,宫门一关爹娘白养,所以大多数武将都是孩子还在娘胎里就定好姻亲,军中内部解决婚事。
  孟觉这样的将军回边关当然不能自己带几个护卫跟县官上任似的去,而是顺路跟着押运军需的车队一起走,军队里的军需一般都是甲胄兵器,粮草是临边的几个郡共同解决,甲兵可不能让边关自己解决,这种东西都是战略物资,必须放在朝廷眼皮子底下的东西。
  今年的军需量大,去年才打过一仗,死了不少兵,也有不少甲胄武器战损,修不好的要报上去录进名册,然后集中起来该回收回收,该销毁销毁,张小白直到跟着孟觉上了马,才有一种真实感。
  他本是要过孟廉一样的日子,在上京做二十年富贵世子,再穷困潦倒过半生,人生的轨迹一旦被打乱,事情就很难说了。
  张小白以前也骑过马,弼马温是只热情的猴子,他那天摘蟠桃做糕点路过马场,就被猴子热情地拉了进去,还手把手教他骑马,虽然一趟马骑完,他拎了一兜的蟠桃都被猴子吃光,但骑马这项技术他是学会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