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在兰兰只记吃不记仇,他多准备点肉食就是了。
司行简想起了兰兰,就决定等天再晴两日,路况变好之后就离开这里。
于是,几天后罗采薇让李重山去试探一下司行简的口风,看他是否有给女儿相看的念头时,才发现他已经不告而别了。
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的司行简动作熟练又优雅地亲自动手烤了肉,给昭昭和玥儿吃。
她们都曾经亲眼见到父亲烤肉,这还是第一次吃到,味道竟然地不错。
司行简:专业烤肉数百年。
她们各自的口味还不一样,梁昭昭的是加了蜂蜜,而司安玥的,加了辣酱。
梁昭昭并不意外,既然如烟一个只是听从父亲安排来照看她的人都能知道她的口味,那关心她的父亲自然不会不知道。
司安玥却有些诧异,父亲意识到甚至会纵容她这些和往日相比已经出格的举动,已经令她受宠若惊了,现在父亲竟然会这么……体贴?
只是司安玥虽心有疑惑,但她向来揣摩不透父亲所想,更不愿意做出什么举动引起父亲的额外注意,因此就十分淡然地接受了。
李重山看着,倒是有些理解司行简为何没有娶继室,大约是怕孩子被欺负吧。
姑娘和臭小子终究是不同的。
唉,不仅重情义,还有一副慈父心肠,难怪司行简不愿意离家上战场。
李重山心里止不住唏嘘,人各有志,他还是渴望建功立业。
司行简有所察觉,一抬头就触及到李重山那惋惜、遗憾甚至还有些哀其不争的目光。
难道是怨自己没有给他烤吗?可是李重山作为主人家,怎么好意思呢?
对于无关紧要的人,司行简向来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他继续泰然自若地烤着肉。
酒足饭饱之后,他就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路上并没有交谈的时机。
回去后,他们才谈论起李府的事情。
既有正事,也有闲聊。
梁昭昭在得知李重山是平王那一派的、花朵的颜色是和花青素有关之后,略带迟疑地说出自己觉得有些古怪之处——
“指挥使夫人似乎待我们太过亲近。”
她虽不爱首饰,也能看出那对血玉镯子价值不菲,以两家的关系而言,作为见面礼太过贵重。
梁昭昭一直不怎么被人喜欢,没想到有一日还从陌生长辈那里收到这么贵重的礼。
大约是沾了父亲的光吧。
作者有话说:
①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里,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但愿人们给她开放未来,她就再也不会被迫待在目前。——波伏娃《第二性》
②王安石的诗。其实按照这个世界的架空设定,不应该出现真正历史上的诗句,但我又不会作诗,所以……
第67章 真假千金(28) [V]
司行简把原主和李重山的渊源大致讲了一遍。
当初李重山还不是指挥使,才到越州任职被派去剿匪,被原主救了,原主当时顺手就把自己斩掉的人头送给李重山。
李重山因此立了功,再加上有老丈人帮忙,不出三年就当上了越州的指挥使。
“本来李重山早就该调任的,只是他有意上战场,大月国又被灭,他就耽搁至今。如果周姜两国开战,他大约是会去领兵的。”
梁昭昭略一思索,就知道李重山肯定起了拉拢父亲的意思。她撇撇嘴,心道:李重山倒是好眼光。
可是她又做不了父亲的主,罗夫人对她好有什么用?
梁昭昭有疑问,便问出了口。
司行简:“姻亲是一种比较牢靠的结盟方式。”
他其实还不确定李重山有没有这个念头,但对方之前提过玥儿的婚事,他必须未雨绸缪。
李府绝对不是什么好去处,别的先不论,单说罗采薇给自己的儿子精心安排了通房这一点,司行简就已经把李府排除了。
罗采薇只是不许自己的夫君纳妾,但对自己的儿子怎么能一样?
这就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悲哀,她们把男子妻妾成群当成理所当然,甚至连罗采薇这样的“妒妇”都很少见。
像常宁公主那样养面首的更是异类。
世间多数女子是发自肺腑地鄙视常宁公主,而不是心中羡慕、只为了免于非议,才不与之来往。
梁昭昭闻言,有些厌恶地皱眉。
周勇为了钱财“委屈自己”娶了再嫁之身的梁氏;李重山为了仕途娶了武将家的罗采薇,他也就比周勇好了那么一点,没有做负心人。
难怪指挥使夫人待她和玥儿这般热情……
她就不说了,在外人眼中,肯定觉得她出身有瑕,不是正经小姐,甚至还会认为她命格不好,克了梁家,又克周家;至于玥儿,在不知情者看来,玥儿的身份倒是没有什么不妥,但都说“丧母长女不可娶”,母亲虽活着,但已是别家妇,也差不离。
她们这样的条件,若不是别有用心,怎么会第一次见就生了求娶的心思?
梁昭昭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会因为这些儿自轻自贱,她只是十分不喜这种通过她来让父亲妥协的手笔。
她更不愿意嫁人,离开父亲,和别人成为一家人。
司行简看到昭昭的神情,暗暗勾了下唇角。
他是个开明的父亲,若昭昭有心悦之人,他肯定不会随意阻拦的,现在是昭昭自己都看不上……嗯,他只是帮昭昭斩断那些烂桃花而已。
梁昭昭迟疑片刻,还是说出心中所想:“我,还没有那样的想法。”
和玥儿提起这些时,她丝毫不觉羞涩,但对着父亲,她莫名有些开不了口。
司行简一时间没有理解她这没头没脑的话,“嗯?”
梁昭昭深吸一口气,坚定道:“我不愿意嫁人。”
虽然已婚的妇人会比闺阁女子多些自由,但她要是不打算嫁人,就不会被“清誉”所束缚,更不用守什么妇德。
那样不是活得更自在些吗?
司行简闻言,眼中浮现出真切的笑意,他颇为豁达道:“我不是那种死板的家长,你若不愿意,自然不会逼你。”
其实他并不是期盼昭昭永远不成婚,只是这个时代女性没有什么地位,一旦嫁人,就完全像是夫家的附庸。
而昭昭这十多年又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
缺爱的小孩通常很容易被人哄骗。
他只是怕昭昭轻易被人用花言巧语骗了,现在见昭昭颇为抗拒嫁人一事,想必今后会慎重对待。
其实,只要自己过得自在,一生无人陪伴,也未必会孤独。
梁昭昭得到父亲的承诺,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她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和一个陌生人结合、成家,剩下父亲一个人。若到了那时,父亲会不会离开?
她至今没敢问父亲事情的原委。
父亲和以前那人完全不一样,其余人只是觉得父亲行事更加难以琢磨,并不作他想。
也是,对于不在乎的人来说,他是否换了一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木槿赵清他们依旧把他当成主子对待,还会觉得主子如今比往常更大方厚道,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根本不会在意其他。
但她知道,不一样的。
司行简自然不会按照原主的设定行事。
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影子里,那他还是他吗?他一向随心,要他装作别人,实在是为难。
他也根本不惧被人发现。
只是,为了避免麻烦,他很少做出不合这个时代的事情,也不会太过高调。简而言之,就是懒。
*
司行简和梁昭昭心中各有一块石头落地,他们更加心情轻松地准备离开越州的相关事宜。
而司安玥这几天则在亲自去买越州特产,当然大多是吃食。
梁昭昭在离开前,带着司安玥去了秦氏的墓前,顺便取走了自己之前藏的小匣子。
司安玥尚不知这里面埋的是她的生母,只问昭昭要不要把这墓修葺一番。
梁昭昭摇摇头,人一死万事皆空,坟墓修得再好,也只是给活人看的。
当初面对陈大夫尸体时父亲说的那一番话,终究在她心中留下不浅的印象,也让她心态有所改变。
想起在她还没开口的时候,父亲就派人,让害得陈大夫一家的罪魁祸首得到应有的惩罚,梁昭昭对于没能好好收敛陈大夫遗体的愧疚之情便减轻了些许。
她也算是对得起陈大夫的半师之谊了。
至于养母秦氏,她确实无法回报,只能加倍对玥儿好。
如果她仅仅是对一个已逝之人在心中感到遗憾愧疚,那不是既虚伪又无用吗?
还有过去她经历的那些……或许别人会觉得她很值得同情,运道也不怎么好,但她却不会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
当下以及今后才是总重要的。
父亲说过,过去是可以靠现在以及将来“改变”的,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但人的记忆、对于那些事情的看法却会改变。
若是有人逼着你从他□□爬过,若你有朝一日能把那人轻而易举踩在脚下,或许就能对当初那受辱的一幕一笑置之,而不是念念不忘咬牙切齿。
毕竟,人若是和蝼蚁计较,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当人站在高位,眼界开阔了,心境也会变。
梁昭昭站在一个小土坡上,浅浅地笑了。
当初她被张二姑娘挠毁了脸时,她恨透了那种被人随意处置的无助感,当时恨不得有一日能让张二姑娘不得不自毁容颜,可现在她已经没有那种想法了。
因为她知道她不会再任人欺负,她不必拿“十年不晚”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忍受一时的委屈。
她的人生将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
才打理好的新周宅。
木槿戴着帷帽,抱着双臂,看如烟和梁淑英告别。
梁淑英舍不得如烟离开,这段时间,她已经把如烟当成主心骨,自是尽力挽留。
如烟就道:“既然贵府的麻烦已经解决,你也安定下来,那我就该离开了。”
她见梁淑英一脸愕然,就好心解释道:“之前周家发生那一切,其中不乏我的推波助澜。我来周府,是有目的的。”
“你是不是觉得周勇当初是引狼入室,还后悔那么信任我?”如烟不在意地耸耸肩。
本来拉着她的梁淑英有些手足无措,结巴道:“你,这……你和周家有仇吗?”
“没有啊,要是我和周勇有仇的话,他怎么可能还活着。”如烟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回答,又缓缓道,“我是因为梁昭昭才来的。”
“昭昭?”梁淑英愈发迷惑了,“她还活着么?”
如烟没有回答,“我欠她一个人情,她说她的养母被姨娘欺负,还不受夫君尊重,让我帮忙,我便来了。结果呢,你护不住自己腹中那个孩子,连府里唯一站在你这边的人也护不住,或者说,不想护?”
“之前梅姨娘的话你都听到了,他们害了梁昭昭之后,下一步就要对付你了。我既承诺了梁昭昭,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所以就使了点小手段,让他们自食恶果,也算是为梁昭昭报仇了。”
“不然,若我真的是后院的姨娘,不害你就是好的,怎么还会帮你呢?”
梁淑英跌坐在地上,“怎么会?我的命好苦。”
如烟扯扯嘴角,这还算苦,那她们这样算什么?
她退后一步,“不管你怎么想,我欠的人情债是还了。临别前,再奉劝你一句,靠人不如靠己,别轻信他人。”
“对了,以前梁昭昭身边的两个丫鬟,苏叶被家人赎回去了,剩下的苏木,也许了人。今后若遇见什么难以解决的大事,就告诉苏木一声,她会转告我的人,我再最后帮你一次。”
她言尽于此,若是梁淑英能信任苏木,自然会用他们一家。
如烟转身离开,叹道:“有人错把鱼目当珍珠,还有人把害自己的人当成一家人,反而把真正爱护自己的人弄丢了。”
梁淑英听完如烟的话,这才真切地又一次后悔了。
她后悔过为了梁昭昭和离然后离开京城,后悔过嫁给周勇,后悔过没有保住那个男胎……可是她在周勇出事之后,也没有觉得自己之前对昭昭的离世一事太冷漠,更不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昭昭。
她的厄运都是昭昭带来的,要不是为了昭昭,她怎么会和离,怎么会经历后来这一切?
昭昭不会安慰她,不会听她的话学刺绣厨艺以求能嫁个好人家,更不会想法子亲近周勇这个继父,让他另眼相待。
反而,周勇一直嫌弃她带着昭昭这个拖油瓶。
还有,那个胎儿……
虽然有证据不是昭昭害的,可她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她知道昭昭懂医术。
直到这次,梅姨娘亲口承认是自己撺掇柳氏下的手,甚至连柳氏的孩子都是梅姨娘害没的,还想嫁祸到她身上,最后却没得逞,反倒是柳氏被卖了。
是昭昭在背后帮她解决了这个麻烦,帮未出世的弟弟报了仇。
她以为就算周勇倒下了,今后的生活或许也不会太难。
那些姨娘被打发了,烟姨娘那么聪明,还对她没有恶意,她可以把部分家业交给烟姨娘打理,把那个和她也有血缘孩子好好养大。
虽然现在家中的财产不足她离京时所带的三分之一,但也足够他们今后衣食无忧。
却原来,烟姨娘是看在昭昭的份上,才会做那些。
如烟不知道自己那一番话带给梁淑英的触动,她走出大门后,只觉得神清气爽,仿佛她离开的不是一座普通宅院,而是牢狱。
她看向木槿,笑道:“我要离开了,你羡慕不?想不想跟我一起走?”
木槿摇摇头,“只是来和你告个别,而且,我觉得你会后悔。”
她们这样的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找不回自己的家人,甚至连原本的姓名都快想不起了,就算能离开,哪里才是归处?
58/140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