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肯确定,唯有再等几日,若是再丢东西,自己便会慢慢消失,与凌昭无关。
打开扩音器,颜珞彻底没了脾气,问她:“你怎么不让我呢,你不让我,就是不爱我。”
恰好,扩音器重复那一句:“顾阙爱颜珞……”
颜珞沉默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她觉得自己作妖,顾阙就会想出决策。
最后,生气的是自己。
等于自己折腾自己、自己同自己生气。
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颜珞不理会顾阙了,去看小说,准备找新办法。
找了一圈,小说也没有了,顾阙好心提醒她:“都不见了。”
颜珞彻底没脾气了,走出门,一丝雪花飘来,落在鼻尖上,融化成水。
今年的冬日落雪了。
顾阙走来,从身后抱住她,贴着她的耳廓,高兴道:“下雪了,准备吃暖锅。我吃,你看着。”
雪落了两日,新帝登基这日,雪停了。
颜珞与顾阙在家里吃暖锅,颜珞喝了些啤酒,尝了尝味道。
新帝祭拜,她执起酒杯与顾阙互饮,她看着顾阙,顾阙看着她。
顾阙拉着颜珞唠唠叨叨说了许多话,建女学……她的梦想,就是建女学。
颜珞微醺,面若的桃花,摸着顾阙的耳朵。顾阙轻颤,告诉她:“建女学,我们去做先生,可好?”
颜珞凝望白雪,眼眸冰冷,有出尘之感。顾阙去亲她的眼睛,“颜先生、颜先生、颜先生……”
颜先生低眸,看着如白雪般的肌肤,眸色如冰雪融化,蕴着炭火般的暖意。她笑了,“顾先生。”
第124章 取名、顾家二二。
大雪三日, 新帝登基,国号为周。
登基翌日,大封朝堂, 开粮仓, 设粥棚,建药房救济百姓,并宣布大赦天下, 免税三年。
与大魏对比, 新朝仁善,京城四处都陷入一派新气象中。
腊月天气酷寒, 颜珞不能出门,顾阙哄她, 送她一个新物什:茶杯犬。
茶杯犬顾名思义与茶杯大小, 放在桌上,毛茸茸的一团,透着一股可爱劲。
顾阙没理会她, 穿着大氅领着祟祟去了避难所。新朝建立,避难所没有什么意义了, 若再继续,便有诅咒新朝的意思了。
颜家封王位, 老夫人早早就回去了,富贵人家的孩子老人都走了, 有些孩子无父无母, 有的老人也无儿女照顾。
顾阙与三夫人合计, 将有家庭的孩子老人送回家, 其余的都留下, 将避难所改名, 改成:慈幼所。
三夫人留在慈幼所,继续照看孩子们,日夜忙碌才能让人感觉充实,不会再去想旧事。
雪覆盖了路,婆子们挥动扫把除雪,顾阙与三夫人站在廊下看雪,两人心思不同。
三夫人将这里当作了自己余生的寄所,甚至想趁着房价低迷去买几间铺子做些生意来维持慈幼所。孩子多老人多,光靠着些死银子很难支撑下去。
钱生钱,才是硬道理。
顾阙尝试过做许多生意,在这上面很有经验,道:“衣食住行是必须的,不如开间客栈,对外宣称是为慈幼所开的。世人多怜悯幼者,抓住他们的心理,生意就会好做。”
虽说有些不厚道,可要生活,就不能在意太多。
三夫人轻笑,“顾二姑娘变了。”
“灵活运用罢了,世人很奇怪。倘若为一己私利去做些不厚道的事情,便会被人追着骂。倘若为弱者去做,世人会多加怜悯。您说,这是什么道理?”顾阙眺望雪景。
三夫人道:“因为世人见不得旁人好。”
顾阙凝眸,恍惚了一下,忽而又笑了,释怀道:“可能吧,我得空去选铺子。”
孩子们被陆陆续续地送走了,有些老人不愿走,这里舒服安静,他们想留下。管事们将留下的名单送到三夫人处,他们留下,对慈幼所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他们有儿子赡养,按理是不能留在这里的。顾阙提议道:“去查一下情况,若是有苦衷就留下。”
管事记住了,揣着单子去调查。
顾阙走的时候,门口换了匾额,颜珞新提的三字:慈幼所。
颜珞的书法很好,三字彰显气势,顾阙看得心口生暖,站了片刻后,登车回家了。
相府的匾额也除了,换回原来的‘顾宅’二字。
天气不好,婢女婆子们做完事后躲在屋里烤火,聚在一起,颜珞在屋里望着茶杯犬,托腮看着它,隐隐能听见婢女们的笑闹声。
“我娘给我相看人家了,我看过那人,长得尚算端正,不过,家里七八个兄弟呢,房子又挤。”
“家里孩子多,确实不大好。还是家里独子为好,听说听澜姐姐相看的郎君就是独子。”
“独子又如何,听说是耳根子软的,事事听他娘的。就连买个簪子都要问问他娘,你说以后扯块布料做衣裳是不是也要问他娘。”
“哎,横竖没有称心的。”
婢女们也有烦恼,聚集在一起,家长里短,满满烟火气,颜珞听了一耳朵,觉得好奇,披着衣裳去隔壁听八卦了。
她们说得开心,简直是最八卦的姑娘们。颜珞就问她们:“听澜同意了吗?”
“没答应,主子您不知晓,对方嫌弃听澜姐姐年岁大了,说二十岁了,还不想要呢。”
颜珞疑惑:“他们给多少聘礼?”
“不大清楚,总之,是家里独子,听说读书呢,现在是童生。”
颜珞又问:“多大了。”
婢女道:“二十三四岁了。”
颜珞扶额:“二十三四岁了还、只是童生,听澜就这么没眼光吗?”吱吱哪里不好,会疼人,都已经在攒钱买房子了。
371/413 首页 上一页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