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疯郡王就藩历险记[基建]——波板云朵糖

时间:2022-06-28 08:50:55  作者:波板云朵糖
  谢潜向来说干就干,抓来闲散的壮丁,在紧邻炊事灶台的边上起了一座棚子,地面也不需要推平,直接地底挖坑,从炊事灶台拉出一条烟道过来,利用每日三餐做饭的烟气,来加热简易棚。再在里面搁上瓦盆、瓦盒,铺上经过筛细、混过肥料的泥土,四壁则用厚实防风的帐篷布,底下再压上砖石,于是,第一座简易温室模型便搭建成了。
  瓦盆、瓦盒的泥土虽薄,但种植根茎不太发达的叶菜足够了,可这一批刚下种了三天,种植小组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第一样,便是棚子的保温不好。靠近烟道的瓦盆能勉强冒出点小苗,挨边的被风吹一吹,泥土很快就会被冻实,种子都冻死了。既然不防风,那就把风口堵上,单层帐篷布变两层,缝隙处交叉分开,再漏风,就再添一层,糊来蒙去,棚子里几乎完全见不到光了。这下,种植小组便提出了反对意见,风虽然进不来了,光也一样进不来。棚子中央好容易发了芽的秧苗很快蔫了,完全没有精神,却是得不到充分的光照之故。之前靠边的位置虽冷,光照条件能比中央好得多,现在整个棚里黑的像夜晚,无论什么样的种子都长不起来了。
  试验进行到这个地步,两头为难,卡住了。若要阳光,就会漏风不保温,反之,若要保温,就没有阳光。
  谢潜犯了大愁,着急得半夜也睡不着,这才忍不住跑来贺飞云这边倾诉。他把前因后果叭叭叭地统统顺了一遍,叹了一声,从桌上抓走一根不用的笔杆来回转,道:“唉,透光又挡风的东西孤怎么会不知道呢,可若有用这些东西修棚子的财力,孤还需要为筹粮发愁么?直接不计成本高价求购岂不美哉?”
  贺飞云停了笔,道:“你是指琉璃,或水晶?”
  谢潜叹气道:“可不就是这两样?虽然水晶的并不是多么贵重的宝石,可若纯度足够高,能投光,甚至大到足够做窗户的一块,那也会是无价之宝。不上贡给皇兄,私自扣下来种菜,便是没有其他意思,孤恐怕也会被言官口诛笔伐到骨灰都不剩下了!水晶尚且如此,更何况更贵的琉璃?我那皇兄夜行引路的琉璃灯,若非足够稳妥的公公侍女,其他人都碰不得呢。小小一盏灯尚且如此,更何况窗斗大的琉璃瓦?”
  贺飞云:“确实奢靡。但琉璃灯沉重易碎,虽然好看,却不如纸灯笼便利。”
  谢潜笑道:“你也拎过那灯?”
  贺飞云:“只两回。”
  谢潜挤眉弄眼,拿肩膀撞他,道:“看来皇兄确实信你。孤之前想摸摸来着,不仅没得逞,还被皇兄嫌弃莽撞。但你既然说了沉重,那孤就不喜欢那琉璃灯了,也和你一样喜欢纸灯笼……嗯?”
  他忽然停顿下来,眉间忽然变得舒朗,眼眸也璀璨起来,道:“对呀!为何不用纸呢!纸灯笼能在风中保护烛火不熄,寻常窗纸也能挡风避雨,只要骨架做得好,就不用担心风了!只需将向阳的一面修成纸窗,另外三面……不对,两面筑墙保暖,问题岂不迎刃而解了吗!”
  他猛地坐直起来,任凭叼着的笔落在几案上,两人目光略一触碰,一个喜不自胜,另一个则不由弯起嘴角,含笑在文书上落笔,边写边道:“或可一试。”
  贺飞云点点头,道:“或可一试。”
  谢潜顿时腰也不疼了,气也不叹了,觉也不睡了,一把揪过贺飞云,在那俊脸上啵唧一口,道声“多谢”,跳起来就跑。
  贺飞云目送他身影跑出帐外,泯入夜色看不见了,才笑着摇了摇头,低头一看,那横平竖直的批语旁边,落上了几星墨点,而纸张的边角处,更划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折线。
  确实莽撞,但也因此而可爱,偶尔犯些小小失误,无伤大雅,大将军心胸宽广,除了当没发生过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种植蔬菜的重大难题,便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被成功攻克了。谢潜收获种植小组的一顿粉拳(毕竟半夜闯门)和唾骂之后,就这么被一张薄薄的糊窗明纸而轻松解决了。当然,纸张的透光图并不足以令谢潜满意,但再加上低廉到几乎相当于不要钱的价格这一条,谢潜便满意到不能更满意了。
  这糊窗的明纸并非写字用的宣纸,而是黍郡本地盛产的一种“毛竹纸”。在郡城旁的山中,便有取之不尽的毛竹,截取中段,每段砍成五尺五寸余之后,放入生石灰中浸泡、沤养,直至软化成竹纤维。再将这竹纤维为原料,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处理,晾晒成微微泛姜黄、非常结实的纸张。
  虽然从头造一张纸需要足足耗时九个多月,不过谢潜用不着现造,造纸坊还有许多往年没有卖完的陈纸,作坊主和造纸工匠正好都在西营里住着,一听谢潜需要筹措大页窗纸,便干脆将这些库存全献了出来。这些纸虽然比新造的竹纸更黄一些,也因储藏不当,有些生了霉点,即便拿出来售卖,也卖不上什么好价格。但拿来做温室棚子的窗户,足够挡住风霜,更不要花钱,便没人会在意这些小小瑕疵了。
 
 
第83章 渡年关
  两相欢喜,一拍即合,话虽如此,谢潜还是将造纸坊主和几名工匠暗暗记下,待来年春天,郡中状况有所起色之后,他必定会找到机会,回报这些所有出过力的人。
  有了造纸坊的无偿支持,第二版的棚子很快就改装好了,东西两面是拆卸的纸窗,南北则用木板和泥巴筑墙。这样的构造,虽然棚下的光线依旧不算十分明亮,可比起之前完全见不到光,却要好上太多了。
  地底有地龙加温,每日又将寒风隔离在外,沐浴着隔了窗纸的阳光,终于,所有的秧苗都不负众望地成活了,望着这一小片冬日难得一见的翠绿,西营的所有人都不由燃起了新的希望。
  就在宋氏的种粮小组将喜讯传播出来的同一时间,苟愈终于穿山越岭,带着由西营兵士、勒墨人混合而成的运粮队,带着十辆改装过的马车,抵达了晋阳城。
  要说后悔,确实悔断了肠子。当年在长安城里,他苟愈也是万人空巷,炙手可热的大才子,如今一朝跟错了主子,先埋首于账务的汪洋大海中徜徉了月余,忙得蓬头垢面,头发都枯黄了。好不容易告一段落,还来不及养养可怜的头发,又被谢潜一句话,打发到路迢迢的地方来运粮。揣着一摞能看不能用的库银也就罢了,还要肩负着二道贩子、高卖低收的重担,苟愈这一路把谢潜骂了千百遍,可若让他把这一趟任务转交给别人,他又既不放心也不情愿。想想黍郡那一群盼望的郡民,又想想谢潜每月开给他的丰厚饷银,苟军师恨恨地又骂了一遍,按照计划,敲响了车马行赵大户的宅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