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出轨(近代现代)——鸽巢咖啡馆

时间:2022-06-30 09:47:49  作者:鸽巢咖啡馆
  他转头看了看我,我还系着他给我的围巾,他也没说什么。
  倒是钟教授听到基因的事颇有兴趣,Steven答应给他们都寄几个检测盒过去。
  我们还是迷了一会儿路,绕了许久才遇到个巡更的保安带我们找到停车场。
  送走钟教授和丁老师,Steven问我怎么回去,我说叫了代驾。
  他说退掉吧,他送我回去就是了,我的车就放这里明天他让人给我送到公司。
  他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所以我没拒绝,坐到他的车里,我还有些气闷。
  他取出一本册页放在我手里。
  “你不会以为没有你的一份吧?”
  看到我这份不太一样,我有些惊喜,翻了翻落款手一抖,我有些慌乱的塞回给了他。
  “这我可不能收。”他已经给了我钱,如果还收这么贵的离谱的东西,我觉得太夸张了。
  “我奶奶很喜欢这本册页,经常拿出来翻翻,本想一起跟她下葬,后来觉得不太合适,也太糟蹋东西了,我也没地方放,就当替我收着吧。这位先生也算你的师长,你拿着也正常。”
  他连飞机都有地方放,一本册页怎么会没地方放。
  “不能这么算,要是一个学校都算继承人,那得有几万人都不止,我学的压根不是一个专业。就算是你,我也不会觉得你跟梅贻琦有什么继承关系。”
  “我只是觉得你还能懂。”他忽然低头,看着我手上澄见给我的珠串,他盯着那颗松石,看了许久。
  “你能想象一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吗?”Steven问我。
  我默默做了一道算术题,忽然觉得恍惚起来,于那个黑白照片都稀罕的时代,我确实没有任何直观的想象力。
  “我真的不知道。”
  “如果我们也能活一百年,不知道怎么回忆现在。”
  “你觉得这个世界变好了吗?”
  “如果我们也变好了,就还配得上这个世界吧。”他没有再看我,只是望向了窗外,这个城市依然繁忙的夜。
 
 
第40章 旧册页(下)
  【这个故事全是我编的,但我有些伤感】
  我回家翻了翻那本册页,并不能“懂”,所以拍了照发给一个做书画拍卖的朋友,他说大半夜看见被我吓醒了,现在睡不着去查资料了。
  过了两天他给我打电话问能不能拿实物给他看看,我就去了。
  “有问题吗?”我看他看得仔细。
  “我看了,都是对的,实话实说,这两年我们拍出去的,这么没问题的都少见。你开始给我看照片,我还有疑点,但是看了实物,完全没问题。就是很奇怪……”
  “奇怪什么?”
  “创作时间。这是先生在重庆时期的创作,这个时期,先生已经接受革命思想,秘密入党,投身抗战救亡,这个时期先生的创作题材、风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甚至专门撰文批判过,国难当头,文艺创作应当以民族大义为题材,不可沉迷风花雪月旧文人习气,但是这本册页的创作时间是重庆大轰炸期间,题材又恰是先生所批判的内容,花卉、静物,风格柔美,恬静,题跋也是温情脉脉,怎么都不像当时他会有心情画的题材,但是偏偏又处处都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才奇怪。当然,这本册页题字是赠送一位女史,用词非常中性,但我没查到是谁,你知道这位女史,是谁吗?”
  我愣了一下说这是朋友家传的,我也不知道。
  “不过这本册页确实题材非常罕见了,先生的作品近年拍价惊人,只不过这是送人的……”
  “送人的有什么影响吗?”
  “一般来说赠人的作品拍价会低一些,但是如果受赠的也是名人,或者创作背景关系了特殊历史事件,另当别论,你可以问问朋友这位‘女史’到底是谁。过两个月我们有场重大的书画专场,这本册页能不能借我撑个场子,放心肯定不会给你真拍了的,就是撑个门面,将来想要出手,也能抬价。”
  “这可不行,这是朋友的东西,我做不了主。”我想我要干这种事,可能要第二次上Steven的生死簿了。
  “你跟这朋友什么关系?能拿到这本册页的人家,就算他们家后代基因突变了他也应该知道个基本的市价吧,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随便就给你了?”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我忽然觉得这事真难解释。
  “算了,你凭本事混来的我也不问了,我这有本先生的自传,拿去学习学习吧。”
  先生赠的这位女史用的表字,当然就是Steven的祖母,她的表字并不见于公开档案,只有钟教授对这些家乡名人颇有了解,所以告诉了我,朋友没查到也正常。
  我仔细对了Steven的爷爷和先生的年谱,于这个故事的时间线,我勉强只能拼出一个轮廓。
  Steven祖父一辈家道已经败落,固然靠着族中资助读了书,但是求学经历也很坎坷,后来入了党坐了牢勉强逃出生天,他的未婚妻却没有毁弃婚约,只是和他结婚后他就投军去了。
  重庆轰炸期间,Steven的爷爷在随新四军征战,新婚妻子随家人避祸重庆,亲族流散生活辛酸。
  此时画家先生也与夫人寓居重庆,不管这中间是否有一段或真或假的倾城之恋,最后只有这本册页流传于世。
  我仔细对了后面的年谱,重庆之后,他们两家人的人生轨迹基本再无什么交集,到最后两家人同在北京生活,已经都是暮年了。
  我现在倒知道Steven为什么把册页随手送人。
  毕竟,放在家里,他父母也未必有心情再看,只是他这么随心所欲的处置家产,估计他父母确实管不了他了。
  我翻着Steven爷爷的传记,于他的工作与研究,记叙颇为细腻,于家庭,就不那么精彩了。
  唯独到了后来他们家族再次乱离流散的岁月,他们被逐出家门,寄人篱下,子孙离散,甚至失去了长子,本该是伤痛困顿的时刻,偏偏写了许多平淡家常事,仿佛回归了寻常市井夫妻,多得是相濡以沫的温情,并没有渲染什么伤痛悔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