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重生之绾君心(豆花同人)——金家懒洋洋

时间:2022-07-01 10:18:24  作者:金家懒洋洋
  想是这样想,他口中只得道:“陛下英明,不如待老臣派人前去询问一番?”
  “不必了,胡连贵。”怀庆帝看了一眼身旁立着的内侍胡连贵,胡连贵便会意地站出来,“你带人去瞧瞧,究竟发生了何事!”
  “是,陛下。”胡连贵一甩拂尘,躬身退出去了。
  众人都狐疑万分,这大好的日子,难道是有人存心来找文昌侯家的不快不成?
 
 
第二百一十六章 景成何须慕卿阙(二)
  座下的郑允清微微蹙起了眉,因为他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情。他看向郑允浩,只见郑允浩心不在焉的,正一脸担忧地关心金在中。
  最近蹊跷的事情太多,只希望不要冲着允浩来,否则两人的兄弟之情,便又要添一道口子了。
  很快,胡连贵回了来,急匆匆在怀庆帝耳边说了几句话,怀庆帝的表情便有些不对劲起来,他的唇边含着一丝冷冷的笑,望着众人的眸子露出些讥诮:“平头百姓来告御状?这事朕倒是许久不曾听到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皆是疑惑:有百姓来告御状?这事确实许久不曾听到过了!难道是冲着文昌侯家来的?可文昌侯陆家向来自诩清流,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出格之事啊!
  一旁站着的文昌侯和陆承奕、萧鸾面上亦是疑惑,不知发生了何事。
  “去把人带进来。”怀庆帝垂下眼睑,遮住了眼中的一丝森冷。
  “是。”身边的侍卫忙领命而去,不出片刻,就把三个人带来了进来。
  那三人皆是女子,粗头乱服,一看便知是农妇,其中两个二十出头,另一个稍小,也就十六七岁,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额头上满是血痕,想是方才在外头磕头的时候磕出来的,此时正涓涓流血。其他两个抽抽搭搭的,因着没见过什么世面,故而一直躲在年纪稍大的后面,连头也不敢抬,直哭。
  三人跨过门槛后便不敢再走,也不听人呵斥便朝着最上首的人跪倒磕头:“贱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是你们想告御状?”怀庆帝微微敛起龙目,声音不喜不怒,“你们可知,拦御驾,破坏赐婚,该当何罪?”
  其中两个女子伏在后面瑟瑟发抖,动也不敢动,只有那年纪稍大的女子大着胆子道:“贱妇知道,但贱妇真的是有天大的冤情想请陛下申冤昭雪……”她尽管克制住自己,但嗓音中仍是止不住地缠斗,连声音都变了调,听起来格外滑稽。
  “申冤?你该去找衙门。”怀庆帝声音不轻不重道。
  那农妇听了,却是掩面小声哭了起来:“陛下您不知道,贱妇的丈夫正是因为告到衙门,才叫他们害死的!”
  “那就一府一州的往上告。”
  “贱妇去了,可他们不是将我们轰出来,便是不敢接,贱妇没有办法,只好拼了贱命来告御状!”那女子抹了抹泪,面上满是绝望,似是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将头磕到地上,高声道,“贱妇罪该万死,但请陛下一定听完贱妇陈诉冤情,再赐贱妇的死罪!”
  “好。”怀庆帝看向宾客中同来吃喜酒的京兆府尹杨庭之,道,“既然今天杨爱卿在,不如就替朕审一审这‘天大的冤情’。”
  众宾客听了,自然知道这是要当众审案了,因此表情各异,有觉得扫兴的,亦有兴致勃勃想看戏的,自然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被点名的杨庭之心中甚是不愿意,然又无可奈何,只好告了一声“是”,出了列,心想好端端来吃喜酒,又生出事来,听这农妇说的,分明是要告京中大员,我一出面,不是摆明了得罪人么!
  罢罢罢,反正被皇帝拿着当枪使也不只这一次了,再当一回又何妨。
  他在怀庆帝下首站定,清了清嗓子,问道:“跪着的人听着,本官乃京兆府尹杨庭之,现在替陛下审你这桩案子,我问什么,你便老实答什么,可听清楚了?”
  “是,贱妇听清楚了。”
  “底下所跪何人?是何籍贯?”杨庭之审案自然是轻车熟路,问题亦是信手拈来。
  这些问题都是平常府衙审案的问题,那农妇倒也回答流利:“贱妇王杨氏,乃齐州人士。”
  “你要告何人?可有状纸?”
  听杨庭之问这句话,众人纷纷伸长了耳朵,不知是谁如此倒霉,要惹上腥臊来。
  只见那王杨氏跪直了身子,声音响亮道:“贱妇要告的,正是当今的户部尚书,慕松!”
  此话一出,文昌侯倒是松了口气,一直列坐席中的慕松却是猛然站了起来,怒目厉声道:“你这刁妇,本官与你从未相识,你为何污蔑本官!”
  坐在上首的怀庆帝看着,却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慕松。
  一旁的郑允清亦是微微蹙起了眉,面上似有所思。
  “慕大人,你稍安勿躁,到底事实如何,待我审下去便可知了。”杨庭之劝着,见慕松不答,便径直转向那王杨氏,问道,“王杨氏,本官问你,你可认识这位大人?”
  “贱妇不认识。”
  “大胆,此人便是你口中所说户部尚书慕松慕大人,你既不认识他,谈何告他?”
  那王杨氏却镇定道:“贱妇是一个农妇,自然不认识慕大人,但慕大人的名声,在我们高平府,可是人人皆知,家家尽晓的!”
  她说到这里,其实众人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所感知了——慕家祖籍在齐州,因此祖上才封了齐国公,而慕家的祖产老宅,便尽数皆在高平府。这事,恐怕是牵扯到慕家本家之事了。
  慕松亦是清楚,因此面色立刻沉了下来。
  杨庭之自然知晓,只佯装不懂,道:“哦?你且说来。”
  王杨氏便缓缓道:“慕家在齐州是出了名的有权有势,连高平府和齐州知州都要惧怕三分,这些年,慕家本族之人横行齐州,欺男霸女,把百姓的良田尽数吞没,用来修建宅邸和陵墓,说是给齐国公告老还乡之后所用,所以,只要一被他们看上的,不管是谁家的田谁家的地,便定要贱卖给他们,否则便用尽手段强迫别人卖给他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