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业已成魔(古代架空)——寒鸦/梅八叉

时间:2022-07-03 10:44:30  作者:寒鸦/梅八叉
  “时辰没到,殿下比你还慢一些。”阚玉凤笑着说。
  谢太初拽了拽衣襟,这衣服还是汉人的制式,花纹上多少有些鞑靼风情。
  那些尽情欢歌的人里面,也多有汉人,只是做了蒙古打扮。
  “阴山原本是大端疆域。这几十年来,却逐渐后退到贺兰山了。”阚玉凤有些叹息,“以前这里的人,也都是咱们大端的子民。汉人、回回、蒙古人混居。可惜了阴山这天然的马场。”
  “若不是北边将士给力。怕还要再退。”谢太初道,“只是退无可退,只能退到秦岭淮河以北了。”
  再多的话,谁也没敢说。
  再说便要类比大宋之软弱。
  那便是大逆不道的话。
  营地中央的白色主帐敲锣打鼓起来,接着便哄闹声传来,一群人堵在门口高声吆喝。
  “新郎来啦!郡王爷来啦!”
  人群中分开一条路来,有当地的居民摘了无数的野花撒在地上。着一身红色囍服的赵渊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头顶带着进宝斋送过来的一顶翼善冠。
  身上的囍服是加急改出来的圆领袍,袍子朴素,只有如意纹路。可从人群中走来的他,眉眼含笑、眼神含春。
  他不看旁人。
  只看着谢太初。
  便只是这样的注视,便已似春风拂面,让人微醺在这样的爱慕之中。
  *
  谢太初还记得初次成亲的那日。
  他自行收拾了贴身的衣物,散衙后,从道录司出来,一路行至郡王府上。
  林奉安给他开了侧门。
  他入内,沿着风雨廊一路入了赵渊的院落。
  院内早就被打扫整洁,张灯结彩,一棵杨树在角落立着。院子里静悄悄的,连林奉安都退了出去。
  屋子里烧着红烛,又有合卺酒摆开。
  赵渊着喜服,带着一鸳鸯纹路的盖头,坐于烛下,听见他进来,放在膝上的手有些紧张的缩在袖中。
  “太初,我知你喜静,便没让仆役侍奉。新郎的喜服放在褥上的。你便换了我们成亲。”
  “二人结发,并无外人。”他当时说,“又何必遵这些繁文缛节?”
  “况且,我二人成亲,部分夫妻。殿下无须委屈自己做盖头下的人。”
  安静中,赵渊轻轻掀开了自己的盖头瞧他。
  微那囍字烛头上的灯花轻轻炸开了,火焰忽上忽下。
  在烛光中,赵渊的表情似悲似喜,笑了一下:“太初说得对。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他修道,便不饮酒。
  合卺酒赵渊便一个人饮了两杯。
  放下酒杯的时候,赵渊有些惋惜:“可惜了……这酒。”
  那时候他无情道未破,不能明了那般的表情藏住的妥协和寂寥。
  亦不明白,这简陋至极不成体统的囍礼,是何等纵容的妥协。
  可惜的,何止是美酒。
  还有这般的心意。
  二人携手入榻,颠鸾倒凤时,赵渊在情动之时问他:“太初,你心头可有中意之人?”
  “我修无情道,没有中意之人。”
  “这些年来都没有吗?”
  “没有。”
  “那、那太初……你会爱慕什么样的……唔……”
  他打断了乐安郡王的追问,亲吻郡王的脸颊,抓住纤细的手腕,牵引着赵渊去到从未抵达过的云外梦境,将那些个试探、顺从、迎奉都掩埋在了快活的纵意后,推着身下之人在极乐之中忘乎所以。
  把不好的、沮丧的、失落的全都忘却脑后。
  可如今想起来。
  那时候的他其实亦忘了。
  忘了同赵渊讲……
  他遇见一个人,面如冠玉、眉目如画,天资动人……铭心刻骨,永不能忘。
  *
  重新成亲。再做夫妻。
  ——听见这八个字的他,怎么拒绝,如何拒绝?
  有多少次,他想若还能重来。
  有多少次,他想若再回初见。
  这样的覆水再收,这样的破镜重圆……似乎是发生在梦里,又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了此刻。
  谢太初站了起来。
  心领着他前行。
  像是这大漠上离群的孤雁,飞过了千里,依旧独自飘零。辗转经年,那一眼后,心便有了方向,终归安定。
  他握住了赵渊的手。
  哪怕只是一时,哪怕只是此时……不曾饮下的合卺酒,终于可以弥补。
  没有能够给他的婚礼,要奉还于他。
  没有给他的喜悦和幸福,也都还给他。
  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让他不留遗憾。
  *
  这场草原上的婚礼,与在京城时不太一样。
  他们携手跨过火炭,在山下接受宾客的祝福,哈达被一条条地挂上他们的脖子,五颜六色。
  喝下马奶酒后,两人跪地而拜。
  起身的时候,赵渊踉跄了一下,被谢太初扶住。便有当地的牧民大喊蒙古语。
  赵渊问:“他们说什么?”
  谢太初猝不及防的吻了他。
  待分开的时候,凝善才在他耳边道:“他们让我吻新郎。”
  新郎在人们的掌声叫好声中脸色绯红,在谢太初搀挽下回到堆满兽皮锦背的毛毡毯子上坐下。
  过了片刻。在吴忠城跟着谢太初出生入死那个朱全昌带着另外几个人凑过来,嘿嘿笑了会儿。
  “说话啊,朱全昌!”后面有人踹他。
  朱全昌不好意思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纸包:“我、我们哥儿几个凑了个红包。祝二位新人和和美美,百年好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