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我知道我的病治不好了,如果你们一直花钱救我,会连累的阿爹和阿娘的,小游不想连累阿爹阿娘。”
“小游,不怕死的,我死了之后,阿爹阿娘就不会被我连累了,也不会被大家指指点点了。”
“这样阿娘也可以重新回家了,阿爹也可以重新回县城了,所以阿爹和阿娘说以后就不要再去给我买药了。”
第四十九章 珍贵之物与死
易游的父亲听到这些,悲伤与愤怒交加。
没有想到,眼前的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强忍着泪水,使自己端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看着易游。
“小游,无论你这些话是从什么人口听到的,但你一定要记住,你是阿爹和阿娘的孩子,我们从来没有觉得你会连累到我们什么。”
“还有你要记住,任何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无论是谁。”
“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
“所以后请不要说出自己可以随便死去的话,小游要是死了,阿爹和阿娘都会很伤心的。小游舍得让阿爹和阿娘伤心吗?。”
易游晃了晃小脑袋。
他从未在温和的父亲脸庞上看到如此严肃紧张的表情。
他乖乖的点头回答道:“对不起,阿爹,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说了。会好好活着,不会让阿爹和阿娘伤心。”
—————————————————
这一年,战争连绵,灾难频发。先是旱灾,后是蝗灾,百姓颗粒无收,叫苦连天,上下一片哀鸿遍野。
外邦侵略战争爆发不到一年,就侵占了大量土地,直至今年春旱开始,外帮侵略者就已侵占了整片区域四分之三的土地。
为了抵挡侵略者,抗战军队决开河道大堤,在以水代兵。
虽阻挡了侵略军队的同时,也造成了大片灾区。
掘口使河改道,间接的为此次大型饥荒埋下了祸患。
因为整片城区发生了水旱,造成了当地农民损失惨重,而粮食也开始被大量囤居,豪绅地主们开始储备粮食,牟取暴利,不顾民生而让粮食大规模涨价。
易子而食,很多苦的百姓都饿得吃草根,啃树皮,皮肉包骨的永远离开这个世界。
民众不仅颗粒无收,解决不了温饱,却依然要担负起军队的粮食税。
此时正众村民正百感交集的围在村长的屋头。
一位村妇呦呵着嗓子“村长,你倒是说句话呀,你说现在该怎么办,这年头到底是摊上了什么事!”
“自春到秋久旱无雨长达八个月,水井干涸,河水断流,现在连喝口水都成问题,哪还有什么粮食着交出去。”
“是啊,年头日子没法过了,我家的缸底都快挖空了,能熬过今年冬天还说不定呢。”
村长安抚着大家:“大家都不要着急,我觉得啊,此次灾难来的实在蹊跷。是大汗后又是蝗灾。”
“咱们村每年的收成虽然谈不上很好,但是养活咱们自己还是能够的,为啥子今年就成这样了。大伙说,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时,一位农妇提着篮子从人群后挤进来应和着村长的话说:
“我觉得这八成又是和易书生那小病秧子儿子有关系,自从这些年他来到咱们村子,就没发生过好事,我还听说前些日子,那小儿子啊,又病了,这次可病的不轻,都下不了床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对对,我也觉得八成是娃子命里灾星犯冲,和咱们村子八字不搭。”
“俺也觉得,看来这次是真的给咱们这降雨的龙王动怒了。”
一位妇人神经兮兮的,接到刚才村妇的话 “龙王动怒,李大婶,你可不能乱说,要是真是龙王动了怒,那个可大事不好,是再这样下去,咱们村子可就要废了。
“是啊,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败坏气运的活人来祭天。说不定才能熄灭这龙王老爷的怒火。”
活人祭天,的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附和道,七嘴八舌没完没了。
村长举起喇叭应声道:“好好好,各位父老乡亲稍安勿躁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这就去把那村口的张大仙给请过来,咱们早些做法。求龙王姥爷给咱们村消消灾”。
一帮愚民,正讨论的如何朝天 ,这时,一位年轻的姑娘冲进来,身旁还跟着一个傻子。
“你们都在说什么,哪来的什么龙王,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组织上都说了现在是科学,科学时代,封建迷信这一套早就不信了,你们这拿活人祭天,这是有违科学的,更有违天道的。”
身材高大的男人挡在在年轻的姑娘面前:“喲,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秦老太婆婆家那个小贱蹄子。”
“大伙有没有听说?听说啊,就这小贱蹄子,自己在外偷人时,被易书生给看到了,后来怕事情败露,就天天往人家家里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怎么回事呢?说不定啊…”
一阵阵恶趣的眼光眼光对着秦小姑娘指道。最后一句话说的格外意味深长,惹人误会。
“李大壮,你胡说!根本就不是这一回事。”女孩愤怒的反驳到。
但旁边的村民根本就无视他的话,通通也跟着李大壮的话对女孩议论纷纷,对她指指点点。
满口的污言秽语都是数落她品行不端。
只有秦小姑娘自己心中清楚,这些所谓的诽谤和流言蜚语,皆是空口胡说八道,无凭无据。
易书生一家都是好人,他家的小游弟弟也是个自小体弱多病的可怜好孩子。
当年自己被父亲给强制送给县城年近七十多岁的米铺老板给当小妾,就是为了换那一点点银票,来给还赌债,买大 烟。
63/296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