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西凉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在西凉局势稍稍稳定之后,季逢君便启程返京,路程中却是收到了皇帝病重的消息。
季逢君立刻下令轻装简行,速速回京, 却还是晚了那一步。
“殿下——陛下驾崩前一直在望着门外, 他说不了话,但是老奴知道,他是在等殿下回来, 在等着见殿下最后一面。”
季逢君听着他的话,不禁潸然泪下,缓缓道:“让父皇和母后合葬在一起吧,父皇虽从未说过,但他应该会高兴的。”
说罢, 他便去换了一身丧衣。
三月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开恩科, 广纳贤才, 一年之中更是风调雨顺, 百姓安乐,路不拾遗,一派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的景象。
季逢君在京城中苦苦等了一年,却还是没有等到大将军的回来,简直是苦不堪言,信中又不好言明,眼看着一年时间过去,君晏还不回来——
有一日,忽有一臣子上朝时道:“大将军久在西北,劳苦功高,如今西凉安定,理应回京中享受几天太平日子才对。”
季逢君心中恨不得拍手称快,面上威严依旧:“爱卿所言甚是,也是时候召大将军回京了。”
圣旨传到西北之时,君晏身边的亲卫不禁害怕道:“陛下不会是想要卸磨杀驴吧——”
“飞鸟尽良弓藏,难道陛下也会如此吗?”
君晏狠狠敲了他们两个,“想什么呢?”
他其实也很早便想要回京城了,只是一来西凉刚刚归附,并不稳定,二来陛下已经登基,二人便有了君臣之别——君晏心中生出了畏惧,便不敢回京城去。
但如今圣旨下来,他便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回到京城去了,一时间心中忍不住雀跃了起来。
不止君晏身边的亲卫这般想,朝中的大臣也有不少人这么担心的。
季逢肃都有些害怕,但碍于身份只是隐晦说道:“陛下,君晏这孩子是您交给臣的,也算是臣看着他长成将军的,他确实是一片赤诚热忱之心。”
“没错——你说等大将军回来,朕赐他哪座宅子好呢?”季逢君笑问道。
“君晏他在京城中不是有宅子吗——为何要再赐一座?”季逢肃不解。
季逢君笑了笑:“那座宅子太小了,哪够他住啊,朕想要重新赐他一座。”
这是要让君晏长留京中了——季逢肃幽幽然想到,但转念一想,西凉都平定了,边关也确实不需要有大将军驻守了。
“对了,听说三嫂前些时间生了一个小郡主,朕还没来得及恭喜呢。”
季逢肃微微一愣,想起自己的女儿,不禁带上了笑意。
季逢君也跟着笑道:“等三哥三嫂有时间的时候,可要把小郡主给朕带来看看——还有小世子,便一起来玩。”
季逢君自然满口答应。
大将军回京的事情,一时间朝中众说纷纭。
只有乐亿安冷眼旁观地看着,开玩笑,陛下卸磨杀谁也不会杀君晏的——他把君晏召回来的心思,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的清清楚楚。
乐亿安一时间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来,不过这对他来说倒是件好事,正发愁镜堂没人管呢,这现成的人选不就来了?
那他岂不是可以和影十游山玩水,逍遥自在了吗?
*
“大将军何时回来?”
“回禀陛下,应当是在三日之后。”
季逢君点点头,吩咐道:“三日后罢朝一日,大开城门,朕要出城亲自迎接——”
陛下做得这个决定虽然与礼不合,但却是没人劝阻,大将军是有功之臣,厚爱些是应该的,而且捧得越高摔的越惨,一时间对大将军便充满了同情。
季逢君不知道这个,若是知道了,怕是会嗤之以鼻。
等到君晏率一千卫兵,赶至城门,打算进城之时,却是被这阵仗吓到了,文武百官列于道路两侧,皇帝御辇停在中央——
这竟然是在迎接他入城。
季逢君现身,目光落在了那熟悉的身影之上,眼中带上了笑意,缓缓从车辇之中走下。
君晏怔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立刻下马要向季逢君行礼。
季逢君快步上前,立刻把君晏扶了起来,握住君晏手,缓缓道:“大将军辛苦了——”
“末将不敢。”君晏说着不敢,但眼中不知怎的,似是想要落泪一般。
季逢君携着君晏便要往御辇上走去,君晏微微一愣,正要拒绝,便有礼部的人道:“陛下,御辇只能由陛下和皇后共乘之,大将军坐上去怕是与礼不合。”
季逢君大笑了笑,反而欢喜了起来,道:“与礼不合便不合,昔日汉高祖都能为大将军驾车,我与大将军共乘一车,又有何妨?”
汉高祖为韩信驾车那是还要韩信为他卖命,但是君晏大将军是已经卖完命,就差功高盖主了,这能一样吗?
还拿淮阴侯比大将军,就不怕大将军害怕自己也会落得和韩信一样的下场吗?季逢君这话一出,倒是没人敢劝谏了。
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朝中的大臣看向君晏的眼神都是充满了同情——指不定哪一日就跟韩信一般被株连了三族,又怎能不令人同情。
直到三年过去,五年过去,十年过去——那些同情过君晏的人,肠子都快悔青了,他们是有多想不开,不同情自己,去同情大将军?
自大将军回了京城,赏赐是流水一般送入大将军府,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大将军府了,而是应该称为晏王府了。
陛下竟然收君晏为义弟,据说是在陛下还在信阳的时候,君晏便救过陛下,是以陛下才会对大将军如此信赖——如今更是齐国唯一的一位,应该也是最后一位异性的亲王了。
183/185 首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