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斯年的声音平缓:“原来你也会有不想练琴的时候?”
白朗说:“当然啦。小时候本以为自己天赋不错,后来知道了很多像您这样的音乐神童,从小拿奖拿到手软,觉得自己努力一辈子都赶不上。”
祁斯年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音乐是自由的,奖项不该是评判的唯一标准。更何况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你几岁?”
白朗愣了一下,祁斯年抬起手,在自己的大腿边比划了一下,笑着说:“那时候你还是个迷你的小朋友,Maestro Bai。十几年的时间,你考上了茱莉亚,又跨越了大半个地球来到这里。你已经追上我了。”
作者有话说:
注:
[1]Montagnana:这是1733年左右的一位制琴师的姓氏,存世的琴算得上是极品,每一把都有名字,纷纷被各大著名音乐家拍卖获得。马友友现在使用的大提琴就出自这位制琴师之手,据说价值3000w美元。
(大提琴小提琴都是越旧的音色越好)
[2]莱恩山:萨尔茨堡附近有这座山,但是在哪里我实在不记得了。而阿莫大师住的这个山也是真实存在的,同样我也不记得叫什么名字,所以就张冠李戴一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bu)
第15章 【15】独奏
白朗被他说得忍不住脸红了红。
“我还差得远呢。”他说,“不管怎么进步,您永远是我的偶像。”
祁斯年听他说完这话,又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白朗再次抬头去看那些照片,那是祁斯年音乐道路上的不同阶段,他就像是为小提琴而生的一样,每一个阶段都轻而易举地绽放出璀璨的光。
总有一天,他也会有一张和我的合影,也会被人这样好好收进相框里,成为祁斯年人生中值得纪念的时刻。
最好能挂在他瑞士的家里。
白朗这么想道。
他们说话的时候,埃尔德·阿莫从厨房走出来,拿着三个茶杯,还有一碟茶点放到茶几上。萨摩耶和金毛也都回了屋子,大大咧咧地卧在沙发前边的地毯上。
白朗跟着祁斯年坐在沙发上,听阿莫先生和祁斯年闲聊,这一次,他们自然而然地用了英语。祁斯年说了一些自己未来的打算,其中就包括可能会长时间呆在维也纳。对此,埃尔德·阿莫并没有说什么,反而言辞间对E团的情况格外关注。白朗一直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听着。
这位传奇音乐大师并不十分热情,但也绝不像传闻中那样性情古怪,看得出来,他很看重祁斯年这个弟子,在听说两人要去威尼斯参加音乐节之后,他抬头仔细看了白朗一眼,问他:“你是弗里德的学生?”
白朗斟酌着用词,用英语回答:“是的先生。在北美的时候,我一直跟着弗里德学习。”
埃尔德·阿莫从椅子上站起来,说:“把你的手给我看看。”
白朗也跟着站起了身。
这个要求看似离谱,其实并不难理解。一个专业的演奏家,从一双手就能看出很多东西。比如白朗的手,左手每一个指腹都结着厚厚的老茧,手指和虎口处也有新旧的勒痕。尤其是大拇指右侧,有个奇怪的凸起,日复一日,早已坚硬无比。这块凸起被大提琴演奏家们奉为荣耀,还有个专门的名字——“thumb position for cello”。
客观来说,白朗的手并不好看,至少与他清秀的长相是十分不配的。但白朗并不是会在意这种小事的人,他答应了一声,大方把手伸了出来。
埃尔德·阿莫只略微看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数。他点了点头,道:“我很喜欢你们这些中国孩子,有天赋,练习也足够刻苦。北美圈浮躁,长久呆在那里容易把灵气磨光。你的选择很明智。”
白朗没想到会从埃尔德·阿莫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有些哭笑不得。他想起来欧洲之前,弗里德曾说欧洲古典乐圈古板傲慢,呆久了会失去对音乐的热情。外界都说阿莫和弗里德在年轻时是一对灵魂好友,有过数次经典合作,没想到连说话的思路都十分类似。
祁斯年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还不谢谢老师?”
白朗忍不住笑了,清脆地说道:“谢谢阿莫先生。”
埃尔德·阿莫看了祁斯年一眼,目光里流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神色,看向白朗的时候也有了些兴趣:“既然Sean这么看好你,那么试试吧。”
白朗懵了。他不明白话题怎么突然转到了他的身上,也不知道所谓的“试试”是要做什么,只是想到这半屋子的乐器,大概有了些不怎么好的预感。
果然,埃尔德·阿莫站起来走到乐器架子的边上,摸着下巴看上面的乐谱,说:“既然是弗里德的学生,应当擅长莫扎特。A major怎么样?”
这句话是疑问句,白朗却并不认为那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
祁斯年站起身来,端着杯子走到阿莫的身边,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不合适。不要basso continuo,也不要改编,就要协奏曲。”
“你说得对。”阿莫点点头,赞成他的意见:“那就不要莫扎特。”
祁斯年又喝了一口咖啡,在架子上成堆的谱子里挑挑拣拣,又看向白朗,突然停下了动作,笑了笑:“恰空怎么样?”
白朗呆呆地跟两只狗站在一起,觉得自己像一只待宰的鸡。
“二重奏吗?”他问道。
祁斯年动作优雅地放下手里的杯子,笑着说:“独奏。埃尔德想听听你的演奏方式,可以吧?”
白朗有点紧张,但任何一个成熟的演奏家都不可能拒绝这样绝佳的表现机会,他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自信,说:“当然可以。”
阿莫摘下眼镜看向祁斯年,皱了皱眉:“恰空是协奏曲?”
祁斯年把双手插进裤子口袋里,语气不急不慢:“无伴奏不也很好?没有哪首比恰空更全面。”
20 /64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1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2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3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4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4)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5)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6)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7)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8)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59)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0)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1)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2)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3) 十三度低音(近代现代)——春日夏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