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明月下凉州(古代架空)——一只大蜗牛

时间:2022-07-18 08:54:12  作者:一只大蜗牛
  即便他决心留下,若将全部兵力集中在金城当中,据城固守,也不失为中策。城中粮草足够大军食用一年,实在不行,也可抢夺百姓牲畜,挪作军用。近十万人马守一座城,一年之内,雍军未必攻得下来,时日一长,定现败相,他那时再乘势而出,未必不能转败为胜。
  可他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心中梗着一股气,更不愿向着刘瞻示弱。明知孟孝良并不赞同分兵,他仍是强令贺鲁涅达带数万人马出城,找寻战机。不料竟被雍军大败,只有数百残兵逃了回来。
  事到如今,兵马折损小半,满打满算,只剩五万余人,即便想要守城,恐怕也不可得了。
  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悔意,随即立刻被他自己按下。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现在他还未败呢,倒也不必如此丧气。
  他瞧向孟孝良,打量他一阵,忽然一笑,“原来你背着我,还有这样一番谋划。”
  孟孝良原本自以为已逃出生天,听狄震这般说,险些两腿一软,跪倒下去。他担忧自己若显得太过畏葸,狄震杀心反而更重,于是尽力维持着平静,不让自己跪倒,“臣实在是怕惹太子生气,这才……这才自作主张。”
  他知道这当口搬出狄罕已没用了,只得绞尽了脑汁,搜肠刮肚般地掏出些话来,想让狄震放自己一马,“还请太子念在臣也是一心为国的份上,饶了臣这一次,许臣留着这条微命,为太子分忧一二。”
  狄震知道,若是想假意同雍人议和,还有用得上此人之处。见了孟孝良这幅诚惶诚恐的模样,也知再借他十个胆子,他也绝不敢诓骗自己,因此心中稍动,打算饶他一命,于是抬头对着梁上影卫使了个眼色。
  孟孝良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瞧见狄震向上看去一眼,浑然不知自己方才已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
  狄震将一只手背在后面,缓缓踱出两步,忽然开口,“听闻雍人议和的条件当中,其中一条就是要将我交出去?”
  孟孝良悚然一惊。那日他和狄罕商议此事时,分明确认过,屋中决计没有旁人,除狄罕之外,他再没同第二人讲过,料来狄罕也是一般。既如此,狄震是如何得知的?
  忽然,他背上一凉,随后只觉从四面八方,所有他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张开了无数双眼睛,就像是草丛里的蛇,正默默无声地盯着自己。它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人尽收眼底。他写的每一个字、打的每一个喷嚏,心中每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念头,都如同摊开的纸一般,在狄震面前显露无疑。
  就连狄罕也是一样。
  思及此,他的身体忽然不受自己控制般格格而抖,牙齿不住相撞,发出吱吱声响。此时此刻,他就像是风中的一片落叶,干枯、单薄,下一刻就要落在地上,让人踩成齑粉。
  “怎么不说话?”
  孟孝良霍然惊醒,身体已先心念一步跪在地上。他弯下腰去,将头磕得咚咚作响,额头打在地砖上,好像撞出了血。可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下下地磕着地砖。他的整个身体好像都在迅速地向里塌陷,脱了水般,越塌越小、越抽越细,最后,抽成了一团乱糟糟的丝线。
  好半天,他才终于从其中摸索出一段线头,忙不迭地抻出来,“臣实无此心,太子明鉴啊!”
  狄震被他这副模样逗得发乐,一开始先是低低闷笑,而后放声大笑起来,久久不息,听得孟孝良汗流浃背,恨不能当场昏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狄震终于止住了笑,收拾好面色,漫不经心地道:“我自然知道,不然岂会留你到今日?起来吧。”
  孟孝良忙要起身,不料手足发软,刚站起一点,又摔回地上,干脆瘫着不动。
  狄震没有扶他一扶的意思,忽地将脸一板,如同在十二月的草原泼一杯水,还未落在地上便结成了冰,“暂且寄下你这颗脑袋,以观后效。至于这封信——就先发出去吧。”
  --------------------
  -本章又名:打工人艰难求生日记
  -张皎:幸好跳槽得早
 
 
第七十九章 
  孟孝良力主求和,并非是想举国予人,而是当真如他所说,想要借此拖延些时间,麻痹雍人,好借机突围。他知道秦恭生性谨慎,这般大事不敢不请示雍帝,信使一来一回的功夫,已足够他们突围出去了。
  他这边将算盘打得啪啪响,不料秦恭接到从金城中发出的求和书信,竟自作主张扣了下来,根本没有发往长安。
  他身在前线,与葛逻禄人交手数次,对狄夏的了解自比旁人清楚。去年两国订盟,他虽未说什么,心里却明白这盟约必不长久,只是未曾料到葛逻禄人翻脸竟会那般快,不到一年就违盟南侵。如今金城又送来求和的书信,这其中几分真、几分假,秦恭年少从军,征战无数,只消一眼便能看出。
  他平日里固然谨慎,可用兵之时,却深知得时无怠的道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此番自作主张,先是默许刘瞻向着夏人透露出议和之意,待夏人答应后,又将和约匿而不发,乃是战场之上应权通变,雍帝事后得知,必不会降罪于他。
  他收到这封信后,并未声张,只让人请了刘瞻一人过来,将这封信出示给他。
  刘瞻接信,扫了两眼,已明白秦恭的心思,却不言明,只问:“将军以为如何?”
  秦恭并不隐瞒,“狄夏狼子野心,必不肯真心宾服,即便一时罢兵,久必为患。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正是百载难逢的良机,可以一举廓清大漠,拓土定边,若是贻误了战机,让狄震逃出生天,日后就再难将其彻底剿灭了。”
  先前雍军本无议和之意,还是刘瞻俘获孟孝良时,临时起意,写了封书信让其带回。刘瞻深知狄震为人,根本不信他会答应议和,因此此举只是一招闲棋冷子,想借孟孝良之手,稍稍将金城的局势搅得更乱一些。至于让他们交出狄震,则更是大半出自他一己之私,想给狄震找些不痛快而已。
  如今金城戒严,城门早已关闭,城头上十步一哨,极难向外传递消息。这招棋落下之后,效果究竟如何,还未可知。不意他还没等来消息,竟先一步收到了狄夏的议和国书,这下弄假成真,当真有几分出乎意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