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在七嘴八舌的小弟子们立刻闭上了嘴了,纷纷起身向来者作揖,口中齐道:“韩师叔好!”
被称作韩师叔的这个人大名韩山道,原是清泉庄主段天问的师弟,二十岁出师之后一直在外游历,行侠仗义,江湖上也得了不少美名,因随身带着一把师门赠予的啸虎剑,人称啸虎剑客。游历几年后他得师兄邀请回庄授业。三年前段天问意外身故,段临风又身受重伤,得亏有韩山道与几位师兄弟一起接下了这个担子,清泉山庄才算是没有折在那一次危机里。不过,虽说韩山道名义上是这群弟子的师叔,但由于他是段天问的众师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长得也年轻,平日与弟子们相处起来反倒更像是平辈。
一群人正端着手师叔长师叔短的寒暄着,忽然有位年纪稍长的弟子拱手问道:“我们刚刚回来路上听闻这一家无由茶馆泡的茶格外香醇,韩师叔要不要也来尝一口。”
韩山道却不领情,伸手将一封信丢到桌上,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喝茶。老福在信上说你们几位长师和他们带着的弟子早都已经到了,只差你们了。你们一个个怕是想要领罚。”
刚才还安安静静的小弟子们顿时露出了恐慌的神色,韩山道见他们一个个神情认真,实在有趣,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干脆顺水推舟板起脸佯怒道:“知道怕就好!再晚一点耽误了正事,给剥夺了参会资格,你们就自己去和少主求情吧,我可不帮你们说话。”
“别呀,师叔。我们虽一时贪恋美景耽误了脚程,课业练功可一点也没落下。”一个弟子争辩道。
“那你们还不快点赶路!等我拿鞭子赶你们吗?”韩山道敲了敲桌子,起身催促道,“看你们一个个不成器的模样。到时要是输给苍梧和玉笛那群小子,丢了我们清泉山庄几世英名,不等少主动手,我先要你们好看。”
“师叔息怒!我们这不正要启程了吗!”说着话,刚刚还热热闹闹的一群人顿时哄闹着散了去,只留下桌子上十余盏尚未见底的凉茶。
※※※
“哎,你说刚刚那群清泉山庄的弟子口中说的是什么正事啊。”有一位客人好奇问道。
“无非是早课练功之类的吧,近来武林风平浪静,还能有什么。”另一个客人随口接话道。
“此言差矣。”刚刚一直擦茶具的陈老秀才幽幽插了一句,“再过两个月就是五年一次的百门风云会,想必清泉山庄急着召回在外游历的弟子也是希望他们早做准备吧。”
“百门风云会?”茶馆里本就没剩几个客人,陈老秀才这一开口,顿时吸引了在座闲客的注意,最开始开口那位客人立刻就凑了过来,他叫刘白,是隔壁镇上卖鱼的商户,这会儿歇了市,便跑来无由茶馆坐上一坐。“这可是个难得的热闹事,记得五年前在清泉山庄办的那次,人来人往热闹得很,连带着我的生意都翻了几番。”
“这次你怕是要失望了。”一个叫李春的村民说道,“听说这次的百门风云会是玉笛山庄做东,也不知道这回谁能拿下那’天下第一‘的名号。”
“这还用说,你看刚刚落座那些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个个身姿挺拔、气度不凡,绝非寻常人所能及,我看这一次的’天下第一‘啊,清泉山庄是十拿九稳了。”刘白说道。
“那可不一定。三大世家门下的弟子个个都是少年豪杰,清泉山庄的剑法与轻功虽名满天下,但其他两家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啊。”李春说着,忽然转过身看向陈老秀才。“老陈,江湖上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你最清楚,你觉得这回哪一家能赢?”
陈老秀才停下手中的活,沉思片刻,说道:“清泉山庄擅长剑术与轻功,苍梧派擅长骑射和药学,玉笛山庄擅使吴钩、通奇门八卦,可以说是各有所长,然而这武林大会比的不单单是几家擅长的功夫,所以你要问谁更胜一筹,这还真不好说。”
听到这里,一个书生模样的客人忍不住插话道:“小生唐突问一句,这武林大会按理说应当是天下群雄交流武艺的地方,怎么听几位说来仿佛已经是三大世家开的试武场了?”
李春笑道:“小哥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百门风云会本就是清泉、苍梧、玉笛三大世家所创,原本确是为各大门派弟子们切磋武艺而举办的,只不过因世家大族往往实力雄厚,三大世家教出来的弟子更是拔类超群,是其他江湖门派远远所不能及的,所以大多时候这’天下第一‘的名号就只会在这三个门派里来回转了。”
刘白插嘴道:“话虽这么说,但这三十年以来一直是由清泉山庄的弟子拿下这天下第一的铜玉牌,可见清泉山庄的弟子仍是技高一筹。”
陈老秀才笑道:“那也说不准。清泉山庄虽连胜了六届,但上一次武林大会中,风头最盛的却不是三大世家的子弟,而是一位无门无派的江湖客。”
李春亮起了眼眸,问道:“老陈说的是那飞龙少侠楚云七?”
刘白道:“说起来,他与清泉山庄的段少主不正是因那场比试而结识的吗?”
听他们几个来来回回扯了一通,那书生也不禁好奇起来,插嘴问道:“几位兄台说的可是几年前因杀父之仇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两位侠客?我只听闻他们曾是故交,但却不知道他们竟是在百门风云会上相识的。”
陈老秀才一看这情形,知道今天这个佯怕是一时半会儿打不了了,他干脆给那位书生满上一壶茶,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两人的相识也算是一段传奇故事了……”
※※※
江湖上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比武大会,然而真正称得上是轰动一时的就只有每五年举办一次的那场百门风云会。百门风云会由三大世家轮流做东,江湖各大门派皆可携贴参加。原先没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是有才有能者皆可以登上擂台。只不过后来各家掌门觉得身为一派之长一把年纪在台上打得鸡飞狗跳太不体面,于是改为派自己的徒儿上台,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默认的规矩。因此,参与百门风云会的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少年,以切磋武艺为主,点到为止。当然,江湖上也不乏一些半路出家的独行客想要凑一把热闹,借此扬名立万,不过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14/177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